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个人,写了一辈子诗歌,没有入作协之类的任何机构,算诗人吗?

灵遁者国学智慧

诗人他不是一个职业,从古代到现代对于诗人的标准越来越正规,但是水平却一代不如一代。无论是唐代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还是宋代的柳永,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都是一种苦笑的自嘲。看着很潇洒,其实只不过是在装叉。



再说说今天的诗协,一群自以为高大上的机构,拾了几句古人的牙惠,高举传承国学精粹的旗帜,四处招摇撞骗,其实你可以去读读诗协里写出来的诗词,都是一些狗屁不通的东西。说白了诗协的掌权的,都是凭借裙带关系,而高居在上,你让他们拿出来几个像样的东西,根本一句没有。但是他们依然在那里,高唱。再吃饱没事干的时候,就是拿起来飞燕阁,拦腰阁一些屁话,来忽悠初学者。诗协掌握的不是诗歌精髓,他们只是掌握了一些刊物的话语权而已。


再说说这一辈子诗的人,首先需要看他有没有一颗诗心,有人写一辈子,也只能写出快板和顺口溜。这样的写八辈子也不算诗人。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倾情于诗词研究与创作,去领悟诗的真谛与精神,这部分人无论有没有进某些机构他们对诗人的称呼当之无愧。


和风小筑主人一诺

说实话,不同地区都设有诗词协会,但是

写诗歌为什么一定要加入协会?图名利还是为了让人认可你的水平?



只要是好的作品自然会有人欣赏,不需要开证明。如果是为了名利,那就另当别论了。

我之前在各类诗词群中交涉过不少同道,其中有不少一直在强调自己是某某诗词协会的会员,而所写诗歌大部分是老干体,我一般视若无睹。

有一回正闲无事,随手指出其中一位发的作品当中有造词凑韵之嫌,谁知当时这位仁兄就激动了,而我也是据理力争。最后争辩不过我,就企图以诗词协会会员的身份说服我,当时我就纳闷,加入协会跟诗有什么直接关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就出现几个同协会的会员相互高捧。

如此乌合之地,想来也没有多少值得学习之处,索性就退群了。



言归正传,诗人不是协会封的,也不是自我吹捧起来的,而是作品积累了一定的底蕴,外界给作者贴上的标签。

我经常看见很多人自封为诗人,但观其大作多不忍卒读,而真正有水平的人大多都自谦诗词爱好者。

说到底,诗歌只是用以表达心声的文字形式,没有必要神化。只要肯付诸心血,人人都可有所成,而过分追求虚名只会让自己固步自封。


我曾经写过一首律诗,其中有一联常用以自警,现与诸君共勉:

读书须尽十年雪,对月当知万古秋。

诗词补习班

入诗协要交费的,你愿意交吗?

这些年来的诗词创作上,多少也得了一些荣誉,可是我有个原则,收费的远点去,就是你这个奖项再伟大,我也不会去看一眼的,我只要免费的。

到现在为止,各个诗词协会的大门冲哪边开,我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那里面都是一群尸位素餐的人。中国诗词环境整体不佳,跟他们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我刚开始接触古诗文时也有这个想法,想要加入某个协会,可是随着诗词创作的深入,才发现那些诗词协会里的人,80%以上都是捧臭脚的。他们的事除了无限赞美,就是无限赞美,没有别的,一点深刻内容都没有。

就是这些人在诗词协会里面占着位置,我们有必要去吗?我认为没有必要。去了,只能让我们随波逐流,从此泯然于众。

所以,朋友放弃记住什么诗词协会的想法吧,如果说是协会,整个华夏都是协会,你写的诗有人看了,有人欣赏了。那种成就感更甚于某些小地方,比如诗词协会。


盛世愚人诗词

根据题主的意思,假如一个人写了一辈子诗歌,那么我觉得他至少算得上一个写诗的人了。至于有没有作协等机构所颁发的荣誉资质,这个所谓的官方评定,其实对于诗人来说完全不必要。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

美国女诗人艾米丽·迪金森,你说她写了一辈子诗歌,也没有加入任何协会和组织,一生闭门不出,写了一千多首诗,她算是诗人吗?很显然她可以称得上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了。

题主的这个问题,需要分开来回答。


1.写诗的人不等于诗人。很多人会误解,我也写诗啊,虽然写得不怎么好,但也是诗人啊。其实,写诗的人充其量算是对诗歌的接近或模仿,这里指还未跨入诗歌门槛,并无作品认可的人;而诗人需要一定的作品呈现,可能写的诗作目前不受主流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其诗作越发活力,撼动或影响了未来的时代。

2.诗人不需要子虚乌有的荣誉职称,但需要作品支撑。所谓的名,只是外在组织强加给严肃诗歌创作之人的头衔,不具有决定性意义。诗歌本身就是小众的,真正的诗人即使籍籍无名,但因着对诗歌的热爱,用自己的生命体验铸成的诗作,是写给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3.算不算诗人,时间是最后的审判法官。在现今时代,冒充诗人的人有绝大多数,呈现出看似枝叶繁茂、实质情感空洞的虚假景象,所有的作品几乎千篇一律,字里行间并没有创新意识,对时代的反映止于肤浅,这类诗作都是时间摧毁的对象。所以一个诗人,要坚持以诗歌真善美的真诚创作才有可能让作品流传下去,感动一代代人。


依我看,题主的问题我只能给出不确定的答案。也可以算,也可以不算,总之还是要看作品,自己的作品才会说出真实的话语。


最美诗歌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传颂人间真善美。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中国历代出现过众多的杰出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对于诗人的分类很多,如陆游、丘逢甲等称爱国诗人,高适等则称边塞诗人,陶渊明,孟浩然等称田园诗人,李商隐等称无题诗人,邮如斯、袁枚、赵翼、张问陶等称性灵诗人。另外,古今诗人的雅号还很多,如诗仙、诗圣、诗佛、诗祖等。

借用一段,向上面所述确切的讲是出名的诗人,能流传千古的诗人,谈古论今,唐诗宋词已是诗人的标志性年代,基于古代的人文背景,很少一部分能读的起书的人,一般功成名就,才有闲情雅兴写诗作画!在一般人买不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年代!一般作诗诵文的人即是更容易能让人铭记与心的文人墨客了,有象现在的歌星!细品,古时能流传至今的诗人大多在当时都是社会核心阶层人士,也就是能入吏册的作诗的人!谁敢讲,古代除了上段所提到的入吏册传名至今的诗人,诗仙之外就没有会作诗的人呢!


所以在小诗看来,诗人也要分出名的诗人!和被大浪风沙掩盖的无名诗人!其实社会发展到现在,任何当今诗人永远也不可能象李白,杜甫,陶渊明,等等那么一提名就让人想到他们是诗人的那种境界!因为谈诗,首先让人想到的诗之古诗,古诗是诗的鼻祖!
忆古思今望未来

诗作皆为抒情怀

何必纠结名与财

沂蒙小诗忆李白

一首佳作入画来

遇景思情意境开

七绝自叹妙语才

不闻他人作何猜


依蒙小诗

虽然作为平凡一族,喜欢诗词的同时、也喜欢创作诗词,即便没有入作协之类的任何机构,并不代表不能继续喜欢诗词以及创作诗词,因此何为诗人如浮云笑谈,只在与人同享创作之感、只在怀一热忱诗词的心。

试问草根不诗情?平凡心中无词填?这二首来自个人新创作的律诗,可否能够称为诗忽?


【一潇草】七律/新韵/东都有湘

青石道间一潇草,孤傲顽强险壑中。

四季流云残日绕,八圻步浪不身躬。

夺光炫目盆花盛,乱志妖枝众世迎。

某月卯时天罕至,寒刀败路草单青。



【北望家乡】七律/平水韵/东都有湘

北望家乡鸿雁飞,多年久未故人归。

长长路路向天远,死死生生游子违。

难忘春光秋水去,直将质朴夕阳挥。

空灵道上风飘恨,断背山前看岭巍。


东都有湘

能不能有一个作家的荣誉资质,这完全取决于自愿。现在有一种误解,好像你不是作家协会会员,就不是作家。其实,作家的本意仅仅是指写作的人。写作完全是一个自由职业,任何人都可以兼职,也可以专职,完全没有限制,再说,也限制不了人人爱好写作的自由啊。但是,作品必须要有价值。写作可以选择发表,也可以选择不发表,完全自由选择。如果你一直在写诗,那么,你就是一个诗人。不论你发表不发表,只要作品很优秀,你就是优秀诗人。

我们希望我们的社会更注重一个作家的作品成就,不要只看他的那些虚的东西。例如什么大师头衔等等。即便你是大师,重要的是作品要过硬。现在有一股不正之风,一味追求荣誉地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群众性组织的作协会员,也要看级别,甚至,有些作家把中国最高作家协会会员的荣誉,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却不是对作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品味负责,这就会产生大批的平庸之作泛滥,也会产生大批没有好作品,甚至根本就没有作品的空头“作家”。同时,对一些荣誉地位也产生了名不副实的误导。真正的作家,我以为只有一个使命,那就是写出时代的心声,写出自己的心声,写出文学的价值和骄傲。

不过,我也想提醒一下青年朋友,作家虽然人人可为,但是,把写作当做谋生之道,风险还是相当大的,成为成功的作家,几率也是很低的。我们尽可能不要企图以写作为职业。爱好写作没有错,如果时机不成熟,最好不要选择写作为自己的第一职业。

当然,有些人在这方面很有天才,应该说,对于你成为作家具备了良好条件,但是,一时成功并不代表一生成功,对于作家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天才和创造天才,也就是说,你想成为一个专业的作家,你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非常旺盛。根据所有成功作家的成长经验来看,基本规律就是这样。因为,你的对象是社会群体的读者,读者的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你停止思考了,脱离读者了,你的读者就会失去。没有读者,就等于没有市场。当然,也有例外。我只管写作,不管“读者”,而读者往往也是与作者,现实与历史的深刻性并不统一的。总而言之,作品是作家的生命。生命代表作家的作品。我们一定要对写作像对待生命一样认真顽强。



千千千里马


入什么协会与你是不是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没有什么关系。

加入协会有机会参加一些活动,能够和同行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但是不论什么协会都良莠不齐,不必迷信某某会员一定比你水平高。说起这个我又想起郭德纲来,他常说自己是非主流相声演员。北京曲协的领导好像是位著名的主流相声演员,不知道这么多年没有作品出来,是不是还算是演员?

当然他是在开玩笑,进入协会的肯定比一般人懂一些,但是进入协会就高人一等,大可不必当真。你水平高进不了那个圈子,并不耽误你作诗写文。


大家应该都知道郑渊洁吧,他当年退出作协的事情我还记忆犹新。不能说他今天不是作协的人了,他就不是作家了。

@老街味道

2018-3-2


老街味道

说的是我吗,爱好这种事,与证无关,写诗是我想用文字表达我的情绪。当然灵感也在于头脑偶尔的火花。我只是个爱诗歌的人,也不需要证来证明自己,开心就好啦,何必入了某些无聊的组织,与些写的不怎样,还像刚下了蛋的鸡一样的人相处。诗者是孤独的,孤独的连证都不想要,只想好好的过日子,与写几句。


每天一首诗

绝对算!

如果一个人活在大众心里,再权威组织、机构对他是也无能为力,无所作为的。这些没有进入体制内的奇才,以更自由的灵魂,舞出最醉人的人间情感上绚丽夺目的舞姿。

最出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情歌王子——柳永了。重温一遍他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情此景此词,谁与争锋?“舍我”其谁?把离别哀愁描写得如此境界的词人,活生生被当时的老大宋仁宗阻挡于体制之外。中国的文化,能够做到极致的,一般都与苦难有关,作者不经历人生至苦,就难以做出传世精品;读者不经历一些苦难,就读不出这些传世精品的味道。这显然是一个文明上的悖论。

柳永仕途受阻,从此更加放浪形骸,整日流连于灯红酒绿之所,往返于娼楼妓院之间,以借酒浇愁来麻痹不得志的苦闷之情,以疯狂填词来发泄怀才不遇的愤怒。当时的汴京、杭州等繁华都市都留下了柳永奔放的身影和他深情意切、如泣如诉的悲情歌词。



柳永词一反当时辞藻华丽堆砌之弊,为我国词派文学又添一道靓丽风景,开创了清新脱俗的词风派别。那些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之徒早已经灰飞烟灭,而柳永借词抒情,只要人间真情存在,柳永词就一日不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