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你的那些“死读书”的同学,现在都怎么样了?

宛新骏

幸亏我没放弃,感谢当年那个死读书的自己!若没有当时的努力,我如今可能是农村那个东家长西家短的妇女、也可能是那个被丈夫抛弃而只能抓住不放的怨妇。

对于出生在七十年代、几辈人都是农民的我们来说,除了学习,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改变命运。

二十年的高中同学聚会,都人到中年,过的好不好都写在脸上,想掩饰都掩饰不了。昔时的班花已没有往日的灿烂和纠结。昔日的学渣或抱怨或满足。昔日那个死读书的我自在而宁静。

我的母校有很多很多人都是家境贫寒的书呆子,包括我自己。我没有过人的聪明、我不是天生爱读书,我也不喜欢这样枯燥的寂寞生活,不喜欢那些冷冰冰的数字。但为了责任,为了家人,为了能远离那一望无际的棉花田,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我强迫自己成了书呆子。当寂寞成为了习惯,那个一路直博的丫头现在工作安逸、生活精彩,敢和不爱的人说再见,和相爱的人携手,感谢我当年死读书,才让我有了今天可以选择的机会。

高中三年,每天我都在埋头做习题和整理错题集,连课间十分钟去厕所和放学后食堂吃饭都是走路带风的,我也是班上每天坐镇教室最久的同学,也是班上同学们心目中“死读书”的同学。我其貌不扬、带着用红皮筋绑着眼镜腿的破眼镜、目不斜视。

我受到班上那些学渣的排挤,他们打心底里都看不起那些“只会死读书”学霸。他们总觉得学霸比他们成绩好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努力,是他们不愿意像我一样死读书。倘若像我那般去“死读书”了,就可以立马甩我几条街。觉得自己只是被不愿努力掩盖了的聪明人。呵呵。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我只是个无趣的学霸,笑我不懂生活。其实我自律又清醒,有自己清晰的原则和坚持,愿意为一个未来微小的憧憬比别人多付出双倍的努力。

读书人大概分为四种。有的人不用死读书也很厉害;有的人通过死读书变得厉害;有的人本来很聪明,但不肯用功;有的人又不聪敏,有不用功。第一种不用说,老天爷赏饭吃。第二种最值得敬佩,这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这种人绝对值得他所达到的成就。第三种是最可惜的,自以为聪明,比别人都高一点,可是不肯努力一点,把中等的水平提上去,结果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又因为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而懊悔,很悲哀,很多人都是第三种。第四种人就是自暴自弃型,也不少。我属于第二种人。《欢乐颂》里关雎儿说过“学历意味着智慧和毅力”。一个能在枯燥的书堆里耐得住寂寞,守住平静而不浮躁的心的人,必定可以把这品质延生到其它领域。真正的自由来自不断地努力,更来自于强大的内心。

参加工作后的几年,我还在努力学习。当丈夫用冷漠、自私来对我时,我可以义无反顾的带着孩子离开。如今的我脚踏实地的在人生规划中行进,稳定的工作、温暖的小窝,宠溺的老公,健康而美丽、自信而笃定。在我的带头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独立而坚强,幸福而感恩。


小蜜情感

我们总是喜欢称呼那些“死读书”的人为“书呆子”,这个称呼嘲讽的意味较大。既然是呆子,听起来好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甚至有的人一脸不屑的说:“整个一个书呆子,把人都读傻了,什么也干不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不见得!



我有个初中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是一个典型的我们常人眼中的书呆子。那时,我们离家远的学生都住宿,他家离学校稍稍近一点,但也有四五里地的样子,他选择走读。那时我们早晨五点半起床,先跑步,然后去教室上早自习。跑完步到教室也就六点钟左右,冬天六点钟还是黑咕隆咚的。我们到教室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教室看书了,他可是步行四五里地啊!可想而知他在家几点起床了。



那时我们贪玩,下课以后就去打篮球,可是人家从不参与,一直在教室静静地看书、写作业,直到天黑了才步行回家。我们总是取笑他,你这个傻子,要是考不上清华北大可就太冤了。

后来,他没考中专(过去中专是直接农转非的,对农村孩子诱惑力非常大),而是直接读了高中,听同学讲,到了高中他更刻苦了。高考的时候,他虽然没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考进了北航。大学毕业又考了北航的研究生。现在,在华北地区一个航天系统的大公司做副总,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现在看来,任何付出都是有回报的。我们眼中的死读书往往都是带有偏见的,而这种偏见可能恰恰就是自己逃避付出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一个人一生中总是要吃点苦的,死读书就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也无法吃的苦。反观那些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逃避的人,大都生活的不尽人意。而当年那些被我们称为“书呆子”的同学,现在过的却很好。所以,苦是不会白吃的!


管理那点事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纸上谈兵的故事,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空谈理想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让我们的潜意识里对“死读书”的同学有了死板、不能变通的印象,但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我所在的高中是市里的重点中学,但是学校管得并不严格,从来不补课而且作息特别规律。晚上7点左右就放学,自习自愿参加,所以基本没有紧张的学习氛围,大家全凭自觉。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是我们眼中“死读书”的典型代表。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和我们格格不入。下课大家都在放松,她会跑着去上卫生间,真的称得上争分夺秒。当时大家还会开玩笑说:“都让开,琦姐要开跑了,别耽误人家时间。”但现实是卫生间排的很长的队,她去了依旧是等。所以当时的我们没有办法理解她的行为,只当学习学傻了。最后高考,她不仅是我们班唯一一个考上清华的人,更是全市的状元。

之后,通过她的朋友圈了解到,在大学期间,她参加了许多比赛,每天会运动和参加许多活动,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死板沉寂。她在研究生期间直接直博,毕业后去了一家500强企业,2年后做到了副总的位置。

直到这一刻我才清楚的认识到,“死读书”的人并不是不知道变通,她只是不屑于不同频的人为伍来占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他们能最大化的利用时间,不断的学习,她们极度渴求知识并且尊重知识。

所以,当年那些被我们称为“死读书”的同学,现在过的很好。在我看来,“死读书”也是一种能力,是学习力、忍耐力与毅力的展现。而那种“纸上谈兵”的人,只能称之为“白读书”了。


——END——

你身边“死读书”的同学过的怎么样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我当年就是“死读书”的那一类人。

我理解的“死读书”就是那种以背诵、刷题为主要学习方法的人,如果题主指的是这种人,那么我就是!

我从小就没啥学习天赋,小学中等偏下,从后面数比从前面数找到的更快(那时候开家长会排名会写在黑板),初中莫名其妙就逆袭成年级前几了,但是上了重点高中之后傻眼了!过去三年的优越感一下都没了,印象很深,高一的第一次考试除了数学其他科目成绩都是中等偏下!尤其是难题差距太大!

由于住校,所以也真的知道有几位同学就是传说中的

不用怎么学就考高分的天赋型学生!

奈何咱不是!

没办法,从高一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地狱般的“死读书”方式!

说实话,我现在看看被人诟病的“衡水模式”我就呵呵一笑!比起我们当时的付出,衡水中学还不够看的!

简单说一下我们的“地狱模式”:

早上六点跑操

然后早饭、值日生值日(那时候校园各个角落都分配合各个班级,落叶时节最痛苦了)

然后早自习

课间除了老师拖堂、上个厕所、做两操之外都是在做题

中午吃完饭稍作交流马上午睡(必须得睡!!看看后面就知道为什么了)

下午第一节课之前唱歌提神

一下午的课

下午的课结束后班主任强制赶出教室锻炼身体或者篮球或者跑步,但是多数学生会带着书出去……

回来后自习,但是往往会被各科老师霸占

晚饭吃完直接回教室

自习到九点半

十点字熄灯睡觉

重点来了!十点之后等到查宿舍的老师有过以后开启“手电筒读书模式”,这个时候你在走廊上看看各个宿舍会发现都是手电筒的光线!

一般我们会学习到两三点钟,经常是拿着笔就睡着了。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午睡的原因。

早上继续

从周日晚上到周六下午都是这样(周六晚上回家周日下午返校)!

最后我们全班都是本科,而我也“死读书”出了个985、211大学。

大学毕业后当过工程师、做过销售、干过管理,最后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至今。

所以我挺感谢当初的自己,也很感谢那时候同学们的“死读书”环境,也很感谢老师们的各种“折磨”(某个噩梦般的活动周,一周内做了40套化学试卷、十几套物理试卷、十几套数学试卷)……

没错!我们就是应试教育教育出来的“产物”!但是貌似我们并没有迷失掉什么,时至今日已经马上进入不惑之年,纵观同学们,大都过的很不错。有的移民了,有的做高管,有的成为技术专家,有的成为公务员、教师,有的开公司,有的搞金融……就我们所知道的情况来看,当初学习比较拼命的,现在过的还不错。这么多年来,年年同学聚会还没听说有谁过的艰苦的。

啰嗦了很多,不是想证明“死读书”有多么的好,而是希望用我们的经历告诉大家“死读书”可能也会有它好的一面。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我认识的,当年最能死读书的同学,就是我自己了。

小学期间,跟着别人一样玩,轻轻松松每次考第一。那时还是文革时期,谁都觉得读书没有用,也根本就没拿读书当回事。

1977年上初中,正好听说又恢复高考了,村里传得神乎其神的一个名人是一个杭州的知青,我到现在都记得他叫范玉连,男人取了个女人名。都说他数理化全都用英语答卷,省里特意把英语教授请来批他的卷。这当然全是胡说八道,但从上了初中,我就开始用功了。

我们初中由四个山村组成,最南面的村子叫梨南、中间的叫梨中,北边的叫梨北,还有一个山沟里的叫梨白,初中就设在了梨中。公社还有一个初中设到了镇里,我们管它叫中心校。中心校由另外四个村子加镇里同学组成。

我们特别意外的是,初中的老师居然全都没上过初中,他们都是从我们四个村调上来的村办小学老师,就这么凑成了初中教师班底。

那么问题就来了,老师头一天晚上看好例题,可以上黑板讲,可课后题老师经常做不上来,他也不会,于是,全班同学一起想法做课后题,就成了那时最有趣的事。

四个村,十几个老师,二十多个同学,居然找不到一本课外书!有的就是教材,只有教材!

每次做题,肯定是我先做出来,初三时数学有课后120道综合题,有点难度,这120道题,难住了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当然只有我去做了!我很快解出了这120道题,而且每道都有不同的解法。

每年公社都举办各科竞赛,永远永远,我都是各科第一!一骑绝尘,把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

每年竞赛都是公社老师出题,他们比我们的老师强点有限,因为有一年出的数学工程题我一眼就看出了是书上原题给改了数,可他们居然改出了笑话,问几天能完工,解题后变成了负数!我当即举手,告诉老师,这道题是书上第多少页第多少道题,原题数是多少,解后是多少!老师当即石化!叫来了中心校长,校长问我怎么记得住,我告诉他,课后所有题我倒背如流,包括没学过的,有几种解法我全都能背下来!校长当即考我,果然!所有课后题我全背得滚瓜烂熟,其实根本不是特意背,因为没别的书啊,一本课外书都没有,做了无数遍了,自然而然就背下来了。从此,全乡学子都知道了我的大名。



那时,我就像这样(后排左三),每天愁眉苦脸、一副苦大仇深、满脸阶级斗争,每天就是学习学习学习。那时我是这四个村当仁不让的明星,每个村都知道我的大名。多少年,当我考上大学,那些在村子里路过我家的学生和村民,都会对我家指指点点,看,就是这家,那小子真能学!

当年正是陈景润出名的时候,各个村里把陈景润的很多故事都套在了我的身上,说我天天走道都想着解题,经常撞电线杆上!哪有的事啊!

每个老师家里都有地,农忙时,就得去收地,没人讲课了,由我来代课,我既是学生,也是同班同学的老师!那种自豪啊!

初中三年,最遗憾的就是没开过英语课,请不来英语老师!

初二的冬天,居然在寒冬下了一场雨,就在那一天,班主任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们,从县里请来了英语老师!

我们那个兴奋啊!等啊等啊,干等不到,放学了,我们还在等她!终于,她推着自行车出现了,满身的雪和泥,她到学校就哭上了,说摔了一道,说啥也不来了,一堂课都没给我们上!

就这样,三年后,我以少考一科英语的总成绩,成为全公社两个初中唯一一个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学生。

在那么偏远的小山村,当年的四个村子,最后剩下只有十七个同学,前赴后继,磕磕拌拌,跟头把式,差不多有十个同学走出了那四个小山村,成为梨中学校老师永远的骄傲。

我这大半生,最辉煌的就是在初中,走到哪个村都是艳羡的目光,都是家长教育孩子激励孩子的偶像。

我的辉煌来得太早了,于是,我就越来越平淡。

高中虽然仍然力压群雄,全县仍然把持第一,但已经做不到各科第一,但我始终牢牢占据学年第一,并在1983年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考上了大学。

如今,无论高中、初中同学碰到一起,并谈论到当年我是怎么死读书的,然后就是感叹我混得似乎并不咋地,我差不多成了死读书的反面典型了。

可没有那些年的死读书,我肯定也无法走出那个小山村。

我听说县城在小山坡上专门修建了一座亭子,上面立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有我们县历年高考文理状元的名字,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我常常想,有没有机会挨个采访一下这些当年读死书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肯定都比我强,这毫无疑问。

3月3日补记:玩头条悟空问答时间太短,不知道这篇几天前的回答为什么今天又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感谢朋友们对我的安慰和鼓励。

当年,在我们那个乡的几个山村,我曾经作为榜样,激励了一批读书人先后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外面的世界。至今,我仍然是我们那个三百多户山村里读书最好的,我们村只出过我一个县状元,我们村也只有我们一家,兄妹三人都考上了大学。

但几年后,我们的神话就被一个成功美女打破,她小学没毕业,但长得漂亮,南下当了几年小姐,每次回来都给父母好几万,她父母的房子是全村最豪华的。起初全村人都笑话,后来看到她父母不用下地干活了,而我们父母更辛苦了,看法也在转变。

第二个成功人士是男的,比我小,初中文化,到南方成了包工头,后来越干越大,现在在苏州已经有了很大的一家公司。

我们兄妹三人还算孝顺,把父母接到身边十多年了,从这方面来看也算满足了。

人这一辈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吧。


我大学毕业十年了,现在可以谈一谈那些当初被同学们认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首先,被认为“死读书”的,通常是学习刻苦,却又不得其法,平时不擅人际交往,只知道闷头苦学的同学。下面我就这些同学的未来做一下介绍,因为涉及真人,所以全都用甲、乙、丙、丁来代替。

在介绍之前,也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即,中国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是较高的,但当年退学的有很多。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仅不到一半,高中考上本科大学的概率也仅有四分之一。以1983年为例,各阶段升学率是这样的:

以1993年出生者为例,升学率则是这样的:

单位(万人)

由此可知,一个普通的初中同学,有极大概率根本上不了高中。

而一个普通的高中同学,有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三的概率上不了本科。

至于事业,则在后面说。


甲:

女,初中同学。上学时学习中游水平,非常刻苦,读书很死。后来考上了全县排名第二的高中(可能是家里交钱上的),考大学考了两年,第二年总算考上了一个省属高校的专科一批。实话说,在学历上,她已经算是中上游水平了。大学毕业后,她是去考公务员的(她家里就喜欢这样,她本人也没意见),先成为了一个国企(记得是公路局)的合同工,然后不停考公务员,考了六、七年了,还没考上。我今年回家就很吃惊,怎么还考啊?她是很笨,但韧劲十足,笨死也要往上走,大概是这样子。

应该说日子过得很一般,但如果她不是认学,会比现在要差很多。


乙:

男,高中两年半的同学(高一下学期分的文理科),全班有名的死学习。现在在当某建筑工程公司的质检员,工资还好。就是谈不上女朋友,家里相亲认识的女子,很快结婚生子。


丙:

女,我高中同学,关系挺好。当时学习中上游,很刻苦。后来考上的是一个很普通的本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毕业五年后收入13000元左右,现在应该是涨了很多。这里要提一下她同村的一位死学习的典范,邻班的一位非常出名的男同学。这人虽然学习很死,就会做题,不太会做人,学习很好,在班里前十名(当时高三一个班我记得是75人左右)。现在进的法院,如鱼得水,人也变开朗了许多,据同学说真的是变了,可能是中学时受打击比较多,所以性格不开朗而已。


丁:

也是女的,高中邻班同学。后来联系到的,当时也都是傻学,考分不算很高,在班里中上游。后来勉强考上个很一般的本科,目前在北京创业,应该是非常有钱了,过年没回家,把全家接到北京过年,应该是在北京买了一套房了(目前她单身)。这人以前很胖,自惭形秽,现在是健身达人。


戊:

男,小学同学。上完初中出去打工了,到现在是焊工,以前干小工,太累,去学了两年电气焊,但是焊工活做得也很一般,工资比小工高,比熟工低很多。结婚很早,孩子都八岁了。


己:

女,小学五年级同学。初中也和我一个学校,高中就不是了,应该是考上了二中(二中是我们县较差的高中),然后上的应该是较差的什么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济南找工作,因为简历差就只好先从低端做起,混了几年没什么成绩,仅够温饱,然后回家去结婚了。结婚后生活还不赖,主要是夫家干买卖,就是耗在店里了(貌似我们多数人也是把主要时光耗在了无尽头的工作中)。



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的同学中,高中同学混得都挺好,小学同学混得都不算很好。这不是因为我怎么样了,而是因为本来小学、初中的人很多,初升高要淘汰绝大多数人,被淘汰者,就早早进入了社会,从底下往上爬。

我们说:

一个小学毕业的人,竟然当了大老板!

我们又说:

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的人,竟然当了卖肉的!

这两个“竟然”,就表明了世人的态度。


我们知道,那些曾经非常刻苦的书呆子,学习通常不会垫底,但很难争高,只在中学的学习过程中,中游或者中上游晃荡。那么,基本上,他们就能进入大学(本专科都算上),未来无论是工作,还是婚姻,就都简便许多。

而“学习很差但是脑袋很灵活”,后来发家的,毕竟是少数。“以前学习好的,未来都要为学习差的打工”,更是无稽之谈。

因此要供上这张老图了:

同学,如果你学习中等程度,还不算很努力,就不要嘲笑或者鄙视学习超级刻苦但很笨,学习成绩却只在中游的同学了,更不要鄙视通过死学拿高分的同学。你并不憎恨高分,你是畏惧刻苦。一个智力和你相差不多的同学刻苦去学,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或者一个智力比你差很多的同学通过刻苦学习取得了和你差不多的成绩,都会让你恼羞成怒。

可你这种懊恼,又有什么用呢?


豆子人民艺术家

提起这个话题,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初中时的王同学,她当年在我们班可真是出了名的死读书。

王同学来自农村,家境较为贫寒。“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家中的长女,她特别懂事,从小便替父母分担了许多家务。包括带好弟弟妹妹,做饭,洗衣服等等。

也许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她的上学年龄被推迟了两年,在班级里,她犹如一个大姐姐,很懂得照顾人,更格外懂得珍惜难得的求学时光。

当时,我们这所镇中学在全县也是以教学严谨著称的,期间出过不少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对于从农村小学出来的她,能进来也属不易了。

王同学刚进入初中时表现一般,甚至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常常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可她倒是毫不在意,逮住机会就虚心向其他同学请教。

课堂上也是积极发言,即使答错了也不见她懊恼。

因为家远,她只能住校。学校里规定住校生可每星期回家一次。她便利用这难得的休息天帮父母做些家务,然后再从家里带回下一周的下饭菜。往往就是些咸菜、豆腐乳什么的。日子虽苦,却从不见她抱怨。

正因为生活不易,才让她分外勤奋。说实话,当时我们大家都是不太看好她的。觉得她智力平平,不大可能会出类拔萃。

可她却从来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每天起早贪黑的学习,丝毫不敢懈怠。教室里每天来得最早的人是她。晚自习结束后,她也不肯离开,直到熄灯的铃声响了,才恋恋不舍的回寝室。据她室友反映,她常常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读书。

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她的学习成绩在一点点的上提。到初三时,每次考试基本上能名列班里前茅。可是也有些同学在背后冷嘲热讽:“看吧,她之所以能考好,还不是因为超级用功的缘故。等到她脑力都耗尽了,便很难维持下去了呢。”

呵呵,这世上总有些人自己不努力,却见不得别人的好,还总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事实证明,天道酬勤,她凭着自己扎实的基础,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这在那个时候已经很了不起了。

连老师都说,进了这所高中,便已经一只脚跨在大学的门槛上了。

后来的事情我不说估计你们也能猜到了。在重点高中,她依然保持着笨鸟先飞的姿态,努力学习,不敢浪费丝毫的光阴。

虽然第一次高考失利,但在她的坚持下,父母还是给了她一次机会,于是她复读之后再次冲刺,终于如愿上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她获得了留在上海的机会,但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之后继续充电,不断跳槽,真正算得上事业有成。到如今,已经成为了许多同学羡慕和仰望的对象。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个例,或者只是她运气好呢。但我觉得,机会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垂青没有准备的人。

或许,死读书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不够聪明、不懂得变通的代名词。但死读书的人却有着一项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自律。

自律,是让人走向成功的最优良的品质之一。况且,有一句话不是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吗?唯有多读、多练,才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人生没有白白付出的努力。如果说成功是会一棵开花的树,那么勤奋便是养料,坚持才是甘露。你的付出,终将会让你收获满园的芬芳。


24帧半

感谢死读书的女儿,女儿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是一如既往的努力用功。每天放学从不看电视,就在书桌前和书本较劲,一天也睡不了几个点,因为用功小学一直是班长,大队干,初一初二也还好,能考个全班前三名,英语也时常考第一,可是初三开了物理化学,成绩就下滑到全班十名左右,从那时起她就没笑过,每次无论大考小考,考不好就偷偷的哭,我和她爸看着就心疼,她自己一直说自己笨,我也知道孩子为啥理科不好,她是死脑筋做题从不会变通,我也经常和各科老师沟通,老师都表扬她用功,至于成绩不好不拔尖我们都没办法,老师觉得她是考试压力太大,每次考试之前都和她谈话,中考完也不是太理想,不过也考上了省重点,只不过是险过。

到了高中还是那么的努力,高一还挺好的上中等,我劝她学文科,可是孩子不同意,我也没强要求,可是高二以后,成绩直线下降,还是理科不好,甚至不及格,女儿每天放学回来也不和我和她爸说话,就是学学学,我俩和她说话她就呛着我俩,我明白孩子肯定学习有障碍了,我也不敢深说,我就商量给她请个家教,一开始她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是舍不得花钱,怕钱花了,考不好,对不起我们,我们家庭条件一般,我说没事,妈妈有钱,挣钱就是给你花的,商量了半天孩子终于同意了,我请了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辅导她的数学和物理,基本上一周来三次,主要是给孩子答疑解惑,说真的,至今我一直很感激这个研究生,这个孩子是农村的女孩,很聪明,很自立,充满了正能量,我和女儿很喜欢她,从她来了后女儿有了笑容,我也轻松了很多,这个女孩一直陪女儿到高考。

但是高考并不理想,只考了个二本,专业也不理想,她学的这个专业就是研究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女儿不甘心大四努力考研,还是跨专业的,报的是个211大学,还是个热门专业,孩子就像备战高考似的,起早贪黑的学,我常说人家的孩子是逼着学,我家的孩子天天晚上得催着睡觉,女儿很争气,经过了初始,复试,终于接到录取电话,女儿接到电话那一刻,声音很颤抖的确认了一下,放下电话,女儿喜极而泣,我和她爸爸也流泪了,孩子不容易啊,这当中的艰辛我一直看在眼里,现在女儿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还是很努力,期末考试三科第一,感谢女儿的辛苦付出,道一声女儿辛苦了!


一杯清咖29266886

就说两个吧,我们班死读书的学霸,一男生一女生,都考上到上海的名牌大学。女生在上海某审计机构做总监,工资按年薪计算,根据工程量有提成,奖金另算。男生留在所读大学,现在是副院长,前途不可估量。

他们假期几乎都是世界各地度过,平时晒孩子,教育,娱乐,饮食等,都是我们所不能及。他们过是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

上学时我们就是边学边玩,曾笑过他们学习太死,不知道玩,不知道吃,不知道穿。现在,除了羡慕嫉妒恨,最多的就是后悔。


七月的雨妈妈

我就是当年那个“死读书”的人。


我20岁大学毕业,23岁研究生毕业。

读大学期间,我的爱好就是跑步、健身、看书,各种小说、诗歌、历史、哲学、社会……什么类型的书都有所涉猎。

快毕业的时候,看到很多本科学姐学妹的工作状态,不是我喜欢的,大多都在一个传统企业人事部门做些事务性工作。

所以继续选择读研。

读了研究生之后,爱好还是看书和健身,不过开始聚焦了。

开始明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然后围绕这个主线来系统地阅读,同时开始写作。

我还专门给人推荐了一些书籍,然后有几千人表示赞同和感谢,过万人收藏:

我研究生读的书没有几千也有好大几百本,每次我搬家的时候,最麻烦的就是要搬书。


那我现在状况到底怎样了呢?


现在聚焦于人才培养开发与职业生涯发展,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带了几个小伙伴,作为一个小团队;

  • 前两天刚给他们系统培训过,他们表示非常认可;

  • 签约了今日头条问答,腾讯课堂导师,新华文轩旗下天地出版社书稿……

  • 和一些专业协会开始筹划合作,沟通交流;

  • 和高校在洽谈,人才合作培养;

  • ……



如果单从收入上来说,目前还是一般般,只能说还在路上吧。

不过慢慢事业方面有些自己的进展。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独有的禀赋,

所以,走自己的路吧。

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方向,而后投入其中,让自己变得擅长,优秀。


如果你喜欢读书、思考,不用担心你是内向还是外向,只要你能在某个领域或方向变得擅长,并且给别人提供服务和价值,你就能在这个社会分工与交换中占据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