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干仓好还是湿仓好?

茶余一杯1

干仓普洱茶,是指存放于干燥、通风、空气湿度小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

干仓不是普洱茶的制造工艺,而是后期保管的一种方式和环境;湿仓普洱茶,指放置于空气湿度较大、高温潮湿(如沿海湿热地区)或阴凉潮湿(如地下室、地窖、防空洞等)的仓库里完成陈化的普洱茶。


干仓茶

左边湿仓茶,右边干仓茶


湿仓不是普洱茶的制造工艺,而是后期保管的一种方式和环境。湿仓普洱茶,基本是开始定义于香港。曾经,以绿茶、乌龙茶为主,传统的普洱茶过去后,大多人难以接受其口感,为了去除这种强刺激的苦涩口感,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港人就把它丢在仓库里,由于南方特殊的湿热环境,再加上放于仓库内不管不问。


几乎很少人为去通风或拿出来,经过一段时间后,意外发现经过高温、高湿、不通风能使普洱茶品快速转化,口感更加使人接受。然后,继而形成了人为的仓储方式。


区别:干仓普洱其外形光洁、透活力,陈香浓郁高长,茶汤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喉部、鼻腔有较强的燥热感。尤其在香气上,陈香优于湿仓的普洱茶。



经过湿仓的普洱茶,初期有较明显的霉味,外形色泽较乌暗,陈香低淡,水气较重,茶汤红浓欠亮,味较甘甜,喉部滑感较明显。湿仓的普洱茶滋味往往比“干仓”普洱茶甜。


干仓或湿仓条件,一切自然而然,遵循四时变化,这样的条件,在中国的北方,四季分明,冷热寒暑自然交替,会越来越受到茶友们的重视和喜欢,未来的茶的仓储,一定是北方自然仓出好茶,且又让人放心少有因湿热带来的不良霉变和卫生不适宜!



东家APP

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把干仓与湿仓这个概念搞清楚。所谓干仓,基本上指的就是常年湿度比较低的地区,比如黄河以北、云南大部分地区、西藏、新疆等等。在这些地方储存的普洱茶,我们通常称之为干仓茶。

所谓湿仓茶,通常将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两广、福建等常年湿度比较大的地区储存的普洱茶称为湿仓茶。常年平均湿度低于80%的茶,基本上我们就称为干仓茶,这样划分比较科学一些。

云南也是有湿仓茶的,例如元江、西双版纳的景洪,在那里储存的茶通常也有湿仓味。至于气温和干、湿仓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大了,比如北京夏天的气温还是非常高的,但在那里储存的普洱茶依旧是干仓茶的特征。因此,干仓与湿仓主要还是与湿度关系比较大。

干仓茶与湿仓茶各自的优点

近十来年,随着普洱茶的普及以及对存储要求的提高,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高湿地区也出现了许多保存得好的普洱茶。有的是控制仓库的湿度,也有的安装空调,将湿度和温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之内。爱茶之人各有绝招,他们手上储存的许多茶叶不比在干仓状态下存储的差,有的品质甚至还超过了在干仓状态下的。

干仓茶的优势在于香气高,集合度好,无杂味,茶气保持得比较好,就算是经过十年,二十年的储存,它本身的地理特征也能很直接的反应出来,将茶叶的大部分特质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缺点就是后期转化慢,变化小,汤水的质感稍不如意。

保存好的所谓湿仓地区的茶,优势在于后期转化快,茶汤的质感柔润,粘稠度高,甜度也不错,令人不适的苦涩味退去的速度快,茶味比较醇厚,和喝老酒有些相似,少了一分烈,多了一些柔,这本来也是普洱茶转化的魅力所在,当然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保存得当的基础上。

储存普洱茶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财力,就像养小孩一样,要精心照料,决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就会全功尽弃。我们看到在广东的爱茶之人,他们对茶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茶,这是值得我们每个茶友学习的。

欢迎各位茶友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