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雅馬哈

雅瑪哈世家中生產整車的有建設雅瑪哈和南方雅瑪哈,加上一個只產發動機的林海雅瑪哈

建設雅瑪哈

強有力地捍衛著雅瑪哈的尊嚴

雅瑪哈在華的產量遠不及本田和鈴木,這是他們堅持高質低產的結果。建設雅瑪哈生產勁龍250(太子,外觀很鳥,扭扭曲曲的,沒象南方雅瑪哈的凌驥那麼簡潔流暢。勁豹(很經典,很犀利),勁虎,勁飈200(外型最接近跑車的小排量車),還有一款小踏板差點忘了–風帆90(以前2T,現在改4T。很象是將凌鷹縮小一倍。)至此建設雅瑪哈的騎士車達到空前的高度。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天劍出鞘,劍指前面的MCR125和GX125 (當然,後面的EN也可以捅它幾劍)。這幾款運動車型中,天劍在造型(個人認為)是比GX差一點(整體看起來有“小”的感覺,缸頭小,油箱小)。性能方面不好說,有人指出第一批的天劍在發動機設計上存在缺陷,建雅在天劍出來之前,整體業績不理想。勁豹在一些發達地區數不勝數,但很難挺進那些經濟水平一般的城鄉,而勁龍,我怎麼也沒想到雅瑪哈會設計出這種造型來,極度扭曲的車身,不流暢,不協調,排氣管也難看,從圖片看效果更差。風帆在二衝程車中是一部難得的好車,但受到建雅銷售網絡無法遍佈各地的制約,也就無法揚帆四海。小排量賽車,還不如去買走私的大排!玩得起勁飈的人一定玩得起大排!(逆命題亦成立).。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真正讓建雅銷量突飛猛進的利器是天劍,特別是簡版的天劍,真正實現了“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美夢,帶動了建雅產量的井噴。

建設雅瑪哈,寶刀從未老

南方雅馬哈

雅瑪哈人知道在重慶生產踏板沒前途(重慶的踏板車在國內沒地位),就將踏板的重心傾向另一中國雅瑪哈–南方雅瑪哈。他的前身應追溯到很久以前,好象是80年代末。凌鷹ZY125就是他的力作。凌鷹外觀遠比五羊本田的公主更豪華,但和本田比起來,銷量差很遠。凌鷹有三種版本,豪華款,標準款,紀念款,和凌驥一樣.凌鷹那車我開過,舒適的感覺終生難忘。開過那種車再來開他的仿冒車,感覺就象開完奔馳去開拖拉機。用過凌鷹的人都說那車特棒。南方雅瑪哈產下凌鷹後再生一子――真命天子――凌驥!完美的太子車!就是小了一點,線條流暢,超低重心,仿冒者無數。豪華款配兩個尾箱,錦上添花。幾年前,“巡鷹”降臨中國,帶來踏板車全新的外表。倘若說凌鷹代表堅韌,巡贏則是柔和的象徵。前面酷似海豚,尾翼個性十足。採用與凌鷹同種雅瑪哈動力。因高價現在還沒普及。但金城這老傢伙現在也有一款仿真車。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三種版本的凌鷹的外表區別如下: 紀念版( 也叫”清新凌鷹”) 車身前護板有一大概二三十釐米黃色細細的貼花( 寫什麼看不清楚). 貨架不是作為凌鷹特徵的那種塑料板, 而改成鐵架(自稱”採用雅瑪哈弦外技術”). 豪華版配置尾箱. 新型後視鏡, 車身有”DX”標誌, 剩下的一種就是標準版。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南方雅瑪哈,厚積再薄發

我說林海只生產發動機,但不表明建雅和南雅的發動機就是他提供的。他的發動機允許打上“LINHAI――YAMAHA”聯合商標的不多。有一款二衝程騎式車用的,一款踏板125用的,其它就不知道了。這些發動機有人買來後就稱這是雅瑪哈動力。林海有一款50的“小王子”,國內最早仿光陽,質量和銷量都不可低估。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還有兩家“假”雅瑪哈。就是廣東的飛鷹雅瑪哈和西藏的珠峰雅瑪哈。飛鷹其實是在早些年從臺灣雅瑪哈(TAIWAN YAMAHA)引進一款不知叫什麼款,但他的仿冒者都按老習慣叫飛鷹款。後來又有一款踏板50車叫“花嫁100”。就這兩次與雅瑪哈(還僅是臺灣雅瑪哈)發生關係。但就因為如此就將他所有的車都叫飛鷹雅瑪哈。還有一款仿勁豹的也用雅瑪哈動機(那車我曾在路邊見過,特像建設雅瑪哈的車)總之他沒資格叫雅瑪哈。但飛鷹這家很有活力,是廣東車的優秀代表,現在市場越做越好。

飛鷹有時候還叫自己為“飛鷹光陽”,他不過是跟光陽買了幾臺發動機而已。這招在業內很流行。就象無錫的富通,也是跟三陽買發動機就把他的車統統叫富通三陽,還老是說“盡展三陽技術精華”,王八蛋!中規中矩的臺灣人碰上這種大陸無賴也沒辦法。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還有珠峰。這傢伙也跟光陽有一腿,可惜光陽死活不肯承認他。他有幾款引進光陽外觀的車,賣得不怎麼樣。珠峰的家底大家一致認為是靠走私發橫財,現在東窗事發,遭國家海關查封,死期不遠了. 依仗著所謂的進口貨,就妄想在高端市場橫衝直撞,卻又無法得到光陽和雅瑪哈的長期技術支持,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頭破血流,血肉橫飛。

珠峰的市場是十分有限的,想要去買珠峰歐霸。星際戰士的人,一般是不屑於去買五本和豪爵這些在高端市場大眾化的牌子。一位網友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天上掉下來磚頭,砸死的人中,十有八九是騎五本和豪爵的(大意),因此他選了珠峰。

川崎

川崎在中國好像不見蹤影

川崎在日本排老四,別說在中國沒見到他,就是亞洲也如此。他的工作重心主要是重型的賽車(綠色忍者最出名)和其他一些機械製造,生產的125騎士車和踏板車不多,適應中國的車型更少。已經與鈴木合作,組成對抗老大本田和老二雅瑪哈的統一戰線。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川崎最早來中國旅行應是很早很早以前的黃河川崎。他引進川崎的一款發動機,再自己開發出一款太子,裝上去,就成了黃河川崎。後來他們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下文的“黃川”就是根據人們喜歡將“黃川”理解為“黃河川崎”而欺名盜世,其實他是洛嘉的一家分廠,在廣東增城新塘。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幾年後,川崎找到了新大洲,成立新大洲川崎,雙方簽定生產發動機的協議,還推出“超光”和“超影”(都是太子車,後者一字形車把獨一無二。力帆一款水冷王太子車就是仿他的,竟然能獲國家外觀專利?惹得本田要告他。一位官員也說了,不管結果怎樣,專利局都是輸家。本田如果輸了,說明國家專利局對打假的無力,本田如果贏了,國家專利局的威信將受到嚴重質疑。)川崎跟新大洲合作後知名度在中國提高許多,他以為新大洲能夠讓他以身相許,不想新大洲花心,去攀附本田。

光陽

光陽現在處境十分悲慘

來自臺灣的龍頭老大,本以為能在中國春華秋實,但他錯了,說句公道話,真正的光陽車不比本田差。不管在臺灣,還是世界,他都有一個響亮的牌子――“KYMCO”!而且家家都喜愛這個牌子,特別是後面的“MCO”(估計是機械製造的意思。),搬過來在套上自己的名字。比如宗申就用“ZSMCO”。 “KYMCO”在前幾年被人盜用現象很嚴重。那些人最不怕的就是光陽。 廣東愛普諾發動機曾一度使用“KVMCO”,注意與“KYMCO”有何不同,因此熱銷。經銷商就喜歡用他騙人說是光陽機。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真正的中國大陸的光陽現在只有兩家――常州光陽(常光)和湖南光陽(光南),以前還有一家廣東惠州麥科特光陽,他引進了“三冠王”(外型有點象公主,其實比她更好看),現在光陽規範市場,不讓他使用光陽稱號了。

常州光陽和光南在我看來簡直沒區別。其實現在有很多車型仿完了日本的就仿光陽的。光陽在大陸投放的車型很多,但幾乎是市場還沒火起來就被人仿得遍體鱗傷。光陽車的典型代表末過於“豪邁”,這車在遠古時代很流行,可惜現在看起來太老土,因此也將退休。光陽車還有一款“如意”(外型不知怎樣描述,但大街上絕對有她的身影),最早出來的“國產版”就是廣東的黃川叫“小川子”,以後國人就叫那車為“小川子款”。這車的鎖頭很特別,連接坐位下面的物箱,開起來要將鑰匙按下去再扭一下,不知哪個混球設計的。其他光陽車數不勝數,但流行的就那麼幾款。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我們這裡的臺灣人一提起光陽就搖頭,“光陽在我們臺灣是最好的,但來大陸做得快要倒閉了。”其實倒閉但不會,但虧損嚴重確實是事實,光陽車貴得離譜,大陸的光陽質量又不及本田,因此市場不大。他以前老是生產原版車,大多不適應市場。現在降低格調,跟在別人後面仿些暢銷車型,光陽自以為這價格就可以打動人心,不要忘了,即使光陽車不貴,他的原廠配件依然貴。

大陸光陽,愛拼卻不贏

三陽

感覺三陽在大陸混得比光陽好許多,但不能算成功

三陽跟光陽一樣,是師兄弟,三陽出道早點,但光陽現在在臺灣勝他一躊。在臺灣二人呼風喚雨。三陽早期還跟日本本田合資,依附本田技術行走江湖。現在翅膀早已硬的很,就跟本田脫離了關係。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三陽在中國聽黨的話,堅持少生優生,只有一個獨生兒—廈杏三陽。在我們的福建廈門杏林。帳下有幾員猛將—“中華英雄”(有點太子風範,很適合國人的審美觀,可惜不說你也知道),“阿帝拉”(125踏板,外型圓滑,耐看。),迪爵(踏板,分100和125),焊將(踏板,我相當滿意其造型,很氣派,你也會喜歡。),“銀狼”(我們這裡很出名的騎士車,他的走私車特耐用),“風速 125”(大鯊款) 和另外一些俺不知道的。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其它車廠仿三陽就很講究分寸,幾乎只仿“中華英雄”,其他很少。三陽在大陸其實還有另一私生子—與天津港田合作組成旗下的港慶。但他好象不生產車,只生產發動機。有些廈杏三陽的踏板車用的就是從天津運過去的發動機,天津廈門十萬八千里,運輸成本很高,不知臺灣人在搞什麼鬼。

臺灣人現在一改過去的水土不服,也低下高貴的頭,仿冒起那些公主啦,凌鷹啦,彎梁啦。這也是迫於市場壓力才落草為寇。沒辦法,都是那些無賴逼的,當然,也是為生計。

比亞喬

挾持“歐洲第一踏板車品牌”的威望,就天真的想在中國市場立一席之地。

自生產出歐洲第一輛踏板車起,比亞喬的身體的就深深地打上歐洲風格的烙印。很早就闖入遙遠而陌生的中國,不做國情分析,開始帶來原汁原味的“怪車”,從“黑金剛”到“淑女”,無一不體現東西方美學的差別。後來的“帝王”(KING)才有那麼一點點東方的含蓄,透過KING一體化的擋風玻璃,分明看到了比亞喬對經營決策失誤的後悔。太歐式的外表,國內就連對仿冒有恃無恐的廠家也都不屑去仿,因為根本沒市場,仿了也白仿。正如一本書的盜版貨如果多的話,就足以證明此書之暢銷,沒人去仿的車型,只能孤芳自賞,縱然他的質量天下無雙。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比亞喬的失敗將成為哈雷、寶馬這些崇尚個性的世界名車的前車之鑑,或許他們應該等很久,等到中國成為發達國家,等到普通消費者不再稱他們的車為“怪車”。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鄙人與比亞喬素未謀面,因為她根本不給我和她見面的機會。市場很公平,你不給普通百姓機會,市場就不會對你敞開大門,直到現在,比亞喬的市場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各地的銷售商很少很少。除非是在產地――廣東佛山,否則很多地方只知道大喬小喬而根本不知世界上還有“比亞喬”這位“淑女”。

嘉陵

中國最老亦是最死的摩企

從生產第一輛兩輪摩托車以來,重慶嘉陵的車型總是那麼貴、那麼老、那麼少,現在才下大力氣冒仿或開發一些新車型,用左宗申的話說,嘉陵是用八十年代的車賣到現在還在賣,整個管理和銷售體制異常腐朽老化,現在何世斌下臺了,新人來了,但願去的是老態,來的是新風,能夠重振“中國摩托車之王”的新風嘉陵能連續十幾年產銷量全國第一?(中間有一年被輕騎超過,淚流滿面)天大的笑話!在那些摩托車稀少的老年代,嘉陵第一,建設第二,天經地義,現在宗申、力帆、隆鑫、豪爵、新大洲這些後起之秀銷量如此龐大,為何始終被嘉陵壓著,原因只有一個:做假!嘉陵的實際銷量不可能那麼多!也可以說,後面的後起之秀實際銷量不可能那麼少!最可靠的是數據,最不可靠的也是數據,嘉陵可以做假,其它人當然也可以。嘉陵在市場是銷量最多是一些90車,彎梁,一些老式騎式車和那種小小的像助車式的紅色知了(我們這邊是這麼叫的),當憑這些可以第一?當然不可能,加上三水嘉陵、海南嘉泰,上海嘉陵,山東嘉陵,總量既使再多我認為也不會排前五,如果真是這樣,最不想看到的是國家機械總局,堂堂第一摩托車國企,竟然不如那些私企,國有制的顏面何存!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嘉陵在自身發展過程中,自視清高,畏手畏腳,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發展良機,跟別人合作謀發展整合倒是做過,卻以慘敗告終,曾轟動全行業的“4+4”聯合,即嘉陵+力帆,建設+隆鑫,平山+宗申,望江+津華(從結局來看,應該是“4+4=0”,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一箇中國人一條龍,三個中國人三條蟲),兵器總公司和重慶置市場規律不顧,一廂情願地湊合中國最大的摩托車集團,最終航母觸礁,四大組合在一二年後,紛紛解體,個人認為,在這場轟轟烈烈鬧劇中,獲益最大的是力帆,血吸了嘉陵一身硬功夫。獲益最小是隆鑫,我真不懂隆鑫為何當時不敢自己獨立出來生產整車,如果他沒有被建設所束縛(建設只允許“建設隆鑫”生產兩款老車型),並更早地運用多品牌的高超戰略,隆鑫現在可以比力帆更可怕!三大民企(宗申、力帆、隆鑫)均在整合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就了今天的民營企業“三巨頭”。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像這種悽慘的分手故事,嘉陵不是隻經歷一次,嘉陵跟吉利走到一起(好象是98年,還是哪一年?),是為了彌補自身踏板車不強的弱點,但老實的重慶人被狡猾的淅江人騙了(這裡的“重慶人”和“淅江人”僅象徵於嘉陵和吉利),正是吉利利用嘉陵的名氣,讓自己一躍成為產銷前三甲。吉利的商標是一個橢圓上面加斜線,那個橢圓套上嘉陵的橢圓,完美組合!嘉陵吉利在走到頂峰後,發生資歷產糾紛,最後吉利說:“親愛的,我們分手吧……”

老嘉算是被人欺負怕了,有次力帆老總尹明善放出風聲要與嘉陵再次牽手(估計酒喝多了),說“這次再度合作不同於以前失敗的那一次,而是英雄與好漢的再次取手”(大意),嚇得嘉陵不敢應聲。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在被吉利耍了之後,老嘉再也不敢貿然出兵與敵方合作,只能自己在上海成立上海嘉陵,全力進軍踏板車領域。生產的踏車質量有不少問題(以前的,現在不知),我知道的幾位用戶,都反映質量不好。

在國內越野車中,嘉陵投入最多、回報最大,嘉陵車隊實力應該是最強的,“中國隊,嘉陵車!”。

在電視廣告水平上,嘉陵做得不錯,但在圖紙廣告最差勁!別人的圖紙上那些效果看起來比實車好很多,而嘉陵正好相反。我說的是重慶嘉陵,上海嘉陵例外(通力達做的,當然例外)。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今年是嘉陵一本田合作二十週年紀念,嘉陵給經銷商們發了一大疊印有“嘉陵一本田合作二十週年”字樣的不乾膠,而且“嘉陵本田”寫得很大,“合作二十週年”故意放小,讓經銷商們好不喜歡,往各種車型上貼,油箱,大燈,發動機,只要可以讓你誤認為是“嘉陵本田”車的地方都貼。

輕騎

盲目擴張,這一時下一些中國摩企乃至中國企業所存在的巨大隱患,在輕騎身上,得到了慘痛的教訓

輕騎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葉是發展得不錯的,輕騎也成為一個業內響噹噹的名牌,生產的很多車型都大受消費者喜愛。但輕騎似乎不能滿足已經擁有的成績選擇了一條瘋狂擴張的不歸路,從較早的港瓊輕騎(現在的新大洲),無錫輕騎(現在的新世紀),到什麼湛江輕騎,貴州輕騎,青島輕騎,一時間,“輕騎兵”四處開花,全線出擊,輕騎那幾年的總銷量突飛猛進,在達到產銷量頂峰時,一躍坐上全行業產銷第一把交椅,將老嘉踢了下去。但這種驕人的戰績並非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基礎之上,除了前面兩家輕騎潛力無限外,其餘都不過是不堪一擊的賤貨。終於,市場經濟規律給了輕騎致命的一擊,讓輕騎在一夜間從天堂走入地獄:總產銷量大面積滑坡,子廠日子日漸難熬,四面楚歌,全集團幾乎全面崩潰。即使現在乞求到“扶貧機構”――印尼韓氏集團,為公司注入急需的資金,輕騎也還是奄奄一息,更別想如張家嶺所說的那樣將在幾年內昨日再現,要想重拾市場對輕騎的信任,談何容易!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新大洲跟輕騎的關係是相當微妙的。其實港瓊輕騎是不是一開始就叫新大洲,還是叫港瓊輕騎我不清楚,但新大洲的總經理趙宏原來是輕騎派過去的這點毋庸置疑(從新大洲沒有董事長而只設總經理就可以看出)。輕騎原先的產銷量跟新大洲並沒有加在一起,分開算,也因此各在前十名左右徘徊。後來輕騎收購新大洲的股份資產,才有點名正言順地將新大洲的量加在自己身上(輕騎當年第一,有一半的產量是新大洲的),直到新大洲成為新大洲本田,我還以為新大洲本田還是屬於輕騎集團,後來才知道不是,雙方發生資產糾紛,已經分了。紅得發紫的新大洲本田哪裡會甘心屈服於衰敗的輕騎!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江蘇新世紀,就是原來的無錫輕騎,跟其他雜七雜八的輕騎分廠來比較,形象還算不錯,自主開發的一款CG車的貼花(橙紅色,有動感,現在已不流行),給我印象很深(遭來同行的瘋狂仿製)。他算是比較聰明的,在輕騎已顯露出將要跨臺的跡象時,就識相地易名為“江蘇新世紀”(sinski),實力和名氣都有所增加。輕騎一倒黴,什麼事都倒黴。當時為了爭面子急匆匆地發行股票,現在股票業績一落千丈(本來就不好),帳務上嚴重虧損,更是被曝出做假帳的醜聞,被徵監會狠狠揍了一頓,各種處罰紛紛擁而至,命苦啊!

中國摩托車發家史2

落魄的輕騎在一定程度上連累了輕騎鈴木,在輕騎倒下後十分困難的“艱苦歲月”中,輕騎鈴木的銷量始終提不起精神,直到後來抓住救命稻草――對市場有衝擊力的風暴太子和悠E,才略有起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