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兩年被打回原形,協鑫集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富凱摘要:兩年前要做綜合能源金融服務平臺,在監管大環境下突然剝離,現在又跟風去追半導體產業,這樣的朝三暮四怎能支持價值投資。

5月11日,協鑫集成(002506)突然宣佈,曾被寄予厚望的互聯網光伏金融業務已被公司剝離。

折騰兩年被打回原形,協鑫集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協鑫集成財務總監賀德勇在2017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曾創新開展互聯網光伏金融業務,但由於互聯網金融市場發展尚不成熟,面臨的監管形勢和行業環境錯綜複雜,行業風險突出。公司已將這部分業務剝離。

據富凱財經瞭解,該公司於2016年5月份正式推出了互聯網金融平臺,當時的新聞稿稱,這一平臺上線60天成交就達到了2億元,顯示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然而,不到兩年,曾被公司寄予厚望,並定位於“一站式綜合能源金融服務平臺”,深耕能源領域供應鏈金融,成為協鑫集團在“能源+互聯網+金融”業務上延伸的平臺卻突然被剝離,這難免會令一些投資者唏噓。

實際上,近期協鑫集成面臨的問題還不止於此,其剛剛扭虧的業績被打回原形,毛利率逐年下滑,資產負債率卻居高不小,目標拓展全球市場但出師不利,同時,頻繁的人事變動也暗藏玄機。

扭虧“拖泥帶水”|協鑫集成再次鉅虧原形畢露

正如一些媒體所述,對於光伏產業來說,2017年是復甦的一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超預期的達到99GW,同比增長26%,國內光伏行業在上網電價調整帶來的搶裝效應、分佈式市場及扶貧項目快速擴大、新興市場開拓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協鑫集成也於2017年完成了不那麼華麗的“轉身”,為什麼這樣說呢?

折騰兩年被打回原形,協鑫集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2016年,協鑫集成營業總收入120.3億元,同比幾乎翻番。但淨利潤卻突然大跳水,本來其預計淨利將超過1億元,但修正之後卻“有盈轉虧”,淨利潤虧損接近2700萬元,扣非後淨利虧損更是高達7600萬元。

2017年,協鑫集成通過“多樣化產品、全球化佈局、智能化製造”成功轉身,實現營收144.47億元,同比增長20.12%,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2385萬元,同比增長188.63%,實現扭虧為盈。

但是這個轉身顯然還“拖泥帶水”,該公司公告顯示,協鑫集成2017年扣非後淨利虧損達到1.70億元,同比還下滑了123.59%。

顯然這次扭虧“扭”得並不徹底,這也能從今年協鑫集成的業績表現一窺究竟。

不久前,協鑫集成發佈2018年一季報,公司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20.21億元,同比下降18.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7億元,同比下降16.91%。營收淨利雙雙下滑,此數據對“協鑫集成”來說並不利好,可謂“原形畢露”!

不僅如此,由於一季度業績虧損金額較大,組件產品價格持續下降導致毛利率略有降低。協鑫集成還預計,2018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億至0.0,同比變動-516.45%至-100.00%。

伴隨著業績不佳,協鑫集成銷售毛利率逐年下滑,已從2015年的15.39%跌至2017年的11.92%,同時,資產負債率卻畸高不下。2015年達到75.77%,2016年和2017年都接近80%。負債合計分別達到112.03億、161.45億和161.15億。

業內人士表示,資產負債率的高低是評價上市公司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健康的資產負債率水平處於40%~60%之間。資產負債率高,財務風險就相對較高,越有可能引發現金流不足,資金鍊斷裂,不能及時償債等問題,從而導致企業破產的情況。

而21世紀經濟報道之前還曾報道稱,受此前超日破產影響,協鑫集成的銀行授信受到較大影響,而非銀融資成本比正常銀行融資成本普遍高2到3個百分點,這對協鑫集成的正常運營帶來較大壓力。

前途莫測|海外業務成重心卻遇貿易牆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協鑫集成也在不斷想辦法,其中主要的是開拓全球市場。

該公司之前曾表示,隨著產能全球化、行業集中化不斷加強,協鑫集成正實施市場重心的戰略轉移,重點佈局海外市場,提升海外市場業務佔比,增強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及綜合實力,實現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協鑫集成海外業務同比增長210.37%,佔公司全部業務收入比例26.37%,並將通過收購協鑫新能源10.01%股權,利用其全球市場資源,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快速提升公司的市場反應能力,配合公司的海外EPC業務,拓寬公司的海外銷售渠道。力爭在2020年實現海外銷售佔比達到70%。

也就是說未來三年,協鑫集成海外業務佔全部業務收入的將從26.37%升至70%,這個步子邁得確實很大。

但是,協鑫集成今年伊始就出現“開門黑”,一季度受到美國“光伏201 法案”及印度“雙反政策”的影響,美國及印度市場有效訂單不足。同時,新市場的開拓及訂單的形成存在一定的滯後性,使得公司產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這也導致一季度業績出現季節性虧損。在貿易壁壘層巒疊嶂之下,未來要達成戰略目標,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折騰兩年被打回原形,協鑫集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業績不佳,前景並不那麼光明,協鑫集成的投資者也紛紛用腳投票。近兩年,該公司股東已從21.30萬下降至15.96萬戶,也就是說有5萬多戶股東選擇離開。

折騰兩年被打回原形,協鑫集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同時,該公司股價也從2015年的19.40元/股跌至目前的4.56元/股,較峰值跌去75%。

人事巨震|不到一年為何兩次換帥?

除了市值大幅縮水,今年初,協鑫集成人事也發生了劇烈變動。

今年1月,協鑫集成發佈公告稱,因戰略部署及內部工作調整需要,公司董事長朱共山辭去董事長職務,由總經理舒樺接任董事長;同時,舒樺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由羅鑫擔任。朱共山辭任後仍為公司董事。

據瞭解,這次人事變動,距離上次協鑫集成重大人事變動僅不到一年的時間:2017年1月18日晚,協鑫集成發佈公告稱,因戰略部署需要,擬推選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為董事候選人,並在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擔任協鑫集成董事長,原董事長舒樺辭去董事長職務,辭職後將擔任協鑫集成董事、總經理職務。而這時舒樺擔任協鑫集成的董事長還不到2個月。

不到一年兩次換帥,協鑫集成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棋?部分投資者也感到迷茫。

目前,協鑫集成因籌劃重大事項而停牌,該公司擬通過現金購買或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一家國家專項重點支持的半導體材料製造企業,預計交易金額將達到股東大會審議標準,並對公司構成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