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腾讯仲裁获胜免费获得fuckqq域名所有权?

我在做毕设

根据查询域名发现,fuckqq.com是在2009年8月就注册成功,该域名的注册者为徐贤标,目前http://fuckqq.com/(发Q网)上已经没有任何产品内容,只剩下一则关于腾讯仲裁的说明。据悉,发Q网是徐贤标于2017年8月注册成立的电商网站,主营情趣用品,取名发Q网逻辑是:发现生活的情趣。

众所周知,qq.com为腾讯旗下的品牌域名,该品牌早已深入人心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徐贤标虽然很早就注册了fuckqq,但其在域名中使用“fuckqq.com”与腾讯公司在享有商标权利“qq.com”混淆性相似,存在恶意注册的行为,目的在于通过借腾讯QQ的名气与流量,制造与qq.com相似,以混淆诱使用户访问其自有网站牟取商业利益,这属于为商业目的注册域名的不正当的行为,所以争端解决专家组裁定将由徐贤标注册的域名http://fuckqq.com/免费转让予申请人腾讯公司,此举也有效维护了互联网领域的秩序和知识产权。


天方燕谈

作为当事人,我来回答一下吧。

看到前面的答案,说腾讯和我双赢,说真的,我没有感觉到,珍藏10年的域名被夺走,心情自然不好受,腾讯是否喜提fuckqq域名,我也不得而知。

3Q大战以后跳转360,当时和大多数网友一样,我站在360这边,结果坑的是周鸿祎。为了合理使用这个域名,2015年创建了屌丝逆袭导航站发球网、2017年改为情趣用品导购站发Q网,都有主管部门的ICP备案,2018年初做了一次拍卖,然后被腾讯抓了把柄,次日提交仲裁。

我没想过被直接仲裁,毕竟我和腾讯大厦的直线距离不足1000米,随时可以沟通,而且基于fuckqq这个域名的知名度和争议性,以及腾讯自身的槽点,很容易导致舆论沸腾。

腾讯先后提交了两次投诉文件共300多页,如果不是网友的声援,我没有勇气战斗,再次表示感谢!仲裁结果出来了,我的6000字辩护意见被忽略,虽然5月5日之前还可以去南山法院起诉,适可而止吧,尊重仲裁规则,就此画上句号。


徐贤标的杂谈

在当时的背景下徐贤标做了一回反抗QQ的英雄,但现在fuckqq域名被收回也不冤!

(1)历史背景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了其新开发的"隐私保护器"模块,针对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进行“保护”。QQ马上反击,指出360浏览器涉嫌借黄色网站推广。2012年11月3日,矛盾升级,腾讯宣战,声称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将要停止运行QQ软件,让用户必须先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

从2010年到2014年,两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诉讼之战,并在法庭上大战三回,均以奇虎360败诉结尾。其中,奇虎360诉腾讯公司的垄断案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最高人民法院的最终判定是:认定腾讯旗下的QQ并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驳回奇虎360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判决。

问题是,当时大多数民众对于“QQ不具备市场支配地位”这个说法完全不同意,实际上大家都觉得已经被QQ所绑架,因为QQ上绑定了我们所有的社会关系,包括朋友、同学和亲人,少则几百多则几万,而且这种关系并不能导出导入,实实在在的被绑架!

事实上,早在2010年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对QQ的“霸道”有所不满。相信徐贤标便是在当时注册了该域名,对QQ进行讽刺和挖苦。

因而,在2010年腾讯强迫用户“二选一”时,激发了更多人的不满。当时大多数人更多谈论的是QQ为何这么霸道?如何能摆脱QQ?当奇虎360败诉时,还表示了惋惜。

也正在此时,徐贤标做了一个更火爆的事情,把该域名指向了360官网,从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2)迟来的判决

有了把该域名指向360官网的历史,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香港)的仲裁结果无疑是完全正确的。如果这样都算是无辜的,那什么才算真正的有错?对此,徐先生自己也承认了。


因而,本次事件中,徐贤标在当时的背景下对QQ的仇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现在的裁决也是完全公正的。徐贤标先生还因此免费宣传了下自己,得到了双赢

(虽然他本人还在狡辩)~

在这个腾讯已经统治了一半中国互联网的时代,有多少人会怀念那个还有机会摆脱QQ的年代呢?


数说社会


今年3月,腾讯控股将争议域名fuckqq一纸诉状投诉至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香港秘书处,申请提出后,4月23日经专家组裁决,腾讯免费获得该争议域名所有权并将其雪藏。



发Q网于09年注册,诞生后网站的访问量一直不高,直到10年著名的3Q大战,徐贤标将网址跳转至360官网,才让访问量激增。

在裁决后域名注册者徐贤标接受采访表示,从3月收到仲裁通知书后,每天下班熬夜研读法律条文、写辩护词,几乎没睡好觉,可惜最后还是被收回了。

如今再打开该域名会看到如下公告:


对于此事件,曹同学个人认为:

1.徐贤标是一位成功的“投机”者;

2.腾讯为维护品牌形象这么做无可厚非;

3.仲裁结果从某种角度来看双方其实都是赢家,腾讯方成功维护品牌形象,徐贤标则收获了名,而且应该会借势转型,也不需要再背负压力对抗腾讯这座大山;

4.仲裁结果对抢占“碰瓷域名”的行为也是一种典型案例经验。


曹同学来了

很公正的讲,fuckqq的初衷一定有qq的成分

我2005年做站长,那会主要以做qq签名,qq头像的资源站,流量大的很赚钱,带qq的域名很多都被注册差不多了 ,fuckqq其实品相还可以,容易记忆,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目的

而腾讯仲裁fuckqq,情有可原,毕竟我做一个qietu,你叫fuckqietu ,我也一定是不爽的

以上言论,公正客观,虽然我觉得腾讯有些地方确实可恶,但是对事不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