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爸妈该怎样正确辅导?

黄少刚

我是专职辅导一年级作业的,在我看来,数学家庭作业的要点不在辅导,而是引导。

一二年级的数学作业相对简单,很多家长可能只会从答案来判断孩子是否掌握。

其实并不是。

一二年级的数学,一定要狠抓课堂听讲和思维过程。


数学不像语文学习一样,每天都有新的课文、新的生字,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低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分心走神。

但数学学习又是环环相扣,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基础没打好,对以后学习影响很大。

所以一定要狠抓课堂听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开始做作业之前,可以让孩子先翻开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复述一下今天学什么,同时家长也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书本,是否有乱涂乱画、空白错漏的地方,由此来判断孩子上课是否认真(这一点集体辅导优势比较明显,我同时看几个孩子的课本,就可以大致推测出老师上课的重点内容)。

没听所以不会做和没听懂所以不会做,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重视思维过程,就是要引导孩子去理解、推导所学知识,如果数学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个科目就没什么难度了。

在平时辅导中,要重视孩子做题、思考的步骤,而不是答案对了就完事。

新知识点,我一般会抽查他们老师是如何引导,并且通过详细步骤考查。

拓展提高类的题型,在讲解思路孩子完成后,尽量让孩子重复一遍做题思路,这一点我抓得特别紧,并且经常与家长沟通,一起努力及时消化。


我也看过有些家长辅导,几乎是手把手教孩子做作业,这其实并不好,孩子很容易丧失作业主动性。


专注一年级谢

孩子上小学了,尤其是一二年级阶段,需要爸妈多花点时间进行辅导。下面我谈下我的经验。

1.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家庭作业是什么样的?

主要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进位、退位)含有加、减、乘、除的两步计算题和括号的认识,也就是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其它的还有统计和初步认识,能用一个方格表示5个或10.图形的简单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等计量单位的简单认识.所学内容比较简单.重点要注意乘法口诀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做简单的表内乘除法.两步计算的运算法则和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2.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心理和智力状况是怎么样的?

1、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

2、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3、二年级学生也渐渐产生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4、二年级学生已经能产生集体荣誉感。例如:活动比赛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

5、还有,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时,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做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3.辅导孩子数学家庭作业的一些技巧

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不要凡事都要父母帮忙。例如: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养成自己主动学习的良好态度,习惯这种生活态度之后,再来谈论如何喜欢数学。

第二,家长要教育孩子重视复习和预习。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的数学能力提高,不断强迫孩子做各种试卷,这不是好的方法。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复习和预习。

家庭学习分为预习和复习,随着年级增高,预习越来越重要,但在低年级还是以复习为主。尤其是一、二年级,要充分练习学校学习的基础知识。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在预习上下功夫,在学校学习时就会失去新鲜感,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还是希望他对老师讲的课能全神贯注。如果在上课前就知道老师讲的内容,恐怕就不会好好听讲了。复习所学过的知识也许缺乏新鲜感,但却有对课程内容再确认吸收的功效。

第三,赞美是使孩子数学进步的秘诀。但赞扬要有顺序,首先当孩子把考试卷拿回来时,先全部看一遍,然后从答对的内容着手,边称赞边让孩子说明做法,孩子受到赞扬会很愿意谈论自己的思路。然后再聚焦在不会的题上,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哦!原来是计算错误。”“想法对,可式子列反了。”以这种语气鼓励孩子,以后孩子会注意减少错误的发生。

第四,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在小学二年级,每个班都会有10%以上的孩子计算能力差。这些孩子多半是活泼好动或思考不沉着、顽皮,不专心的孩子。如果家长一味地勉强孩子去做作业,是受不到好的效果的。

对计算能力差的孩子,家长要做到:

⑴不要强迫;

⑵养成沉着思考的习惯;

⑶不要让他长时间练习;

⑷当场让孩子知道练习的结果。

家长可以故意写错答案,让孩子发现错误,也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好方法。也可以让孩子在( )中填数字,也是效果不错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必须针对错误的原因,可以重复简单问题的练习,并不是题越难越好。只要学习过程有很清楚的计算步骤,经过反复训练,就能不断提高计算能力。最主要的是每天一点一点地积累,绝对不可以操之过急,从简单往困难一步一步迈进最重要。但别忘了认同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

第五,因材施教,适量做题,培养实力。

美国有一个有趣的研究:让第一组做1种习题,反复192次。第二组做24种不同的习题,反复做8次,合计192次。第3组做3种习题,反复64次,合计192次,之后进行测验,结果是:适量做题,充分练习的第三组成绩最好,接着是只练习一种的第一组,而练习许多题的第二组成绩最差。因此看来,并不是练习题做得越多成绩就越好。

要提高数学成绩,最重要的是针对代表性的问题,反复练习直至了解为止。对于数学不好的孩子,应让他做参考书的例题,之后再对照解答 、说明,确定自己的做法对不对。如果不相符,要看看什么地方不相符,然后仔细分析解题方法,直到了解为止。一星期后再让孩子做相同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方法。让他们不论做几次都能顺利解题。有时也可以让孩子想想用其他解题的方法。

另外,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孩子,要合理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练习解题。练习题不是越多越好,只需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份测试卷,做到完全了解为止。要避免不停地随便更换问题,这样反而无法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辅导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留评提出来哦

电商研习社

小朋友进入小学,一二年级的学习非常关键,特别是一年级。这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的一年。基本上可以这样讲,在1,2年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后父母要轻松很多。

我认为在这一阶段,爸妈辅导孩子注意以下3点:

首先,要引导娃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

回家第一件事就要先做作业。

这件事情没有历过的家长可能觉得,这还不是必须的,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吗?可是事实上是,娃一回到家,可能会找各种理由逃避写作业,而且这些理由有些还是家长可能无法拒绝的事情。例如娃会说,我肚子饿了,我想先吃点东西。作为家长,当然不忍心让孩子饿着了,于是,吃吧吃吧。于是20分钟,半小时过去了。吃完,又要喝点啥,然后家里爷爷奶奶还可能会说,刚吃完不能马上坐着,要走一走,或者休息一下再写。然后又10-20分钟过去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管娃提出什么要求,一定要让他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写作业。除了内急,要上厕所,其他事情都不允许。

其次,要养成计时做作业的习惯。

爸爸妈妈可以辅导孩子计时,在开始的时候计时,结束的时候看总共花了多少时间,这样能够清楚的了解孩子完成每项作业需要多少时间,有助于帮他自己建立快速完成作业的习惯。

例如口算题,可能这次5分钟完成10道,正确9道。下次5分钟能够完成12道,正确10-11道。就可以肯定孩子,在同样的时间完成了更多的题,比昨天有进步,这样孩子会比较高兴。然后再说但是错的多一道题。我们能不能完成12道的情况下尽量都做对呢?明天我们就这样做,不需要你完成更多的题,我们争取5分钟能够做完12道,全对。这样也是进步。这样无形中就养成了在规定时间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习惯。

第三,在辅导中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根据娃的情况正向辅导.

通过娃的作业情况,可以了解到孩子是不是掌握了当天的学习内容,是不是有认真听讲。会不会独立思考。如果有发现没有掌握当天的学习内容的,要及时了解原因,并帮他巩固。现在的孩子学习的进度是拉的比较快的,每天基本上都是学习的不同的内容。如果有一段没有掌握,可能就会导致后面的内容也不会。例如语文的拼音和认字,数学和英语的基础等,没掌握的话,会直接影响他后面愿不愿意再学习。例如,我家小朋友在学拼音的时候, b,和d,p和q,ie和ei,老是分不清楚,遇到带有这样的字就很抗拒认读。我就做了一系列的字卡和游戏帮她掌握这些的区别,搞清楚之后,她就很愿意学习了。


爸妈陪你长大

我是名五年级学生家长,也算是过来人。另外也是一枚小学奥数讲师,学员中也有一些低年级学生,经常和家长交流如何和孩子"智斗"。对于辅导家庭作业,我的建议和想法如下:

千万不能带情绪!深呼吸!

这很重要!哪怕是……(此处借用一位二年级家长粉丝的评论留言)。要始终坚信自己的娃是最棒的!对,嗯,要为自己身体着想强行植入这个理念。

科学辅导

① 答疑动起来!

我想大部分辅导是题目孩子不会做找家长答疑,比如图文算式:6+□=11,□+▲=8,▲=?。一看题目家长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起来了……,我们尝试换一种答疑方式,用苹果,梨代替□和▲,加上卡片和孩子一起按题目摆好,你会发现他会更容易听进去!(举例只是给大家一个思路,这样也增进了亲子互动),低年级认知方面的都要尽可能让孩子看到,摸到。

② 让孩子做老师!

我建议每个家长都在家准备一块儿写字白板,答疑完,让孩子做小老师,重新讲一下。一方面能让孩子专注倾听,也锻炼孩子语言组织的能力,还能增强孩子认可感!当然家长要演好学生!

③ 小约定培养好习惯

好习惯光说说是养不成地!不妨和孩子签个小小约定书,

一定要平等地谈!可以是各方面的,在这里我重点谈下计算准确率。

一二年级题目相对难点不多,计算准确率一定要确保,我当时和孩子约定书是这样的:如果因为粗心导致,错一道,罚做两道,再错加倍(被抓到小辫子就得认罚),全对了要发自肺腑地表扬(拼演技的时刻到了!),该给的甜头也一定要守约。有了约定才会去专注,有了认可才会激发自主动力。

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潜力无限,像朋友一样陪伴他,帮助他,鼓励他!与君共勉!


一学堂王老师

有几点建议,属于过来人分享,希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1.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很重要,包括:认真仔细而缓慢的读题,快读的完成答题。在写作业(不仅仅包括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不要拖拉、磨蹭等。

2.孩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简单,都是老师每天在学校所讲知识的一个巩固和复习的过程,这些配套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在课堂认真听课,独立完成是没有问题的。

3.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够的,要适当的帮助孩子有所提高才行,很多家长错误的做法是不断的让孩子重复相同的题型,老师布置的作业的练习册完成之后,家长再让孩子完成类似的练习册再来一遍,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厌烦情绪。

4.帮孩子适当的提高是指让孩子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在100%保证孩子能够理解老师布置作业的前提下,帮孩子增加一些数学思维(奥数)的相关知识,能够让孩子思维更为灵活,这是家长要思考如何开展,也是要付出时间去实践和行动的。

5.不仅仅是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都是要家长抽时间陪才能有好的效果,家长分配工作和陪伴孩子的时间越合理,能够用在陪伴孩子身上的时间越多,孩子才能在家长的带领下走的更快、更远。

6.如果家长有能力辅导,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家长根据相关的数学思维教材自己上手会比一些辅导机构来的更扎实。


九斗学生心理

小学一二年级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期,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作为爸妈辅导孩子的作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让孩子学会记下作业内容,一二年级的孩子,贪玩是他们的天性,上课注意力也不太集中,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孩子到家就忘了作业是什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记下作业的方法,如找小本子记下,圈出作业的页码数等等!当然,一般老师会发作业给家长看,但是自己学会记,学会操心,对孩子来说也是有益的!

2.让孩子养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最好是放学回来就先完成作业,不能拖拉,更不能等快睡觉了再写,那时候孩子的精神状态是不太好的!

3.做题过程中学会读题,领会题意。刚入学孩子识字有限,可以帮孩子念题,但是随着孩子识字量增加就要试着放手了,让孩子自己读题,自己弄懂题意,再做题,不要让孩子养成拿题就写,下笔就错的坏习惯,孩子有一定的基础后,就要先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不会做的的让孩子反复思考,实在不会的可以留着,等孩子把会做的完成了,爸妈再检查,错的和不会做的爸妈再跟孩子一起商量!

4.完成作业后,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收拾书本,刚开始,孩子收漏的,爸妈可以提醒,慢慢孩子学会了养成习惯了就可以了!


花万勇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习惯习惯习惯。小学12年级数学相对比较简单,所有的家长都觉得可以辅导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所有家长几乎都疏忽了,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在12年级都可以考到满分,为什么我们可以看看34年级的孩子就出现了差距,56年级的孩子就变成了,有的同学不及格了,问题在哪里?你的孩子明天会不会这样?



首先12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形成的一个过程。在12年级阶段,如果孩子没有养成放学回家就写作业的习惯,没有养成写作业是第一任务的习惯,那么在34年级会进行分化,有的孩子在34年级可以继续强化自己的作业习惯,而有的孩子则变成了对作业产生了厌倦或讨厌的行为。那么很可怕的就是56年级的孩子,对于数学或语文的作业方面,已经完全有了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就变成了三种,一种是完成作业,一种是抄写作业,一种是不完成作业。

没有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而只是考虑的家长为什么不管老师为什么不管,却从来没有认为在12年级的时候,这些孩子都得做了什么?



其次我们要说一下,12年级数学学习应当注意一些问题,12年级的孩子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试卷上来分析得到,每个孩子几乎能将试卷得了满分。哦,就是这个满分,让许多家长失去了自我,认为数学就是那么简单,孩子就是那么容易的学会了。仿佛孩子根本不用教,仿佛孩子在以后考入大学之前的数学都是那么容易,都是能容易的得到一百分。

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我们要给孩子交的是什么呢?就是在12年级的时候,学习完了要检查,检查完了之后要与家长交流,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没事可以问一问,3+2你是怎么算的?摆小棒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一个动手过程,而是一个思维整理的过程。向家长讲题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口述,而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整理思维的过程。换一句话讲,如果你想学习好,那么你就要把你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讲出去。其实对于每一个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最后,有些家长可能由于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时间的问题,对孩子没有辅导的时间或能力,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做呢?其实也是很简单,那么就是让孩子给你讲,让孩子辅导你。孔老夫子曾经教育过我们,教学相长,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家长让孩子给自己讲题,给自己辅导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你辅导孩子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就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如果父母能从它的教导中学到知识,那么他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的。

总之,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无论出于任何原因,千万不要发生暴脾气这种现象,可知暴脾气会毁了一切。


小学数学与语文

我觉得要看你在什么地方,学习环境如何,换成我们这边的环境,家长根本没时间给孩子去辅导,因为孩子每天放学都晚上7点左右了,你没看错,是小学,小学啊,我们这边孩子们压力很大,小学都是7点放学,早上7点上学,中午,晚上都有很多的作业,二年级孩子适应了还好些,一年级的时候经常做作业做到11点12点,就算不会,也只能赶紧做下一个题,留着第二天问老师,大人帮忙都顾不上。

我们有个同事,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后来看到当地教育风气是这个样子,决定带孩子去市里读书,它孩子是学前班结束后去的,到市里读小学,去呗就是市里是每天4点20放学,空闲时间很多,他们不仅可以给孩子辅导,还能给孩子学习一些业余的爱好,比我们县城里强多了。我问过他辅导孩子的方法,比如数学,最简单的一个方式,就是多练习。他给孩子买了很多习题集,实际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一二年级的习题,颠来倒去就是那么几种类型,那些算式,孩子基本做上一个月,就已经烂熟于心了,会了方法后,我这个朋友还给孩子买习题,做过的都重新买一本,继续做,要不就去复印老师们出题时印刷的模拟小卷子,给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做,我问过他图什么,我朋友说这样一是可以让孩子熟练的记忆数学解题的办法,二是让一些技巧变成自然的技能,提笔就来。三是让孩子练就快速做题的本领,解题快了,就有时间检查,更适合应考。我当时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后来回家也给孩子买了好多习题,虽然平日里一到5没有时间做,但是周末做一做,一年下来孩子进步很大,起码做数学卷子不再半天憋一张了,而是10来分钟就可以写完一页卷子,这是我当初想都不敢想的。

另外就是给孩子辅导,我这个朋友是个慢性子,他媳妇是急性子,所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人说爸爸和善了孩子学习好,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他爱人经常因为孩子不会做题或者做错了就发脾气,到是他特别有耐心,孩子错了后给孩子好好讲解,孩子以后再有错误,也敢和爸爸沟通,不会那种错了回家不敢说,乱报成绩一类。孩子一开始可能会经常犯错误些,但是有耐心,有恒心的话,就会慢慢扭转过来,不仅有一个号成绩,还会有一个号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去考虑的。

至于让孩子和同学一起学习,这个仁者见仁,我那个朋友的孩子,很少和小伙伴们玩耍,不是不合群,是不喜欢和同学玩,他父亲陪伴他的时间就很充足,孩子喜欢和爸爸在一起学习和玩耍,我朋友也说,现在孩子小,和小朋友一起可能攀比性更重,争强好胜做题就会走私,比如刻意在乎谁先写完的啊,或者我看看你答案一类的,他不希望孩子这么小无意中学会投机取巧,所以一直是孩子自己回家学习,没有像我们那种让小家伙们打伴一起做作业的情况。


衣袖556

作为一个儿童学习能力训练师,我近来和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一起工作比较多。6-7岁的孩子入学了,从幼儿园那个游戏为主的环境中出来,可能还贪恋着幼儿园的各类玩具、香喷喷的饭菜、老师像妈妈一样温暖的怀抱、蹦蹦跳跳开心玩耍的小伙伴呢。但是他们确实要上学了,进入学校,就是一个小学生,学校里的各种规则、制度、要求都在规范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也在改变着他们原有的幼稚状态,逐步融入以学习为主的环境中。

我认为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来说:



1.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学习特点,孩子们的专注力维持时间只有15-20分钟,这是很正常的状态。要想持续更久,就需要有趣味的内容来抓他们的大脑了。所以我们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坐在那里半小时不动,而是要耐心引导孩子专注于作业。

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自控力也不同,原因可能是感觉统合水平不一样,而学习能力关乎孩子学习的效果、效率和成绩,所以感统就是孩子们普遍的需求。有效的学习能力训练一定包括感觉统合的训练,我们不要忽视孩子们身体运动的作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可以使普通的孩子更优秀,使优秀的孩子更卓越!



2.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的学习目标,一二年级孩子的学习目标,不是考一百分,真的不是。可能孩子会给自己订考满分的目标,但家长一定要明白,低年级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孩子爱上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的养成!

3.爸妈该怎样正确辅导,基于上面分析,我认为,爸妈不要在家里教孩子知识,而要帮孩子充分运动,增加自控能力,降低学习焦虑,保护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对学校有热爱的感情,对老师有崇拜的想法,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全身心追随老师的学习习惯!


黄衣心理


(图片来自网络,家庭作业可以少,莫让小孩扎书堆!)

我家儿子二年级了,数学还不错,辅导数学作业,按老师要求来做,这最重要。我还是从儿子说起,

家庭作业有以下:

⭐预习作业

我们老师要求看一遍,不必做题。所以一般就是孩子看过之后问他是什么内容即可。

预习就是让孩子知道讲什么,不能让他了如指掌,不然他会认为没听课必要,而漏听了老师的解题讲解。

⭐巩固作业

这是老师上课之后为巩固课堂知识而留的作业,让孩子回忆课堂内容之后做,一般情况做题不可查书,不会跳过,做完之后问家长。家长只是点拨,或指出与某例题同类型,万不可讲得特清楚。与老师讲的有差异,对孩子无益。

⭐改错作业

这可是作业中的重点研究对象。要知道孩子怎么做?和孩子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倾向于同类例题与错题对比来看。如果有时间建议出二三道题来巩固。

⭐复习作业

找本小节阶段错题来做,对即通过;错翻书找此部分进行知识学习和例题回顾,当然之后还得练习。

⭐试卷作业

限时完成,一鼓作气,当考试对待。错误不用管老师会判断,不会的当然可以稍讲讲

有一点:什么作业,都不要害怕暴露错误给老师,还作业以本来的错误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