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没有性生活?亲密关系是元凶

90后没有性生活?亲密关系是元凶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90后也许是性观念更为开放的一代。但青春电影里的“恋爱无数、约炮兴盛”,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状态,许多90后对性的兴趣和实践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丰富。

发表于性行为档案期刊的一项研究表示,1990年之后出生的美国年轻人中,有15%的人18岁之后还没有任何的性伴侣,明显多于1960年代的6%。

经过一系列采访和验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工作繁忙、日常焦虑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恐惧,是造成诸多90后没有性生活的根本原因。

是的,但凡是人,就不可能没有亲密关系的烦恼。

亲密关系并不仅限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室友、家人、同学、同事、朋友,都会是亲密关系的一种。

当然,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是能量最大的,张力最强的,因此冲突最大,也最让人心力憔悴。

爱情是如此的盲目,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和恐惧,也体验过甜蜜和快乐,我们渴望建立永恒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到伤害。

但是,没有人能年复一年地活在热情、浪漫的亲密关系中,可我们却能在亲密关系的旅途中,学习面对自己最好以及最糟的特质,学习接受和放手,最终找到通往爱和幸福的桥梁。

90后没有性生活?亲密关系是元凶

本书所讲亲密关系的过程分为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四个阶段。作者毫不吝惜的跟我们分享自己婚姻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挫折。他的开诚布公,他的谦虚真实,都在字里行间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他告诉我们如何穿透自我障碍,用爱酿造幸福秘方。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但是对于如何维护这种人生最富有意义的关系,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好了准备。

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情形是:无论我们的意愿是多么诚恳,行动多么努力,我们关系的现状和结果却还是令人不安。我们经历着混乱、沟通不畅、相互怨恨、情感疏离、缺乏相互支持,最终和最坏的结果则是导致关系的破裂和分离。

亲密关系的建立让我们看到:关系里除了交换和控制,属于灵魂的彼此懂得、陪伴、真爱是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将如何作为彼此的旅途伴侣来度过有限的有生之涯。

我们只有经历这样的亲密关系,才能通往灵魂之路,如果你沉浸在不断更换不断寻找最终完美配偶的过程中,你将永远无法认识自己灵魂的高度。

张德芬说:“这是少数我读过两遍以上的书,我知道我还会再读它,因为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的健忘。”

90后没有性生活?亲密关系是元凶

这本书引导美国、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及内地的数十万家庭从“幻灭”走向“和谐和爱”。2005年以来,全国37个亲密关系工作坊将这本书作为指定教程书。

希望阅读完本书的读者,能够学习到亲密关系的真谛:

当你出发去寻找真爱时,你就踏上了自我追寻的旅程。祝愿我们的旅程都一路丰收到终点。

本周我们一起来阅读《亲密关系》,有听读书,再忙也要读一本好书!

接下来,将由领读君和大家一起从以下十二个主题读完这本书。

1.所有情感都是基于需求

(第1页—第21页)

2.偏差行为导致权力斗争

(第22页—第42页)

3.争吵的边缘

(第43页—第64页)

4.对自己的愤怒负责

(第65页—第87页)

5.有效沟通的八大方法

(第88页—第109页)

6.爱要赢在心态上

(第110页—第132页)

7.内省式亲密关系

(第133页—第149页)

8.受害者的监牢

(第150页—第169页)

9.忠于你的家庭

(第170页—第191页)

10.命运的束缚和选择

(第192页-第212页)

11.人性背后的阴谋和启示

(第213页-第236页)

12.到达灵魂关系的顶点

(第237页-第255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