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不行?北斗衛星已經用上了,西方已打響這場戰爭

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市場換不到的。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如何通過自主創新實現核心技術突破,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中國芯”跳動的力量

中國芯不行?北斗衛星已經用上了,西方已打響這場戰爭

未來戰爭必然是信息化的、現代化的、高科技的。如果一個戰鬥機突然被困在駕駛艙和密集的炮火中,在未來的戰爭中,他可能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這很可能是一場芯片戰爭的結果。

中國芯不行?北斗衛星已經用上了,西方已打響這場戰爭

早在幾十年前,隨著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芯片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器件。該芯片與人體心臟相似,在動員全身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雖然芯片非常小,但它起著很大的作用。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比起現場炫酷的無人機、機器人,人們開始主動關注隱藏在五花八門的應用背後“中國芯”跳動的力量。

幾十年前,美國認識到芯片的重要性。所以他們有一輛英特爾。英特爾的芯片提供當時世界上所有的計算機。甚至是我們自己的軍用計算機。這樣我們就一定要受到人們的控制。但我們情不自禁。那時,我們又窮又白。即使我們想開發芯片,我們也不能幫助它。沒有經濟實力,沒有技術,怎麼發展?

中國芯不行?北斗衛星已經用上了,西方已打響這場戰爭

她同時提到,全球化的競爭不能關上門自己搞,開放和開源已經成為世界的主流,中國企業必須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體系生態和全球產業發展,融入全球軟件硬件生態之中,“我們與世界交流、融入其中,對世界的技術標準做出中國的貢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當時,美國甚至告訴我們芯片是無用的。世界現在是國際化的。每個國家都參與了這一芯片的研究。這東西有什麼用?我們這裡有很多籌碼。你想從我們這裡買東西。

現在的我們已經意識到了芯片這個小小的東西里面的重要性了。開始進行了研製和發展。雖然我們起步比較晚,但是目前我們已經有自己的芯片了。而且我們雖然差得很遠,可是我們一直在追趕,一直在努力,我們從未放棄。

我們自己研製的“龍芯”已經具備了很高的實用價值。在2015年的時候,我們的龍芯還被運用在了北斗衛星上面,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