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誠: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

故居除了幾件棉襖、軍衣和珍貴的歷史圖片,沒有其他東西;節儉的黃克誠留給後人更多的是精神財富,他的“三不家規”便是其中之一:“不準動用公家的汽車,不準找工作人員幫自己辦事,不準靠我的什麼‘關係、後門’。”

黃克誠: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

人物簡介

黃克誠(1902-1986) 出生於湖南省永興縣。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戰爭、紅軍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一、第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1978年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書記。

在郴州永興縣三塘鄉下青村,有一幢典型的湘南古民居,縱深兩進,中有天井,青瓦磚牆,古樸素雅,這就是共和國大將黃克誠的故居。當年,黃克誠從這裡走出山村,參與領導永興起義,匯入革命大潮。現在,人們在這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瞻仰先烈,感悟紅色精神。

故居除了幾件棉襖、軍衣和珍貴的歷史圖片,沒有其他東西;節儉的黃克誠留給後人更多的是精神財富,他的“三不家規”便是其中之一:“不準動用公家的汽車,不準找工作人員幫自己辦事,不準靠我的什麼‘關係、後門’。”

黃克誠: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

永興縣城全景。(資料圖片)由永興縣委宣傳部供圖

1 “不是工作需要,即使浪費了一分錢,都愧對老百姓”

2017年的五一假期,黃楠女士在回永興老家講課的途中轉道長沙探親,特地去湖南黨史陳列館參觀——這裡保管陳列有黃克誠大將曾使用過的地球儀等工作物品。

期間,黃楠女士講黨史時的飛揚神采,以及她節儉的習慣給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老太太和工作人員一起用過簡餐後,見桌上還有少量菜餚沒吃完,提出全部打包。“小姑娘(工作人員)很客氣,覺得湯裡的青菜打包不好看。我說,總之是要吃進肚子裡去的,好不好看不重要,都撈上來,只要能吃,咱就不浪費。”此舉讓初次見面的工作人員感嘆良多,但在黃楠女士看來,這只是出於自己生活習慣的一件小事。她說:“我父親是個非常廉潔也非常節約的人,對自己對家人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家的生活非常簡樸,大家也都很習慣節儉的生活,直到現在也是儘量節約,不浪費。”

物資匱乏的年代,買布都要憑票,黃克誠從不利用職權給家裡特殊照顧。“我們的衣服很多都是外婆做的,穿壞了補好繼續穿,再壞再補,沒有新的。”作為家中長女,照顧弟弟妹妹是黃楠的主要任務,於是,給弟弟縫補線襪成了她童年的一大記憶,她說:“家裡的東西都是修到實在不行了才扔,最大程度上使用。”

在黃楠的印象裡,唯一一次與父母一起逛商店是在1955年。當時,身居高位的黃克誠沒有驚動任何人,和普天之下的所有的丈夫、父親一樣,陪妻兒逛商場。但是,一罐可可粉卻給這次難得的家庭出遊增添了一段小插曲。“我頭一次見可可粉,特別好奇是什麼味兒,我母親也想買。結果父親一看,標價要八九元一罐,馬上就放下了,堅決不讓買。他說,可可粉不是生活必需品,用這八九塊錢能資助老家上學的孩子兩個月的生活費了,這是比嚐個鮮有意義的事。”

2“你們要靠自己努力奮鬥成才,我黃克誠這裡是沒有‘後門’可走的”

黃克誠大將有四個兒女,但他工作繁重,與兒女相處、享受天倫之樂的時間並不多。黃楠回憶說,家庭氛圍的關鍵詞是“平和”,父親並不太會哄孩子,用得最多的一招是“給塊糖吃”,然後就讓孩子們各自玩去了。但是,他對我們的學習看得很重,經常檢查作業,“好好學習,才能好好建設祖國”。

“父親並不怎麼關心我們今後有多大的出息、能耐,更看重我們能否按自己的興趣發展,為國家做有益的事。”黃克誠對子女的要求十分嚴格,但軍人出身的他從不要求孩子們必須進部隊、考軍校,而是尊重他們的選擇,並經常告誡:“你們要靠自己努力奮鬥成才,不要靠我的什麼‘關係、後門’,我黃克誠這裡是沒有‘後門’可走的。”多年來,黃楠和三個弟妹都自覺遵守這條家規,從不向組織伸手,也不靠父親的蔭庇。最終,他們各自學有所成,在不同領域靠自己做出了一番成績。大女兒黃楠北大畢業,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任研究人員,大兒子黃煦清華大學畢業後擔任工程師,二兒子黃晴北大新聞系畢業後在人民日報社工作,小女兒黃梅是中國科學院外文研究人員,曾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學位。

“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親從不說什麼高調的話,就是用行動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該怎麼做。”父母將重學習、愛讀書的習慣傳給了孩子,也把自力更生、勤奮上進的觀念傳給了下一代。“我小時候,老家的孩子凡是上學有困難,需要支持學費,父親都會給寄錢,但是其他方面如安置工作一概不理。現在,我們也按這個方式辦事,家鄉人如果找我,我就是一個原則,上學錢不夠我們絕對幫忙,但是蓋房子娶媳婦之類一律不管。”

黃克誠也很重視培養孩子們的品德。黃楠回憶,妹妹讀小學的時候,可能是上課說小話,在“操行”一欄批了“中”。父親知道後,便把妹妹轉到了品行要求更嚴格的部隊小學,希望她能嚴守紀律。“父親不喜歡對孩子們講大道理,但如果我們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父親會指出來。”黃楠說。

黃克誠: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

位於永興縣三塘鄉下青村的黃克誠故居。 (資料圖片)通訊員 攝

3 用近乎“不近人情”的嚴苛留下勤奮節儉、自強自立、廉潔奉公的好家風

“棣華,今後孩子們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了,條件比過去好了,但一定要記住,我們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高級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子女、對周圍的人都會產生影響。從今天起我們家要訂兩條規矩。一、不準動用公家的汽車辦私事;二、不準向公家伸手要照顧。”

1949年10月下旬,黃克誠奉毛澤東主席親令赴任湖南省委書記,這是他到湖南後對妻子唐棣華說的一番話。

對此,女兒黃楠深有感觸。“公家的東西不許動,工作的地方不許進,我父親這個界限是非常明確的。不管是對我們家人,還是老家的親戚都一樣。”她說,“家鄉的人有時候帶點乾菜之類的特產來,父親很開心的,但是,第一、會算好錢給他們,第二、不會因此給人辦事。”

規矩一立,從無破例。

1976年,侄孫黃景平帶著一家子的期盼,到北京走了一趟,希望謀個“前程”。黃克誠除了接待時加了兩道菜,就送出四個字:勤奮、自律。

1979年,堂弟黃時申去北京看望黃克誠,捎上了鄉領導委託帶去的15公斤茶油作禮物。黃克誠語重心長地說:“請客送禮不利於恢復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正人先正己嘛!”叫堂弟將禮物帶回。黃時申感到很為難,離開時藉故把茶油留下了。黃克誠得知後,立即讓工作人員按市值折錢匯給鄉領導,並親筆寫信告誡家鄉的黨員、幹部,不要再搞請客送禮的事。

黃克誠用實際行動感染和影響著後人,用近乎“不近人情”的嚴苛留下了勤奮節儉、自強自立的好家風,留下了廉潔奉公、不謀私利的好傳統。

採訪手記

傳承家風無須講大道理

吳名慧

接到採訪任務,輾轉聯繫上黃克誠的女兒黃楠女士,直到電話接通前,我內心一直很忐忑。畢竟,雖有家鄉的“光環”加持,但關於黃克誠大將的家風報道不在少數,老太太願不願意接受採訪是個未知數,甚至,接不接陌生來電都是個問題。

“您好,請問哪位?”“小姑娘,不好意思,我今天一直在外面開會,咱們約明天上午10點通話可以嗎?”老太太親切的聲音傳來,欣然應允採訪請求,我心中的大石頭安然落地。

隔天,電話接通後剛響過一次“嘟”的聲音,黃楠女士就接了起來,顯然是已經等候在一旁的。通話中,年過七旬的老太太回憶起黃克誠大將的點滴往事——每一件事放在高級幹部的家庭都不簡單,但她始終語氣親和,說得“輕描淡寫”,與口中描述的父親形象如出一轍:樸實,低調,不講大道理,沒有空話套話,因為勤奮節儉、嚴格自律的家風已經融到骨子裡。

通話結束,彷彿不是完成了一次採訪,而是伴著慈祥長者的細細訴說,“穿越”回到了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親身感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家風,影響著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從黃楠女士言辭中,我深深感受到黃克誠大將的家風名不虛傳。黃老用勤奮、節儉和自律堅守著養家救國的理念,現在,這些也成了黃氏家族的家風。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若優良家風吹遍每一個“小家”,何愁優秀傳統美德不在中華民族大家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聲音

言不及私,相待以誠,相爭以理

父親生活上非常節儉,從來沒想過為個人撈什麼。父親的以身作則讓我們子女形成了一種思想,首先就是要看護好自己的國家,這就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工作的時候要盡力,出現了錯誤要及時更正,知錯就改。作為黨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恪盡職守;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以身作則;對待同志要互相幫助,眾志成城帶領大家好好做事。“有為”要從本職工作出發。

——黃克誠之女黃楠

言不及私,相待以誠,相爭以理。這三句話是父親在世時,傳給我們兄妹四人的家訓家規。他教育我們工作上要少談私人的事;與人交往要說真話實話;即便是與人有爭吵,也要拿道理說服對方。

——黃克誠之子黃煦

我在農村下放時,堂兄經常給我寫信,教我做人的道理。他說,到農村勞動,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決幹到底。經得起艱苦困難的鍛鍊,就會進步,就會為人民和國家作出貢獻。經不起艱苦困難鍛鍊的人,就會一無所成,沒有出息。

——黃克誠堂弟黃時璉

二叔教育我們,要認真讀書,從小學真本領、硬本事,從小獨立,長大了不要依靠別人。

——黃克誠最小的侄兒黃宜

黃克誠一生廉潔奉公、克勤克儉,他對脫離群眾、損公肥己等腐敗現象疾惡如仇;對自己和家人的言行作出了嚴格的規定。他小兒子結婚時,社會上婚嫁講排場之風盛行,他卻讓兒子騎自行車把新娘接到了家,既不派車,更不擺宴。

一輩子出生入死、鞠躬盡瘁的開國大將,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心中裝著的仍是黨和人民,卻唯獨沒有自己。這種高尚的品格和作風不愧是“共產黨人的楷模”,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中央黨校黨史部 牟文鵬

黃克誠的崇高品德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家人,僅從他的子女沒有一個經商這一點就可看出,他的家風是如何地廉潔。簡單生活、勤儉持家是黃克誠的生活理念,子女們也秉承了這種理念。他們深知,要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父輩的權力去贏得自己的人生。他們絕不能去經商,因為他們經商,會不知不覺地沾到權力的光,會不知不覺地被一些唯利是圖的不法商人利用。黃楠、黃煦、黃晴、黃梅4個子女,憑著自己的奮鬥,個個事業有成,品行端正,使黃家成為了領導幹部廉潔家風的典範。

——作家、編劇王子君(筆名四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