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前兩天,一條“范冰冰的弟弟範丞丞發佈付費照片,睡後收入480萬”的資訊在網上流傳並引發爭議。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60塊才能看原圖,結果有8萬人支付”,“腦殘粉拉動中國經濟”,製作上面這張圖的人非常懂得用數字和大概念抓人眼球了。

圖片流傳開來,確實有不少網友被帶了節奏,開始噴腦殘粉和範丞丞,對光靠一張漂亮臉蛋就能賺480萬的明星經濟表示不解與震驚。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簡言之,粉絲們花錢買的並不是這張照片,而是半年的微博明星服務,而這屬於樂華與微博合作的範疇,並非藝人的的單方面意願。

不過,消息之所以聳人聽聞,甚至還引起一系列震盪,一定是因為它戳中了人們的痛點。那麼,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究竟紮了誰的心?這則斷章取義的報道究竟托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又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反思這件事呢?

01

花不起的、賺不了的,都被紮了心

與王健林“一個億的小目標”的相似,範丞丞這件事中,那難以考證的“一夜8萬人支付、480萬收入”的數據乍看之下實在是壯觀,又恰好與“范冰冰的弟弟”、“靠臉賺錢”這些不足以服人的標籤組合,也形成了令人驚訝的反差

這是這件事引起爭議的原因之一——人們無法理解新生偶像的號召力:粉絲怎麼就能砸那麼多錢,狂熱到這種程度?而明星們賺錢都那麼快嗎?

當然,這之中存在偷換概念、誇大效果的嫌疑。實際上,最終收入也並不是全都被明星本人收入囊中,平臺、公司還會進一步分成。而480萬也並非一個粉絲的投入,而是一個估計的總體數值,它只能說明粉絲基數大,倒不一定能證明粉絲有多狂熱(何況數據還不靠譜)。

相反的,恰恰有許多粉絲正是因為覺得這個服務划算才願意投入。刺蝟公社在《範丞丞微博“付費照片”售出百萬?別用知識付費的標準去衡量粉絲經濟》一文中採訪了購買了範丞丞V+會員的粉絲小Y,小Y就認為這個價格相對來說是便宜的。▼▼▼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飯圈與路人向來存在隔閡,這種隔閡不僅是因喜好不同而造成,反而有越來越多的影響因素,比如天差地別的消費觀,還比如飯圈內部視為平常而路人們看來可稱“嚴格”或“奇觀”的追星方式。▼▼▼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界面文化《“供養”偶像是女性地位的崛起,還是對父權意識的複製?》一文中對“白嫖”的解釋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而當路人們偶然間發現原來他們是這樣追星的,一方面,會認為這樣燒錢實在是沒營養和不應該,另一方面,又對明星來錢快感到些許恐慌——不僅是對秩序可能遭破壞的恐慌,還可能因此產生一絲“我怎麼就賺不了那麼多”的不安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截自新浪微博

02

需求決定價格的粉絲經濟

一方為偶像花錢理直氣壯,秉持“我花錢我高興,怎麼花輪不到外人來管”的態度,另一方對粉絲經濟持懷疑態度,認為“單單為一副皮囊買單,未免不值”,兩方觀念上的根本分歧決定了他們對這一問題的討論註定是“雞同鴨講”。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李文明在《“粉絲經濟”的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一文中指出:真正的粉絲,是跟企業或者產品、服務之間有著不同程度的故事性經歷的老顧客,其間擁有隱形的情感紐帶而並非單純的商業交易關係

這就說明,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現象,不應僅僅用經濟規律去理解與解釋,情感的聯結、投射與依賴或許才是關鍵所在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範丞丞微博下留言

首師大教授陶東風就曾在採訪中提到:“粉絲經濟”是一種由精神需要引發的經濟類型,其產業屬性應為文化產業,其經濟類型則屬於注意力經濟,它滿足的不是人們的基本物質需要,而是因為心理需要、精神需要引起的消費需要。


它就是這樣一種通過建立“想象性的親密關係”來創造收益的精神消費,雖看似瘋狂、非理性,卻自有它的合理之處。

03

存在合理,但影響還需被審視

某種意義上,粉絲經濟與人們為直播撒錢、為分答等知識平臺付費是類似的,都是在為某種不見得“有用”的內容或服務花錢

但它最令旁人無奈、頭疼和擔憂的,是年輕又龐大的粉絲群居然真有著驚人的消費力,還常常在社交媒體中刷著存在感。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截自刺蝟公社《範丞丞微博“付費照片”售出百萬?別用知識付費的標準去衡量粉絲經濟》一文留言

這一批新生偶像的粉絲中,年齡偏低的佔了多數,可能大多都正處在形成自己人生觀的階段。而假如“當明星靠臉就能賺錢”的觀念在這時進入了他們的認知體系,會對他們產生怎樣的影響?

另一方面,有那麼多明星開通了V+會員功能,卻只有範丞丞獲得了巨大關注,難以忽視的原因之一是,他身上還有著目前仍無法擺脫的標籤——“范冰冰的弟弟”

知乎上有匿名用戶在回答“如何評價范冰冰弟弟範丞丞的星途”一問時說到:“要換做是我的話,背靠這麼有錢的大姐,資源那麼好,努力讀書,出國留學,反正儘量把自己往名校這方面靠”。▼▼▼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先不論這個網友言論裡一些偏見性的東西,他的回答不免令人想到:人們在會員付費服務這件事上將矛頭對準範丞丞,是否也帶著那麼些對其資源的關注甚至“眼紅”?

前兩年,網上流傳著一個名為《特權》的視頻,因為上週《極限挑戰》的模仿,它再次被翻出來。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與境遇不同,所享受的資源中,必然有並非靠個人努力而得到的,範丞丞就被視為這樣一個從出生起就掌握著非同尋常資源的人。

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紮了誰的心?

△同樣是那一問中,就有人提到,範丞丞家境優渥,也活得隨心所欲|圖片截自知乎

前段時間處在風口浪尖的嶽同學也曾在自我審視的文章中寫到:我之所以能享受到如此優質的教育資源與課外閱讀機會而大多數人享受不到,說到底依然是社會不公的結果。

這是一種結構性“不公”,它通常隱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而當如範丞丞這樣的公眾人物出現時,它才冒出點頭,無形地扎中一些人的心。

范丞丞“睡后收入480万”扎了谁的心?

總之,“範丞丞睡後收入480萬”這一消息本身雖不屬實,但從反思的角度來看,它所引發的爭議、它的成因以及它所涉及的文化元素與我們的社會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每每有熱點事件發生,那些喧鬧背後的隱藏現象,或許才是更值得人們關注與反省的,而挖掘它們,也是我們重新認識問題的契機。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