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在小米IPO前訴其專利侵權,是蹭熱點還是刷存在感?

曾經在國產手機“中華酷聯”時代蜚聲業界的酷派,近來雖然鮮有旗艦產品,但因對小米公司連續發起專利訴訟,重新回到公眾視野。

公開資料顯示,酷派此前遭多家銀行索債傳聞稱或打算“賣地求生”。而2017年小米逆勢上場,手機銷量重回全球前四。即將上市的小米目前估值高達 700 億美元以上,為今年最受矚目的科技上市公司。

深陷泥潭的酷派為何發難?

孫燕飈表示,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紅米連續三個月穩坐月度印度線上市場智能手機品牌銷量冠軍。同時,小米在歐洲市場的表現也十分強勁,截至2018年3月,小米連續兩個月穩坐歐洲線上市場手機品牌銷量TOP3,僅次於三星和華為。這已經充分證明,在經歷印度市場的專利訴訟後,小米對於專利糾紛已經非常重視,也在努力避免再次掉進專利訴訟的泥潭,否則,小米在歐洲市場不可能會有如此好的表現。如果此時小米還存在諸多專利方面的漏洞,那麼,歐洲市場的手機國際大廠怎麼可能輕易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他們可都是在專利訴訟領域久經沙場的老手。

反觀曾經在運營商合約機期間風光無限的酷派,近兩年市場上關於它們的新聞令人唏噓。從2016年6月,樂視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樂視就爆發了資金危機。樂視的資金危機成為了酷派加速墜落的導火索。由於跟樂視的關係,酷派先後被多家銀行起訴和公開追債,到2018年1月,樂視將手中剩餘的酷派股份出售給威日創投,徹底退出。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2017年8月,酷派集團公告稱,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酷派集團附屬子公司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立即補足承兌匯票保證金。這已是一個多月以來酷派第三次被金融機構索債。據酷派公告,公司截至2017年7月底的營收約為27.16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52%,且集團流動資產已低於流動負債。外界曾傳聞酷派計劃依靠變賣地產維生。

小米回應:專利超2萬,熱門手機銷售正常

面對酷派的咄咄緊逼,小米如何回應呢?

目前,小米已經注意到了酷派於2018年1月12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訴訟。但對2018年5月10日酷派公告其向審理法院申請訴中禁令一事,小米方面截止目前並未收到法院的任何通知。小米經營活動一切正常,各手機機型行如常熱銷。

針對酷派的訴訟行為,小米將積極應對,米已經針對酷派主張的幾項專利提交了無效請求。期待此事在法律框架下有一個公正的解決。

酷派在小米IPO前訴其專利侵權,是蹭熱點還是刷存在感?

專利成為國產手機崛起的第一堂課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表示:“酷派在小米準備IPO的時間對小米提起專利訴訟,更多的應該是刷‘存在感’。對於市場來說,消失已久的酷派雖然也有推出新機,但存在感很低。而且酷派至今未能明確未來的方向是繼續手機業務,還是全面轉向房地產,這對酷派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現象。”孫燕飈認為,小米應該快速解決酷派的專利訴訟一事,畢竟IPO的機會稍縱即逝,而上市對於小米來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夠順利登陸港交所,獲得資本市場助力的小米無疑將會如虎添翼,未來發展會更加順利。

還有業內人士指出,一般而言持有專利的手機企業在產品市場上面臨巨大失敗後,非常容易變成“專利流氓”。酷派在幾乎退出手機產業競爭後,面臨巨大的虧損壓力,被銀行追債和大幅裁員,對市場出貨量靠前的企業提起專利訴訟,或被業界稱認為是“專利流氓”。

當下上述訴訟已進入法律程序,無論結果如何,都對國產手機品牌有警示作用,注重專利儲備,在未來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是廠商們需要隨時進修的一門主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