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2岁多宝宝看书的习惯?

明天_39816686

一般2岁的宝宝建议可以听一些简单的故事,粑粑麻麻最好选择那种形状简单,故事情节也不复杂,语言很有趣的绘本。

如果我们粑粑麻麻选择让宝宝认知地理、天气的画册。我建议还不如带着宝宝去看身边实际的东西,我想宝宝会更感兴趣的。

知道宝宝喜欢看什么书,我们就可以更快速的引导宝宝去看书的习惯了

这是来自幼儿园老师的总结了一些方法:

1、布置温馨的阅读环境

2-3岁的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布置一个明亮、色彩鲜艳、童趣的地方作为读书角,能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如:开放式书架、小书橱、小桌子、小椅子、卡通靠垫等。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很快的融入其中。

2、亲子阅读时,还是以图片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是以图片认知为主,阅读绘本故事时最好让孩子看着图片。如果孩子不停打断家长,问很多关于图片的问题,家长不必着急,不妨引导孩子一起看图猜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培养睡前故事的习惯

临睡前,是宝宝精神状态最稳定、平静的时候,较容易静下来听故事。家长可以从3、5分钟开始,根据孩子的注意力情况,逐渐增加故事长度,慢慢培养睡前故事的习惯。


4. 允许宝宝前后乱翻书

2-3岁的孩子还不能分清楚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自己翻书时会随意前后乱翻书,或者一会翻翻这本,一会翻翻那本,家长不用着急,在阅读时,经常给孩子做示范,从封面开始,用手指着书上的文字阅读,一页页翻看,慢慢地,孩子会学会有序地翻书。

5、教孩子背儿歌和小古诗

儿歌和小古诗的韵律感和重复性都很强,朗朗上口,也很适合开始学说话的孩子。


育儿全科

对婴幼儿来说,绘本就像是牛奶,给孩子带来最初的精神营养,帮助他认识世界,习得生活规则,尝试理解和表达情感,形成亲子间的依恋关系。

但阅读绝对不是天生的,阅读是需要引导的。所以,你无论何时开始跟你的孩子进行阅读,永远都不算太早!只是千万不能太晚哦!

但是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亲子阅读?这个问题困扰着千万新手爸妈。不慌,小熊老师今天来分享6个方法,提高你的亲子阅读质量!

01

讲故事之前先热身

给宝宝讲故事之前,先跟他玩点游戏。让他把注意力集中到爸爸妈妈身上。

怎么做热身游戏呢?真的很简单,玩个躲猫猫、举高高、挠痒痒的游戏,让他们兴奋起来,然后再开始给他们讲故事,宝宝们的专注程度就会提高很多。

当然,先热身这也不是必然阶段,当宝宝已经觉得书是好玩的玩具时,只要拿来书开始玩就行了。

02

把讲故事变成演故事

所有的故事书都可以拿来演。能讲好故事的爸妈都是好演员!

比方说,我们读《我爸爸》时,爸爸做鬼脸,我们就演鬼脸,爸爸从月亮上跳过去,我们就演跳。

绘本《我爸爸》

演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把书中的东西拿到现实生活中开始让孩子自己来体验了。讲故事中遇到的所有难解的形容词、动词、比喻,都可以通过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理解。

于是讲故事就不再是呆板的讲故事,而是表演,是模仿,是游戏。

读《好饿的毛毛虫》,用餐巾纸揉成一长条当毛毛虫,然后边讲边把餐巾纸从书中那小洞洞里若隐若现的出出进进。逗得宝宝忍不住用手去抓,他一抓你就将纸抽回,继续讲。

讲到后面毛毛虫成“茧”的时候,你用浴巾把宝宝包起来,让他感受被丝包裹的感觉,然后带他张开双臂变成蝴蝶,和孩子“飞一飞”。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不光是讲故事的时候,下次宝宝洗澡用浴巾包着的时候,你又可以说:“哇哦,好饿好饿的小毛毛虫又变成茧啰!”宝宝就会非常开心,

这样的语言密码只有亲子共读的人才会懂的。

一条小小的毛毛虫,是我女儿这个年龄的最爱。这本书认知功能太强大,有关于时间的认知、有食物的认知,有关于动物的出生到长大,成长的认知。

如《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别看画面的颜色不鲜艳,图小字又少,你要会讲,孩子还真会对这套书着迷的。不信,你用演故事的方法去给宝宝讲讲看哦!

再如读《从头动到脚》,一定要将自己回转到孩子的模样,去和孩子一起从头动到脚。那种亲子共读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哦! 

03

体验式阅读

生活体验太重要了。宝宝在1岁半以后,就能听比较长的绘本了,在前面讲过的种种好玩、快乐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多让他在生活中去亲自体验书本知识。

比方说带他读《好脏的哈利》,最开始,他听不太懂。但不要紧,他认识小狗,这就是一个切入点。

绘本《好脏的哈利》

然后可以开始带他找家里的浴缸,告诉他浴缸是洗澡的。然后找刷子。然后慢慢地,他就完全融入到故事当中去了。

《好脏的哈利》读完了,《哈利海边历险记》也很轻松就读得津津有味了。无论如何,得让孩子去生活中体验。

再比如读《小鸡球球》,想办法让他去认识一下真的小鸡,让他听听真的小鸡的叫声,摸摸真的小鸡的绒毛。让他把真实的生活与绘本做个完美的连接,书就不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了!

04

让故事在重复中出点花样

宝宝对自己喜欢的书,是会要求一读再读的,不要害怕重复。他喜欢读,你给他读好了。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的。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我女儿曾经有一段日子,一天都要读n遍,怎么办?她喜欢读,你就给他她啊。可是,总这样读,大人是不是都要厌烦了? 

为了防止大人不厌烦,一定得想方设法弄得好玩点。这本书可以演绎很多版本:比如深情版、通俗唱法版、击鼓演唱版、美声唱法版、中文版、英文版.....每次都可以把宝宝弄得哈哈大笑。

不要怕孩子重复读某本书。重复是他们的特性。你读得不想读下去了,你自己换个游戏方式试试看。

换换花样,宝宝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之势了!

05

打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我发现现在很多家庭有书房,可惜是为成人设置的。书柜高,幼儿书籍少。或者,有书,但是书柜的门又关着。

在一个不能自由选书看书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你叫他如何能爱书?

给孩子一个自己可以拿到的幼儿书柜,这一点也很重要。

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图书角,这里有他专门的小书柜,想看书的时候就可以走过去自由选择。

06

让故事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给孩子读书,最重要的是循序渐进,心血来潮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有什么好收获的。

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当你和孩子亲子共读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我相信,书已经开始和你们的生命融为一体了。当与孩子一起共享亲子阅读时,估计你心里满满都是爱吧!

在亲子阅读的时候用上以上的建议,小熊老师相信大家能度过更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时光哦!


宝贝吖Babyard

我家宝宝是在6个月左右开始亲子阅读的,现在1岁9个月了,已经成长为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了。回顾亲子阅读的历程,我总结出一个原则“心理上有意识,行动上无意识”,不勉强不刻意,让宝宝不知不觉爱上阅读。

1、选好绘本

我的选书经历了:早教认知卡(0-8个月)、立体书洞洞书(6个月以后)、无字或少字故事绘本(10个月以后)、英语启蒙书本(18个月以后)。一定要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绘本,不要超龄更不要低龄。

另外,绘本选择宜精不宜多。同类型的绘本一到两套足矣,毕竟购买绘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的经验是多选择那些获过奖的和广受好评的绘本。因为实践证明宝宝的确偏爱这类绘本。还有,出版社也很重要,例如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等。

2、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

宝宝接触的前几本绘本,直接关系到宝宝对阅读的兴趣建议从游戏互动类的绘本开始。推荐我家宝宝至今都爱不释手的《蹦蹦蹦》。通篇只有几种动物蹦蹦蹦的形态,也许会让成人感到无厘头,但孩子却很爱。我家宝宝特别喜欢看我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然后看我表演各种形态的腾空而起。2岁多的宝宝也可以试试这本书,和孩子一起创造各种动物蹦蹦蹦的动作,这一定是会非常好的亲子互动游戏!

3、怎么阅读是关键

拿到绘本,不要着急给宝宝读。而是要家长先读,了解绘本设计的初衷。我的建议是:每两页绘本要设计一个亮点,每本绘本至少有三个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夸张的拟声词、温柔的声音、可爱的动作等等。要让宝宝一提到这本书就想起这些亮点,然后愿意再一次打开这本书。比如我在给宝宝读《噼里啪啦系列之车来了》时,我给绘本设计了“嘟嘟嘟”的门铃声,每次外出坐公交车,也会让宝宝自己动手按门铃。这样,每次嘟嘟嘟,她都会想起这本书。每次翻开这本书,也一定要嘟嘟嘟。

另外,在阅读初期,切记不要让宝宝一个人看书,亲子互动更有利于宝宝爱上看书。

4、给书安个家

当家里的绘本越来越多时,那就是时候给它们安个家了。和宝宝一起组装书架吧,告诉她:“这就是这些书的家啦!从此以后,你想它们了就带它们出来玩,玩累了,也要送它们回家。”简单几句话,我家宝宝已经养成了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当然,过程中有反复,没关系,“装装可怜”吧,“你要让书一直呆在这里吗,它们会冷的,让它们回家吧!”

另外,书架一定要装在显眼的位置。这样宝宝每次经过,就等于绘本召唤她一次。不要刻意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当宝宝想看书了,随时随地可以看,当宝宝不想看了,即时放下。

5、营造爱阅读的家庭氛围

一个爱看书的宝宝,一定成长在一个爱看书的家庭。曾经我给孩子爸下过这样的命令:“想玩手机可以,只是外面要包本书,否则就不要在宝宝面前玩手机。”2岁多的宝宝,可以不规定看书时间,但家长要注意每天都有接触绘本,哪怕只是翻开而已。如果没有,家长则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例如“

正向训练法”可以效仿,我曾听人分享过他看书的经历:他父母是医生,工作挺忙,陪他的时间很少。他很调皮,不爱看书,经常闯祸。但是闯祸后,父母都不责怪他,只是冷处理。他慢慢观察,发现他的父母特别爱看书,于是他也拿着书看起来,然后他发现,只要他看书,父母立马关注到他,笑着过来陪他一起看。渐渐地他就养成了爱书的习惯。

以上是我在育儿路上总结出来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金金育儿日记

陪伴孩子读书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做到也挺难,经常在图书馆里看到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孩子让妈妈给讲故事,但妈妈讲的很勉强,一会就会跟孩子说,去那边玩一会吧 讲来讲去有啥意思。然后孩子就自己在滑滑梯,大人在一边玩手机。给孩子读书要静下心来,得走心❤。

还有的父母,给孩子讲完故事总是要考考孩子,有没有认真听,有没有记住这个故事,。可怜的孩子,听个故事一点乐趣也没有,对读书不讨厌就不错了,让他怎么喜欢呢?



宝宝小的时候,你给宝宝读书,要有个过程,有个吸引他的过程。你拿起一本绘本就跟念课文似得从头读到尾,你自己是不是也没兴趣,不想再读了?让自己先进入到故事中,每个人物用什么样的语气,还有表情,好像自己在学习表演,自己有兴趣,宝宝自然被你吸引过来,时间一长宝宝的阅读兴趣就被培养出来了。


经常去有氛围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到,读书是一件好事。习惯的培养得坚持,很辛苦,对大人也是一种锻炼,加油!

喜欢记得关注啊,轻松盒子,没事打开看看!


轻松盒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1-3岁,宝宝喜欢模仿的年纪,父母一天抱着手机电脑,想让宝宝学会读书,不可能。

所以培养孩子读书,最重要的一点是:

首先要从父母开始,不管什么书,只要是书,家长愿意看,宝宝也一定爱看书。

宝爸宝妈在闲暇时间爱看书的话,孩子也会很爱看书,这是模仿也是榜样。

不要强迫孩子,父母是真的在看书,至少有一个人是真的在看书。

孩子会从父母专注的表情里,爱上看书。

就像父母专注的玩手机一样,你不需要告诉孩子这个好玩,他只知道,爸爸妈妈喜欢,一定好玩。读书也一样,爸爸妈妈看,他也会喜欢读书的。

陪孩子一起读书。

孩子还小,不认识字,你去讲故事,他不一定听得懂,但她喜欢看书上的小人和花花绿绿的插图,陪她一起,看插图并绘声绘色的讲给她,用她懂得语言,不一定照搬书的内容。这样他就会发现原来读书是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呢,能培养孩子爱上读书的兴趣。

引导孩子读书。

当看插图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你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呀,我们一起猜一猜好不好?他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味。

读书是持之以恒,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想玩手机的时候,拿出书本读一读,很好,大人也陶冶了情操,孩子也爱上了读书,不能只读了两天觉得没有手机有趣,孩子可能爱看书了,就转头玩手机了,这样孩子也会转头玩手机,持之以恒一直坚持,你喜欢读书到什么时候,孩子也会喜欢读书到什么时候的。


只要能做到这些,一定能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的。


丫丫小日子

1、2岁多的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可以自己翻书看了。但由于宝宝还小,并不能注意保护好手中的书,所以给宝宝选择的时候要选择耐翻的,防水的,甚至撕不烂的书。不要因为宝宝的不小心把书撕坏了,受到家长的训斥,从而影响了宝宝对书的兴趣。另外要注意给宝宝选择的书印刷质量要过关。

2、要想让宝宝喜欢上看书,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给孩子书看,一边自己沉浸在手机里。宝宝看爸爸妈妈看手机很有趣,也会产生兴趣,喜欢玩手机的。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看书的氛围很重要。

3、2岁的宝宝还小,还不能自己看,如果爸爸妈妈能经常陪着宝宝看书,给宝宝讲书上的图画,故事,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宝宝一定会乐在其中,从而喜欢上看书。

好的习惯要坚持,更要做父母的做出榜样,如果我们能做到,宝宝一定会做到。


祥爸育儿

宝宝2岁多还处于贪玩期,妈妈为了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是操碎了心!

宝宝养成好的看书习惯,可以促进宝宝学习,开发智力,其实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很简单。



如何养成好的看书习惯?

一、正确引导

平常可以带宝宝去逛逛书店,或者去超市的读书区,看一看宝宝爱看的书。

二、家长起到示范作用,宝宝两岁多,正是看什么学什么的年龄,家长要放下手中的手机,拾起书本。得以让宝宝模仿家长读书。

三、让宝宝读自己喜欢的书,家长不要强加给宝宝不喜欢的书,让宝宝看自己喜欢的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睡前讲故事,家长在宝宝入睡前,拿一本故事书给宝宝讲故事,激发宝宝和家长一起阅读的欲望。

读书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是需要家长花心思,循序诱导宝宝,并不断的激发宝宝阅读的欲望。让宝宝渐渐的爱上看书。



看书习惯的好处

养成好的看书习惯不仅可以开拓宝宝的思想、增长见识,也可以增加宝宝的以后的写作能力。

循序引导,切勿强加——育儿达人不吃水果的同学语录。

欢迎评论区讨论、点赞、关注,不吃水果的同学
有更多的干货等你分享!

不吃水果的同学



1.以身作则。家长在家要收起手机、平板等,坚持多读书,读好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选择合适的书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自己选择的能力,爸爸妈妈要代替孩子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大声朗读中,把自己对书本的热爱展示和传递给孩子,毕竟声音的韵律和魅力远比语言的意义更重要。

3.为孩子大声朗读。这是公认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简易而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每天至少坚持读20分钟,和孩子一起快乐地享受这个过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坚持到孩子小学毕业,直到他明确表示愿意再继续。这种习惯的养成绝非易事,但贵在持之以恒。

4.边读边玩儿。有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给他读书时会忙着玩儿自己的玩具,但并不代表他对阅读兴趣,可能一停下来他就会抗议。这种情况需要爸爸妈妈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观察。总之,不要把阅读当成一件严肃的事情。

5.加入表演的成分。主要是利用孩子喜欢把什么事都当真的天性,在读书时让孩子和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并分派一些动作和对话,让孩子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而把阅读变成开心互动的过程。

6.重视孩子的每一个问题。在读书过程中,孩子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要把这些问题当作非常重要的交流机会,即便有些问题很莫名其妙,爸爸妈妈也要认真对待,尽量理解孩子的思路。

7.鼓励孩子的积极反应。孩子喜欢上一本书籍,可能会要求爸爸妈妈反复读。或者,吃饭睡觉外出都带着这本书;或者会把玩具动物排成队,自己拿着书给它们读;或者会在书的内容中自己编写一些情节,等等。这些都是对阅读有帮助的积极反应,要鼓励和适时引导。

8.记录阅读过程。和孩子一起,把每个阶段的阅读经历都记录下来,用类似列车时间表的方式,直观的显示出孩子在哪个时间段读过哪些书籍,甚至可以把孩子对这些书籍的评语都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不但非常有趣,而且对引导孩子阅读有很大帮助。

9.交流阅读。让孩子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看书,阅读,聊天,并鼓励孩子们相互借书,共享书籍,让孩子们在增进友情的过程中,体会到书本的真正价值。



10.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时常带孩子去逛书店,感受那里的书香气氛,或者就地读几本书,或者买几本书回家。给孩子办一个借书证,带孩子到图书馆读书,借书,并最大限度地尊重孩子自己对书的选择,将会大大拓宽孩子阅读的视野,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极品衙役

你好: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合适,毕竟,我是受益者。


我家小丫头,还没出生前,就有价值500元的“适龄书籍”了,呵呵。在宝出生后,让我意外的发现,书是她的“玩具”之一。于是,我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再给她买了500元书籍,书籍中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全套、等等。后来是,每年给她买500~1000元的书。
这些书,是放在玩具堆里的;当然,还少不了拼图类的玩具。在她还不会坐的时候,这些书成为她的“撕纸玩具”,家里人觉得可惜,我坚持了“再买!她撕多少,我就给她买多少!”目的是,引起小屁屁对书的兴趣。在她进入幼儿园之前,已经会了一些汉字、26英文字母、1~100的数字读写、20几首唐诗、24色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识别、能买着的各类拼图其中包含世界地图拼图。为了这些,我成功了。

其它的,是睡前读本。其实,我们从胎儿6个月时开始到小学2年级,一直坚持了每天给她读故事;2年级后,因为生字基本都认识,所以,开始了自己读看。今年是她5年级下学期。她读书的兴趣改为了《三国演义》、《西游记》、《36计》、《水浒传》、等等。我幸福的流下了眼泪。


这些体会是:

1、驱动家里所有人,相互弥补的坚持,引发读书的兴趣。如“书里有很多好玩的”。

2、模仿书中不同人物不同声音识别,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3、故事解读,用于引发自己寻找答案和学会提问。

4、随时观察孩子的能力,来提升或加强阅读难度和阅读深度。

5、适当的让孩子当老师,来教家长,巩固孩子的记忆。

6、交流中,能以成年人方式的地方,千万不要再用小孩的思维进行交流,这样能让她快速的拥有成年人的思维能力。

7、同期,建立孩子全方位的能力培养,例如、组织力、策划力、执行力、独立能力、领导力,等等。例如:“我能和你们一起玩吗?”这句话,在平常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这些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上,就是大错特错了。这个错,就不在这里分析了,可以私下交流;因为,我要保证自己女儿的优良。

总之,要恭喜你提早关心了这个问题,也还要祝愿你这些找到答案。


章圣228

1、身教大于言传,首先大人要做出榜样,经常阅读书籍,让宝宝形成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项家庭必要活动的概念。从小,即使看不懂书,他也会去模仿大人,书对于他来说是每天要见的家庭成员。

2、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的书籍,培养读书兴趣。不要选择过于简单或都过于复杂的书籍让宝宝读,培养他对书的足够兴趣。2岁宝宝,那些画面生动绘本,或早期的左右脑开发书籍都是不错的选择。

3、尽量避免过多的看电视。电视的画面比书籍更立体和色彩鲜艳,宝宝看电视过多,容易对书籍有排斥感,但实际上书籍带给孩子更多的想象力和营养。电视上很多的快餐文化对宝宝以后的创造力和接受知识发展都是有限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