电视剧《琅琊榜》中,梅长苏为什么选择先扳倒太子再誉王?

鱼和美元

首先是太子和誉王对梅长苏的态度。梅长苏进京,太子和誉王都想拉拢为己用。太子方有谢玉,当他们觉得拉拢梅长苏希望不大时,他们采取了行动,杀掉梅长苏。此时的梅长苏是不可能选择太子的。而誉王一直在示好梅长苏,这对梅长苏来说是个帮誉王的极好借口。投之以桃,报之以理嘛。因为你对我好,我才帮你,借口不生硬。


霓凰被越贵妃用酒迷倒事件。这件事不是梅长苏设的计,但在这件事中却帮到了誉王,让誉王再次对他的能力有了肯定,对他开始依赖。越贵妃是皇帝的宠妃,而且颇有心计,宫里宫外都有人。而因为这件事打压了越贵妃,这也算是无意之间的收获。谢玉和越贵妃就是太子的两条臂膀,越贵妃被打压无疑是对太子最大的打击,扳倒他又是一步进展。



谢玉老谋深算,是最强劲的敌人。谢玉从不相信任何人,这从开始对梅长苏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太子的谋士在宫里,就是谢玉。谢玉在朝廷所表现的是不亲近任何一方,不结党,所以在皇上和朝臣当中说话是有力度的。而誉王的谋士是秦般若,可以说是半个江湖人,而江湖是江左盟的天下。秦般若虽然机巧,也只是个幕后的人,没有朝廷势力,只是各方消息获得的比较早比较多而已。

夏江不在京城。毫无疑义,夏江是这部剧最大的boss,而他是谢玉同谋。如果在京,无疑他帮的肯定是谢玉和太子,这就给扳倒太子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夏江不在,是除掉太子的最好时机。

要除掉一方,当然要除掉最强的,如果先除弱者,只能强者更强。所以,我认为这些应是梅长苏会先选择除掉太子的原因。


燕衔泥

其实,我觉得梅长苏进京之前并没有去刻意选择是先扳倒哪一个,我倒觉得是从太子安排司马雷准备对霓凰下手的时候,他才下的决定,先搞掉太子。进而引发的谢玉安排天泉山庄的刺杀,更加坚定了他先扳倒太子的决心。


纵观全局,太子的生母是宠冠六宫的贵妃,而誉王的生母则是一个不得势的嫔妃,虽然养在皇后那里,但是毕竟是养子,从朝局来看,朝廷六部两人实力相当,但是军方太子有一品军候谢玉,而誉王只有一个朝不保夕的庆国公,这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其实当时梅长苏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挑软柿子捏,联合太子把誉王先踩死,再专心对付太子,会容易的多,但是显然太子对霓凰的出手,触到了梅长苏的逆鳞。随即又安排天泉山庄行刺,梅长苏别无选择,只能先联合誉王对付他。


孤坟罒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得要从难易程度和合理性因素来去讨论; 首先,誉王是祥嫔的儿子,是皇后养子,并不是嫡子,身份并不高贵。而且梁帝对皇后的态度也是冷冷淡淡的,言侯爷更是不问世事,一心求仙问道,而且与皇后失和。在这种情况下,誉王都能一步一步爬到七珠亲王的地位上,说明誉王比太子聪明,更说明誉王身后有更好的谋士在出谋划策,要扳倒誉王,比扳倒太子难。


其次,太子属于守成果的一方,誉王属于进攻的一方。太子拥有梁帝的宠爱,太子的母亲越贵妃更是圣宠不衰,而太子背后,又有谢玉这个一品军侯在。假设反过来,梅长苏先扳倒誉王,那么太子顺理成章继位,到时候,梅长苏想借力打力去扳倒太子,都不知道找谁了。


按照原来的设定找的靖王,那么也就会变成靖王与太子的争夺,而靖王要替换掉誉王和太子相争,就得培植自己的势力,梅长苏等不起,也不会想等,梅长苏压根不打算培植亲信,只想让靖王得到更多纯臣的支持,而不是形成与誉王太子当时一样的局面。一旦这样的局面形成,那么梅长苏的身份可能更快会暴露,他对靖王的扶持也会露出水面,到时候靖王成功上位,重提旧案,大家的目光集中点就会放到梅长苏身份,也都会明白,梅长苏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靖王而来,靖王一开始就参与夺嫡了,进而对梅长苏的身份更加怀疑了。

而先扳倒太子再誉王,朝臣们只会觉得梅长苏是后面不得已才加入的夺嫡阵营的,他对靖王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深,靖王的上位形象也就会更加正面一些,得到朝臣的支持也就更纯粹一些。


兮言小姐


保持朝中格局不变,顺势而为,

梅长苏还没有进京时,朝中就是以太子一派,誉王为一派,而誉王就在每时每刻都想废太子,且誉王力量较弱,这样梅长苏就顺势而为,帮助誉王。这时如果梅长苏选择太子那么这种格局就被打破,朝中就必乱,这就会让誉王想办法把梅长苏杀害,凭誉王的权力和智商要杀梅长苏是容易的。誉王的智谋也可以和梅长苏相提并论,誉王其实不需要梅长苏的帮忙,他是担心梅长苏帮太子,才到琅琊阁请梅长苏,后来梅长苏并没有帮太子他才安心。当然梅长苏也是有意麻痹誉王,这才没引起誉王的怀疑。



联弱除强:虽然太子的智商没有誉王高,更或者说是差几条街,但太子就是太子,是储君,这就是招牌,手下谋士谢玉老谋深算,朝中大臣都不会去得罪太子,而誉王虽然智商非常高,但他只是个王,在朝中没多少根基,那么天下第一阴谋家梅长苏就会选择帮助誉王,除去太子,太子一除,同为王的誉王和靖王在争皇位时就是公平竞争,朝中大臣也无话可说,甚至会选择强一方的站队。



除太子,逼誉王谋反,靖王上位,其实梅长苏还没进京时,就对朝中人物的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知道誉王争强好胜,急功近利,一但太子被废,他就会上位,梅长苏就是抓住了誉王这点,先帮助他废了太子,当太子废出时,而这时誉王也斗得太累了,在朝中的人大多不是他誉王的人了,梅长苏有逼他谋反,又借靖王之手抓住他,靖王成功就上位。


大猩猩答问娱乐

整部剧本质上前半部分是在对付谢玉 后半部分是在对付夏江

谢玉一倒 夏江马上出场

这两个人才是当年赤焰旧案的两大BOSS

梅长苏不是要先打倒太子 而是要先打倒谢玉

以至于谢玉是太子阵营的核心力量 这个倒放在其次

这部剧有两条脉络 一条是扶持靖王 方法是先扳倒太子再扳倒誉王

另一条是昭雪旧案 方法是先弄谢玉再弄夏江

这俩人作为两大主谋是绝不会允许赤焰昭雪的

剧情设计得很有心 祁王冤死有誉王的份没有旧太子的份

因此最后太子被废黜为献王保住了一条命 而誉王死了


一诗一世

其一:太子身边有谢玉想帮,谢玉不会与梅长苏为友,只能为敌。太子智商不足,谢玉一倒,自然没有威胁。

其二:太子是由皇帝授命的太子,先以誉王的谋士之职,帮助扳倒太子,皇帝觉得是誉王扳倒了太子,对誉王不会有太多喜欢。更会忌惮这个七珠亲王。

其三:誉王自身聪明,也有招才纳士之气度,所以愿意听从梅长苏对他的建议,起初也确实看似对他有了一些帮助。梅长苏借着两王争霸,一点点的消磨两方权利,慢慢转移到靖王手下。。

其四:太子一倒,说明其他皇子都可以继任太子,是太子品行不端而被废弃,而不是皇子要争储位去抢这个太子之位。因为太子被废,所以下一任太子的品行和处世之道成了梁帝的考核标准。

其五:誉王的身份,虽然梅长苏一开始并不知情,但是誉王多疑的性格与梁帝如出一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实证明梅长苏也是很好的利用了誉王,为他和靖王争取了很多有利之处。


Melody129449148

这个问题有什么好多想的,太子是正统,不废太子,管他什么王都玩不转,只有废了太子,失去了正统的名分,那么大家才有的玩,谁都可以浑水摸一把,尤其对于那些还没站队的势力,太子是天然的金字招牌,毕竟是储君,所以,弄倒太子,这个夺位的游戏才刚开始


老查10729


梦113300796

太子基本就是南北朝的二阿哥,被宠坏的熊孩子,倒是他母妃是个狠角色!誉王也不一样,因为生母被忌讳,又被名义上更尊贵的皇后收养,是需要更加小心翼翼,更加的心思奇巧,加上常年和太子系争斗且一直处于上风,城府更深啊,手段更凌厉!先扳倒太子理所当然啊!


狮甸园

首先从局势上说,朝堂势力方面太子和誉王势均力敌,暂且不论,而核心团队来说,太子有谢玉,既算谋臣,也有军方势力,后宫中有受宠的越贵妃,就太子本身也占据东宫之位数年,在太子和誉王之争中,太子属于守方,而誉王的核心团队只有一个永远没有踏进过朝堂的秦般若,和一个不受宠的皇后,作为攻方的誉王更迫切的需要人才!这种迫切更让人容易失了判断力!

从事态上说,先搬倒了太子,有誉王做掩护,靖王可以默默壮大,搬倒太子以后,靖王和誉王公平竞争,而如果先搬倒誉王,之后就是靖王要强行抢夺太子的东宫之位,两种情形的难度差别是显而易见的。

从后宫方面说,搬倒了太子,越贵妃必然受冷落,静妃才有受宠的机会,而如果先倒了誉王,越贵妃仍旧专宠,静妃是没有机会的。

从执行难度上说,整个雪冤计划中,最难搬倒的是谢玉和夏江,而无论先搬倒谁,都需要誉王的参与,而搬倒誉王要容易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