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真化肥卖不动,假化肥却畅销?

平地起高楼3

你这个问题有点别扭,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假化肥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厂家造假成本太高,是有高额利润,但是也是高风险啊,别的不说要是查着了,罚款金额也是巨大的。所以这里得说价格的问题。




你看着很受欢迎的化肥有这么几个特点:1.价格便宜。2.促销力度大。3.效果说的过去。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了,比如原料里边硝酸钾的价格和硫酸钾的价格差很多,要是用磷酸二氢钾会更高,原料不同价格就相差悬殊。要想有短期效果,还得添加剂和微量元素,这里边也是有很多学问。



这些“真化肥”,价格有点高,效果跟便宜的差不多,但是肥效持久,对土壤损坏小,种出来的农产品产量,品质都不一样,综合一下用肥成本,其实差不多,可能便宜的化肥200块钱能买50kg,贵的只能买10kg,猛一看是贵,其实不是那样的。


陶子菜

其实事实情况也不全是这样的,随着农民朋友防范意识的提高和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假肥料的市场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之所以给人假肥料畅销的错觉,这是由一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宣传上的诱惑。和国内正规肥料在央视等平台上做广告提升品牌形象不同,假肥料直接干到了农村基层,采取忽悠团的方式,一个村一个村的开会宣传,用充满诱惑力的奖品政策和请吃饭的方式从情感上俘虏你,再加上农村人的从众心理,成功率自然是很高的。

有个亲戚,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其实他买过就后悔了,问他当时为啥就买了,他讲大家都买了,我也坐不住了,再说了,我去开会的时候,他们得知我没吃早饭,还特地把刚买的包子拿给我吃,你说我好意思拒绝他们吗?

二、包装的诱惑。和正规肥料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在包装上找亮点不同,假肥料就比较直接了,说实话,现在比较纯粹的假肥料不多了,在市场上盛行的所谓的假肥料,大多都是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的产品。

比如,明明就是28-10-0含量的高氮肥,人家通过包装就成了19-19-19或者28-10-18(腐殖酸钾)的肥料了,明明零售价还不到一百元一袋的高氮复混肥,通过这样的标识后,卖140元一袋农民朋友还感觉太便宜了。

三、价格上的诱惑。刚才说了,这样的肥料产品,通过高大上的包装提升,瞬间就把价格提上去了,农民朋友还感觉买到了便宜的肥料,像占了莫大的便宜似的。

前段时间回老家,邻居正在为中药材芍药追肥,一见面就向我炫耀他刚买的肥料,说是和村里人一起去城里批发的,18—18—18的含量才一百五十元一袋,乖乖,现在的农资店真黑,这要是在农资店里买,最少也得一百八十元以上,一袋肥料我就省了三十元,十袋就是三百元呀。

啥?肥料不好?哪里不好了,去年那谁用的,中药材长势比农资店里的高价肥还好呢。

是啊,高氮肥效果能不好吗,只是,他光看到茁壮成长的植株,却不知道土壤下面的根系是什么样,他也不知道根茎类中药材是不能使用高氯肥料的,因为不懂,所以上当。


佰秀农业


很多农民虽然种地大半辈子,对化肥接触的也很多,可如果让他们分辨真化肥和假化肥,真的能有火眼金睛吗?相信大部分农民是分辨不出来的,往往只有使用后才能大致的判断化肥是否凑效。如今的农资市场也是鱼目混珠,不排除有些厂家和经销商为了利益,联合起来生产、销售不合格的化肥坑害农民。为什么真化肥卖不动,假化肥却畅销?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欺负农民辨别能力弱

搞种植的农民每年都要和化肥打交道,基本上都知道自己种的庄稼什么时间要施什么肥,而且跟别人交流起来还能说出一二三,看似经验很丰富了,可真的如此吗?比如外包装上标识总养分含量是48%,可实际上只有35%或者更低,还有氮磷钾含量,虽然标注含量多少,可又有什么办法去验证呢?这对普通人来说是没办法辨别的,就算你是大学生,一样没这能力,更何况很多农民买化肥时还不太在意包装上的信息。

二、利用农民贪图便宜的心理

种粮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等都涨价了,但粮食的价格却没怎么涨,有的反而跌了,这让农民不得不考虑尽量减少投入成本问题,而化肥投入占比较大,所以在买化肥时会优先选择价格便宜的。同样的名称,一种卖100元,一种卖80元,便宜的肯定卖的好,经销商只会说两种效果差不多,实际上里面差别大,微量元素、氮磷钾含量等不达标,价格自然便宜,但这些卖的人是不会告诉你的。



三、行业监管处罚力度还不够

近年来打假力度虽然加大了不少,也处理了很多卖假化肥的,但依然有不少厂家和经销商生产销售不合格的化肥卖给农民,监管人员相对太少,没办法对巨大的市场进行监督。加之处罚力度不够,即使被抽查到了有问题,无非就是查封现场,罚点钱,好一点的给农民赔点,然后换个地方又开始生产销售。

没有形成一种釜底抽薪式的机制,让生产销售问题化肥、不合格化肥的厂家不敢冒这风险,还需要更多制度上的完善。



农民种粮的过程是艰辛的,不仅得经受体力劳动的考验,还得严防各种套路,如何才能买到合格、放心的化肥产品,恐怕还有许多路要走,但愿这一天能早点到来。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何不相诚以待,让这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呢?


微尘微视界

前两天,我在集市上见到卖化肥的老王,愁眉苦脸的,老王在我们这已经做了10几年的农资生意了,按理说,生意会越做越好,而且这时候买化肥的也多,但是店里的生意却很冷清,我就上去问了问“王老板这是发大财了,愁着钱不知道怎么花的吧?”老王苦笑说到“别提了,今年的化肥生意非常惨淡啊,这几天,咱集上来了一伙卖化肥的,不仅价格便宜还送好多东西,大家都去那边买了,我这化肥都在那堆着呢”。

我直觉告诉我,不会又是一伙骗子吧,打着高科技化肥的名义,然后免费送东西,忽悠大家买他的化肥(这套路很常见),这时老王说到,他们卖的化肥价格,要是真的或者含量够的话,根本买不到,又送那么多礼品,很明显是假的,但是村民们不听啊,愁人。


其实,上述这种现象,估计在其他地方也有出现,真化肥不好卖,假化肥哄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帮手个人觉得有以下3种原因:

1、价格便宜

价格方面是最吸引人,也是最打动人的地方,如果同样的化肥含量,一袋能便宜10块钱,就被哄抢了,更何况是便宜了好几十,假如含量都是15的氮磷钾,总含量为45,真的卖100多,假的包装和真的一模一样(表面上写的45,但其中的含量肯定不够),才卖80,而且还有日常生活用品免费用,一对比,肯定价格便宜的卖的快。


2、吹嘘夸大

本来假化肥中只含有氮磷钾(含量还不够),然后在宣传中,夸大其成分,比如含有丰富的锌、硼、镁等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用了他们的化肥,这季就不用在使用其他肥料了,保证增产多少多少斤,如果是用在果树上面,长的又大又甜,不断的用这种刺激性的话来欺骗大众,然后有些人禁不住诱惑,上当受骗。

3、随大流

在农村,随大流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一般在买化肥时,也会看邻居家买的什么,像我们这边,假如周边有几家买的都是一样的化肥,那剩下还没买的,看到这种情况后,也会去买这种牌子的化肥,大家意识中普遍认为,买的多的化肥就是好化肥,因为这么多人买,自己家用也错不了,而那些销售假化肥的人,也是看重这一点,先忽悠一部分人买,然后一部分随大流的自己就找上门来了。


其实,要说这种情况能怨老百姓吗?我觉得值得商榷,因为购买任何东西,大家做比较都是应该的,既然出现了假货,那就要从源头抓起,让其不要出现在市场上,另外一点,作为老百姓,大家也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于那种价格特别离谱、宣传特别神的东西,还是看看罢了。

最后问下大家,你觉得真化肥卖不动,假化肥却畅销的情况,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农民的小帮手

我是个农民,对这个问题比较了解,第一,粮食价格太低,投入多,收益少,所以有的农民,便买不合格的小化肥,第二,卖假肥的都是游民,今天骗你,明天骗他,一般定点售卖很少有假化肥,但也不是绝对的,希望农民还是买正宗大厂子化肥,丰收有保障。


亢甫志15032571452


我们身边这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