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上瘾?不如先从背后的App下手

现在,科技在潜意识里已进入了你的身体,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也生产出“低头族”“振动幻听综合征”及“数字原住民”等词汇,描述科技给我们造成的影响,它们昭示了一部分人感觉到的不安情绪。曾有学者分析电视让受众失去了思辨能力,夺走了一代人的童年,如今也有大量研究者把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智能设备放在同样的位置上。

智能手机上瘾?不如先从背后的App下手

事情是否有别的可能?我们确实如此脆弱不堪吗?或许,我们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有选择地设计和使用App。

智能手机影响了大脑,但一定就不好吗?

如今,我们用智能手机帮自己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录真实信息,帮我们找到一些人并且和他们交流。智能手机俨然已成为我们的一颗外置大脑。

一旦丢了手机,你会觉得自己好像被截去了一条手臂或大腿,一个智能手机原住民通常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一部智能手机,他该怎样度过接下来的分分秒秒。

聊到智能手机,如今媒体每天都在向消费者传递着和它相关的负面信息。如果全盘接受这类信息,你得到的将是一幅荒凉的图景。这些报道呈现出人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孤独、焦虑,年轻人尤其如此。

智能手机上瘾?不如先从背后的App下手

这群年轻人不怎么喝东西,睡眠都变得比上一代人少,甚至连驾照也懒得申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个让他们始终保持在线的东西——智能手机。

我们必须弄清楚一点:智能手机正在影响年轻人的大脑。

和上一代人相比,年轻人如何行事、思考在发生着变化。但真正重要的问题并非智能手机要不要对这种变化负责,特别是考虑到,一种新的科技总会改变使用者的大脑。思考这种变化是好是坏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它就像代际之间的误解一样,是一种古老的谬误。

智能手机上瘾?不如先从背后的App下手

当人们对智能手机产生忧虑时,他们常常大谈“为了年轻人的精神健康,我们应该把年轻人和智能手机隔离开来”。但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或许早已把智能手机看作自我的一部分。一个年轻人对关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屏幕这个媒介,如同模拟关系和数字关系一样,在智能手机呈在线状态给年轻人带来了广阔的可能性,他们能通过智能手机更加快捷方便地完成工作任务,处理生活杂事。

我们和智能手机之间的联系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清楚这一点。智能手机正在变成我们的一部分,它改变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我们日益依赖借由它与这个世界相连,进而改变我们如何解读这个世界、如何与世界交流。拒绝智能手机,就是在拒绝未来生活的趋势与进步。

防范智能手机,不如防范成瘾App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智能手机彻底改变了,它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其打着口号让我们远离智能手机,不如说是那些令人停不下来的APP绑架了我们。

外国一家网站发起过一个引人瞩目的投票,共有20万iPhone或iPad用户给不同的手机App排名,评定这些APP让他们感到多么“快乐”或“不快乐”。让他们感到最不快乐的前10个App里,有两个是仿《糖果传奇》(Candy Crush)的游戏,而《糖果传奇》这款游戏早已声名狼藉,它的设计非常具有成瘾性。社交媒体类App如Reddit和Facebook,以及约会类App,同样也在最不快乐的榜单里位居前列。

智能手机上瘾?不如先从背后的App下手

但智能手机不是一张纸,它甚至也不像电视那么简单。各种智能手机本身,它们搭载的操作系统以及系统上运行着各类的App——开发者和设计师推出它们,是为了把我们用户的注意力转化为利润。

上瘾的App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交互细节,可以让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激增,出现“行为上瘾”。行为上瘾跟物质上瘾的生理机制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刺激大脑中的同一个区域出现的结果。

智能手机上瘾?不如先从背后的App下手

我们的大脑自有适应性,它在不断适应着目前的新环境。伴随大脑演化,我们能做的只是顺应这个过程。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确也面临着一类挑战,就是如何处理我们与智能手机之间的关系,不过在此之前,先退出正在刷得停不下来的App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