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的两边加上两个小盾牌,真能保护机枪手吗?

lxvvx

为机枪加装防盾,是俄国人的传统。马克沁发明马克沁重机枪以后,早期曾生产过配备大型轮式枪架和重装防盾的型号,并出口给沙俄军队,日俄战争中曾给日军以巨大杀伤。不过,这种重机枪的底盘宛如榴弹炮那么笨重,所以并没有继续生产。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马克沁和英国的威克斯重机枪,多数都不安装防盾。因为那时候的重机枪多数都用来进行超越射击,机枪阵地布置在步兵防线的后方,躲得远远的,所以没必要安装防盾。

这一点从一战时期的德国马克沁MG08式机枪,甚至中国仿制的民24式重机枪的外部特征,都能看出来,这些重机枪有着很多的改进型,但都没有安装防盾,最多是枪架的改进,例如使用轻便的三脚架替代重型枪架。

为机枪加装防盾是俄国人首创的,在十九世纪末,沙俄军队第一次接触到马克辛机枪,如获至宝,立即对马克沁重机枪进行仿制生产,刚开始仿制的型号是M1905型机枪,后来在使用中不断改进,于是就有了M1910式重机枪。

M1910式重机枪的主要结构均仿制马克沁机枪,只是更换了一个轮式枪架,士兵们可以拖着机枪在战场上短距离运动。此外在枪架上部安装了一个金属防盾,用来防御弹片或者子弹。

十月革命后,苏联继续生产了大量的M1910式重机枪,而且有各种改进版本,上图为1942年版的俄式马克沁,特点是采用与英国威克斯机枪相同的凹槽水冷套筒,取消了制造工艺复杂的消烟器,安装沙科洛夫轮式枪架,以及大型防盾,水冷套筒的上部改为大口径注水器,以便士兵能在俄国寒冷的冬季使用冰雪来补充冷却水。

二战时期苏联研制了风冷的郭留诺夫SGM机枪,抛弃了马克沁重机枪笨重的水冷装置,但是还是保留了传统的俄式防盾和轮式枪架。

二战以后,由于机枪防盾比较笨重,各国都不在为重机枪安装金属防盾。机枪的自保方式是缩短阵地停留时间,不断的转换发射位置。

不过,到了近些年,机枪防盾又有回归趋势,只是都安装于各式机动平台上,例如高机动越野车,防地雷车,海军舰艇,直升机的舱门机枪等等。


科罗廖夫

当然,机枪两旁的护盾肯定有保护射手的作用。

一战二战时大量使用的重机枪,火力猛威力大,是大量杀伤敌方士兵的重要武器。缺点就是体积大,重量重,移动不方便,阵地战中长时间在一个位置射击。

因为老兵怕枪,机枪对士兵的伤害太大。所以重机枪手是最招人恨的目标,敌方的各种火力都会优先选择干掉机枪手。这时候在重机枪前面安装护盾,可以保护射手不被正面射来的子弹伤害,同时也为机枪手提供心理安慰。

但护盾显然不是万能的,对方有一万种方法搞死机枪射手,狙击手,枪榴弹,火箭筒,迫击炮,空中轰炸等都可以达到目的。护盾在防御狙击手上效果很好,至少遮挡住了狙击手正面的瞄准视线,要不然爆头是分分钟的事儿。

强调机动作战的轻机枪,有没有护盾无所谓,机动灵活,打完就跑远比护盾管用。

但也可以加装两个小护盾,以加强机枪手正面防御,减小受弹面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到了现代,都强调机动化作战了。重机枪搬到了装甲车辆上,护盾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加强,升级成机枪塔或遥控武器站。

比如悍马车顶上安装的机枪塔。

还有坦克上安装的遥控武器站等,它们仍然发挥着保护机枪和射手的作用。防弹护盾是机枪手的好朋友,一刻也离不开的。


和风漫谈

重机枪是战场收割机,专门负责战场火力压制,每一挺重机枪一般会编制一个班,有一名正射手,2~3名副射手和几名弹药手!!!!!!为何配备这么多人????

因为重机枪有支架,护盾,大量弹药箱非常重,并且机枪手经常被敌人重点照顾。尤其是压制待对方连头都抬不起。所以敌人会想尽一切办法干掉机枪手。

“为了保证己方的火力压制,和射手安全(优秀的机枪手很难训练,尤其是弹药缺乏的年代)就会在机枪上安装护盾,阻挡大部分正面射击子弹和炸弹弹片。”


重机枪在一战就取得辉煌战绩

1916年6月24日英法军队对德军阵地实施有史以来的大规模炮击,直到30日炮击最为激烈,随后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德军则将重机枪全部搬出形成居高临下之势,重机枪一起开火,密集的子弹像镰刀割麦子一样将英军放倒。☞在第一天进攻中英军就损失了60000余人。

重机枪从一战至今都大量装备部队,且威力越来越大,射程越来越远,更是被装上了皮卡机,装甲车,坦克,直升机利于机动作战。



历史军武研讨员

机枪的两边加上两个小盾牌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大的作用是防御流弹和纷飞的弹片,更能给操作者提供心理安慰。。

实战中,一旦机枪手被对面发现就会成为优先清除的目标。

先说狙击手,狙击手在战场中的主要目标是基层军官和对面的持续火力输出以及歼灭对方的狙击手。机枪是除开基层军官后的优先打击目标。狙击手射出的子弹撞上了护盾会被弹开,除非是特制的爆破弹和穿甲弹才会命中机枪手。这就在狙击手的手下逃得了性命。

虽然只是两个小小的护盾,但也增加了机枪的重量,对机枪的灵活性造成了影响。

由于重机枪基本上都安排了一个观察员,因此护盾也不会对机枪选择的目标选定造成影响。

战场上机枪是步兵的收割者,所造成的损伤仅次于炮击,因此敌人会使用各类火炮来摧毁机枪。护盾能有效的抵挡战场上乱飞的弹片,减少操作者的伤亡。

参照自行火炮的行动方式,人们设计制造了移动机枪塔,全方位的防护更有利于战场生存,灵活的移动有利于闪避攻击和有效的支援。

参照无人飞行器的使用方式,人们设计制造了机械制动机枪塔,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手段,通过程序控制机枪的射击和移动。这会是机枪以后的发展趋势。最后可能就是机器人直接操作机枪了。

许多武器都可以作为机枪的载具如现代的主战坦克,空中的直升机,地面的装甲运输车等等。机枪依旧可以活跃在战场上,成为敌人胆战心惊的大杀器。


扈荼

能,而且这两块护板能很大增加机枪手的生存率。第一:专业的狙击手是很稀缺的,一个大战场上,碰到狙击手的概率并不高,反而碰到精确射手的概率比较高。第二:大家注意观察自带护板的重机枪,射手的位置在护板后30厘米左右,而护板中间的观察口是很小的,这就意味着除非有射手直接从正面通过护板击中机枪射手,不然从两侧打过去的子弹是很难击中的。想要打中机枪射手,就得面对重机枪的直接射击。第三:护板的问题,只要肯花钱,护板可以叠好几层,别说普通狙击枪弹药,就是反器材也可以一试。第四:有甲和无甲在士兵的心里面可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只要有完整的防护,一个可移动的机枪碉堡完全是敌人的噩梦!


疯狂一摇砖

当然能!在战场上哪怕是前面多一个塑料套也是一个很好的掩护,更别说是两块钢板了。战场上能够在几百米外用步枪乃至狙击枪爆头打死人的概率本来就低,再加上那两块钢板盾牌以后,能够从两块盾牌缝里将子弹打过去并射杀机枪手的高手不多。

由于机枪手,机枪挡板孔,射手必须在一条直线上才能射杀机枪手,但是机枪的射程相当远,比普通步枪远得多,威力也大得多,比狙击枪也远。只要被射手看到的全都会被射杀,只能寄希望于射手看不到,因此,敌方狙击枪根本无法在近距离狙击。在几百米外开枪并射过那个挡板孔并命中机枪手的难度非常高。

其次,机枪手扫射的时候并不是一直往同一方向射击的,他会不断转动枪口扫射。这使得狙击手根本没有射击的视线。这一切全是来自机枪挡板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盾牌的作用大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