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上梁山後,為何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反倒疏遠了?

手機用戶64053014451

魯智深和林沖的關係一開始還是很好的。

當魯智深在大相國寺管菜園子,和一幫儘管是潑皮無賴但心地善良的混混打得火熱的時候,他認識了林沖。

林沖在認識魯智深之前,可以說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工作有面子,收入不菲。老婆漂亮,又知書達禮善良賢惠。沒毛病。

但從認識魯智深那天開始,倒黴的事一樁接一樁,一直都沒停,直到被髮配。

林沖帶老婆去大相國寺燒香,他老婆去大殿燒香,他沒去,跑到後園玩去了,正好看見魯智深給一幫潑皮兄弟耍禪杖,林沖看了心裡敬佩,高喊:好身手!魯智深聽見連忙過去打招呼,林沖自我介紹:林沖,京城八十萬禁軍教頭,使得一手好槍棒。兩個人互相欣賞,互稱兄弟。

魯智深真的就把林沖當兄弟了,但他很快就看不慣了:高衙內欺負林沖的老婆,當林沖看清那是高衙內的時候,高舉的鐵拳,軟軟的放下,任憑高衙內趾高氣昂的走了的時候,魯智深很生氣。

生氣歸生氣,魯智深還是惦記這個兄弟的,林沖最終被高俅陷害發配滄州,魯智深怕林沖路上被害,一直暗中保護,這才有了魯智深“大鬧野豬林”救林沖於刀下的精彩故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魯智深發現,這個“兄弟”不能交了。

押解林沖的兩個差伇,因為魯智深出手相救,無法得手,拐彎抹角打問魯智深的來歷,都被魯智深給擋回去了:打聽什麼?是不是想回去告訴高俅找我麻煩?

兩位差伇無計可施,林沖給他們幫了大忙。

魯智深做事還是有頭有尾,他一直把林沖送到了滄州城外,看看林沖安全了,就打算回去了,臨走,為了嚇唬兩個差伇,他一禪杖砍斷一棵手腕粗細的樹杈,告訴差伇:敢耍花招,就讓你們和這個樹杈一樣!

兩個差伇嚇壞了,趕緊恭維:和尚爺爺好手段,我們不敢胡來!

這個時候,林沖說話了:這算什麼,大相國寺後園碗口粗的柳樹,他也能連根拔起!

如果不是成心,那就是豬一樣的隊友。

魯智深後悔認識這個兄弟。並且就是這句話,魯智深再一次浪跡江湖,就是走投無路,他也沒有去投奔水泊梁山,他知道,林沖在那裡。

他寧可冒著風險去攻打二龍山,最後和武松楊志一起,打下二龍山落草為寇。

就是後來,魯智深三人帶領二龍山全夥投奔梁山泊,魯智深再和林沖沒有交流了,他看透這個本領高強的“慫人”了。


步武堂

林沖上梁山原因:林沖身為京都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個有身份的人。只因高俅的乾兒子看上了他妻子,便被設計陷害發配滄州。在發配途中本想秘密殺死林沖,卻被魯智深搭救。高俅又不死心,派陸謙等人殺林沖,又點火燒掉大軍草料場,使林沖再無存身之地,無奈上了梁山。林沖是最典型的被逼上梁山。

魯智深上梁山原因:開始因為弱者打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只得落髮出家五臺山逃避官府追捕。後因酒醉大鬧僧堂安身不牢,長老只得讓他去東京大相國寺討出身。到了相國寺後在那裡看菜園子而認識了林沖。後因林沖被誣陷,發配滄州,高俅想在途中殺死林沖,被魯智深搭救。高俅便派人抓捕魯智深,魯智深只得逃走。後和楊志、武松等人一起在二龍山落草,三山大聚義後,上了梁山。可以說,魯智深因不見容於惡勢力社會而上了梁山。

林沖是梁山的元老,魯智深很晚才上的梁山。上了梁山,魯智深和林沖這對多年未見的好兄弟,顯得並不是那麼的親熱,甚至有些生分。他們見面之後,魯智深只說了一句話,他說,“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可知阿嫂信息否?”

這句話太奇怪了。兄弟見面,魯智深不先問林沖好不好,倒只關心兄弟媳婦的境況。這是其一,其二,魯智深之前和林沖明明是稱兄道弟的,可這一次久別重逢,魯智深卻稱呼林沖為“教頭”,明顯生分了許多。

從此,全書林沖和魯智深再沒說過話。施耐庵雖然沒有說,但只要是讀過《水滸》的人,都不免會有這樣的感覺:這二人關係,好像的確沒有之前好了。

為什麼會這樣?有人說是林沖得罪了魯智深。說是林沖說話沒把門,變相向高俅洩了密,使高俅知道魯智深藏身相國寺,害得魯智深在相國寺呆不下去,不得不亡命天涯。魯智深因此對林沖有意見。但魯智深即便知道林沖洩了密,也不會深怪林沖,因為魯智深不是那麼小肚雞腸的人,然而,林沖到底有沒有出賣魯智深呢?


山坪居士

其實為什麼魯智深到後期跟林沖疏遠了,主要原因還是林沖出賣了魯智深!

楊角風最近接連推出四期楊角風的視野看《水滸》,反響不錯,今天再接再厲,推出第五篇。

前情回顧:1、武松打不過老虎、2、魯智深拔不動柳樹、3、高衙內得到了善終、4、丫鬟害苦了林沖。(超鏈接見文章尾部)

5、林沖出賣魯智深:

前面講到,林沖被丫鬟錦兒和高太尉等人算計了,最終犯罪被刺配滄州。而魯智深作為林沖的好朋友、好哥們,好兄弟,不可能見死不救,於是一路暗中追隨。但是為什麼水滸後期魯智深卻疏遠了林沖,只因為他好心在野豬林救了林沖的命,而最後林沖卻無意中出賣了他,最終導致他在相國寺的逃亡!

為什麼這麼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水滸傳原著中,自從魯智深與林沖在離滄州還有70裡的地方一別後,再次見面就到了“三山聚義打青州”那一章了。

(梁山泊中大擺筵席為)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等共十二位新上山頭領(慶賀)。坐間,林沖說起相謝魯智深相救一事,魯智深動問道:“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

這裡有個疑問,林沖是繼史進、李忠、周通之後,魯智深結實的第四個好漢,並且一見如故,很快就拜了把子兄弟。平常兩人稱呼都是兄弟相乘,而這裡卻直呼教頭!而且按照前面劇情發展的套路和魯智深的性格,好不容易見面,魯智深應該特別熱情的首先打招呼,而不是被動的被林沖先相謝!

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出,魯智深心裡面有一條梗,過不去的梗,這條梗是什麼,再往下看!

押送林沖的衙役,董超、薛霸被高俅收買,準備在野豬林結果了林沖性命。這時候魯智深出現,救了林沖的性命!後來又一路護送到滄州附近70裡處。原著中是有對話的,其中董超、薛霸問魯智深:“不敢拜問師父在哪個寺裡住持?”

魯智深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什麼?莫不叫高俅做什麼奈何灑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灑家若撞著那廝,叫他吃三百禪杖。”

這裡可以看到魯智深雖然口口聲聲說不怕高俅,但是最終也沒有說出自己的來歷,說明他還是有點忌憚高俅的,不敢透露自己的身份,而董超、薛霸也不知道這個野地裡冒出來的大和尚是誰,不然不會問。而且魯智深非常聰明的是現身的地點離東京已經非常遠了。

最後離開時展現了一把武藝,把一棵松樹直接砍斷,並警告他們,如果敢對林沖不敬,你們的腦袋就跟這棵樹一樣。

再看看林沖是怎麼沒腦子說的話:

魯智深走後,董、薛二人尚且餘驚未定。林沖見狀,道:“這個值得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果然,董、薛二人回到東京把上面的事情告訴了高俅,魯智深也因此不得不離開大相國寺,漂泊江湖。就像後來他對楊志說的那樣:“不想那兩個防送公人回來,對高俅那廝說道:‘正要在野豬林裡結果林沖,卻被大相國寺魯智深救了。那和尚直送到滄州,因此害他不得。’這直娘賊恨殺灑家,吩咐寺里長老不許俺掛搭;又差人來捉灑家……(因此)逃走在江湖上。”

從後面的對話中,可以得知,魯智深是非常震驚的,他用了“不想”二字,說明他非常謹慎的隱瞞自己的身份,而最終身份卻還是洩露了,他又不傻,只能想到一個原因,就是:可能是林沖“出賣”了他!

當然林沖絕對不是故意的,他也是好心,想在兩個衙役面前誇讚一下自己的好兄弟魯智深,卻不知不小心洩露了他的行蹤,導致魯智深再也無法在大相國寺停留,而逃路。

所以後面魯智深跟林沖在梁山遇見後,林沖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呢,但仍然向魯智深表示感謝,魯智深雖然心裡面有一條梗,但最終念及兄弟情義,而沒有說破!畢竟自己沒有親耳聽到,只能算懷疑吧!

所以林沖真的好心的無意識的就把屢次救他性命的魯智深“出賣了”!

前情回顧:1、武松打不過老虎、2、魯智深拔不動柳樹、3、高衙內得到了善終、4、丫鬟害苦了林沖。(直通車)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另外只是個人觀點,請大家指正!


楊角風發作

簡單的說下:

道不同不為謀!

魯提轄和林沖對人生目標的認識是不同的!

一大一小!一淺一深!一公一私!


1、林沖是被逼上梁山的!從內心深處他不恨朝庭!恨的人是高衙內!他甚至是不敢恨高俅的!世代混跡朝庭軍隊的基層的林沖只是想安穩的過生活!沒有階級仇恨!在和朝庭派來的圍剿的軍隊作戰時林沖就是出工不出力!在打祝家莊、曾頭市、方臘時倒挺賣力!因為這幫人和朝庭干係不大!這充分說明了林沖的思想認識只是停留在報私仇上!

2、魯提轄本身就是軍隊工作的幹部!感覺應該是個營級幹部或正連級!他放棄朝庭的高官厚祿!始終戰鬥在與朝庭的鬥爭前沿!


他首先在思想意識深處已經放棄了對朝庭會好起來的幻想!他更是積極參與到推翻朝庭的工作中!魯提轄最後混到梁山上,不是因為自身的私仇所致!都是再助人為樂中漸漸的與朝庭決裂的!也正是這些刻骨銘心經歷是他認清了朝庭的腐敗!他誓與那些不曾有私仇的國家公敵為仇!有推翻舊制度的想法!這是大智慧、大理想!

3、綜上所說,林沖和魯智深是不會走到一起的!再有就是魯智深也是瞧不起林沖沒有快意恩仇的品性的!


和魯智深差不多的人是武松!人生經歷基本相似,所以兩人越走越近!加之又都是步下的將官,配合也多!

4、再有就是梁山上也是派系林立、山頭主義很嚴重的!林沖是老梁山派的!(雖然勢力最弱)、魯智深是二龍山派的(勢力第二)武松更是二龍山派的代表人物!

從宋江的角度出發也不會讓這兩個山頭靠在一起,威脅他的霸權地位!


杜陵閒人

大家都被林沖和魯智深騙了!

林、魯二人的生疏,是環境使然,也是宋江樂於看到的。


第一,我們要看到林沖在梁山那尷尬的地位

首先,林沖曾經火併過王倫,在綱常上有逆上的陰影,幹掉自己的老大,無論出於什麼原因,

都讓人覺得此人不可靠。


其次,林沖火併王倫之後,是把梁山的頭把交椅讓給給晁蓋的。林沖有自知之明,無論是自身勢力、領導能力、管理能力都無法與晁蓋相比,他心甘情願。


但是,在宋江眼裡面,難免會覺得林沖是晁蓋一派的。晁蓋在曾頭市中箭而死,疑點甚多!所以,宋江難免猜忌晁蓋。


再者,林沖個人的武力,在梁山屬於超一流武將。而宋江的嫡系心腹,高手不多,一流高手幾乎沒有,在以武力為尊的亂世,誰能真正地拿捏得住豹子頭林沖?


所以,林沖在梁山的位置是相當尷尬的。以林沖的武藝,職務、排名太靠後了。


第二,我們得看看二龍山集團的人員構成

二龍山集團,分別是魯智深、楊志、武松以及操刀鬼曹正,包括金眼彪施恩。

曹正是林沖的徒弟。有勇有謀。魯智深是林沖的師兄、救命恩人,武功、名望均是一流。

武松更是能力過人、單挑幾無對手,江湖之上從來沒有吃過大虧。而孟州孫二孃、張青與武松是結拜兄弟。

楊志更是可與林沖匹敵的一流高手。此外,再算上當年林沖的同事、王進的徒弟史進,更別說史進和魯智深還有過一段。


在那個年代,結拜兄弟義重如山,而師兄弟關係更是牢不可破。二龍山集團的武力和人脈,已經異常驚人了。

那麼,如果再加上一個林沖,敢問梁山能與二龍山集團抗衡的還有幾人?

林沖若是成天與二龍山的兄弟們在一起稱兄道弟,難道那黑廝沒點想法?

難道他不怕二龍山火併了及時雨?

第三,林沖心思之細膩、歷事之豐富,非常人可比

林沖父輩即為軍職,武藝過人,林沖等於是接了父親的班,屬於專業技術人員,但是這並不代表林沖不通世務。傻子是無法成為絕頂高手的。


林沖遭逢鉅變,歷經了朋友背叛、親人被害、家破人亡,一顆心早已經不動如山、細膩如絲。他早已經看透了宋江的為人,隱忍不發而已。

魯智深,外表粗豪,內心之機變,實不下於林沖。楊志,著名的倒黴蛋,所有倒黴的事都碰上了,早被鍛煉出來了。


所以,在有些事情上,大家心照不宣,早已經達到了默契。

表面上維持著這樣不遠不近的關係,挺好。

既是做給別人看,也讓宋江放心。


拉幫結夥,不僅僅是因為兄弟義氣,更是因為利益相關、身家性命。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下,風波險惡,稍一不慎便是生死相見啊!


我們可以想象的是,在某一次執行任務期間,二龍山集團的核心曾經有過密談,並結下了生死同盟、共同進退、守望相助。


別看他們表面疏遠,真要是有大事發生需要站隊了,你再看看!


脂肪故事

原因看似有很多,比如林沖口誤出賣魯智深,但說到底就一句話,魯智深看出來林沖沒腦子。


看到這可能有些讀者要罵我,咱們先看看金聖嘆是怎麼說的。

金才子評魯智深是“人中絕頂”,評價武松是“天神”,這兩個人都是上上之人。

二狗看,魯智深有佛性,武松有大智慧,而林沖只是小聰明。

舉個例子,火併王倫這件事,看上去是王倫沒有容人之心,但仔細看書就會發現,林沖上山之前就在朱貴的酒館裡留下一首詩,最後兩句是這麼寫的:

“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你一個前來投靠落草的,還沒上山坐穩就要威震泰山東,你讓人家王倫怎麼想,這事就是林沖考慮不周全。


所以之後王倫提防疏遠他,是情理之中。

這一點,吳用第一次看到林沖的時候也發現了,他對晁蓋說“我看這人,倒有顧眄之心,讓我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併”。

林沖就這樣成為了吳用手中的一把刀。

而且林沖這個人,出身朝廷體制內,骨子裡性格本能的畏懼權勢和官僚。

比方說,兩個人都在柴進府上做過客,林沖遇到的是洪教頭,而武松遇到的是宋江。

林沖被洪教頭處處壓制,卑微如塵,直到最後柴進丟了銀子,才敢把真本領使出來。

而武松,面對比洪教頭更尊貴的宋江,不爽了就劈臉揪著,哪似林沖那般畏首畏尾。


好漢們都有過被押解的經歷,林沖和武松的處理態度也大不相同。

松則是告訴差撥,要錢沒有要拳頭有一雙,就算有錢我也要留著買酒吃,就不給你。

也別問我有沒有患病,我一路上好吃好喝好酒好肉。

你要打我,我要躲閃一棒就不算好漢,而且你出力點打,別打的我不夠快活。

而林沖先是拿了柴進的引薦信,還要被差撥指著頭臭罵,最後送銀子賠笑,只為了用患病的理由免去一百殺威棒。

林沖會因為對方的身份、權利而低頭畏懼,而在武松只聽從本心。

當然啦,雪夜上梁山、夜奔這是水滸中最為精彩的章回之一,這個是無法否認的。

一句話,武松比林沖活的要更純粹更磊落。

這也是為什麼魯智深更親近武松的原因吧,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花和尚一輩子就講究爽利兩個字。



二狗扯讀

首先要看這三個人是哪一個類型的人。

林沖的父親和岳父是老同事,都是京城禁軍教頭。這種家庭出身的背景類似現在的教師家庭,從小過的就是平淡的日子,長大後也沒有大的夢想,依舊是想過安穩日子。京城的官多,教頭不過是一個普通的低級官職。和現在一樣,隨便丟一塊磚頭,就能砸死幾個高級官員,而林沖則不過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職。

魯智深在軍中任職提轄一職,何謂提轄?“復置提舉兵馬、提轄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也就是說平時訓練士兵,維持地方治安,督捕盜賊。魯智深任職的地方,基本上北宋的邊境,平時做的打打殺殺的活。這種地方,一般正經人是不肯來的,實在不是什麼好地方。大宋明將狄青就是因為犯罪才被流放於此,後因建功立業,才最終成一方大員。從上可以看出魯智深不過是一個粗魯漢子,草莽人物,沒有多少文化。

武松則是另外一個類型,從小家貧,父母雙亡,從小被哥哥帶大,又入少林寺學藝,後因回家時打傷人而流亡江湖。經過景陽崗打虎、殺死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火燒鴛鴦樓之後加盟二龍山,與魯智深楊志結識。整體經歷和魯智深比較接近,沒有文化,出身草莽,都是武藝高強,沒有什麼心眼的漢子。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林沖和其它二人不是一類人。

林沖從小在京城長大,有文化,又見過世面,從小結交大概都是差不多經歷的文人或武人。從內心深處,他應該是看不上魯智深這種沒文化沒修養的人的。不僅是魯智深,就算在梁山之上,林沖的朋友也基本上沒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象林沖這樣的人,不管是梁山,還是其它小地方,是找不到朋友的。出身不一樣,經歷也不同,說話也說不到一起,彼此之間容易出隔閡,最後慢慢關係也就遠了,感情也就淡了。

在林沖心中,最好的地方就是京城的家中,有嬌妻,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有許多從小一起長大做差不多工作的朋友,平時可以切磋武功,說說詩文。這才是最好的生活,奈何心比天高命比低薄,老天把他送上一群江湖禽獸聚集的梁山。他心有不甘,卻又無可奈何,又沒有膽量自己幹一番事業。家破人亡後,他就和死了沒有區別了,只有混日子,勉強活一條命而已。

而在梁山之上,能和魯智深聊得來的人就比較多了,反正整體上梁山上都是這樣的人。大家平時用粗話相互聊天罵人,大碗喝酒吃肉,再比比武藝,就是他們最幸福的生活。而林沖的心中卻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其它人不過是眼前的苟且罷了。

林沖和魯智深兩個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社會認知不同。

就象現在的互聯網運營的人和傳統行業從業者在一起,相互之間是根本 談不來的。都認為自己代表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把對方視為另類,不要說做朋友了,沒有打起來就不借了。

我們在生活交往也是如此,不要和認知能力低的人交往。這裡邊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彼此無法在同一水平上對話。

同樣的一個意思,在林沖心中和魯智深心中想出來的東西就不同,表達方式也不同,話中的深意也是不同的。兩種類型的人強行呆在一起反而不是什麼好事,有可能起更大的衝突。

因此魯智深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反倒疏遠了,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反而是比較正常的事。


新知傳習閣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俗話說得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性格相似的人才容易聚在一起生活,那麼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魯智深先認識的林沖,但卻漸漸疏遠和武松好上了。

首先魯智深和武松都屬於性格豪爽性,看不慣欺軟怕硬的人,眼裡也容不得半粒沙子,做事純靠性子,大碗吃酒、大聲說話,從不考慮後果。但林沖做事卻畏首畏尾的,一路上被高俅迫害但不敢抵抗,只能屈服任命。

所以這兩種人從性格上來看完全是矛盾的,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那我們從細節上來分析一下魯智深和林沖是如何漸行漸遠的。魯智深和林沖認識是在大相國寺的菜園子裡,林沖被髮配充軍,而此時魯智深天天和一群潑皮無賴呆在那裡鬱鬱寡歡的,好久沒有遇到了林沖這樣的好漢高手,自然激動。後來又得知林沖是自己的師兄更是激動得不行。

所以幫林沖安頓好家室後,魯智深怕林沖被害追著林沖去了,果真救了林沖一命,但魯智深想殺了想害林沖的兩衙役,林沖心慈,止住了魯智深,這讓魯智深十分不爽。

更不爽的是林沖倒反責怪起魯智深為何不照顧自己的妻兒來追她,你說人家救你你還怪人家,誰不生氣?不僅如此,一路上林沖還一直趕魯智深走,讓魯智深特別不爽。所以最後把林沖送到目的地後有個鏡頭描寫特別值得注意,就是魯智深一路跑著離開,並站到了山崖上怒吼三聲,魯智深將自己的怨氣都散了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上了梁山後,為什麼一直以兄弟相稱的二人見面時豪不激動,而魯智深只是禮貌性的和林沖說了一句“灑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的原因了,從此二人幾乎再沒有過多的交集。


政商參閱


問:魯智深上梁山後,為何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反倒疏遠了?

答: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感覺,主要是過度解讀原著了。

在分析魯智深和武松、林沖友情疏近、濃淡之前,先舉一個奇怪的水滸現象,只要弄明白了這個,其他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水滸傳》男一號宋江的第一次亮相,書中是這樣介紹他的:“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得武藝多般。”

顯然,宋江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江湖老大式的人物。

可不?劫取生辰綱事初洩,他表現不俗,“離了茶坊,飛也似跑到下處”,“卻自槽上了馬”,“出得東門,打上兩鞭,那馬撥喇喇的望東溪村攛將去”,騎術精湛,動作幹練,分明是身手不凡的高人。

“殺惜”情節中,一言不合,立刻拔刀殺人,全然是江湖黑道作派。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還收有徒弟——白虎山下孔家莊的兩大惡霸“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在吊打武松時,宋江適時出現解救,得意洋洋地對武松說:“因他兩個好習槍棒,卻是我佔撥他些個,以此叫我師父。”

還有,路經潯陽鎮,在街頭觀看賣藝的“病大蟲”薛永表演槍棒,宋江和地頭蛇“小遮攔”穆春發生了摩擦。穆春剛要開罵,宋江立時象只被點燃了的炮仗,揮拳向穆春挑戰。

……

單看這些情節,宋江可是個武林高手。

現在,宋江的“家鄉”山東鄆城有許多冠以宋江之名的“宋江武校”,可不就因為這個?

但是,就在宋江準備與穆春“放對”單挑的時候,穆春的哥哥穆弘來了。宋江彷彿象換了個人,趕緊和兩個公差鼠竄逃命。逃上了張橫的賊船,遭到了張橫的勒索,又象條鼻涕蟲,體若篩糠,跪拜哀求。張橫不管,喝令他們跳水。宋江乖乖聽話,和那兩個公著抱做一團,準備跳水。

這種跪地求饒的糗事,以後還出現多次,地點分別是揭陽嶺、清風寨等等地方。

其中最離譜的是,眾好漢在江州劫法場、智取無為軍後,浩浩蕩蕩地返還梁山。路經黃門山,遇上了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這四個小毛賊領三五百嘍羅出來劫道。宋江身後明明有眾多英雄好漢撐腰,但他的膝蓋就是軟,連馬都騎不穩,撲通跪落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申訴說:“小可宋江被人陷害,冤屈無伸,今得四方豪傑救了性命,小可不知在何處觸犯了四位英雄,萬望高抬貴手,饒恕殘生。”

看看,這個鼻涕蟲宋江和前面那個充滿老大氣質的宋江還是同一個人嗎?

怎麼解釋這個現象呢?

原因很簡單。

《水滸傳》並不出自同一個作者,而是民間集體智慧的結晶;《水滸傳》原先的格局也不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而是由一個個單個故事或單個人物傳記連綴而成的。

《水滸傳》故事主要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傳說。南宋末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中就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南宋羅燁《醉翁談錄》也記錄有當時流行的《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說書篇目。從記載上看,這些話本尚都是些各自獨立的英雄故事。到了元朝初年出現的《大宋宣和遺事》,才把晁蓋、吳加亮(吳用)等三十六人的故事做了一個串聯,初步具有了《水滸傳》的故事梗概。

現在我們讀《水滸傳》,也還可以明顯分開為魯、林十回,武十回、宋十回的故事段落。

毫無疑問,經過歷代說書人的反覆加工焠火錘鍊,這些故事段落情節精彩、人物形象刻劃是極其成功的。但將這些獨立的故事焊接成一個長篇,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反常現象。

嘮叨了這麼多,我們可以回到上面魯智深和武松、林沖友情疏近、濃淡問題上來了。

魯智深和林沖的故事安排在魯、林十回裡,兩人的關係當然你儂我儂、好得像同性戀。但是,按照民間故事框架,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橋段是非常悲慘,這,就不能允許魯智深這尊保護神一直都守在林沖身邊,所以,《水滸傳》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bug,即魯智深護送林沖到了滄州地界,就極不負責任地離開了。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這個bug,也有人故意解讀成林沖恨魯智深沒有“送佛送到西”,因此向董超、薛霸兩公差出賣了魯智深。

當時,魯智深押著董超、薛霸二人前行。這二人想方設法地打探魯智深的底細,好回去交差,試探著問道:“不敢拜問師父在那個寺裡住持?”魯智深瞪眼怒罵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什麼?莫不去教高俅做什麼奈何灑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灑家若撞著那廝,教他吃三百禪杖。”董超、薛霸兩個因此不敢再問。臨分別時,魯智深輪禪杖把一棵松樹打折,惡狠狠地警告說:“你兩個撮鳥,但有歹心,教你頭也與這樹一般!”等魯智深轉揹走遠了,林沖對董超、薛霸說:“這個直得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魯智深在相國寺倒拔楊垂柳,名揚一時。董超、薛霸回到東京,從而輕易查明魯智深的來歷。魯智深無法再在相國寺安身,落草到了二龍山。

有了這樣的讀解,就可以將之作為魯智深上梁山後故意疏遠林沖的理由了。

至於說魯智深和武松感情有多深,其實並無具體情節來表現,主要是兩人都來自二龍山,都是步軍頭領,“同框”機會多。

一句話,《水滸傳》的著作者,是不會在書中刻意表達“魯智深上梁山後,和武松關係好,和林沖疏遠”這一現象的。

老實說,寫這個,還遠不如寫楊志如何恨晁蓋等七星、秦明如何恨王英和燕順、王英和扈三娘如何恨李逵等等情節吸引眼球。

您想想,楊志如果護送生辰綱順利,可不就飛黃騰達了?但晁蓋等人卻搗碎了他的夢,焉能不恨?

秦明的父母兄弟以及老婆孩子都是王英、燕順設計害死的,雖說花榮賠了個妹子做妻子,但父母兄弟和兒子可是白死了呢,不應該找王英、燕順報仇嗎?

扈三孃的哥哥扈成原本是要降梁山泊的,李逵不許,一斧子將他砍跑,殺入扈家莊,把扈家莊上上下下、男男女女殺得人頭滾滾,一個不留。王英和扈三娘夫妻能和李逵同一個鍋吃飯?

所以,小說畢竟是小說,覺得好看就行,不必過度解讀、走火入魔。


覃仕勇說史

原因很簡單,林沖在小說原著中的品行十分卑劣。不要說我信口開河,原著中陸謙就是個品行不端的人物,而我們的林教頭就偏偏和陸謙這種下三濫的人物是朋友而且是最好的朋友。林娘子被高衙內看中,調戲不成,高衙內用幹鳥頭富安之計利用陸謙設計將林娘子騙到陸謙加中欲行不軌,女使錦兒找到林沖林,衝火速趕到陸謙家中,聽到林娘子正在和高衙內爭執的聲音,林沖這個時候不是一腳踹開門而是大聲喊道“大嫂開門”。大嫂就是林娘子。為什麼會這樣而不是一腳踹開門進去胖揍一堆高衙內呢?林沖大聲喊話就是給高衙內報信讓他有逃走的時間。雖然理智,但是沒有男人的血腥。林沖發配滄州,在寫休書時說娘子年輕不可兩廂耽擱,如有好人家請自行改嫁。試問林娘子在家等你怎麼會兩廂耽擱。要耽誤也是誤林娘子呀。會耽誤你林教頭嗎?顯然不會。之所以兩廂耽擱的原因就是林沖在為自己做最後的打算,在向高衙內或者高俅面前做最後的妥協,意思是娘子我休了,您可以放過我了嗎?等於是把妻子主導推向了高衙內。說什麼可以自行改嫁,就差沒說嫁給高衙內吧。最後說上梁山後魯智深為什麼疏遠林沖而親近武松,原著中林沖早就把魯智深出賣了,魯智深護送林沖快到滄州時,智深前腳剛走林沖就將魯智深是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身份底細和盤托出。至於為何如此,還是向高俅示好。他妄想高俅會饒恕他。等到服刑結束後再當教頭,不然他不會在休書裡一再而說到自己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致使兩個公人回到東京就告發魯智深使其無立足之地,從此淪落江湖。在梁山林魯第一次會面時,也許是內疚林沖先搭腔而魯智深卻一改過去兄弟的稱呼叫了林沖一聲教頭。這就是林沖的為人,為了自己不惜出賣妻子和朋友,其行為令人不齒和鄙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