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節度使是什麼職位,從什麼開始的?

江鍋141

唐朝的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和政委以及地方的行政長官,手握軍權、行政權、財權,就是自己地盤的土皇帝,這就是安祿山和史思明他們可以牛逼哄哄造反的本錢。

唐朝節度使誕生於邊防保衛的需要,唐朝起初實行的府兵制,將兵分離,但隨著國家經濟基礎均田制的崩潰,府兵制無法實行,開始實行了募兵制。唐朝的節度使相當於邊防軍區的老大,他們招募流民做士兵,而這些士兵不再是國家的士兵,完全成了節度使自己的私兵,他們知道節度使,而不知道朝廷。同時由於戰爭的需要,唐朝的節度使逐漸取得了軍權、財權和行政權,不再依賴朝廷的後勤供應,儼然成為地方軍區的土皇帝。由於邊軍戰鬥力強悍,並且人數眾多,所以當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的時候,一路勢如破竹,打得唐玄宗直接逃往四川。

唐朝的節度使從唐睿宗李旦,也就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唐朝的第五位皇帝開始成為官職。起初的節度使只管軍區的軍事,後來節度使的權力不得增加,由於後勤供應的需要,有了財權,後來為了表面地方官員對節度使的軍事的干預,節度使又攫取了地方的行政大權,最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時候,節度使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集軍、財、行政權於一身,儼然就是軍區的土皇帝,在加上唐玄宗晚年的昏庸無能,天天與楊貴妃玩耍,荒廢了朝政,安祿山一人兼任4鎮的節度使,實力強悍,就反了皇帝,發動了安史之亂。

總之,唐朝設立節度使出發點是好的,但節度使權力的不斷擴張,導致藩鎮割據,可謂養虎為患,最後成為自己的掘墓人,得不償失!唐朝就是自己作死,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節度使早期是軍事長官,後期成為地方綜合事務的最高長官。

(1)非正式官職時期。

在李治時期,凡是都督持節的,稱為節度使,但是這個時期節度使不是一個正式的官職名稱。

什麼叫都督持節呢?

都督,是三國時期的官職,曹丕的時候正式將其作為一個官職固定下來,是一個州或兩個以上州的軍事最高長官。在一個州里,刺史管民政,都督管軍事,但是慢慢的都督權力超越了刺史,可以統管刺史。

節,是象徵天子權力的信物,持節,即代替天子行使權力,持節都督是有著地方軍事行政權力的最高長官。

隋朝都督稱總管,到了唐朝,又改稱都督,是全國重要地區的軍政長官。

(2)正式官制時期。

唐睿宗李旦(李治和武則天的兒子)時期,正式設立節度使。

節度使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保持唐朝邊疆地區的穩定,第一個節度使是唐睿宗時期的

賀拔延嗣,當時為涼西都督(今甘肅武威),河西節度使,主管隔斷吐蕃和突厥的軍事任務。

(3)初步發展時期。

唐玄宗時期,設立十節度(九個節度使,一個經略使),這個時期的節度使,擔任者一般是胡人,主要在唐朝邊疆一帶,主要職責是軍事上面的,並不管理民政,但是節度使因為持節,所以有生殺大權。

(4)擴大膨脹時期。

安祿山和史思明都是唐玄宗時期的節度使,因為此二人發動安史之亂,唐朝中央朝廷為了平息叛亂,不得不放權給地方,由此地方的節度使,按察使,安撫使權力驟然做大,尤其以節度使權力膨脹最為厲害。

安史之亂後,唐朝形成了藩鎮割據局面,正是節度使權力惡化膨脹的結果。

這個時期的節度使,儼然是地方王國,名義上屬唐朝中央管轄,實際上節度使總攬本地軍政民所有的權力,職位竟然還可以世襲,唐朝中後期混亂的政治軍事局面的形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節度使的存在。

(5)頂峰與消亡。

節度使在唐末五代時期,權力達到頂峰,有些節度使簡直可以為所欲為,唐之後的梁唐晉漢周的歷任開國皇帝,均有節度使的職位。

趙匡胤建宋以後,採用杯酒釋兵權的辦法,逐步廢除了地方節度使的權力,節度使逐漸成為一個榮譽職務,遼金亦仿照此制度設立節度使,但是大多有名無實。

元朝時期,直接廢除了節度使職位。


師明禮

歷代在邊防都有駐軍以防外敵,所駐地點因朝代時間而異,唐朝把全國分為十二道,分設八十支軍,下面又層層細分為四級,都歸在“道”轄下。


道設有大將一人,稱大總管,後改稱大都督,有時帶兵出征就稱大總管,駐守地方就叫大都督。唐高宗時開始出現“節度使”的稱呼,當時侷限於帶使持節的都督。“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有此全權印信的人,便可全權調度軍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唐睿宗期間,因與吐蕃、後突厥、契丹、奚等作戰,對西北、東北邊境的軍事行政體制進行改革,景雲二年(711年),朝廷任命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這一官職開始正式化(一說始於薛仁貴長子薛訥),並逐漸推廣到各邊鎮,至唐玄宗時,設置有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嶺南等節度使。安祿山造反時任范陽節度使。


節度使剛設置的時候,只作為軍事上的領導,而沒有管理駐地民政的職能,後來漸漸總攬一道的軍、民、財、政,轄區內各州刺史都受其節制,應相當於現在的省行政首長兼軍區司令。


南方鵬

“節度”即為“節制調度”之意。唐朝節度使是在重要地區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受職時,朝廷賜旌節作全權印信,憑其可全權調度轄區事務,故稱節度使。轄區內一把手,相當於現在的軍區書記和司令職位。

溯源:

唐朝節度使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唐太宗之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只有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出現。

形成:

《資治通鑑▪唐紀二十六》:“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節度使之名從薛訥開始。而節度使成為正式的官職,則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即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節度使。

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八個節度使藩鎮,加上劍南、嶺南共為十鎮,始成為相對固定的軍區。

自制統計表:


有興趣可閱讀張國剛的《唐代藩鎮研究》。


泗水毓洋

唐朝的節度使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但權力遠遠大於現在的軍區司令,因為節度使獲得了地方官員的任命權,進而獲得了地方的稅收和行政權,唐朝的節度使制度更像現在美國的聯邦制度。

節度使是從北周以及隋朝演變來的,正式開始設立於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封薛訥為幽州鎮守經略節度使,是為第一個正式的節度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