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冠為什麼“掛珠簾”呢?

賢良

一看到題目,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曾看過電影或是電視劇裡古代皇帝頭上頂著的飾物,即所謂的“珠簾”

。皇帝的冠帽前後都會“掛珠簾”,有些人可能很好奇,皇帝掛這個珠簾有什麼用呢?下面,就隨有書君來一探究竟。


回答問題前,先糾正一個概念,古代皇帝冠帽上掛的不是“珠簾”,學名叫玉旒(liu)。

那麼,皇帝為何“掛玉旒”呢?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代表一種地位

據瞭解,古代皇帝頭上戴著就叫冠,這冠上要加冕。冕的上面有塊長方體的搓板,叫廷,在廷的前後掛著一串串玉石珠子,就叫做旒。


皇帝掛的玉旒,可不是隨意掛的,也是有嚴格規定的。有準確記載的是自周開始用,當時已有正規的冕服制度,規定天子、諸候和大夫都戴此冠,身份地位在旒的數目上加以區別,分別是天子12串,諸侯9串,上大夫7串,下大夫5串, 12是個最高極限數,代表君主的最高地位。



二、除汙辟邪作用

因為古代人很迷信,認為皇帝是天生之子,無比寶貴,天子是來拯救陷入黑暗的百姓的。生怕民間汙穢的風氣玷汙了天子。所以要帶冕冠。冕冠上的珠簾在當時也起辟邪的作用。

三、起到提醒作


一是提醒皇帝要端正身體。做皇帝要有皇帝的樣子,所以必須時時正身。那些珠簾就是提醒要皇帝兼聽公正。


二是時刻提醒君主在處理事務時,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要總是明察秋毫。冕到耳朵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塊玉,是為了正音,不聽奸臣的話語,不可聽信讒言,不要被溜鬚拍馬之花言巧語所矇蔽。於是,有關“玉旒遮掩、視而不見,黈纊塞耳,充耳不聞”等成語的典故流傳至今。

西漢辭賦家東方朔先生對皇帝“掛珠簾”現象,曾有如下解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意思是水太清澈了就沒有魚了,一個人過於苛求明白就會曲高和寡,沒有了信徒和朋友。做帝王的,主要精力要用在嘉獎大德之人,忽視和赦免人的小過失,千萬不能苛求每個人都完美無瑕。

其實,掛在天子眼前的這個珠簾,真正意義,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提醒帝王們,即使是天命神授的皇帝,凡事也不可過分較真,要做到難得糊塗。



但是,公道自在人心,豈是一串珠簾能左右得了的,古代皇帝中哪個是暴君,哪個是明君,都緣於君主本人的脾氣秉性。冕服制度,只是反映中國那個時期的一種中庸之道的哲學思想,據悉,到清朝時期就被廢止了,但並未影響千秋盛世基業的和諧發展。正所謂: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



有書共讀

咱們經常看一些古裝劇發現很多皇帝的冠帽前後都會“掛珠簾”,其中到底有何玄機?

都相信你肯定聽過“冠冕堂皇”,古代皇帝頭上戴著就叫冠,這冠上要加冕。冕的上面有塊長方體的搓板,叫廷,在廷的前後掛著一串串玉石珠子,就叫做旒。所以古代皇帝冠帽上掛的不是“珠簾”,學名叫玉旒。

對於掛的玉旒,也有嚴格的規定,天子掛12串,而諸侯只能掛10串。在冠冕正對耳朵的位置,還有兩塊名為“黈纊”的玉。這玉不是用來裝飾的,它是用來拍耳朵的,於是有名為“充耳”。

大家看到這裡是不是想到了一些成語?

玉旒遮掩、視而不見;黈纊塞耳,充耳不聞。古代皇帝帶著冠冕,這其中可是包含了整治哲學。

十二串玉旒,十二是極數,代表君主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君主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免政治流於嚴酷;黈纊塞耳,是指君主不可聽信讒言,對於溜鬚拍馬屁要“充耳不聞”。這一頂冠冕,表現出古代君主“見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而放小過,無求備一人,”的為君哲學。

當然,掛這些“珠簾”也時刻提醒著君主保持莊重,威嚴、畢竟,一不小心,這玉旒就會纏成一團,發出聲響!


草根大熊

題目中所說的“掛珠簾”指的應該叫冕旒,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古代皇帝頭上戴著的像帽子樣的叫冠,這冠上要加冕。

冕的上面有塊長方體的東西,叫廷,在廷的前後掛著一串串玉石珠子,就叫做旒。旒由小顆的、五種顏色的玉石製成,用絲線串起來。所以古代皇帝冠帽上掛的不是“珠簾”,學名叫冕旒。

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周代的禮樂制度是最全的,周王服根據不同的場合規定有不同的服裝,帝王戴冕冠,也是一種禮制。不僅帝王戴,諸侯也要戴。

“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以象徵天圓地方。

為什麼要“掛珠簾”呢?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是一種迷信。

古人認為皇帝是天生之子,是來拯救老百姓的,生怕民間汙穢玷汙了天子,以戴冕冠而起到辟邪作用。

2.是一種尊重的象徵

冕冠主要是在大朝時才戴,比如登基大典、大婚、祭祀天地和宗廟時才戴,作為對先人的尊敬和重視的象徵。

3.這是一種禮制,代表的是一種地位,是身份的象徵。

“冕旒”的多少和質料的差異,是區分貴賤尊卑的標誌。冕冠必須和冕服一起穿戴。

冕,大夫以上冠也。只有士大夫以上的人才能戴。帝王的冠冕,在中國,是擁有最高權力者的象徵。

珠簾的根數是有講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十二為極數,代表帝王的最高地位。

4.置旒的目的:中庸之道

在老百姓眼裡看似毫無意義,只是為了顯示帝王的威嚴與神聖,其實置旒揭示的是古代人為人處世的哲學思想。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太清澈就沒有魚了,一個人過於苛求明白,就會曲高和寡,沒有信徒和朋友。帝王對待臣子要寬容,誰能沒有過失呢?象隔著簾子看人一樣,不要總是明察秋毫。

“見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而放小過,無求備一人。”

置旒的目的是為了“蔽明”“充耳”,冕到耳朵的地方左右各有一塊玉,用於正音。也就是說王者視事觀物,不可“察察為明”,一個身為領袖人物,主要精力要用在嘉獎大德之人,必須洞察大體而能包容細小的瑕疵。

不能偏聽偏信,要正身,不能聽信奸臣讒言,同時也要學會睜隻眼閉隻眼,不可太過苛求,以免政治流於嚴酷。

從一件小事,反映古人的大智慧,“掛珠簾”反映了古代中國人的哲學思想,即中庸之道。

我們凡事不可過分較真,要難得糊塗。


有書博物館

題主所說的掛珠簾的帝冠指的應該是冕旒[miǎn liú],是古代中國禮冠之一種。相傳,冕制起於黃帝,至周代時始完備。古時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絲繩12根,每根絲繩上用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序穿在一起,每塊玉間距離1寸,每旒長12寸。漢代冕服也有用純白玉進行串珠的垂旒

至於垂旒根數,早先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區分:一是禮數的輕重,二是身份的象徵。

按照禮數輕重的劃分方式主要是針對天子,分別是:

1.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袞冕用12旒。

2.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

3.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

4.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5.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貫玉3顆。

按照身份的劃分主要是針對服用者的身份和爵位,分別是:

1.天子的袞冕用12旒,每旒貫玉12顆。

2.公之服只能低於天子的袞冕用9旒,每旒貫玉9顆。

3.侯伯服冕,用7旒,每旒貫玉7顆。

4.子男服毳冕,用5旒,每旒貫玉5顆。

5.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有6旒、4旒、2旒不等。

當然,這種劃分方法只是在封建時代的前期適用,到了中後期,冕旒這種禮冠也就只能皇帝佩戴了,因此冕旒也成了皇帝的別稱。

所以,題主所說的“掛珠簾”指的就是冕旒中的垂旒。


明離子

見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而放小過,無求備一人。

Δ配圖


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發現皇上帶著帝冠有點像簾子。不僅皇帝是“掛珠簾”,一些朝代的諸侯也會帶著相似的裝飾。然而上面的珠數不一樣,皇帝上面掛著十二串,象徵著極致。而一些諸侯的只能十串。

其實皇帝頭上的叫“冠”,一般冠還要配上“冕”。而最上面長方形的東西就叫做“延”了,像門簾一樣的玉珠串叫做“玉旒”。其實在耳朵上面還有東西,有著玉做的兩塊“黈纊”,但是特別小,就是一個小的圓珠子,大小剛剛夠堵住耳朵。

Δ配圖

帶了冠之後,就會發現“眼睛被玉旈遮住,看不清楚;耳朵被黈纊遮住,聽不清楚”。這不是讓皇帝看不清也聽不清嘛,如果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其實這個更多的是裝飾品,但是也代表著一種政治含義!

玉珠簾子擋住視線,是在提醒皇帝什麼事情不必看的太清,否則會造成法令嚴苛。耳朵用玉質的黈纊蓋住,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輕信溜鬚拍馬之人。也體現出古代對皇帝的要求,也就是開文的一句話。

Δ配圖

其實還有一個作用,是為了讓皇帝時刻注重禮儀。保持身體平穩與威嚴,不能讓上面的珠子碰撞發出聲音。後人也根據皇帝帶的冠,出來了一個成語――冠冕堂皇。


史之策

掛珠簾的帝冠叫做“冕冠”,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它始於周代,也稱“旒冠”,俗稱“平天冠”。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參加祭典等典禮活動時所戴的等級最高的禮冠。冕冠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纓、纊、紞等部分組成,其中“旒”就是珠簾的學名。對於掛法,天子掛12串,諸侯依照官級逐漸減少。周朝禮儀規定,戴冕冠者都要身著冕服,冕冠的基本樣式以及冕冠制度也一直被後代所沿用。唐代進行過改制,使用二十四旒。明代滅亡以後,滿清王朝要求剃髮易服,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後,冕冠也隨之被廢除,代之以朝冠。

古時皇帝為階級思想濃重,皇帝龍顏不可輕易窺覬。皇上帶上冕冠,大臣無法看清皇帝的龍顏及表情,增加皇帝的威嚴,讓其不可隨意揣測聖心。同時玉旒遮面,也是提醒皇帝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免政治流於嚴酷。造成朝堂不穩。

同時也告誡皇帝目不斜視,保持天子威嚴,品行端正。畢竟,一不小心,這玉旒就容易纏成一團,或在擺動時發出叮噹聲響。


那個叫“冕旒,你說的“掛珠簾”正確叫法“旒”。前12條,後12條,每條12顆珠子。真命天子“冕旒”都是前12後12條。親王,藩王前後個9條珠鏈,也有7條珠鏈,藩屬國國王,國王世子一般也是7條。明清時期的朝鮮國王冕冠是前後7條。“冕旒冠”一般是皇帝在登基,封禪,祭天等重大場合才會穿著,平時很少穿著。冕旒冠起於周朝止於明末,漢家天子基本都會穿著,到清朝建立終止。


至尊無上之笑傲江湖

古代皇帝戴的這個帽子,學名叫“冕”。正所謂“加冕”,意思就是帶上皇冠,帝王加冕是從周朝開始就確立的了,周朝的禮樂治國,其中的“禮”就包含加冕。而且加冕也並不止周王,有些諸侯也是要戴的。

再來說說這個“珠簾”,這個珠簾學名叫“旒”,是用玉石做的,周天子的是十二串,諸侯的十串,以此類推。

周朝對於冕冠的佩戴是有一套完整和嚴格的制度的,其實際作用是規範君王和諸侯的行為準則的,佩戴者要端坐於席上,兩手放於兩腿之上,不能搖頭晃腦,不能左右環顧,不能低頭,更不能斥責怒罵,因為一旦行為失禮,珠子就會左右晃動,頭後面的珠子也會掃到脖子,很不好受,禮官於是會婉轉的教訓君王或諸侯。禮的作用就在於此。

後來春秋時期雖然禮崩樂壞,但是這套禮儀制度被保留了下來,只是沒有了諸侯而已,而且,後來的皇帝也不是每時每刻都是頭戴冠冕的,只有在舉行重大禮儀或是典禮的時候才佩戴,一直到明朝滅亡,滿清入關以後,冕冠才被“朝冠”所替代。


非常史官

 皇帝頭上戴是冠,不是簾珠,冠上面還要加冕,所以有“冠冕堂皇”的成語;冕的上面有塊長方形的叫延。延的前後沿都掛著一串串的玉石珠子,叫做旒。天子掛12串,諸侯掛10串。


  知道為什麼要有珠簾,是要讓皇帝兼聽公正,分辨忠奸,做皇帝要有皇帝的樣子,不能亂來,那個很重,頭一歪脖子疼,所以要正身,做直。也就是提醒皇帝要端正身體和心態,同時,前後珍珠簾也有區分,對待臣子要寬容,所謂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好話壞話都要聽,還要有分辨,冕在耳朵的地方各有一塊玉,是正義的化身,所謂充耳不聞,視而不見,都要聽,所以很多講究


月古評談

閉目啊,這個珠簾的意思是遮住眼睛,提醒上位者不要明察秋毫。除了珠簾,兩側耳邊位置還各有一塊玉,這塊玉的意思是塞聽,提醒上位者不要聽得過於分明。

合起來就是閉目塞聽。水至清則無魚。不要想著掌控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