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家(民间故事)

老宋家有六口人,老宋和老伴带着大女儿和三个儿子。

老宋人长得不太好看,且平时也不太多话,村里人都不太喜欢他,有时还经常说话挤兑他,最主要是因为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是从外地迁来的展家户。

在以前集体的时候,老宋两口子去出工,总要分到重活,而且评得的工分是很低的。后来包产到户,村里家家户户开始修新房子,老宋看好的几处地都被别人占了。最后,大队里只同意老宋家到村子外边的一处荒山野岭上去修房子,基本上远离了村子。

后来,老宋就和老婆带着四个孩子在山上种了几百棵桃树和李子树,没几年时间,老宋就以卖桃子李子为主要收入了,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老宋发现,自己的孩子们经常在上学的路上被村里的孩子们欺负,就去找他们的家长理论,结果每次都一样,扫兴而归。从此,老宋就叫自己的四个孩子自己在家里玩,别再到村里去,免得被他们打骂吃亏。

几年过去了,孩子们渐渐长大了。老宋的大女儿也考进了县城的重点中学,三个儿子在乡里的中小学里成绩也还不错。老宋两口子把家里全部的土地都种上了桃树李树。老宋基本上成了全乡第一家种植专业户了。

1983年,老宋的女儿考上了省农学院,成为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顿时轰动了全村甚至全乡。后来老宋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学里教书,成了大学教师,好让人羡慕啊!

就在老宋女儿大学毕业留校那年,老宋的大儿子也考上了省师范大学。这下老宋家又轰动了全村和全乡。老宋住的荒山野岭一时间成了村里议论的焦点。有人说老宋家住的地方风水朝向好,也有人说老宋家孩子聪明等等,反正村里羡慕嫉妒恨什么人都有。老二还没毕业,老宋的二儿子又考进了省农学院,就在他大姐教书的学校里上大学,这时,全村几乎沸腾了。老宋天天骑着自行车进城卖桃李,看到的都是羡慕的目光。

这时,村里人都议论着,说老宋家小儿子肯定也能考上大学。结果,不出大家所料,老宋的小儿子还考进了北京科技大学。哇!这最后一个那叫一个收藤结大瓜。让村里人彻底傻眼了。从此方圆几十里的家庭,只要孩子不听话,不上进,家长都要用老宋家的四个孩子做榜样来教育,孩子们也不得不服。

四个孩子,四个大学生,让老宋在村子里抬起了头,也没人再欺负他了。好多人还慢慢的开始佩服和走近老宋家。

后来,老宋大的两个儿子都在城里的高中教书,最小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当起了律师。老宋和老婆还依旧在那山上种卖桃李。只是村里关心老宋家的人渐渐多了,挤兑的人几乎没有了。当年村里的几个干部对不起老宋,现在也开始关心起来了。他们问老宋是用什么方法教育几个孩子的,老宋说:“说起来惭愧,都是托你们的福。当年,我的几个孩子一到村里玩耍,就被欺负,经常被抓打得口鼻流血,衣衫破损,唉!没办法了,只好叫他们自己在家里玩,没事就看看书,写写字。再后来呀,大的考出去了,又反过来带动小的,就这样一个个都考出去了。如果当年都和村里的孩子玩得来,没那么多时间学习,也就不会有这样好的成绩了!”

听了老宋的话,村里当年的几个干部都觉得不好意思,又觉得很在理儿。

又过了几年,老宋的大女儿为村里引来了一个发展乡村旅游的项目,村里几个老前辈还一直跟老宋的女儿说:“大侄女啊,当年的很多事对不起你们家了,你说我们当年咋就……”老宋的女儿却说:“大伯大叔,你们不用这么说,都过去了,现在大家和睦相处就好嘛!其实,当年我们家住山上也挺好,要不我们也考不上学校。”

又过了几年,一条高速铁路要从村里的地盘修过去,涉及到征占村民的田土和林地,但乡里的干部来宣传的政策村民搞不懂,怕吃亏。最后,老宋的小儿子从城里赶来,从法律的角度,以律师的身份帮村里所有涉及的人家安排得非常妥帖满意,全村人都非常高兴,感激不尽。

老宋说:“孩子们呐,这里是你们的家,要关心和热爱家乡,无论你有多达出息,都要记住这个地方。不能忘本呐!”

老宋已经80多岁了,桃子李子也请村民帮他卖了,他还是高高兴兴地和老婆子住在那远离村子的山上。

看着老宋一家人,村民们暗自庆幸他们一家和自己还是一个村的,要不那就太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