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线小县城,平均工资2000元,房价8000元正常吗?

我心永恒154402293

先来分析下"六线"小县城房价上涨的基础:



1.县城人口暴增,赶超百万级以上城市人口量,刚需猛增。

2.县城极具吸引力,未来发展潜力具大,并已突显出来。

3.国家政策倾斜,县城迎来巨变的机会。

4.县城商业化氛围浓厚,外来资金大量注入,都来分享商业红利。



但能出现以上情况的小县城,全国屈指可数,而平均工资仅2000的小县城,房价涨到8000元,这显然就不正常了。



出现房价大幅增长,不外乎有以下因素:

1.顺势而为。一些社会人士声称的房价下调呼声并未如期而至,相反,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还在拉升,借此时机,跟风上涨。

2.逆反心理。老百姓大多热衷于买涨不买跌,心理关注的商品越是上涨,购买欲望越加强烈,间接助长了房价的上涨。

3.炒小意识。小县城住房调控当前并无实质性政策影响,仍有一些资金从大城市向小县城转移,炒作之风依然一定程度存在。

4.虚空刚需。虽然有需求才有价格,可抬升价格也能引导需求,低价销售两套住房,没有高价销售一套住房得益多,惜售在一些县城仍然存在。


伴之3


当今社会,工资难涨,房价倒是蹭蹭往上跑。

我们这边也是六七线的小县城,2017年,房价经历了大幅度上涨,平均房价从4000出头一跃涨到了接近7000元,而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


现如今的工资与房价倒挂状况,让多少年轻人跌倒在买房路上。假如父母不搭把手,付出一辈子心血,为我们攒出首付款,我们这辈子估计40岁以后才敢考虑结婚。还有就是,哪家父母舍得自家姑娘嫁给个租房结婚的,所以不要总说年轻一代说啃老,不啃我就要维持“单身狗”状态十几年,情何以堪!


啃老情形无法改变的大基础之下,我们还不敢看贵一点,大一些的房。那些个动辄上百万的“豪宅”,不是我不想买,而是我真的买不起。


即使我们堪堪凑够了首付款,每个月动辄好几千的期供,也不是我们所发到手的工资能负担的。


太多的方面,需要我们花钱,工资与房价倒挂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畸形的状态。买不起房的羡慕买的起房,而买的起房养不起房。


创新公元

我们这里就是六线城市,平均工资2000元,房价7000元~8000元,那么说我们这里老百姓怎么买房子呢?按这样的工资你想都不要去想,首先买房子的基本都是农村人,这些年农民工在工地上辛辛苦苦确实能多挣几个钱,两口子打拼挣个十万一年也大有人在,个别小包工头还能发家致富挣得更多一些。当然农民挣钱也要靠节省,有些两口子在沿海工厂做工的也混得不错,辛辛苦苦十来年了也能买房子,外面在工厂自然比老家工资要高一些,靠每月2000元怎么买房子?六线城市每月2000元的工资怎么有人做呢?说句实在话,就是上了年纪的,不原出远门的,一个城市还有大把的剩余劳力在家里,没知识、没技术……等等,本身像六线城市就没有什么经济,僧多粥少,能够在家乡做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房子就不要奢望了,反正中国人多,挣了钱的去买房,没挣到的在家乡也混得不错,乡下买房子的还有多种情况的,比如;按揭的也大有人在,要讨老婆了,不买不行,人家要车要房。国家这几年的城镇化确实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六线城市的发展和一、二线城市的发展道理是一样的,有买就有卖,房价都是从开始的最低走到了今天令人咋舌的地步,不排除靠房价钻营取巧发了财的。现在的房价保持在这样一个高位,是不是高处不胜寒?是不是正常?这要看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专家的努力调控,未来房地产总会饱和的一天,并且这一天很快就会来临,对于房地产的“泡沫化”要有充分的准备,要使其它的产业形成,为房地产的软着陆作铺垫,在这个房价的基础上保持整个经济形式大好的局面,不至于房价而牵连整个国家,那样房价和其它经济平行才不至于另类。


社会批评家1

小县城房价高达8000元,正常吗?


答:不正常。我个人认为高达8000的房价很不合理,以我所在的县人口近160万,化工,制药等等产业产值达500亿的县城这里的房价不过在3500左右。在沿海城市广东从化,清远,肇庆等等这样的三线城市也尽在8000左右,甚至连一些内地的省会城市(例如:贵阳)也不过在8000左右,朋友们纷纷留说这些城市市区房价都已经过万。那你们想想题主说的是6线的小县城,它无论是从人口,就业,教育,医疗,城市产业等等小县城根本无法与它相提并论。

当然也有与一二线城市房价比肩的县城比如:曾经的固安,香河(如今在北京3.17调控政策下如今这样的县城已从最高时候的15000回落到8000-9000左右)而且哪里是京京翼为核心的大都市圈。虽然题主也没有透露,我想他应该不是说的这里。

最后:我个人坚持认为这样的县城房产泡沫太大,如果过度开发供远远超过需求,注定成为下一个兰州新区。一个小县城靠外来人口消化房子,这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事。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同看法我们留言区讨论交流。


巴山小鱼

觉得题主对六线小县城的定义存在误解,一般来说收入水平是和当地的房价成正比的。就如问题中所说的那样,2000的平均薪资配套8000的房价,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个房价怎么着也得是三线城市了吧。

没有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撑的小县城是很难迅速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的,所以题主所在的县城的房地产泡沫严重。如果开发远超需求,则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尤其是一个小县城如果妄想靠外来人口消化房子,这本身就是不靠谱的事,迟早会出现崩盘现象。


三益宝

一点不正常,安徽阜南县,全国贫困县之一。每年贫困款200多亿(钱花哪里了,谁知道?),县城外面的郊区房价都在8000左右,这对于阜南上班一月2000多的年轻人。靠着种地一亩地几百块收入,一年下来一家4亩多地,也就几千块。

这样的房价只能让人望而却步,收入让人无力,房价让人害怕。


天青色物语

我觉得合理中有点不正常。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为什么合理,一是房地产有成本支持,土地成本、建设等等成本这几年都在涨,特别是人工、水泥,当然土地是占大部分的成本,现在大部分县城房地产一平方成本都在4000-5000这个区间,所以8000的价格也是有点合理;二是政策支持。因为在前几年国家去房地产库存,全国各地房地产也相继上涨了,去库存房子变少买房人变多了,房子就涨了。



那么,为什么不正常,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这几年大部分县城的年轻人是开始减少的,很多县城的房子闲置率还是蛮高的,虽然房子卖了,但是没人住。再来,确实现在县城平均收入远低于房价,房子都是靠部分高收入的人炒高的。现在连很多小县城、山区县城,人口不多,房价也到七八千了,十分虚高。



就像我们家县城房价已经上万了,全县人口200万,房子存量十分大,我们这边小区入住率也基本不到百分四十,长时间房价也稳定在6000多,但在去年一波上涨带动下,今年上万了,而买房子百分六七十都是外地人。明显存在炒房的感觉。

而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周边经济比较差的山区县城,人均收入远低于我们县城(人均3000左右),房价竟然涨得比我们还高,他们基本已经1.2万了。

合理是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不正常是这些县城房价存在被炒高的现象,很多人买了房子都是空置在哪里,而刚需却买不起房子,二手房市场有价无市。估计如果下跌的话,将满地鸡毛了。


驯鹿小先生

我几十万人的小县城,看看这房价



飞天龙141554948

这也许是大多数六线小县城的普遍情况,工资不高平均工资2000左右,房价不低8000多。衣食住行,民生之根本。穿衣吃饭,一般百姓能花多少钱?一年三万应该差不多吧。行呢?一年两万也差不多吧。所以,住才是大头。这才是资金人力往住房上源源不断投入的原因。进而带动了钢铁水泥劳务等的发展。

国内的城镇化率还比较低,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僻天下寒士尽欢颜。


职场感叹号

存在即合理,十分正常。

房价不能完全以市场来算。

1.本地土地供应及拍卖价格,这点政府在起主导作用。

2.外来房地产公司带动。笔者所在县城本来房价2200左右,因为恒大,建业进入,开发了两套高档小区,直接带动县城房价进入3500+。

3.人口流动情况。如果农村人口大量涌入的话,房价绝对会高。

4.婚恋市场情况。说白了,所有丈母娘都要求买房的话,房价绝对会高。

5.务工人口收入。外出务工人员,一般会在老家县城买房,如果你县出去做生意的比较多,赚钱能力强的话,房价会高。

6.县城买房特点。一般是举全家之力,甚至全家族之力,借钱一次性付全款然后慢慢还,一般不愿走房贷。

7.房价炒作,捂盘惜售。不排除有这种情况,但我认为对于一个六线小县城,影响不大。

一句忠告:小县城买房,就买离县城最好的学校近的,怎么都不会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