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國家總理比總統權力還大?

薄荷本心涼6

目前德國的總統是

施泰因邁爾,而印度的現任總統是拉姆·納特·科溫德。在日常國際新聞中,德國總統和印度總統的曝光率都不高,給人以沒有存在感的樣子。有的時候,總統真的並不一定比總理大,比如樓下這兩位總統。


德國新任總統施泰因麥爾,默克爾的搭檔


印度現任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

其實,德國和印度都是資本主義共和國。不過,不同於美國、法國等國,德國和印度採用了資本主義的議會共和制。德國和印度的總統只是國家名義上的元首,更類似於日本和英國在君主立憲中保留象徵意義的君主。區別就在於英國女王是世襲的,而德國總統是選拔出的。

在採用議會共和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中,議院才是擁有真正的立法權的機構,它可以監督法律的執行、可以參與總統選舉,可以監督政府的工作並追究責任。


印度的政府首腦,萌萌噠總理莫迪同志(好像在出神)

德國和印度的總理才是實際上的國家首腦。主要有4點可惜證明。第一、總理可以組建自己的內閣,挑選政府主要官員。第二、總理可以制定政府的內外方針政策;第三,總理在戰時擔任三軍統帥,直接指揮海、陸、空軍隊;第四、總理可以可以向總統申請解散議院,舉行全國大選。在一些涉及到國家重要事項的政策中,總理和下面的內閣負責起草方略,然而遞交總統即可,德國的總統理論上無權干預或者制定國家政策。

相對而言,印度總統的權利還是要比德國的總統權利大得多。可能是由於地域和文化的差異,印度總統有權利私自任命一些地區和法院官員,可以干涉量刑處罰,德國總統則不行。並且,印度總統是印度軍隊的最高統帥。在理論上,印度總統如果在任期間因為為非作歹被人彈劾,也需要全體議員審核。如果半數以上的議員同意罷免印度總統,國家才可以罷免印度總統。從印度建國以來,目前還沒有被罷免的印度總統。


中外歷史

假如把全世界權力最大的那些人的權力值換算成一個數值的話,排第一的應該是美國總統川普。為什麼川普的權力大呢?因為川普實際上集三個身份於一身: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統帥。那麼這些身份意味著什麼呢?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代表,這個身份主要發揮的作用是禮節性的,比如川普接見外國元首時的身份就是國家元首,國家元首去其他地方可以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總之他是國家的象徵。

政府首腦是比較有權力的職務,這個職位意味著他是管理國家的總負責人,也就是掌握著行政權。川普是美國聯邦政府的老大,他可以憑藉這個身份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和行政法案,比如川普可以籤個名讓中東七國的人不能進入美國。

三軍統帥可就厲害了,這個職位意味著他是全國陸海空軍隊的總司令,軍隊要打仗或出征或者召回,都聽總司令的話,也就是掌握著軍權。比如今年4月份川普因為敘利亞政府軍的毒氣彈事件下令襲擊敘利亞政府軍一個機場,一聲令下50枚戰斧導彈就飛過去了。

美國這種國家是總統制,而有些國家是總理制或首相制,比如德國印度以色列是總理制,日本英國挪威是首相制,無論總理制或首相制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在這種制度裡總理身上保留著最有權力的兩個身份:政府首腦和三軍統帥,國家元首那個剝離出去了,給了總統或者君主。

所以像印度總統或德國總統只是幹著國家元首這個象徵性的職務,能幹的活兒就是接待和出訪,或者在重要文件上蓋個章籤個字,或者在重大的節假日亮個相講個話,既不能給政府發號施令,也不能給軍隊發號施令,當然就沒有權力了,根本無法跟總理比。


局勢君

這是因為世界各個國家選擇的政治制度存在不同,沒有最好的,只是符合各個國家自身的國情。

首先二者都應該在共和制的概念範疇內。雖然總理有時也可以指代君主制國家中的首相,但這類國家一般的最高首腦都是該國的君主。共和制則是當前最為重要與主要的國體,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採用了共和制作為國體。共和制區別於君主制的最大特徵就是國家首腦或與其相關的重要領導人都要在理論上經過選取產生。本質上,採用共和制的國家都要求國家的根本權力屬於該國的人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

共和制本身則主要由兩類政治制度或曰政體來實現,即總統共和制與議會共和制。總統制簡單說來就是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是總統,手握重權,但也要由選取產生,並且有明確的任期與其相制衡與監督的機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俄羅斯等,美國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陸海空軍三軍總司令,幾乎是美國最具有權力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當前,一些南美國家,亞洲的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也實行這種體制。

議會共和制則不同,實施這一制度的國家最高行政權力在議會,相關的行政機關則是由議會中的選取佔據多數票的政黨或政黨聯盟所組成的,政府首腦由該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這個人就是總理。施行議會共和制的國家代表是德國、意大利等,這類國家通常也有總統,但總統並不具備具體的立法權與行政權,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大部分國家權力由總理掌握。

總統制和議會制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們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關係不同。總統制下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分別由選民選舉產生,分別對選民負責,二者聯繫並不緊密。在內閣制下,選民產生議會,議會產生內閣,內閣則對議會負責,議會對選民負責,立法機關則與行政機關相互聯繫。


法大庶吉士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這個問題真的很簡單。就是國家體制和憲法規定。即內閣制國家都屬於這種體制。內閣總理權力大於國家元首的權力。

在內閣制國家,選民選舉政黨。在議會中選舉中得票過半數的政黨為執政黨。該黨受命組閣。黨魁即為該國總理,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對內對外代表國家。而總統只是國家虛無元首。不掌握國家任何實際權力。

君主立憲制國家都是這種形式,英國,日本,瑞典等等。而意大利,德國,議會內閣制國家也是這樣。

除了議會內閣制之外,還有美國的總統制,法國的半總統制。至於說,國家採取何種政治體制,完全是一個國家的內政。




清水空流

提問者能夠關注這個問題,說明還是很積極的思考問題的。木叔以前和網友聊天時提到印度和德國都有總統,但是有些人確實都不怎麼知道,因為曝光率比較少吧,因此覺得有點尷尬。

其實一個國家的實權人物是總統還是總理,主要與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有關。印度和德國的政治體制就比較類似,它們都是議會內閣制國家——在這種體制下,老百姓選舉時直接選出的是議會議員,而議員歸屬某個黨派的,所以老百姓其實是選出的某個黨派。

如果一個黨派的議員總數,最終在議會開票上佔多數席位的話,那麼這個黨派就是執政黨,或者與其他政黨聯合組成“執政聯盟”,通常得票數最多的這個黨的一把手,就會成為下一屆政府的總理。

一般而言,只要是民眾投票選舉出的那個人,此人就有實權。印度總理和德國總理就具有實權。這就是這兩個國家是議會內閣制的原因。

所以,木叔可以歸納一下的就是,在德國和印度這樣的議會制國家,大選就是選總理。印度總理莫迪、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知名度很高的原因就在於此,因為他們是被選出來的,是有實權的人物。實權就意味著事情多,事情多,出鏡率就高,自然就比較知名。

其實莫迪和默克爾在他們本國的知名度也要高過其他政治家,包括總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木叔以上談到的問題。

那麼至於德國和印度的總統,其實並非老百姓一人一票選出的,通過議會,或者設立的大會,有相關代表投票產生的。


木春山

這就涉及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區別了:國家元首是一個國家在實質或形式上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而政府首腦是一國政府或內閣的領導。目前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主要有如下稱為:國王、天皇、總統、主席等;而政府首腦主要稱為首相或總理。

目前世界各國的政體大致可以分為君主制和共和制——君主制又分為君主立憲制和君主專制,目前仍保留君主制的國家大多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只有中東海灣六國至今仍大體延續著君主專制政體。

共和制分為議會制共和制與總統制共和制:所謂總統制共和制就是以美國為典型的由選民選舉候選人,再由候選人選出總統,由總統兼任政府首腦和軍事統帥,議會擁有立法和監督政府等權力的共和制,實行這一制度的除美國外還有法國、俄羅斯、韓國、巴西、蒙古等國;所謂議會制共和制是指通過議會來組織政府和監督政府——通常的做法是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票的黨派成為執政黨組閣,而這一組建起來的內閣領導稱之為內閣總理。在議會制共和制國家身為國家元首的總統往往只是虛職,僅僅作為國家的代表象徵存在,實際執掌政府運作的是內閣總理,實行這一制度的主要有德國、新加坡、印度等,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國家的總理比總統的曝光度更高,顯得更有權勢的原因。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其實這就不得不說英國了,因為英國是這個制度的鼻祖。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國王的權力被《權利法案》嚴格限制,沒有了實權,但國王仍然是英國的國家元首,有權力任命首相、解散議會等等。

但是實權都在首相手裡,首相由議會中多數黨的領袖擔任,首相只能在議員中挑選人員作為部長。首相得得到國王任命,國王不能拒絕。

可是英國有國王,印度、德國已經沒有了國王了啊,總不能再人為製造一個國王,所以還需要找一個人來擔任國王的角色,也就是國家元首的角色,這個人就是總統。

也就是說,印度、德國的總統和英國的國王(女王)擔任同樣的角色,英國首相的權力肯定要比女王大啊,不然就不是君主立憲制而是君主制了。


上丞工作室

有些人不認真也算可以,問的問題,就二十來個字,還錯的,錯就錯吧,咱們就將錯就錯回答。

總統,國家機構體系中實質上或象徵性地居於首腦地位,一般在國與國交往中,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出現,也可稱為元首。國家元首是一個國家在實際上或形式上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

總理,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的政府首腦,負責統領中央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於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有首相一詞,一般只用在對君主制國家的總理之稱)。

自古以來,國家元首,不論是君主國的君主還是共和國的執政官、總統等,一般都身兼行政首長,是行政權的體現者。

這情況到近代出現了兩方面的變化:

其一是行政權的分割。由於責任內閣制的興起,內閣首長的地位日漸提升。在實行議會內閣制的國家,總理甚至取代總統成為行政首長,印度、德國的總理實際權力高於總統就屬於這一類。

其二是某些國家是以立法機關的首腦作為國家元首,英格蘭和法蘭西便曾分別以議會議長和國民公會主席作為國家元首。

題主問的是印度、德國,總理的權力比總統大,但在對外交往時,他們除了受委託,否則不可以國家元首的身份接待別國的國家元首。

看上去,印度、德國總統有其名無其權,但在國內黨派之爭奪難以平衡時,總統則要兼顧各方利益,起平衡黨爭的作用。比如最近德國總理大選後組閣失敗,總統出面緩解矛盾,免得真像穆老太一怒再弄個第五次當選。


布衣吳新建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政治體制中都並存著總統與總理,並且總理權力大於總統。

搞清楚為什麼,首先就要弄明白總統和總理的本質是什麼。總統實際上是國家的元首,就是一個國家的代表(象徵),而總理是最高行政權的享有者,所以您應該能理解了吧,門面和裡子是沒法比的。

至於您說的部分國家的情況,這實際上在資本主義國家是個普遍情況,掌握實權的總理權力大於國家象徵的總統,無可厚非。


江左藕郎

世界上各個國家的政體是不一樣的!有的國家是總統制,有的國家是內閣制!前者如美國,法國,阿根廷,南非,俄羅斯等,後者如德國,以色列等,內閣制國家是大選中獲勝的政黨領袖出任總理,並且擁有所有的行政權利!總統只是國家的象徵!沒有任何實質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