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瑤溪 下有屯溪

瑤溪,地處休寧縣商山鎮東部、新安江上游率水河畔,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村中的瑤溪老街曾是屯溪和五城之間的重要通道,商貿往來繁盛。隨著新舊兩條屯五公路的開通,瑤溪老街功能和作用逐漸散失……

繁華老街已成往事

瑤溪,一個聽上去就很靈動的名字,能讓人聯想到王母娘娘的瑤池,瑤者美玉也,亦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想必當時這裡的先人在建村時必是看中了這塊風光秀麗的寶地。村落位於山水之間,一旁的率水靜靜流淌,行走其間,心曠神怡。

瑤溪村支委委員胡永福不過四十多歲,可談起瑤溪的歷史他卻並不陌生。“瑤溪老街在民國時候最為繁盛,整條老街有500多米,當時整條街上全部都是店面,老街是從老屯五路率水河畔進入,一直通到水埠頭。”胡永福說:“解放前的瑤溪交通並不發達,全靠水運,村中有一條通往率水的水運碼頭的路,逐漸形成了這條老街。那時街上店鋪林立,有豆腐坊、雜貨鋪、醬油坊、布店、理髮店、染坊等店鋪。我很小的時候,老街雖然沒有之前的繁華,但還有不少老房子,開店的也有。當地村民沿著瑤溪老街走路可到屯溪,或到五城。”

在一幢老房子內,村民王尉民和老伴正悠閒地看著電視。王尉民今年53歲,是土生土長的瑤溪人,平時在屯溪做泥瓦匠。據王尉民回憶:這棟老房子原來是何氏祖屋,是他父親在何氏後代手上買下來的。如今,他們一家四口人依舊住在老房子裡。過去瑤溪老街還是很熱鬧的,自從公路一通,街的“武功”廢掉了。

休寧是中國第一狀元縣,曾出過十九位狀元,其中清代狀元戴有祺就出生在瑤溪。據記載,戴有祺,號瓏嚴,清休寧瑤溪人,寄籍金山衛。康熙三十年(1691年)狀元,其被欽點為狀元后,授職修撰,在內廷作供奉翰林。在瑤溪“上筒”即後龍山後曾建有狀元廳,前後三進三開間,“狀元及第”匾高丈餘,寬約六尺,兩邊鑲龍,字大如簍。戴有祺的人生極其短暫,因病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冬天去世,安葬在故鄉,瑤溪人給予專用地名“狀元墳”。

狀元及第,是瑤溪這個小村莊的至高榮耀。在瑤溪村戴有祺出生的戴氏祖屋內,現在還住著他的後人戴唯孫一家人。

一上一下遙相呼應

瑤溪村緊靠屯溪,距市中心僅5公里,是商山鎮的重要門戶,一灣率水向東奔騰匯入新安江,向南經五城可到婺源。瑤溪的區位優越明顯,交通十分便捷,原屯(婺)線、220省道、國道黃衢高速等均穿境而過。瑤溪環境獨特,生態優美,物產豐富,獨具特色,茶葉、板栗、生薑、李、桃等土特產品特色鮮明,砂石蘊藏量非常豐富。

瑤溪主姓戴和詹,詹遷居早於戴,戴興盛強於詹。瑤溪戴與隆阜戴為叔伯關係,分支瑤溪後,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氣,一躍成為瑤溪的要姓大族。時代繁衍生息,到清末,戴氏在瑤溪建成有上下兩座宗祠和前門廳、後門廳、中門廳、思誠廳和玻璃廳等七廳,每廳均為高樓大宅。自北向入村,南行200米,在街盡上嶺左轉到“上筒”地段,前行不遠,原有一座狀元廳雄踞後龍山前,這便是瑤溪村揚名的根本所在。

新顏舊貌物華移

瑤溪古村有龍頭風尾、雙飛蝴蝶、紅船出海等風水勝景,地靈人傑,歷盡繁華。村中曾經流傳著一首民謠:小小瑤溪村,溪水向東彎;家無三代富,讀書不做官。

今年77歲的戴舜蓮老人說起故鄉的景象,還是那麼清晰。“我小時候,瑤溪老街是相當熱鬧的。”戴舜蓮回憶說,原來家裡住的老房子是明朝建的,房子靠近老屯五路路邊,周邊的老房子也都是明朝的,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瑤溪老街是五城屯溪之間的必經之路,豆腐坊、鐵匠鋪、供銷社,靠河邊上還有飯店。戴舜蓮在瑤溪出生、成長,在瑤溪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

現在的瑤溪教學點原來是何家的大廳和花園改造的,老房子是何家兩個兄弟的,大花園裡面原來有個望水樓,用於觀看率水是否漲水,在望水樓旁,還建有一座望月樓。

滾滾率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面對瑤溪老街的消殆,胡永福感慨萬分,“或許是經濟發展太快,變化太大。再說保護其實已經太遲了。”胡永福說,目前村中老房子留存不多,也就六七幢,大多是清末、民國時期的建築,保存比較完好的還有2幢,尚可住人。原來村內每個路口都有門,還有鐘樓,打更的時候用的,後來都破壞了。

綠水青山仍美麗,新顏舊貌物華移。這是在哈爾濱工作的林景利女士在《心回瑤溪》中的兩句詩。

據胡永福介紹,原安徽省政府參事戴善仁在2016年所著的《徽州古村瑤溪的歷史風貌》一書,詳細地記述了瑤溪的建村年代、建築風格、民俗活動等內容,是目前瑤溪村的村志,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文字搶救了瑤溪的歷史記憶。而從鎮村一級來看,恢復瑤溪古村或古街已不太可能,只能通過美麗鄉村、傳統村落或環境整治等的建設,積極向上級爭取一些資金,對現有的瑤溪古蹟進行局部性的保護,曾經的瑤溪只能隨著時代的洪流成為新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