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大巴改線降價至77元 9年來客流首次回升

●縮短車程 改走距離最近的成安渝高速,時間大約4小時

●降低票價 從98元降至史上最低77元,僅為高鐵一半

●控制成本 靈活發車, 提高實載率

●雙站運行 調整為成都汽車總站和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發班。

成渝大巴改線降價至77元 9年來客流首次回升

成渝大巴

公路客運人流行這樣一種說法:高鐵開一條,班車“死”一條。“不是危言聳聽,近看成貴,遠看成渝”。

2009年,成遂渝動車開行,1995年開行的成渝大巴迎來首次降價;2015年,成渝高鐵再次刷新成都與重慶之間的來往時間。受高鐵、私家車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道路客運量持續下滑,今年4月20日,成渝大巴進行9年間第4次降價,降至史上最低的77元。同時,改走車程最短的成安渝高速。

前世今生

1995年 橫空出世

7月2日,成渝公路客運隨成渝高速開通正式啟動。當時票價108元,單程4小時的成渝長途大巴搶走了當時要運行12個小時的成渝95/96次客運列車的客源。

2007年 第1次衝擊

當年成渝城際列車開通,成都到重慶鐵路路程縮短至4小時左右,票價與成渝大巴相近,公路客運首次受到衝擊。

2009年 第2次衝擊

成遂渝線“和諧號”動車組開通運營,這一次成渝大巴客流量迅速銳減,兩年內客流量下滑過半。

2015年 第3次衝擊

成渝高鐵再次刷新成都與重慶之間的來往時間,對成渝公路客運而言,這又是一次致命打擊。

2018年 一絲曙光

隨著成渝兩地距離最短、車速最快、路況最好的成安渝高速公路通車,成渝大巴改走成安渝高速、票價降至77元,9年來客流首次回升。

衝擊

司機月收入僅一千多元

“想當初,全世界的名牌客車都匯聚在我們成渝大巴”,從1995年成渝大巴開通之初,成都人任師傅就作為駕駛員在這條客運線上服務,至今已23年。“沃爾沃、凱斯巴爾、大白鯊……”,他如數家珍,“最貴的沃爾沃辦下來200多萬元”。

曾在重慶上大學的成都市民江先生回憶起當年乘坐雙層大巴時,仍對車上的真皮座椅讚不絕口,“比飛機的頭等艙坐起還舒服,可以全程躺起”。

出擊

推惠民票價改走成安渝

要想富,先修路。隨著成渝兩地距離最短、車速最快、路況最好的成安渝高速公路通車,高速沿線經過的樂至、安嶽、重慶客運班線也開始醞釀改線,希望通過縮短車程,提高乘坐體驗,挽回客流。

近期乘坐成渝大巴的市民可能注意到,大巴車身貼出了大幅標語——“4月20日起成都(成安渝高速)-重慶 惠民票價77元”。

成渝大巴改線降價至77元 9年來客流首次回升

今年4月20日,在樂至、安嶽客運班線改走成安渝高速3個月後,成渝大巴經過內部討論,正式宣佈改線,並降價20餘元,以比高鐵低一半的77元惠民票價向市場出擊。該票價可謂是成渝大巴開通以來史上最低的一次。

生機

客流首次回升 上座率50%

“我們設想平均每天增加200人,能分流2%的列車旅客到汽車客運市場”,羅險峰透露說,目前降價僅僅1個月,旅客知曉度還不夠,但上座率增長了,只是沒有達到預計人數。“這是自動車開通9年來,成渝大巴客流首次回升”,他表示。

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客運部工作人員介紹說,4月20日起,成渝大巴票價從98元降為77元,上座率從前一月的40%多,上升了10%,遇到週末、節假日還要在5個班次以外加開班次。“今年五一假期前一天和第一天,分別加了11個班”。

而在成都汽車總站,經調度室工作人員查詢,與降價前一月相比,乘車人數增加了190人。

羅險峰分析說,現在公路客運成為高鐵的補充,但有需求在就要滿足旅客的需求,“低收入人群和不趕時間的旅客,在票價差距面前,應該更傾向於乘坐成渝大巴”。

未來

時間是劣勢 靈活是優勢

對此,羅險峰非常期待重慶西永綜合交通樞紐的建成。“投用以後,我們在那裡下客,就可以避開堵點,快40分鐘到1小時,把整個行程壓縮到3小時左右”,他介紹說,這是一個綜合交通樞紐,有輕軌、公交接駁,旅客可以同站換乘,快速前往市區各處。

“我們運力充分、加班靈活”,成都東站汽車客運站客運部工作人員介紹說,該站的一個優勢就是緊鄰成都東站火車站,旅客在沒買到票或錯過火車,以及在極端天氣火車停運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坐大巴。而且客運站可以根據預售票情況、窗口排隊情況和火車到達情況增加班次。此外,兩條地鐵線也方便乘客換乘。

但也有比較悲觀的業內人士認為道路客運難挽頹勢。因為上座率不高,成渝大巴的車型會越換越小,“也許我貢獻了整個青春的成渝大巴終有一天會消失”,這位人士難掩傷情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