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大名矶,哪一个徒有其名?

一般来说,长江三大名矶是指燕子矶、采石矶和城陵矶。矶的本义是指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既然号称三大,定然在地理条件上有其独特之处。

长江三大名矶,哪一个徒有其名?

燕子矶

燕子矶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观音门外,作为长江三大名矶之首,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燕子矶海拔36米,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势如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燕矶夕照”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燕子矶附近有弘济寺、观音阁等建筑。岩山有12洞,为江水冲击而成,大多是悬崖绝壁,其中以三台洞最为深广曲深。燕子矶总扼大江,地势险要,矶下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是重要的长江渡口和军事重地。

据说1300年前,官场失意的李白顺江而下,被燕子矶的山色吸引后登临矶顶,以石为樽,江水为酒,把酒问天,结果吞江醉石,为燕子矶留下了一个“酒樽石”。

长江三大名矶,哪一个徒有其名?

朱元璋题诗燕子矶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南下集庆时,就是从这里登陆。观音阁旁悬壁上,原有铁索穿石而挂,即为当年军师刘伯温系舟之处。观音阁旁的平台,即为明太祖皇后马娘娘的梳妆台遗址。又有传说明朝建立不久,踌躇满志的朱元璋来到燕子矶,兴之所至,诗情勃发,口占一绝云: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虹作杆又如何?

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诗虽俚俗,却风格豪迈,尽显王者之气。

在燕子矶山上临崖处,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手书:“想一想,死不得”的石碑一块,背面还有几行春风化雨、暖人心脾的劝诫语。这是陶行知先生当年在燕子矶乡晓庄村办学期间,听说经常有失意人来此矶头跳崖,十分婉惜,于是便带着学生在此竖了劝诫碑,此后确实感化劝导了许多失意轻生者,真是功德无量。

1937年12月间,侵华倭寇在此地江滩集体屠杀五万名以上的中国人,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屠杀场地之一,在今天的燕子矶公园内立有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国之耻辱,永志莫忘!

长江三大名矶,哪一个徒有其名?

采石矶

采石矶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因其形如蜗牛,且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采石矶历来为江南名胜,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题诗咏唱,特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这里饮酒赋诗,相传最后因酒醉后欲江中捉月而淹死,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著名的宋金采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60万人马分四路南侵,他自己率领数十万于同年11月抵达采石矶对面江岸,跟宋军隔江对峙。江南宋军因“易将”而无人负责,正在此地犒师的参谋军事虞允文蒿目时艰,毅然主动负起守卫重任,指挥军民于此成功击败准备渡江南进的金军。

采石矶是有名的旅游风景区,现在有有翠螺山、太白楼、三元祠等景点。

城陵矶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东北15公里长江与洞庭湖交会处的右岸,距市区7.5千米,隔江与湖北省监利县相望。《水经注》记载:“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根据多种历史文献的记载来看,以前应当有一矶头,滨临江岸,南北介于东风、芭蕉两湖之间,面朝荆江,成为三面临水的岛矶,是此处丫字形水道南侧的洞庭湖口节点。但此一矶头因是土质,经不起长年累月的江水冲刷,现已荡然无存。现在的城陵矶,已经只是一个地名了。此处的城陵矶港是湖南重要的集装箱集散地,深水泊位得天独厚,机械化作业程度湖南一流。

如果你游览了燕子矶、采石矶,想凑个整的,对比下三大名矶的风光异同,那可就要失望了。

单就风景而言,位于江西九江彭泽县城下游约一里处长江南岸的澎浪矶,与燕子矶和采石矶尚有得一拼。澎浪矶(彭郎矶)以怪石屹立江中,顶风遏浪,惊涛澎湃而得名。与“长江绝岛”小孤山(小姑山)隔江相望。宋代民间将“澎浪”讹作“彭郎”,将“孤”讹作“姑”,于是便有彭郎为小姑婿的传说,云“ 彭郎者,小姑婿也”,后世遂以此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名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就是以此传说而创作的。

可惜,由于历史原因,长江三大名矶由来已久,城陵矶已占得先机,纵然是徒有其名,也还得继续“名”下去,彭郎再好,也是暂时挤不进去的,不过彭郎也不必心中不平,有小姑相伴,美人如斯,名也乎,利也乎,可以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