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2011年青海省政府第五次下令對青海湖實施封湖育魚,為期10年,零捕撈政策。而這次距離上一次封湖育魚的時間過去剛好十年,也就是2001年至2011年的第四次封湖育魚。但是十年過去了,第四次封湖育魚的效果並不明顯,青海省只能再次推薦封湖政策。

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湟魚是青海湖獨有的魚類。“水中繞有魚類,色黃無鱗……”這是關於湟魚的最早記載,見於清朝乾隆年間的《西寧府新志》中。雖然現在的湟魚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但其實湟魚的祖先是黃河鯉魚,13萬年前,青海湖演變成鹹水湖。為適應日漸鹽澀的湖水,黃河鯉魚的鱗片逐步退化。

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替換高清大圖

湟魚以其鮮嫩味美而著稱高原,上世紀50年代末是青海湖裸鯉資源開發初期,原始資源蘊藏量為32萬噸。由於此後無序化的捕撈,80年代後,青海湖裸鯉資源嚴重衰退。從1982年開始,省政府分別實施了3次2年到7年不等的封湖育魚限量捕撈措施。第一次1982年11月至1984年11月,限產捕撈4000噸;第二次1986年11月至1989年11月,限產捕撈2000噸;第三次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限產捕撈700噸。對青海湖實施了為期12年的階段性封湖育魚。

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替換高清大圖

但是十年甚至十幾年的封湖對湟魚是什麼概念?湟魚生長緩慢,每10年大約增重0.5公斤(據近年來的資料統計分析每8~10年生長0.5公斤),一條小魚,十年後還是一條小魚。即使青海湖轉眼已經嚴禁捕撈達到20年了,青海的湟魚依舊日日告危。

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替換高清大圖

1997年,在青海湖沙柳河畔建立青海湖裸鯉人工放流站,1999年-2001年放流青海湖裸鯉“水花魚苗”近700萬尾。封湖期間,更是禁止任何單位、集體和個人到青海湖及湖區主要河流佈哈河、泉吉河、沙柳河、哈爾蓋河、黑馬河、甘子河及其支流湟魚產卵場所捕撈湟魚。禁止任何單位、集體和個人以任何方式收購、拉運、儲存、販賣湟魚。禁止湟魚及其製品在市場上銷售;賓館、飯店等不得加工銷售湟魚。

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替換高清大圖

但是暴利之下,魚何能倖免?西寧可以說是湟魚最大的兜售地,而一個十幾人的偷獵團隊,一晚上能下幾百張網,每張網上能有10到50條左右的魚,一個晚上就能賺取近20萬。可怕的是,網眼越來越小,上網的魚則更是越來越少。這不是魚變聰明瞭,而是青海湖的湟魚真的有限。

一年長一兩,十年長一斤的珍貴魚種!可惜快要盜捕至滅絕了

每年5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湟魚洄游產卵的高峰期。數不清的黑色紡錘形身體以及淡黃色魚鰭瞬間塞滿了河道,河水頓時暗了下來,河道里流得彷彿已不是水,而是湟魚。它們排成縱隊,穿過怪石嶙峋的河底,聚集在河水相對平緩的地方,休息,積蓄力量,準備迎接前方漫漫征程中的艱險阻隔。2004年湟魚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