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領導?學問很大!值得挖掘!

領導者最大的任務,就是找到經理人才,讓這位經理再找其他人才當副手,一層一層延續下去。領導者,依俗話說,躺著幹就可以了。

劉禪一生真是幸福,他老爸劉備善於識人、使喚人,給他選了一批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優秀人才輔佐他。劉備在給劉禪的遺囑中說:“汝父德薄,不可效也。”大概是指伐吳一事告誡劉禪。阿斗十七歲繼位後,遵照劉備的遺訓,尊奉諸葛亮相父,大小政事悉數委託諸葛亮。諸葛亮擁有劉備在世時所沒有的大權,對內掌權,對外用兵,阿斗從來不曾掣肘,不曾懷疑。

劉禪心知:“大樹底下好乘涼。”自己既然沒有治國安邦的本事,就別去干擾“相父”了,只做一些禮節性的事務吧。

別小看這個動作。換了別的國君,大可因嫉妒而萌生殺意,大可因聽信謠言而排擠諸葛亮將他撤積,讓自己掌有大權。但阿斗沒有。反而很信任諸葛亮,也信任“相父”舉薦的賢臣,如蔣琬、費禕、董冗、劉攸之等人。在北伐期間,這些人為諸葛亮鞏固後方,使他無後顧之憂;諸葛亮死後一直到公元251年,國家都平穩無事,都是這些人的功勞。諸葛亮死後十七年,國家大政方針都不曾改變,也就是說劉禪並不因為諸葛亮過世而別出心裁,妄動胡為。等到諸葛亮薦舉的繼任者相繼過世,宦官董皓才開始專權,此時已是公元258年,離亡國只有五年時間了。
如何做領導?學問很大!值得挖掘!

劉禪投降後,司馬昭問他想蜀地嗎?劉禪很“愚蠢”的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手下郤正告訴他說“下次司馬昭再問你,你就哭泣著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日夜思念,司馬昭必定放你回去,然後可圖謀復國。”過了一會兒司馬昭果然又問他“可思蜀否?”劉禪按照郤正所教而回答,卻被司馬昭識破是郤正所教,此時劉禪很高明的“愚蠢了一把”說“你是怎麼知道的”,表現的很驚訝。劉禪的倆次對話在歷史課本看來是多麼的不上進,多麼的愚蠢,其實不然。當時劉禪已成為司馬昭案板上的肉,稍有不慎就會有殺身之禍,裝愚蠢,可以讓司馬昭對他放心。司馬昭第一次問他就是試探他,而他的回答並沒有讓司馬昭相信,第二次問他又是在試探他是不是裝的,但劉禪卻聽了郤正的話,覺得圖謀復國還是有希望的。而被識破之後我相信劉禪的內心是非常害怕的,因為自己圖謀復國的野心被識破了!但是劉禪卻很冷靜也很機智,裝作很驚訝的說道你是怎麼知道的?這我們不得不承認高明。不僅消除了司馬昭的擔憂,也掩蓋了自己圖謀復國的野心,使得司馬昭願意用同情放心的心態對待他,封他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奴婢百人,此後又過了七年的快活日子,才去世。

這難道對我們沒有什麼啟發嗎?

實際上,生活中的許多事不必看得十分真切,更不必都裝在心裡。難得糊塗是解脫煩惱的最好辦法,這樣,你才可以集中精力去想自已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將精力耗費在如何應對別人上。

有些人活得累,事業無成,就是把太多的心思用在別人身上,輪到自已做事時,反而沒有精力了。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真正精明的老闆往往讓自已表現得十分糊塗,他們深知這才是智慧人生。他們以無招對有招,無為而治,御人順其自然,放手讓其發展。該精明時目光如電,該糊塗時不會顧及自己的面子、地位和權勢。同樣是治理,“聰明”老闆事無鉅細,事必躬親,費力傷神;糊塗老闆垂拱而治,不管不問,調動了周圍人的智慧,以一己之力,發揮了眾人之力。

真正精明的老闆瞭解人生的精髓,可以經受失敗的痛苦煎熬,可以平靜地享受成功的快樂,可以隨時虛心學習和體會,進行更高層次的思考;面臨何種危急形勢都能沉著冷靜,泰然相對。這是一種韜略和智慧,可以認清大方向,順勢而為。

人是需要尊嚴的,這種需求有時會高於物質和金錢的需求,老闆給了員工信任,尊重了員工的人格,員工便會死心塌地地跟定老闆。因為,現在喜歡猜忌的老闆太多了,找到一個信任自己的老闆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公司遭到困境,他也會捨不得離開。像這樣的企業上下一心怎麼會不蒸蒸日上呢?

把大權交給下屬,在別人看來是糊塗,實際上正是老闆的精明之處。因為他知道只有這樣做,企業才能不停歇地蒸蒸日上。那些寧肯讓企業一步步走向衰落也要把權力控制在自己手裡的人,才是最失敗的人。

馭人之術,放權之術,各位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