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仪式感的社群就不是好社群么?

七彩大学生

一、社群仪式感有哪些形式?

1.进群发红包+自我介绍

2.进群改马甲

3.进群破冰玩法,比如每人展示一段才华

4.表情包

5.头像一体化

6.图片社交

7.胸牌

8.证书

9.合影

10.手势


二、社群仪式感对社群有什么帮助


1.增进用户认同感和存在感

仪式感属于社群运营的一个分支,我们尽量通过仪式感来让用户找到参与社群的契机,和社交关系,同时增进他们和用户的交叉互动几率,并增加他们对社群的信任感和新鲜感,甚至会让用户投入更多精力在这个群体。


2.提高用户的荣誉感

当我们给用户颁发一个证书的时候,其实是认同用户在一个阶段所付出得到的收获的额认同,他们在这里见证了成长,是由我们社群里小伙伴一起陪同的,当给予这个荣誉的时候,他会带来更多他身边的人加入这个社群,并让他们和自己一同成长,可以说荣誉感是提升用户粘性和二次拓客的良药。


3.仪式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社群运营其实是生活方式的运营,将个体融入到集体,并让集体形成固有的小众文化,仪式感是文化的表达,也是情感的诉求,比如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双十一是购物狂人的节日、时间的朋友是罗友的节日。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年一次借着这些仪式感增进自己的认同和情感表达,这是爱的表达和身份的象征。


我的分享就这么多,欢迎题主继续互动提问;


我是《场景化社群运营实战手册》作者、社群界的场景派、中国前100名社群玩家,目前是IP星球创始人,欢迎来我的社群一同成长,在微头条等你来撩哟~


青木老贼说社群

《射雕英雄传》里有这样一个细节:

新任丐帮帮主登位,是要手持打狗棒站着,一众子弟往身上吐口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别忘了做乞丐的本分”。

当然,就连娇滴滴的姑娘家黄蓉也免不了被吐一口浓痰。

如果丐帮算是一个社群,加入这个社群被吐口水是一种仪式,那么其意义何在?

``````````````````````````````````````````````````````````````````

为啥要形成仪式感?

罗永浩曾经说过: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某种仪式感。仪式感是群居性动物的心理需求。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 首先,人们渴望通过某种仪式来表达对团体或者集体的归属和认同。

比方说,

加入政党,你需要在党旗下宣誓,表达你对政党价值观的认同。

加入宗教,你需要每周去教堂做礼拜,表达你对这个团体的行为认同。

既然社群是群居性动物人类更小更细分的集合,那么让成员表达对这个社群的认同,就必不可少了。

  • 其次,这是建立社群的品牌识别度的需要。

品牌的最大作用是减少用户的辨识成本。

可乐有很多种,为什么要挑可口可乐。

换到社群,你的社群跟别的社群有什么不同?

别人吐口水,你也吐口水吗?

别人做活动拉横幅,你做活动也拉横幅吗?

别人进群发红包,你也发红包?

  • 最后,形成仪式以后,社群活动的阻力最小。

习惯成自然。

当某种仪式形成习惯以后,思考做这件事的成本也就降到了最低。

早上起来,刷牙是你的习惯,你不会觉得痛苦,除了保护牙齿之外,这更像是例行公事。

因为这已经是肌肉记忆,条件反射,你甚至可以在刷牙的时候想想今天该做些什么事情。

同样道理,在固定时间固定地方,举办社群活动,这形成仪式后,你会自然而然的参与进来。

因为,不需要思考,这已经是条件反射。

自媒体的仪式感

讲社群仪式感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自媒体都有哪些仪式感的例子值得社群参考:

  • 推送时间(固定时间)

“罗辑思维”发语音的时间大约是 6:30;

“胡辛束”的发文时间时 22:22。

“占豪”,头条阅读篇篇10w+,推送时间段在凌晨4点左右。

恩,你最喜欢的一碗梁粉社群自媒体推送时间是中午11点左右。

  • 头图(固定内容)

看段子手 银教授的头图,每天换颜色。



一周七天,每天还不撞色,不好意思,一碗梁粉想歪了。

发送内容(固定内容)

比方说这位老哥槽边往事和菜头每天早上8点20发的天空照片:



哪些小细节可以体现你的社群仪式感

绝大多数的社群,没办法像宗教和政党一样,举行大规模的仪式,但是这并不表明你可以花些小心思做出仪式感。

一起来看看一碗梁粉举的例子:



新媒体的信息早报,盘点业界动态,是不是比早安有价值多了?

加入社群时的发放的证书(固定的场景)



(话说这是古董级证书,我书桌上恭恭敬敬摆着,要怪只怪照片没拍好 :-))

参加社群活动时必须佩带的会员手环(固定的场景)



小结:

要想让某个行为形成社群仪式,必须有三个因素:

  • 固定的时间,比方说每天早上发早报。
  • 固定的场合,比方说加入社群时发放会员证书。
  • 做固定的事情,比方说参加活动时候佩带手环。

仪式感至少有三个好处:

  • 产生价值观认同
  • 形成自有社群品牌
  • 让社群行为形成习惯

我有靠谱回答


程序狗

拥有仪式感的社群能够让新人融入社群的速度,比没有仪式的社群快至少10倍!

我们来看看生活中最有仪式感的场景:婚礼

有婚车,有迎亲车队,有支持人,有支持流程,有大摆宴席,有闹洞房,有度蜜月....

因为通过这些仪式可以让你快速进入婚姻的仪式中!

而社群也是一样!

社群仪式就是一种让新人快速了解群文化的流程!

所以至少可以说明拥有仪式感的社群不会太差!


四川唐瑶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不得不想起了现在正在运营的100多个本地孕产妇社群的失败经验。

我对仪式感的理解可能比较简单,我理解的仪式感,就是入群前需要介绍,说明进群后需要注意的问题,群规,进群后做欢迎介绍。

但是,之前我们社群的组建方式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经过整改之后,现在开始注重仪式感,开始从个人号开始加起,引导至群,进群欢迎等等动作,之前的群,尽管后来也通过一些活动挽回来一部分,但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是很大的。

所以我认为,一个社群里面的仪式感真的特别重要,让人感受到自己的群里被重视,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群的定位,给粉丝们一种家的感觉,这才是一个好的社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