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以種地為生的人越來越少了?

蒙漢情深

種地為生,越來越難生。種地太辛苦,是“心”苦。外出也有了多種選擇,收入總比種地強。這是根本原因。


農村留守的大部分是婦女、兒童、老人。

筆者皖南農村,人均一畝田,2分地。村裡60戶,計240口人。村裡確實大部分人已經不在以種地為生。

1,種地為生,收入過低。一畝田兩季稻(不到2000斤,140元/100斤,收2800元左右),扣掉收割機(120每畝×2)、肥料錢,人工費不算,一年收成不了多少。一畝田種棉花,收入1500左右,但很累。


大規模種植業不適合南方丘陵地帶,人均土地少也不利於機械化。

2,種地太辛苦,是“心”苦。辛辛苦苦一年多,年末沒有收入。村裡留下的大部分是兒童、老人、婦女。大部分人家只種點夠自己家吃的糧食就行了。大部分人家把田轉租出去,收取每年每畝300元田租,加上國家糧食補貼每畝180元左右。

休閒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也是農業一個方向。

3,村裡只有少數中糧大戶承包其他村民土地種糧,或者種植菸草經濟作物。


發展農業旅遊是農業一個方向。

4,年輕人已經不種地了。村裡人經常說,無論做什麼,都比在家裡種地強。村裡年輕人進城務工、創業、進公司。年輕人不比上一代,父母都比較心疼,從小讀書為主,會讀書的就進城上大學留城裡上班了。不會讀書的就被家裡送到外面學個技術或者打工。畢竟種地辛苦,年輕人吃不了這種苦了。


小海視點

在農村以種地為生的人越來越少,這是不爭的事實。原因如下:

1.種地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在農村絕大部分地區還是靠天吃飯。種子錢,化肥錢,僱人翻地錢,自己投入的勞動摺合成人民幣加在一起與糧食收穫時的成果相差甚遠!賠本的買賣幹不得!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火烈鳥887

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估計你會反問“憑什麼我要以種地為生”了。



說實話,我不知道樓主是不是農村人出生,如果你是的話,你會明白現在農村人的生活是很慘的,特別是僅僅以種地為生的農村人。怎麼個慘呢:收入少、社會地位低、很難享受到一些先進的服務等等。總之而言,農村以種地為生的人過的痛苦生活是很難猜測到的。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試問還有誰願意以種地為生?不說別的,就拿我的老家來說吧,原來是每家的男子都會出去打工或是去礦山挖煤,留下女人在家務農、帶孩子。但是,這幾年來,由於許多礦山被關停、生活教育花費加大,很多家的夫妻兩人都外出打工賺錢了,把孩子留給老人照看,等到過年再回家,有時甚至不回家過年,那些老人又有幾人還能種地呢?



我承認,這些年來國家對農村農民的支持力度比較大,但是收效遠遠不像預期那樣。簡而言之,為啥現在以種地為生的人越來越少了呢:種地只能維生,不能致富;同樣的辛苦在別的職位上可以賺更多的錢;沒前途,還要連累下一代;社會地位低;種地會越種越傻,錯過或是更晚接觸許多新鮮事物。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謝謝。


莫談歸途



以前我國的大部分農村,都是以傳統的農耕方式為主,後因改革開放,人們多了外出打工掙錢的機會,每月能按時拿到工資,這比種莊稼來得更快、更直接且更穩定!於是,以前靠種地為生的青壯年大量外出,家中僅留老人和小孩。這種現象持續了二十多年,以致現在會種莊稼的人已老去,年輕人已根本不會種莊稼,許多農村都出現了空心村,人們已不屑於種地為生。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農作物受天氣影響較大,幾乎是靠天吃飯。誰都明白,農作物受天氣的影響非常大。若是風調雨順還好,倘若遇到旱或澇較多的年景,那農民可遭罪了!不但以前的辛勞全白乾,而且莊稼幾乎顆粒無收!一家人不餓飯才怪!有了打工掙錢的機會,誰還願意種地呢?於是趁著年輕有力氣,村裡年輕力壯的都選擇了外出,不願以種地為生。



二、農作物生長週期太長,回報率低。農作物從耕地、播種、鋤草、施肥到收穫,耗時較長,期間還要投入很多時間、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跟產出不成正比,回報率低,會讓農人覺得種地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此,寧願選擇打工亦不願種地。

三、耕作方式落後。因各地農村的地形地貌不同,其耕作方式亦受到影響。平原地區的農村還好,可機械化耕作,而山地、丘陵地帶的農村可就苦了,其耕作方式幾乎全靠人力,要在這些地方種出莊稼來,要費老大的勁,耗時耗力!有打工的機會,誰還願在這樣的地方種地呢?



四、新一代年輕人不會種莊稼。現在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要麼讀大學留城裡工作了,要麼讀書後打工,從小很少接觸農事,根本不會種莊稼,而會種莊稼的都幾乎老去了。因此,種地為生的幾乎沒有了。

五、農產品價格不穩定,常出現價賤傷農現象。有極少會種莊稼的農人好不容易遇到風調雨順的年景,收穫了,於是滿心歡喜拿去集市上賣,卻常常是敗興而歸!為什麼?產品銷售價太低,沒法賣!這下可好,辛苦白費!這樣的情況下,誰還種地呢?!



總之,農民不願種地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謀生渠道多元化的新時代也是自然現象。現在,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傾斜,正著手新農村建設,讓農人安居樂業!亦將逐漸實行土地流轉,培養新型職業農人,逐步實現機械化耕作和促進智慧農業的發展!以後的農村必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雲遊Anny



一、政策因素導致種地農民減少。近年來。國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等工作要求,並且在方方面面給予政策扶持,導致一些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走出土地,從事其他產業。



二、調整生產關係因素導致種地農民減少。國家提倡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形式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導致一些農業生產者把土地流轉出去,在獲得租地收入的同時,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產業。



三、生產力水平提高因素導致種地農民減少。以前沒有大型機械,除草劑也沒廣泛應用,種地需要大量人工,而目前大型機械和除草劑的廣泛應用,種地已經不需要太多人力,這樣有一部分農村人口節約出來從事其他產業。



四、種地利潤低的因素導致種地農民減少。當下由於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其他消費品價格居高不下,教育,醫療消費偏高等因素,農民僅經營分的承包地收入難以為繼,只有有一部分人把地轉包出去,離開種植業,才能讓大家都能增加收益,這也是一個導致種地農民減少的重要因素。




三農廣訊

農民以土地的存在而自豪,有了土地農村才有原始勞作而成為當今的機械化科學種植,農村的變化,證明了我國農村的現狀和將來。

國家的發展之快,讓農民生存的節奏也加快了,原本很平靜很勤奮的農民也在新時代的感受下,邁出了新步伐,走出家門,當上了農民工,實實在在的實現了當工人的願望。之所以現在的農村大部分農民都覺得靠土地吃飯,要做富裕之人是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農民種地只能飽肚不能養人。政府對農村政策雖然一貫是傾斜偏向農民,但是農民還是覺得種田成本太高,種糧食收益很不穩定,而且糧價還是在調控範圍,大部被糧販控制。農民辛苦種了一季的糧食作物,一畝地賺不到五百元錢,細算這帳,農村人要在土地上發財奔小康是沒有指望了,所以現在的農民都是閒時當農民工,忙時務農,做到了二不誤,關鍵是農民收入增加了好幾十倍。



現在的農村大部分年輕人大學畢業後留在城市工作,成家立業。中年男女也棄家而赴城市打工,所以村頭田頭人也少了,就是在田間幹活的也是六十歲以上的農民,農民靠種地的時代過去了。


勞動致富50579730299

第一:不會種地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的農村,90後和80後已成為了農村主要的勞動力。而他們當中,又有很多人不會種地,甚至有些人,連很多農作物都叫不出名字,不只是農作物叫不出名字,就連很多農具也不知道是什麼,試問,要他們去田裡種地,他們能種出好莊稼嗎?

第二:種地能賺到錢嗎?

農村種地,靠天吃飯的局面依然沒有徹底的解決。如果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間,遇到了大的洪澇災害,那麼農作物將面臨著顆粒無收的結果;假若在這期間遇到了旱災,農作物還沒有成熟就枯萎在農田裡,那麼,農民伯伯以前從育種,到施肥,再到打藥所付出的努力也將白費,所以,也就是造成了越來越多的人不想以種地為生了。

第三:種地不如打工

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水平,在家守著幾畝田地,確實養活不了誰。在這種背景下,很多90後,80後的人們,紛紛進城務工,雖然每個月的工資只有4000元左右,但夫妻二人同時進城務工,那每個月的收入也在8000元左右。而且在外地乾的好,提升的空間也很多。這樣比起在農村種地,豈不是更划算。

第四:現在農業也是現代高科技下的產品

之前看過一則報道,說是有幾個人,在新疆地區承包了很多低,他們打農藥是用無人機,而且還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農藥,還有他們的灌溉也採用滴灌技術,不管怎麼說,現代農業的基礎投入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種少 了農作物賺不到錢,種多了農作物又投入的基礎成本大,比來比去,還不如進城打工了。


週記三農

關鍵詞,農村,種地為生

我是八零後,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從我記事開始,直到現在農村給我留下的記憶就是窮,靠種地根本賺不到錢,除去自己家的口糧,餘下的賣掉,賺的很少或者賠錢。

家庭的經濟來源或者打工,或者來自養幾頭豬羊,後來種果樹,也是一年賺一年賠的,父母天天累的腰痠背疼,我們從小就要幹農活,有人肯定說,幫父母幹活應該的,這話沒毛病,但是阻止不了我們這一代對土地的不感興趣,甚至是憎惡。

我們這邊真正的農村,估計沒有五十歲以下的人,有人可能不信,但這是事實,年輕人都出去了,拼命的想擺脫農村,擺脫種地,種地對我們來說是沒出息的表現。

我們的父母守著土地也是沒辦法,來城裡孩子是增加負擔,在家種地可以供給孩子的米麵油,就是這樣,這是我們這邊農村的現狀,不能一點蓋面。


老薑很帥

這是一個新的社會問題,值得討論,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據我所知,有很多村莊的土地,尤其是那些比較貧瘠,交通不便的土地出現了荒蕪現象。要知道過去的農民們都是靠這些土地吃飯的啊!即使是再貧瘠的土地也是農民們的寶貝!

那為什麼現在靠種地為生的人越來越少呢?第一,成本問題。現在種地種子,化肥、農藥等等全部用現金購買,有些化肥的價位還不低。辛苦勞作一季,等到糧食收穫了,卻值不了多少錢。如果把人工也算入成本的話,有些時候幾乎所剩無幾。

第二,現在工業發達了,農民們出門打工的機會多了。打工的成本只是自己的時間和體力。不用投入自己的現金,相對來說成本就低多啦!即使打工收入一個月只有兩千塊錢,一年的純收入就有兩碗四千塊。而種地,種十幾畝,累得要死,也沒這樣的收入啊!

第三,現在的人的生活方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過去的農民只要有地有糧食就基本能維持生活。而現在全是靠錢的社會。且不說人情來往,單單是衣食住行,哪一樣不靠錢?種地賣糧能賣出來多少錢?很多六十多歲的農民,他們的孩子在城裡買了樓房需要供房貸,他們的收入卻不怎麼高。這就迫使這些老年農民進城務工賺錢幫助他們的孩子。

我國有十幾億人口,吃飯仍然是個大問題。糧食安全關乎社會安全。社會發展到今天,土地還要不要種?怎麼種?是每一個人都要深思的啊!


豆腐皮秦培高

首先生產力解放勞動力。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生產力逐漸增強。農業生產逐漸由勞動密集型向集約型轉變。過去以人畜力為主的農業生產逐漸被機械化取代,勢必會導致農村勞動力過剩。




其次農村經濟的發展滿足不了農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從簡單的溫飽到如今對物質生活的更高追求,僅僅依靠種地的收入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外出打工掙錢遠遠高於農業生產的收入,導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甚至落根城市。如下圖2005-2015中國城鎮人口與農村人口變化(中國產業信息網 chyxx.com)。

最後中國政策的支持。農業補貼政策促使農業生產仍然充滿活力,農業土地流轉政策促使農業土地整合。總而言之,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由家庭分散型逐漸向農常大規模生產模式轉變,如此一來農業生產更注重高精端的發展,一人管理百畝甚至千畝土地不成問題。綜上所述,農村種地人會越來越少,但種地水平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