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上世纪20年代,法国时装设计师Madeleine Vionnet推出了斜纹裁剪,突出了自然的女性姿态,也成为了时尚的新高度。

自20世纪早期之后,腰带首次收窄,裙子也做出了收短,肩部被处理得更宽。这些变化可以从当时的电影里看出,Marlene Dietrich和Joan Crawford等女星都是这段时期最美的展示。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照片:Michael Ochs Archives

Marlene Dietrich

约1940年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照片:Bettmann

Joan Crawford穿戴红宝石心形胸针

1945年9月7日

一年里,许多妇女投身到战争之中,各式各样的珠宝并没有随着时尚寻求统一。白天,女人们把长发蜷缩起来,晚上约会时再解开,这时珠宝首饰就为她们增色许多。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Van Cleef &b Arpels设计

Hexagone

蓝宝石腕饰

1940年代,复古珠宝与新时代的硬朗之气相配。由于当时铂金使用的受限,当时的大小珠宝商都开始使用K金,将它们抛光、混搭,其中含铜量较高的玫瑰金最受欢迎。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Van Cleef & Arpels设计

钻石双拼胸针

约1940年代

为充分利用这些金属材料,很多珠宝商,都重新优化了自己的设计,将编织和几何元素充分引入并产生了三维曲线和不对称图案。因而,当时沉重的手镯与机械美学的胸针就成了流行。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Cartier设计

红宝石腕饰

约1940年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Cartier设计

祖母绿及钻石胸针

约1940年代

战时的宝石十分罕见,所以镶嵌了宝石的复古珠宝独特而尽显财富。大颗粒的通常是像紫水晶、海蓝宝石、托帕石和黄水晶这样的半宝石;而贵宝石,则仅有小颗粒的钻石、红蓝宝石。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Trabert & Hoeffer-Mauboussin设计

海蓝宝石及钻石胸针、耳饰

复古珠宝是一种复杂而大胆的设计产品,它既被机器时代的产物所激励,又对大自然的花鸟和幻想所启发。这些珠宝往往是多功能、可转换的,项圈可以变成手镯,而这也是适应时代功利情绪的表征。

战争年代也有珠宝?我不信!

Van Cleef & Arpels设计

Bagatelle

蓝宝石、红宝石及钻石手镯

约1950年

复古珠宝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这些珠宝从花鸟、缎带蝴蝶结、织品等物象反映着当时的机器美学,这是一段值得回忆的浪漫往事,它们摇曳的光辉驱散了战争的阴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