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退票费,怎能越“飞”越高!

飞机退票费,怎能越“飞”越高!

如今,购买飞机票越来越简单,通过携程、飞猪、途牛等在线平台,可以瞬间搞定。然而,在机票价格越来越“贴心”的今天,这些旅游平台高得离谱的退票费却让人“扎心”,还有一些特价票,一旦付款不能改签、退票,购票人只能看着机票钱“打水漂”。

退票费高于机票费,这是谁定的规矩?

在央视财经的报道中,有消费者在携程网上订购了4张从中国南京到日本札幌的机票,往返价格一共是8000元。后来,因为单位有事出行计划变动,她向“携程”提出退票申请,两方互相“商量”了一个多月,乘客只收到退款500元,剩余的7500元,“消失”得无影无踪。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起的《江苏省消费者飞机票退改签情况调查报告》中,还有一个比上述报道更让人震惊的个例:在某旅行网上,一张960元的机票,起飞前24小时退票费为3000元,距离起飞时间不到24小时,退票费竟然高达3800元!消费者如果退票,不仅要赔上机票钱,还要缴纳超过机票2倍费用的“罚款”。

每次致电询问退款情况,对方都说“正在处理”,但是3个月过去后,郑女士仍未收到退款。“有一段时间,我甚至联系不上他们的工作人员。经过一系列的‘扯皮’和投诉,平台最后给我们处理了,但7000多元的购票费,最后只退回2000元,剩下的钱,就算我交了‘智商税’,赔了5000元不说,又劳心又劳力,以后绝对不在旅游平台上买票了。”

经常出差的孙先生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一次因为出差地点变更,他需要改签,购票平台客服告诉他,“原价1000元的机票只能退款400元,其他都是手续费”。孙先生说:“那个网站只显示退票费用多少,根本没显示改签如何收费。我给航班所属的南航公司致电后,客服表示,我买的是全价票,在飞机起飞24小时之前,只扣除10%的手续费。那么其他500元到了谁的口袋里?”

哈尔滨的孙女士,还遇到过这样的“乱象”。“同样是退票,在航空公司买的扣10%手续费;在旅游网站买的,有的扣20%手续费,有的扣50%的手续费;‘飞猪’上的一些特价票,还明文规定不允许退票。专业化如此高的一个产业,退票费用居然没有统一标准,也是让人不能理解。”

飞机退票费,怎能越“飞”越高!

幕后揭秘:谁动了我的退票费?

在这种情况下,机票的退票费、改签费就成为很多平台的重要收费渠道之一。假如你将一张1000元的特价机票卖给顾客,同时制定800元的退票手续费。一旦顾客选择退票,航空公司将机票90%的价格——900元退款给平台,平台却只退给顾客200元,不仅不亏,反而获利巨大。

还有一些平台,在航空公司处代理低价的团票。为了增大营业额,平台将低价团票加价,然后零散出售给消费者。航空公司规定团票不得改签,不知情的消费者一旦退票,平台的利益就受影响。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损失,他们制定高昂的退票费,减少消费者退票机率。

而平台之所以这么“大胆”,是因为目前行业内并没有明确的规定。1996年,《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曾有如下规定:旅客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24小时以内、2小时以前要求退票,收取客票价10%的退票费;在航班规定离站时间前2小时以内要求退票,收取客票价20%的退票费。然而,2004年修订运输规则时,这一条款被删除。

飞机退票费,怎能越“飞”越高!

高价退票费,到底合不合理?

出于契约精神的考虑,特价票的退换存在影响航空公司销售的可能性,特别是飞机起飞前才退票、改签,很可能让退票无法再次销售。但是,退票费到底多少才合理,这是需要我们去讨论的,退票费高于机票价格,显然让人很难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做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格式条款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孙鹏律师认为,高价退票费想要真正得到解决,还要政府相关部门明晰退票收费规定,或加强对相关平台的监管。在此之前,消费者们要在购票前睁大眼睛,仔细查看退票、改签规定,千万不要购票一时爽,退票悔断肠!

(李熙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