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喜歡在中東搞事情?

風語者83601014

中東地處東西方交通要衝,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並且中東地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石油資源。這些都是美國非常重視中東的原因

“中東”是西方世界中的一個地理術語。一般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爾、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也門。

在現代國際社會中,一般也將北非的阿拉伯國家納入中東的範疇。

而土耳其曾經被稱之為“近東”,但如今“近東”這個地理概念已經不被使用了,所以土耳其一般也被劃在中東的範圍內。

(中東範圍和地理位置)

中東作為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誕生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古代文明。如,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赫梯文明、亞述文明等等。

這些文明都讓中東擁有著深厚地文化積澱和歷史底蘊。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東自古也是一個四戰之地。

幾千年來,來自東西方的征服者紛紛踏足此地。從最早的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到十字軍東征,再到蒙古人西征,突厥人入侵,最後在近代被英法列強瓜分,上蒼從沒有讓這片土地得到絲毫的安寧。

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竣工,大大縮短了西歐前往東亞的航程,這更加凸顯了中東的地理優勢。

(埃及蘇伊士運河)

一戰之後,中東各國開始紛紛獨立,但這時中東地區還是十分貧窮的。但在19世紀30年代後,石油的發現徹底改變了中東的命運,也讓大量中東國家由此暴富。

不過富起來的中東各國並沒有從此走向富國強兵之路,工業基礎的薄弱和綜合國力的落後使得中東國家還是需要域外強國的支持,才能保障安全。

二戰後,美蘇爭霸。中東作為世界油桶和交通要道自然成為美蘇爭奪的重要戰場。中東也成為冷戰時期,熱戰最多的戰爭。光以色列和周圍的阿拉伯國家就打了六次中東戰爭。還有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以及紛繁複雜的各國革命,讓中東成為了一個大的火藥桶。

而作為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耗過的美帝,盛產石油的中東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華盛頓的心臟。在二戰後美國就不停的在中東扶持各種親美政權,甚至不惜放棄其所謂的普世價值觀,同沙特等君主專制國家結盟。

(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沙特,雙方簽下千億美金的鉅額軍售大單)

但是令人苦笑不得的是,即便是美國如此掏心掏肺,中東還是湧現了一大批反美政權。並且成為反美恐怖組織的大本營。

(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就是由誕生於中東的“基地組織”所製造的。這是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本土首次遭到襲擊)

為了剿滅極端恐怖組織,美國對中東發起了反恐戰爭,並以此為由顛覆了支持恐怖組織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然後在2003年,又以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此後,隨著2010年的突尼斯政變,中東政治版圖進行了大洗牌,原先的反美政權紛紛倒臺。現在中東地區不停美國號令的也只剩下伊朗和敘利亞了。

中東作為世界石油的重要產地,今後依舊是美國關照的重點地區。至於現在的敘利亞戰事,美國估計也不會輕易收手。

(波斯灣上的巨型油輪將中東豐富的石油運往世界各地


千佛山車神

2006年 對全世界33個國家和地區的油頁岩資源統計調查,折算成頁岩油,總儲量超過4000億噸,遠遠超過了世界石油資源儲量1500億噸,總資源量3000億噸的數據。其中美國的油頁岩儲量3035.66億噸,約佔世界總儲量的66%,牢牢佔據第一的位置。中國儲量雖排名第二,有476.44億噸的儲量。

美元的強勢地位支撐了美國的鉅額債務和對世界資源的掠奪,而美元的強勢地位一靠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更主要靠美國對世界能源{石油美元結算)市場的控制。美國負債達到21萬億美元之巨,可以說美元地位不保,美國直接四分五裂。

美國聰明,其他國家也不傻,先是日元通過製造業崛起,但被《廣場協議》按平,再有歐元崛起,也被美國搞了個次貸危機搞定,俄羅斯通過直接插手中東事物希望打擊美元的影響力,也被美國通過經濟制裁搞得經濟大幅下滑,人民幣也在逐步謀求在一定程度削弱美元的影響力(一帶一路、石油期貨人民幣結算、鐵礦石人民幣結算),美國就和我們大打經濟戰。

奧巴馬在入主白宮的第一時間就提出了自己的“能源獨立”戰略,謀求在控制中東的同時通過自己向全世界輸出能源來更加穩固美元的強勢地位。並逐步推出《2009復興與再投資法案》、《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等多個法案: 一是增加國內石油產量,二是鼓勵天然氣(含頁岩油)的開發利用。

這必然刺激了中東國家的神經,因為頁岩油開採成本高昂,每桶達到70美元。以沙特為代表的歐佩克國家通過增加原油供給以搶奪市場份額,想通過價格手段將美國頁岩油擠出市場。從2013年起,原油市場上演了一波波瀾壯闊的“價格割喉戰”。油價從最高的110美元降至2016年初的不足30美元,跌幅超70%,期間,俄羅斯、委內瑞拉成了這波價格割喉戰的犧牲品。 而現在美國通過技術升級的手段,已經把開採成本降至目前不足40美元,石油日產量也逼近1072萬桶,超過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其中頁岩油718萬桶/日。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都明白了,美國就是要在中東搞事 搞事 不停搞事,在繼續控制中東的同時,讓自己的石油向全世界輸出,那麼相當於世界能源大部分都被美國控制,又能大賺錢又能繼續維持美元強勢地位。


夜幕下的觀察者

美國喜歡在中東搞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的驅動。而這個驅動器,就是經濟的命脈,"石油“。

第一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石油這種新燃料對未來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所發揮的重大戰略性作用,當時的美,英,法,德,日,意,等國都對此給矛了高度的重視。戰爭結束時,40%的英國海軍艦隊是用石油作燃料。

而第一世界大成德國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英國控制了俄羅斯里海巴庫的產油區,斷絕了德國的石油供應。巴庫斷油,可以說是對德國最致命的打擊,幾周後德國軍隊就宣佈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成結束後,美國開始積極參與中東石油資源的瓜分,要求取得石油資源的開發權。美國要求當時的中東石油權利門戶開放,而英法等勢力不同意,竭盡全力的維護中東石油資源的既得利益,因此雙方不斷的發生激烈衝突。

1928年9月,為了掌握石油定價權和生產限額,幾大石油公司與英,法資本公司之間簽訂了"紅線協定"和"阿克納卡里協定",從此雙方才停止爭鬥。1930年時,英波石油公司,殼牌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亞州美孚石油公司3家石油籤暑了"關於歐洲市場備忘錄",從而建立了國際石油卡特爾,瓜分了世界石油市場,從此步入了國際石油大公司稱之為黃金時代的30年代。到1939年時,美國進一步擴大了自己在中東的勢力範圍,超過了法國,基本上可以和英國並駕齊驅。

1942年6月22日凌晨3時,德軍全線出擊,進攻蘇聯,德國軍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奪取高加索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並由此打通通往中東地區的通道,佔領伊朗和伊拉克,控制海灣地區的石油資源,以滿足其戰爭機器的需要。如果當時德國取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就能切斷蘇聯外高加索的石油供應,並打通中東的通道,但是,德國輸掉了這場戰爭。當時的日本孤注一擲的偷襲珍惜港,也是因為美國石油禁運的原因。到二戰後期時,因為德日的石油儲備枯竭,飛機,坦克都因缺油陷入近乎癱瘓的境地,因此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二戰結束後,由於形成了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雙方都意識到石油資源是稱霸世界的前提,因此兩國都開始採取措施爭奪世界的石油市場。

冷戰後,蘇聯很快們意識到西方工業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石油,絕大部分的國家都依賴進口,而中東將是主要的石油輸出國,一旦掌握了中東的石油資源,也就等於控制了世界的經濟命脈。

但是,美國政府也看到了這點,便先於蘇聯調整了戰略。美國開始採取各種手段支持中東的親美勢力,包括經濟援助,軍事支持等手段。而對於反美國家則是毫不留情,通過軍事打壓,經濟制裁等方式威逼利誘,不給蘇聯可乘之機。

1960年以後,中東的殖民體系開始崩潰,中東的民族力量控制了國內的石油資源,並且還相互聯合起來,建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並利用這個利器,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進行制裁,阿拉伯產油國通過對西方國家實行的石油禁運,減產,提價,使西方國家不得不做出妥協,停止對以色列的支持。,

爆發的1973年和1978年的二次石油危機。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的經濟縮水1/3,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這兩次石油危機,結束了西方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時期,由此進入滯脹時期。而這兩次能源危機的爆發,直接導致了80年代的油價大跌,這對於依靠向西方出口石油賺取外匯的前蘇聯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因此說,之所以今天的中東地區依然戰火不不斷,和平遙遙無期。

一方面是因為豐富的石油資源給阿拉伯國家做後盾,使這些財大氣粗的中東國家有能力不斷的擴充軍備。

另一個方面是美國為了爭奪和控制海灣石油,保住以美元計價的石油霸權,所以堅決的支持以色列。因為只要中東地區戰火不斷,打打停停才最有利於美國在中東的存在。也只有這樣,才最符合美國在海灣地區的石油戰略利益。也正是因為美國中東地區地緣戰略因素,成為它現在排斥俄羅斯等大國介入中東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說,"只要中東的石油資源不枯竭,美國在中東的事會一直的搞下去,永遠不會讓中東消停下來,讓它見到和平的希望與曙光。


相忘江湖71941665

這個問題要回答清楚,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美國每隔幾年都要在中東打一仗。從二戰後到現在,美國基本上在中東形成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隔幾年就打一場戰爭,從扶持以色列的幾次中東戰爭,到兩伊戰爭,到海灣戰爭,到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到利比亞戰爭,再到敘利亞戰爭等。反正美國其定期都會打一打中東,只要是中東稍微平靜幾年,美國就坐不住了。



第二,那為何會如此呢?美國為何不斷在中東發動戰爭呢?主要是三點:第一,為美元。中東作為世界最土豪的地區,每年都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動不動就是幾萬億美元,而一旦戰爭,這些資金就會尋找世界最安全地區避險,那麼就必然會流向美國。因此,每隔幾年打一仗,就是將美元再打回美國,去美國投資,用他們的錢幫助美國發展。

第二,為武器。美國軍工產業是美國最核心的產業,佔到GDP的百分之30以上,可以說軍工是核心。而中東土豪是美國武器的最重要買家,尤其是沙特等,動不動就買幾百億美元。而每次在中東打仗,都會引起這些土豪們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於是乎都來買美國的武器。讓美國軍工賺的盆滿缽滿,穩定經濟。而且打仗也是將庫存的武器進行變廢為寶,何樂而不為?

第三,為石油。美國的霸權基礎是美元,美元的關鍵是石油。美國要維護世界霸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佔據中東,徹底控制中東石油,然後以美元定價來控制能源價格,這樣就達到了執世界牛耳的目的了。而要達到這個目的,美國必須要保障中東沒有強國,沒有跟自己對著幹的國家。因此,只要有,只要中東有穩定強國,美國就要打,打成碎片,以便好管理。


歷史真相背後

為什麼美國喜歡在中東搞事?原因不簡單,總的來說,有文化,種族,宗教,能源,地緣政治戰略,戰略佈局等等。

首先,宗教信仰決定文化,中東的文化除了以色列外,基本上是以伊斯蘭教產生的,而西方文明核心則是基督教產生的。兩者雖出自同源,但是文明衝突不斷,歷經一千多年,由於奧斯曼帝國的強盛,基督教沒有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反而是在奧斯曼統治下,伊斯蘭教滲透到中南歐的阿爾巴尼亞和波斯尼亞,在工業文明以前,基督教不佔優勢,而伊斯蘭教影響極廣,在以前基督教是比較極端的,除了十字軍東征這些大事件外,跟伊斯蘭教是不斷有衝突。基督教內部也是紛爭不斷,打來殺去,為了所謂教義可以攻擊別人是異教徒,包容性極小。這就是(享廷頓?)的文明衝突。


十字軍東征

美國人在國內慢慢進步,廢除了種族隔離制度,禁止種族歧視,還是相對包容的,但是要看到這種包容的是在法律制度壓制下的包容,實際上種族歧視在美國人心中還是根深蒂固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所以在美國以外是有自視甚高不尊重不同文化,干預別國事務,即使是為了推銷“民主”,也是有“濟世情懷”,以世界警察“救世主”自居的。

再者就是美國的戰略佈局,中東地區是通往亞太非歐的十字路口,控制中東就在萬一發生戰爭時,所有通往亞太印度洋地中海歐洲非洲的交通航道都在美國控制之下,如果敵對國家不奮力征戰打通戰略通道,就會困死孤城坐以待斃。所以美國早有佈局設點。


中東,通往世界各地的十字路口

再者就是政治地緣關係,以色列作為美國豢養的“看家狗”國家,雖然兇捍無比,畢竟是小國寡民,如果大國甚至次等強國想滅掉它並不是什麼難事,就是伊朗土耳其都會以不停歇不屈服的戰爭拖垮以色列,而控制著美國政治經濟的猶太財團就不會坐看以色列滅亡,所以搞亂中東國家,打擊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這些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國家是美國要做的,就是要保證以色列的安全。

最後,就是大國時抗的遏制和反遏制的包圍圈最重要環節,如上所述是十字路口,但是在沒有拔除俄羅斯在包圍圈環節中最後據點,把俄羅斯趕出敘利亞,廢掉俄羅斯在塔爾圖斯,霍梅敏軍事基地存在。這樣就可以完成這個戰略包圍圈最後一環。所以美國是千方百計要達到這個目標的。


綜上所迷,這些大致就是美國在中東搞事情的原因。


老狼182339806

因為美國的中東戰略一直是美國國家戰略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中東戰略中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石油。

大家都知道,一直以來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源,能源中最主要的就是石油。


美國的中東戰略就是圍繞石油展開的。2014年,中東地區石油探明儲量佔到世界儲量的54%。沙特佔18%。中東的日產量佔世界的32%。所以說,誰控制了中東,誰就控制了石油,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的經濟發展。

1954年,美國就控制了沙特,巴林等地區的全部石油。控制了科威特,卡塔爾的一半產量。還有伊拉克和埃及23.75%、伊朗40%。最後到1956年,美國已經控制了57%的中東石油產量。

所以說,不是美國喜歡中東。而是美國喜歡中東的石油。靠著對石油的控制,就控制了石油價格,控制石油價格。就掐住了俄國人的經濟命脈。石油價格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俄羅斯的經濟收入,達到扼制俄羅斯的目的。

對中東的控制,以及石油價格的控制,美元的世界貨幣就可以推向全球,通過美元的漲跌,讓全球給他打工。從而控制全球經濟。

所以,美國從2戰後就開始佈局,不遺餘力的經營著中東戰略。誰不聽話就揍誰,誰聽話就給誰好處。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等就是因為不聽話,與美國作對。挑戰了美國的石油戰略。所以一個個都被收拾。看看沙特、科威特、卡塔爾等。要什麼武器都給,什麼樣的國家體制無所謂。也不去這些國家推行所謂的美國式民主。因為這些國家聽他的話,支持他的石油戰略。


最喜歡看的是評論

資源多而強國少,淪為大國角力的戰場,註定任人魚肉也,嗚呼哀哉!

一.無區域大國穩定區域

自從奧斯曼土耳其被英法肢解後,再也沒有一個穆斯林大國能夠穩定中東當地的局勢。曾經還有埃及總統納賽爾一度組織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進行對抗,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實在可惜!


二.宗教紛爭、民族紛爭和國家紛爭混雜

(1)中東的幾個國家除了以色列都是穆斯林國家,但偏偏穆斯林還分為什葉派穆斯林和遜尼派穆斯林,內都起來比和異教徒鬥還要狠!滅族是常有的事情。

(2)別看他們長得都差不多,分了很多個民族,其中苦命的庫爾德其總人口約3000多萬,卻分佈在土耳其(1800萬)、伊朗(700萬)、伊拉克(400萬)、敘利亞(100萬)、黎巴嫩(10萬)、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共10萬)多個國家,自奧斯曼土耳其時期已經策劃獨立活動至今!最近,他們在2017年9月發起獨立建國的公投,但遭到中東各國的反對。

(3)缺了區域大國,中間的小強國便不穩定起來,其中以色列作為異教徒的國家和周邊的穆斯林勢同水火,常有摩擦。另外,曾經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伊朗和伊拉克也在80年代打了一場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國際紛爭、宗教紛爭、民族之紛爭交錯複雜,見過亂的,真沒見過這麼亂的!

三.中東的石油儲量豐富

如果是窮人之間的鬥爭,笑笑便過了,非洲也有不少,但很少人去理會他們。問題是,他們富得流油啊!擁有7420億桶探明石油儲量的中東地區佔到全球探明石油總儲量數的61.5%,在資本家眼裡,那些可不是一桶桶油,而是一桶桶黃金!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無他,唯石油耳~

四.大國角力

歐美和俄羅斯通常不和,而俄羅斯可以壓制歐美的,除了武器,還有能源!一方面,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有較大需求;另一方面,俄羅斯挨近中東地區,對中東各國有較大影響力!最近,各家在商量著從中東建設石油管道直通歐洲,俄羅斯和美國便起了爭執。俄羅斯支持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石油管道路線。美國當然不肯,因為伊朗是美國死敵,而敘利亞是俄羅斯盟友。美國支持的是卡塔爾-土耳其石油管道路線,但問題是若敘利亞不打下來,得繞很遠的道,而且繞了路管道也不一定安全。因而,美國和俄羅斯就幹上了!

各位,這場戲好看麼?覺得好看的頂起!


數說社會

不是美國喜歡在中東搞事,中東根本就是多事之地。1979年2月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後,因為伊拉克的什葉派占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成了伊朗輸出革命的對象,鼓勵信眾推翻薩達姆統治。當時的薩達姆趁著國富兵強,伊朗新政權剛剛立足,萬事始在入軌階段,於1980年9月22日向伊朗發動進攻,由此兩伊發生了近十年的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結束。戰爭原本是燒錢的遊戲,伊拉克在戰爭其間,欠下七百億美元債務,其中有三百五十億美元,是科威特及阿聯囚等小國的。因此薩達姆依仗軍力強大,藉口其與伊朗戰爭是為了保衛阿拉伯民族,欲賴掉欠帳。跟左鄰打架,卻仗勢要右舍買單,當然被拒絕。1990年1月,原油價格每桶從21美元下跌至7美元,伊拉克因此損失了一百四十億美元。它埋怨是科威特及阿聯囚等國超量開採造成的結果。科威特與它有領土糾紛,又責怪科威特在其忙著打仗時,偷盜採了它的石油。總之為要賴帳,千方百計尋找理由。終於薩達姆計上心來,吞了科威特,所有債務自然勾銷。確實是妙計,是一招自毀江山的妙計。

1990年8月2日,在薩達姆指揮下,三千三百五十輛坦克,幾十架軍用直升機,十萬軍隊,浩浩蕩蕩挺進科威特,並佔領了科威特,而且自豪地宣佈科威特為它的第十九個省。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主要能源產地。因此它是美國及西方發達地區的主要能源基地。能源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科威特的下場,讓中東地區的小國家們,憂心忡忡。叢林時代盛行的弱肉強食,又回到了文明時代。文明是對契約的遵守與維護。當強蠻者廢信棄義時,就需要世界出現正義的力量,對邪惡者的打擊,使道義得到宏揚。出於對世界秩序的守護,對自身國家經濟利益的維護,美國率領西方集團軍隊出手,發動著名的海灣戰爭,將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坦克炸成了廢鐵,幫助科威特奪回了主權,奪回了其國家尊嚴。

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曾有對伊朗的軍隊及平民施放化學武器先例。海灣戰爭後,戰敗的薩達姆,不甘寂寞,不守停火協議,企圖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遮遮掩掩,一而再,再而三的與聯合國檢查組玩貓捉老鼠遊戲,結果激怒了美國,一不做二不休的將他滅了。薩達姆的滅亡是不自量力的自食其果。世界是通過對契約的遵守,展現文明的光芒。強盜流氓仍能稱雄於世界的時代,不該在現於新的世紀。

敘利亞戰爭,從開始的各派政治軍事勢力的爭鬥,逐漸演變成了美俄間的直接撕扯博弈。它原起於阿薩德政府對示威民眾的血腥鎮壓,引發戰爭後的梟雄群起,最後引動大國間地緣政治的戰略爭奪。中東是伊斯蘭聚集聖地。美國的價值觀代表現代文明,中東地區的宗教固守的卻是千年前的落後文明,因此必然引發先進文明,與落後文明的衝突。美國推翻薩達姆後,無法儘快地建立起現代文明的秩序,除了失去既得利益的貴族破壞外,應該是原旨極端宗教與現代文明產生衝突的結果。

中東是美國及西方的戰略能源基地,穩定和平的環境,才是其獲取利益關鍵。伊朗追求的強勢,及與美國在價值觀上的衝突,當它形成無可挽回的勢態時,必然似薩達姆入侵科威特一般,損害美國的利益。因此迫使它未雨綢繆,在中東扶持起有同道之誼的政治力量,藉以抑制敵對力量的擴展。這是其守護國家利益的必然行為。


陸零零八

中東為什麼動亂不停,美國為什麼老是插手?一句話高度概括—— 中東有著豐富的能源以及重要的戰略位置,兵家必爭之地。

能源: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 1萬億桶,其中62.1%蘊藏在大中東核心地區;該地區的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5,出口量約佔世界總出口量的2/3,號稱世界油庫。

地理位置:亞歐非三洲的接合部,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稱,周圍環繞著黑海、紅海、阿拉伯海、裡海和波斯灣等國際海域,是重要的國際軌道,具有極端重要的戰略價值。


美國要做中東的攪絲棍,瘋狂攪亂中東,起因是他的中東戰略。 美國政府所謂的大中東戰略就是把盛產石油的歐亞大陸的結合部——中東,海灣,北非,西亞的石油經濟國連成一體;使這些國家政權都變成親美的政府;使美國政府徹底的控制了大中東的地域政治;也就控制了世界能源命脈,從而美國政府就真正的控制了世界。

所以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現在的敘利亞戰爭,出發點都是源於此。伊拉克跟利比亞開始都是親美,政權得以鞏固,後來都是得意忘形想單幹,就被推翻了。而敘利亞、伊朗也是飽受美國製裁打壓,伊朗,敘利亞都是倒向俄羅斯一邊,這讓美國無法接受。 總之,美國想控制中東,間接控制能源,抑制俄羅斯發展。從而達到控制世界,只要目標沒達到,美國在中東就不會停手,中東和平難見曙光。



鷹視國際

中東有石油!而世界主要大國都缺油,美國掌握住了中東就能把控世界各大強國,進而威脅其國家命脈,使其不得不屈從於美國!比如,法國。

法國自二戰以後,一直尋求獨立於美國的戰略體系,法國甚至從整體工業上都不願意跟美國合夥,比如,陣風戰鬥機,法國不願意採購美國的軍工f35。但是呢,法國卻也不得不臣服美國,就因為中東的石油。在伊拉克戰爭中,法國曾堅決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因為伊拉克的石油大部分落入法國口中,但是為了能夠戰後多少分點戰利品,法國也只能贊同的美國伐伊。這就是美國的中東戰略!而遭遇同樣問題的還有日本跟德國,這兩個國家也是嚴重缺油。美國控制住了油就控制住這兩個國家!

其次,牽制俄羅斯!俄羅斯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美國攪事中東,國際原油價格就會波動,進而影響俄羅斯的國內經濟。俄國經濟不穩定,則國外投資者就會逃離俄國,進而起到孤立俄羅斯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