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身为喇嘛,却一生过得不快乐

他虽身为喇嘛,却一生过得不快乐

仓央嘉措,西藏的六世达赖喇嘛,历史上著名的西藏活佛和诗人,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出生于农奴家庭。早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静居高阁,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处理。在藏语里,第巴的意思是由达赖任命、管理卫藏行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俗称“藏王”,当时的第巴就是桑杰嘉措。桑杰嘉措一面欺瞒僧侣民众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间寻找转世灵童,寻找转世灵童的地点,地点定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相对于其他地方,这里偏僻、安定,容易保守秘密,并且那里的人们大多信奉红教,即藏传佛教的宁玛派,诞生一个黄教教主出来,将有利于黄教势力的扩大。按照当时黄教的规矩,哪个婴儿抓取了前世达赖的遗物,即证明是达赖转生,俗称转世灵童,也许是上天的注定,仓央嘉措就这样被选中。

他虽身为喇嘛,却一生过得不快乐

然而,名誉上仓印嘉措虽然被藏王第巴任命为六世达赖喇嘛,却无什么实权,仓央嘉措也知道,自己入住布达拉宫,也只能是第巴的傀儡,生活上遭到禁锢,政治上受人摆布,仓央嘉措内心抑郁,索性纵情声色,这既出于他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也是他对强加的戒律和权谋的故意反叛。就像他那首著名的诗歌写的:“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据传说记载,他一到晚上就化名达桑旺波,以贵族公子的身份,流连于拉萨街头的酒家、民居,再后来,竟“身穿绸缎便装,手戴戒指,头蓄长发,醉心于歌舞游宴,夜宿于宫外女子之家。”

他虽身为喇嘛,却一生过得不快乐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为了维护和壮大各自的统治实力,桑结嘉措密谋派人毒杀与他对抗的地方首领拉藏汗,却不料被发现,拉藏汗大怒,调集大军击溃藏军,杀死桑结嘉措,并致书清政府,奏报桑结嘉措谋反,又报告说桑结嘉措所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达赖,请予贬废。康熙皇帝于是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仓央嘉坐下打坐,而这一坐,却再也没起来过,圆寂于此。

仓央嘉措一生虽然短暂,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句,作品被翻译成多门语言,流传于国内外.

一、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二、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三、洁白的仙鹤,请借我一双翅膀, 我不会飞得太远,飞到理塘就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