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7大博物馆,集体推出“博物馆抖音创意视频大赛”。

国博官方抖音账号挺俏皮——“没想到我会来吧”。国博抖音有3个标签:106岁,北京,巨蟹座。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早期合作

事实上,抖音和博物馆的沟通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缘起于与央视合作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栏目。当时,这个栏目对外发布的海报就已经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原因就是海报中幽默的文案。例如在太阳神鸟金箔的海报文案是“这款美瞳我要了”,三星堆青铜人像的文案则是“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在合作过程中,博物馆里的文物有很多可以和当下年轻文化相结合的元素。也受此启发,希望能用抖音的方式让文物与流行元素有机融合。

打开H5链接后可以发现,原本在博物馆中安静陈列的文物动了起来,成为整个H5的主角。整体的剧情设置类似于《玩具总动员》,讲述了博物馆保安巡视关灯之后不同文物间展开的有趣互动。

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文物“放飞自我”:它们跳起了拍灰舞,在“什么是当当当”的音乐中挥舞荧光棒,眨起了98K电眼,嘴里念叨着“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么么哒”、“比心比心”。来自陕西的兵马俑则反差萌地高呼着“作为中国的icon,我们不红,始皇不容”。

活得不像是个文物,成为了这些文物在朋友圈中备受追捧的原因。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虽然看起来轻松幽默,但整个制作却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眼前的挑战

相较于《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这支H5具有更强的创新性。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镇国之宝”给人的刻板印象往往是庄严且不可亲近的,而在谨慎的创作过程中,抖音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展现了这些国宝亲近年轻人的一面,既不死板也不浮夸。当文物也熟练地参与抖音里的各种玩法时,反差带来的新奇感就足以驱使人们按下转发键。

年初“营销观察”的年度盘点就指出“历史热与国货复兴”是今年广告营销界应该持续关注的趋势,这一趋势从去年百雀羚刷屏的长图广告《一九三一》中就已体现。年轻消费者最近几年来对历史和文物体现出了相较于以往十分显著的热情,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和节目的大火即是证明。

这种热情有时会直接成为巨大的商业利益。

最为典型的案例来自于台北故宫,其推出的以康熙朱批为蓝本的“朕知道了”纸胶带,推出之后就受到欢迎,来自台湾贸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仅这款纸胶带产品创造的收入已经达到数十亿元新台币。它在商业表现上的成功与此次抖音推出的H5刷屏原因类似,即身份错位形成的反差及幽默感。除此之外,北京故宫博物院也已经推出了包括丝绸、陶器、首饰、箱包、玩偶等在内的十几个类别的近万种文创产品,年创收已达十亿元以上。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不过它们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的声量均不及抖音制作的这支H5,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抖音经过长时间运营后,已经在青年用户群体中建立起了一套专属的独特话语体系。

实际上,“当当当”、“拍灰舞”、“98K电眼”已经内化为这套话语体系中的组成元素,独特、有趣且具有排他性的符号成为了抖音独有的标识。

结语

此前不少自媒体发布文章指责抖音等头条系产品通过算法匹配使用户成瘾,并不断播放相似内容浪费大量用户时间,成为“时间杀手”。但与博物馆的成功合作打开了抖音内容呈现上的新大门,至少证明了其在保证娱乐功能的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的潜力。

抖音还将继续围绕美好生活计划,与更多博物馆携手,让博物馆文化和宝贵的文化遗产走进年轻受众,为其注入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热搜│戏精博物馆上线,文物在抖音里跳起了“当当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