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的寧王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寧王謀過反嗎?結局如何?

空白72358313

《儒林外史》第八章中,有這麼一段對話。


婁三公子道:“新建伯此番有功不居,尤為難得!”

四公子道:“據小侄看來,寧王此番舉動,也與成祖差不多;只是成祖運氣好,到而今稱聖稱神”。

文中的寧王,指的就是朱宸濠。

明朝正德年間,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比如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等人,這還不算牛,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楊慎,這也還不算牛,心學大師王陽明也是正德年間的人物。

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牛人?因為經濟空前繁榮,正德皇帝朱厚照有個好爹朱祐樘開創了弘治中興。

可是,朱厚照先生在歷史上的形象卻是啥事都幹,就是不幹正事的主。這傢伙是典型的不靠譜,

比如,剛登基不久,就提攜了自己的大伴臭名昭著的太監劉瑾。

這件事直接把大明王朝變成了地獄,比如王陽明就因為反對劉瑾,被流放貴州修文。

這和寧王有什麼關係呢?正是王陽明改變了朱宸濠的命運。

寧王,其實是一個封號,最早一代寧王叫朱權。

當年明成祖朱棣坑了朱權,聲稱一起“創業”,其實就是反對建文帝朱允炆,承諾事成後共分江山。

結果事成後,朱棣反悔了,把朱權分封在江西,關於平分江山這件事,朱棣早忘了。

這讓朱權很憤怒,但是卻也沒辦法,於是告誡子孫,有機會一定要報仇。

百年後,這個機會終於讓後來的寧王朱宸濠等到了,於是他積極準備,比如行賄楊慎他爹,內閣首輔楊廷和,拉攏失意才子唐伯虎。

這裡要說一句,關於朱宸濠,最有名的莫過於《唐伯虎點秋香》裡的寧王,但是與電影不同,唐伯虎其實積極主動投靠了寧王,但是發現寧王的野心後,又裝瘋賣傻的跑了。

為什麼?誰想好日子不過,幹那個掉腦袋的勾當?

朱宸濠再差,其實也比朱厚照好。但是他命不好,能力不強,口碑也不行。他本想學習朱棣,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失敗了。

這也不能怪他,朱宸濠的運氣實在太差,誰也不會想起來,半路上會殺出程咬金。王陽明居然只花了兩個月就平定了朱宸濠的叛軍。

正所謂,時也命也,這就是朱宸濠的命,就如吳敬梓在書中說的那些,要是他成了,就是真龍天子,只可惜朱宸濠失敗了,成了歷史的笑話,永遠的反派。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一般人瞭解寧王朱宸濠謀反,可能是從周星馳的電影裡吧。

唐伯虎(唐寅)與朱宸濠之間的真實故事如下:

《明史•文苑傳》:“寧王宸濠厚幣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使酒,露其醜穢。宸濠不能堪,放還。”

馮夢龍《智囊》記載的更詳細:

宸濠甚愛唐六如,嘗遣人持百金,至蘇聘之。既至,處以別館,待之甚厚。六如住半年,見其所為不法,知其後必反,遂佯狂以處。宸濠遣人饋物,則倮形箕踞,以手弄其人道,譏呵使者;使者反命,宸濠曰:“孰謂唐生賢,一狂士耳。”遂放歸。不久而告變矣。

唐六如就是唐伯虎。既然進了《智囊》,讀者會覺得一個狂放的畫家,對政治如此精明,說明唐伯虎真是天才。其實明朝的政治根本不需要天才去了解,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

因為祖先的原因,寧王朱宸濠沒有繼承衛隊。通過行賄劉瑾,他獲得了擁有衛隊的權力和經費。通過這次複雜的運作,他也結識了正德皇帝身邊的親信。雖然大學士費宏一直反對。

在當地,朱宸濠一貫行徑不端,強取豪奪、結交土匪、危害地方。江西地方官與南京御史一直有控告。兵部不聞不問。

1514年,衛隊到手。他要到了處理當地皇族的權力。他讓部下叫他皇帝,讓他們穿朝服隨侍,這些要求被拒絕。令人吃驚的是,正德皇帝仍然無所謂。

第二年,他開始招募軍事指揮人才與謀士。費宏經過江西的時候,幾乎被害。

1519年,控告寧王謀反的七份報告已經送達。朝廷無動於衷。

7月14日,寧王起兵叛亂。

明朝政治的奇特之處在於,一片泥淖之中,除了費宏等幾個明白人之外,恰好還有王守仁(王陽明)恰好在江南。王守仁一聽說寧王動靜,就集合軍隊併發布假消息說有大軍正在趕來,及時阻止了寧王一陣子。

雙方交手後寧王一直不利。8月20日水戰中,王陽明在局部重複了赤壁之戰,他的軍隊點燃小船漂入寧王船隊,寧王戰船著火,逃跑並被俘。

雖然只有43天的叛亂,但寧王十年的為非作歹,江西已經一片狼藉。


神州袖手人

歷代封建王朝的皇族之間都有許多因為爭奪皇權而引發的骨肉相殘、父子相爭之悲劇,明代也不例外。明代最著名的皇族反叛事件,就是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子手中搶來皇位。到明代武宗年間,實際上也有一場聲勢浩大的皇族反叛,但最終歸於失敗。下面我們就簡單回顧一下這場內亂。

明武宗朱厚照

“寧王之亂”的“主角”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五世孫,朱權原本在“靖難之役”中對朱棣有極大的幫助,但後來遭到排擠打壓,封地遷往南昌,後來差點被謀害致死。弘治年間,朱宸濠繼承寧王之位。當時寧王府內的方士稱朱宸濠有天命,且受封之地南昌城風水上佳,城池東南有天子氣象,再加上明武宗一直沒有子嗣,朱宸濠因此而心懷異志。

朱宸濠與其手下李士實、劉養正等人密謀造反。正德二年(1507年)開始,寧王朱宸濠與皇宮中的宦官勢力勾結。重新獲得了藩王親兵護衛的特權。不久又開始在地方上掠奪民田,在王府內蓄養死士,私造兵甲。大才子唐伯虎曾經就在寧王府中,但後來看出寧王反意,於是裝瘋潛逃出去,這才留下一條性命。

唐伯虎

正德十四年(1519年),太監張忠、御史蕭淮等先後告發寧王罪行,武宗下旨收其護衛並歸還所奪之田。寧王眼看事情敗露,於六月十四在南昌起兵造反,詐稱武宗非明孝宗所親生,自己奉太后密旨,入朝監國,殺江西巡撫孫燧和江西按察副使許逵,集結兵力號稱十萬人,併發檄各地,指斥朝廷。迅速出兵攻佔了南康、九江,並計劃出兵攻取南京,進而舉行北伐。

時任南贛巡撫,都察院僉都御史王守仁(即鼎鼎大名的王陽明)得知叛亂後,與吉安知府伍文定佈告諸郡,舉兵勤王。能文能武的王守仁用計迷惑朱宸濠,使朱宸濠以為朝廷早有防備,叛軍在南昌不敢出動,王守仁乘機拖延時間集結兵力。七月三日,朱宸濠發現中計,親率軍隊圍攻安慶,遭到明軍頑強的抵抗,此時寧王用兵前線,卻忽略了後方佈防,王守仁抓住戰機,於七月二十攻克了朱宸濠“老巢”南昌。寧王聞訊,急忙回救南昌,卻又中王守仁詐敗之計遭到伏擊。寧王眼見形勢不利,調九江、南康叛兵增援,企圖一決死戰。叛軍的大反撲迫使王守仁軍一度退卻,但伍文定身先士卒,斬殺後退者,王守仁軍重鼓士氣反擊成功,叛軍損失人數達兩千人以上。七月二十六日,王守仁火攻寧王聯結一齊的艦隊,殺其將士三萬餘人,朱宸濠父子及李士實、劉養正等皆被擒。“寧王之亂”至此結束,前後共四十三天,也可見王守仁等傑出的軍政才能。

王守仁

但“寧王之亂”的餘波尚未平息,由於捷報尚未送達北京,尚武好兵的明武宗自稱“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於八月廿二率萬餘官兵南下“親征”。明武宗到達涿州時,終於獲得捷報,但明武宗仍一意南征期間弄出不少鬧劇。十二月,武宗在通州處死朱宸濠,除寧王之藩,這次叛亂這才正式落下帷幕。

張廷玉等:《明史》

滕妍、曹大偉:《漫談王守仁的軍事成就》

江鳳蘭:《淺析寧王宸濠叛亂之原因及準備》

回答者: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個人簡介:雷曉凡,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長,季我努學社自媒體主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採訪與資料整理工作。目前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抗戰金融史。


季我努學社

寧王確實造反了,看過電視劇《機靈小不懂》的應該都有些印象,裡面就有寧王造反的情節。不過要說寧王造反,就必須得搞清楚這個“寧王”的傳承情況和歷史淵源。

討論寧王的故事,首先要從朱棣造反說起。當年朱允炆削藩,朱棣被逼的造反。朱棣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比較弱,就拉攏了他的朱權。這個朱權是第一代寧王,手上有打仗非常厲害的朵顏三衛。朱棣就威逼利誘騙朱權跟他一起造反了,還許諾他成功了以後兩人平分江山。

可是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朱棣造反成功後自己做了皇帝,決口不提跟朱權平分江山的事情。朱權也知道朱棣是怎麼想的,但是他也沒辦法,就提出到南方富庶的地方當個逍遙王爺。但是朱棣又不放心朱權,擔心他會造反就不答應。最後把朱權放到了南昌,並且讓人嚴密監視著他的動靜。從此以後寧王一脈就跟皇帝一脈不對付,一直心懷抱怨。

朱權的孫子繼承寧王后,因為擴建王府的事情跟朝廷起了糾紛,最後被剝奪了護衛,失去了領兵的權利,成了光桿司令。

到了朱權的玄孫朱宸濠手裡。當時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非常昏庸,只知道吃喝玩樂,寵信太監劉瑾。

朱宸濠看到了朝政的混亂,覺得等到了機會,想把他祖上丟掉的江山給搶回來,就決定造反。寧王一脈護衛本來被剝奪了,手底下沒有兵。朱宸濠賄賂了太監劉瑾,跟朝廷要來了組織護衛的權利,並且偷偷的增加了護衛的人數規模,開始招兵買馬為造反做準備。

為了贏得準備的時間,他知道朱厚照喜歡玩樂,就經常給朱厚照送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獻媚。因為這個,儘管有人告發他要造反,可是朱厚照還一直不信。

後來因為誤會皇帝知道了他要造反,派人來抓他。他才緊急發動叛亂。不過一方面因為準備不足,另一方面他的實力確實不怎麼樣。從起兵到被滅只用了一個月時間。

朱厚照這個愛玩的皇帝聽說寧王起兵造反了,一度高興的跳起來。因為他有理由玩帶兵打仗的遊戲了,在皇帝的御駕親征下,寧王叛亂很快被平定。


漂浮菌

尊崇道教的寧王!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寧王是誰?他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參與過“謀反”嗎?寧王就是朱權,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是一個信奉道教的人,熱愛文學、戲劇,心性溫和。是一個軍事才能傑出,驍勇善戰的人。

那麼後人為什有人說寧王朱權參與過謀反,反叛明朝建文帝?真相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寧王朱權確實參與過靖難之變,但是他卻是被迫起兵的,在靖難之變中寧王朱權被朱棣綁架,共同反叛建文帝,寧王朱權進入燕軍之後,時常為朱棣草擬文章和指令,朱棣對朱權也有許諾,答應朱權事成之後,平分天下。但是朱棣即位後,以種種原因將朱權改封於南昌,並加以迫害,這時的寧王朱權只好將心思寄託於道教、戲劇、文學,鬱鬱而終。所以準確來說寧王參與過叛亂,但是卻是被強迫的!




BM大嘴

燕王善戰,寧王善謀,說的就是明朝的寧王,可惜的是寧王謀反失敗,寧王一家歸西。

朱元璋把皇位傳給朱允文,朱允文上臺後大力撤藩,寧王裝傻充愣回到自己的封地,因為寧王有“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朵顏三衛皆驍勇善戰”,封地比朱棣更靠北,在沒明白朱允文的意思是撤朱棣的藩,隔岸觀火朱棣造反,可見寧王的心思。

面對朱棣造反,寧王沒有像朱橞那樣惶恐出逃,也沒有像朱植那樣逃往南京;儘管燕王大兵當前,寧王仍能按兵不動,既沒有回京,也沒有表現出倒向燕王的傾向,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正確的謀略。

可惜寧王善謀,沒有皇帝命,在宣佈造反後,43天失敗,寧王一家被殺。


中原一哥

寧王朱宸濠(?——1521),康王朱覲鈞的兒子,長久以來一直野心勃勃,極力謀求發展自己的勢力,意圖奪取最高權力。

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正式發動叛亂。六月十四日,他以慶祝生日為由,宴請招待地方官員,等地方官員到後,他卻令埋伏在周圍的侍衛將地方官員包圍起來,聲稱奉太后秘密旨意,起兵入朝。江西巡撫副都御史孫燧和按察司副使許逵不從,都遭殺害。王綸,潘鵬等人都依從叛逆,然後朱宸濠任李士實,劉養正為左右丞相,任王綸為兵部尚書,集兵號稱十萬。七月初一,留下朱拱樤,萬銳等留守南昌,自己率軍前往攻打安慶。

當時的汀贛巡撫副都御史王守仁得知朱宸濠叛亂的消息後,立即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通知各府州縣。王守仁則集中兵力攻打了朱宸濠的老巢南昌。七月十二日,便攻克南昌。當時朱宸濠正在圍攻安慶,得知南昌被攻克,馬上解圍回攻。王守仁率軍迎擊。二十四日,兩軍相遇於黃家渡,叛軍潰敗。第二天又戰,伍文定率軍拼死作戰,朱宸濠退保樵舍,並將戰船相連作為戰鬥方陣。第三天,官軍以火相攻,朱宸濠大敗。諸妃嬪都跳水而死,燒死淹死的士兵達三萬人。朱宸濠和他的兒子,郡王等都被擒獲。

由此,朱宸濠之亂完全被平定,歷時四十三天。


笑看人生172872934

寧王朱宸濠的祖先是朱元璋的第三子朱權。燕王朱棣發動靖難,脅迫自己的三哥朱權參加了造反的行列。並許諾靖難成功後平分天下。朱棣坐穩江山後,自然將承諾忘諸腦後。寧王朱權只是要求去富足的封地頤養天年。但是卻被朱棣分封到江西,一個落後地區。一顆仇恨的種子就此種下,直到寧王朱宸濠繼任後,這顆種子開始生根發芽。

朱宸濠不是一個軍人。據傳他有幾分文學才能,也作為文藝愛好者和追求享樂的人而聞名。此人奸詐而野心勃勃。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最後由贛南巡撫王守仁(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僅43天就宣告失敗,被王守仁活捉獻給明武宗。武宗第二年才班師回通州(今北京通縣),並在此處死朱宸濠,除寧王之藩。朱宸濠被挫骨揚灰。


小板凳看電影

寧王謀過反,結局是兵敗身死。


朱宸濠生性輕佻無威儀,卻善於以文行自飾;他在南昌巧取豪奪,貪婪地聚斂錢財,又有政治野心。


他欺壓百姓,為叛亂瘋狂斂財。其掠奪民財的手段肆無忌憚:“盡奪諸附王府民廬,責民間子錢,強奪田宅子女,養群盜,劫財江、湖間,有司不敢問。”他還“數假火災奪民廛地”。更有甚者,他大集群盜凌十一、閔廿四、吳十三等四出劫掠,若遇有反抗者,則指使這些強盜屠殺其家,南昌百姓苦不堪言。


他排斥異己,陷害打擊,甚至擅殺江西地方官員,為叛亂清除障礙。


他沽名釣譽,討好明武宗,以掩飾自己叛逆的行跡。

據傳他有幾分文學才能,也作為文藝愛好者和追求享樂的人而聞名。但是,他奸詐而有野心。他逐步擬定了策略;直到最後,他依靠的也是詭計和陰謀,而不是軍事力量。


集賢院居士

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的

第17位兒子寧王朱權的後人、

第四代寧王朱宸濠。造反

史稱:宸濠之亂……

江西九江的一個藩王,

造反---被王守仁(王陽明)鎮壓--

被朱厚照(朱壽)弄死的故事!~

時間: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