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前两天,一条“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发布付费照片,睡后收入480万”的资讯在网上流传并引发争议。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60块才能看原图,结果有8万人支付”,“脑残粉拉动中国经济”,制作上面这张图的人非常懂得用数字和大概念抓人眼球了。

图片流传开来,确实有不少网友被带了节奏,开始喷脑残粉和范丞丞,对光靠一张漂亮脸蛋就能赚480万的明星经济表示不解与震惊。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简言之,粉丝们花钱买的并不是这张照片,而是半年的微博明星服务,而这属于乐华与微博合作的范畴,并非艺人的的单方面意愿。

不过,消息之所以耸人听闻,甚至还引起一系列震荡,一定是因为它戳中了人们的痛点。那么,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究竟扎了谁的心?这则断章取义的报道究竟托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反思这件事呢?

01

花不起的、赚不了的,都被扎了心

与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的相似,范丞丞这件事中,那难以考证的“一夜8万人支付、480万收入”的数据乍看之下实在是壮观,又恰好与“范冰冰的弟弟”、“靠脸赚钱”这些不足以服人的标签组合,也形成了令人惊讶的反差

这是这件事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人们无法理解新生偶像的号召力:粉丝怎么就能砸那么多钱,狂热到这种程度?而明星们赚钱都那么快吗?

当然,这之中存在偷换概念、夸大效果的嫌疑。实际上,最终收入也并不是全都被明星本人收入囊中,平台、公司还会进一步分成。而480万也并非一个粉丝的投入,而是一个估计的总体数值,它只能说明粉丝基数大,倒不一定能证明粉丝有多狂热(何况数据还不靠谱)。

相反的,恰恰有许多粉丝正是因为觉得这个服务划算才愿意投入。刺猬公社在《范丞丞微博“付费照片”售出百万?别用知识付费的标准去衡量粉丝经济》一文中采访了购买了范丞丞V+会员的粉丝小Y,小Y就认为这个价格相对来说是便宜的。▼▼▼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饭圈与路人向来存在隔阂,这种隔阂不仅是因喜好不同而造成,反而有越来越多的影响因素,比如天差地别的消费观,还比如饭圈内部视为平常而路人们看来可称“严格”或“奇观”的追星方式。▼▼▼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界面文化《“供养”偶像是女性地位的崛起,还是对父权意识的复制?》一文中对“白嫖”的解释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而当路人们偶然间发现原来他们是这样追星的,一方面,会认为这样烧钱实在是没营养和不应该,另一方面,又对明星来钱快感到些许恐慌——不仅是对秩序可能遭破坏的恐慌,还可能因此产生一丝“我怎么就赚不了那么多”的不安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截自新浪微博

02

需求决定价格的粉丝经济

一方为偶像花钱理直气壮,秉持“我花钱我高兴,怎么花轮不到外人来管”的态度,另一方对粉丝经济持怀疑态度,认为“单单为一副皮囊买单,未免不值”,两方观念上的根本分歧决定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注定是“鸡同鸭讲”。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李文明在《“粉丝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一文中指出:真正的粉丝,是跟企业或者产品、服务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故事性经历的老顾客,其间拥有隐形的情感纽带而并非单纯的商业交易关系

这就说明,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现象,不应仅仅用经济规律去理解与解释,情感的联结、投射与依赖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范丞丞微博下留言

首师大教授陶东风就曾在采访中提到:“粉丝经济”是一种由精神需要引发的经济类型,其产业属性应为文化产业,其经济类型则属于注意力经济,它满足的不是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而是因为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引起的消费需要。


它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建立“想象性的亲密关系”来创造收益的精神消费,虽看似疯狂、非理性,却自有它的合理之处。

03

存在合理,但影响还需被审视

某种意义上,粉丝经济与人们为直播撒钱、为分答等知识平台付费是类似的,都是在为某种不见得“有用”的内容或服务花钱

但它最令旁人无奈、头疼和担忧的,是年轻又庞大的粉丝群居然真有着惊人的消费力,还常常在社交媒体中刷着存在感。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截自刺猬公社《范丞丞微博“付费照片”售出百万?别用知识付费的标准去衡量粉丝经济》一文留言

这一批新生偶像的粉丝中,年龄偏低的占了多数,可能大多都正处在形成自己人生观的阶段。而假如“当明星靠脸就能赚钱”的观念在这时进入了他们的认知体系,会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另一方面,有那么多明星开通了V+会员功能,却只有范丞丞获得了巨大关注,难以忽视的原因之一是,他身上还有着目前仍无法摆脱的标签——“范冰冰的弟弟”

知乎上有匿名用户在回答“如何评价范冰冰弟弟范丞丞的星途”一问时说到:“要换做是我的话,背靠这么有钱的大姐,资源那么好,努力读书,出国留学,反正尽量把自己往名校这方面靠”。▼▼▼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先不论这个网友言论里一些偏见性的东西,他的回答不免令人想到:人们在会员付费服务这件事上将矛头对准范丞丞,是否也带着那么些对其资源的关注甚至“眼红”?

前两年,网上流传着一个名为《特权》的视频,因为上周《极限挑战》的模仿,它再次被翻出来。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境遇不同,所享受的资源中,必然有并非靠个人努力而得到的,范丞丞就被视为这样一个从出生起就掌握着非同寻常资源的人。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同样是那一问中,就有人提到,范丞丞家境优渥,也活得随心所欲|图片截自知乎

前段时间处在风口浪尖的岳同学也曾在自我审视的文章中写到:我之所以能享受到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课外阅读机会而大多数人享受不到,说到底依然是社会不公的结果。

这是一种结构性“不公”,它通常隐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当如范丞丞这样的公众人物出现时,它才冒出点头,无形地扎中一些人的心。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总之,“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这一消息本身虽不属实,但从反思的角度来看,它所引发的争议、它的成因以及它所涉及的文化元素与我们的社会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每每有热点事件发生,那些喧闹背后的隐藏现象,或许才是更值得人们关注与反省的,而挖掘它们,也是我们重新认识问题的契机。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