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為北宋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縣(今鞏義市)境內,嵩山北麓與洛河間丘陵和平地上。陵區以芝田鎮(宋永安縣治)為中心,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10公里。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趙禎的寢陵。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趙恆的第六子,即民俗演義《狸貓換太 永昭陵景觀圖集(1)永昭陵景觀圖集(1)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於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2年即帝位,1063年病死開封,享年53歲。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間,國泰民安,文臣武吏薈萃,科學文化發達,達到宋王朝鼎盛時期。據有關史料記載,嘉佑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趙禎於永昭陵(今鞏義市區),修陵調集士兵46700人,工期7個月,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綢絹250萬匹。規模龐大,建築雄偉, 雖歷經千年風雨,飽受戰亂搶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園的恢宏氣勢。整個陵園遵從封建的風水地形堪輿學說,依地勢而就,傍山依水,東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后陵" 和"下宮"組成,神道兩側的石刻群形態逼真,雄渾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和"角端 "更是雕刻史上的傑作,堪稱世界絕品。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修建得非常宏麗,陵下埋藏著許多珍貴的殉葬品,陵上建有上宮、下宮和寺院宮觀等多種建築,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這些建築受到自然的和人為的不斷破壞。北宋滅亡後,鞏縣先後為金朝扶持的"齊"政權和金朝佔有。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南宋時,一位名叫鄭剛中的官員赴陝西任職,途經鞏縣時,到宋陵作了短暫停留,在他所著《西行道里紀》一書中,記述當時永昭陵的情況說:"昭陵因平崗種植松柏成道,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陵四周闕角樓觀雖存,顛毀亦半。隨闕角為神門,南向門外列石羊、馬、駝、象之類。陵臺二層,皆植松柏。層高二丈許……下宮者乃酌獻之地。今無層,而遺基歷歷可見……(皇后)陵下宮為火焚,林木枯立"。可見這時的永昭陵已經是滿目瘡痍了。不過陵臺(墳丘)還沒有被盜掘,"惟昭陵如故",而其他陵基則多被毀壞。元朝時,北宋各陵遭到了一次洗劫,被盡犁為墟,一代文物設施毀壞殆盡,十分可惜。

永昭陵由鵲臺至北神門,南北軸線長551米。南神門外的神道上,佈置有東西對稱的石人13對、石羊2對、石虎2對、石馬2對、石角端、石朱雀、石象、石望柱各1對,這些石刻造型秀長,雕法細膩。武士身軀高大,形象勇猛,目不斜視、忠實地守衛著宮門。客使體質厚重、輪廓線條簡練明確,雙手捧貢品,身披大袍,衣褶垂到腳邊,人物形神兼備。石虎造形威武雄健,石羊面目恬靜清秀。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的石朱雀雕刻尤為精美,整屏呈長方形、通身雕成層疊多變的群山雲霧,烘托著展翅欲飛的朱雀,美麗的雀尾猶如一把俊扇揮動著風雲。浮雕突出表現了鵬圖矯翼的雄偉氣概,呈現出瑰麗浪漫的畫面。永昭陵附近還有宋陵7座,它們是葬趙匡胤父親趙宏殷的永安陵;葬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葬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葬真宗趙恆的永定陵;葬英宗趙曙的永厚陵;葬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及葬哲宗趙煦的永太陵。這些陵墓建築和永昭陵大體一致,均有較大陵臺,周有角門,神道兩側是雄偉的石刻群。現在永昭陵和永厚陵已修建為宋陵公園。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趙禎在北宋九個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這時的北宋皇朝已呈現出頹敗的趨勢。與遼、夏的幾次戰爭都遭失敗,宋不得不增加每年送給遼、夏的金、銀、綢、絹的數量,以換取暫的邊境上的安定,而社會上各種矛盾已日見尖銳,所以南宋大哲學家朱熹在評論宋仁宗當位時的國家形勢時說:"國勢緩弱,事多不理"。不過,趙禎的為人,卻受到古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一致好評,稱讚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頗能約束自己。史載,有一天他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飢餓沒有向廚房索要。第二天皇后知道了此事,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就隨時吩咐御廚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趙禎卻回答說:"宮中的隨便索取,外面就會看做是慣例。昨夜我如果吩咐吃羊肉,廚下以後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就要數百隻,若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更不堪算計,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實在不忍。因此我甘願忍一時之飢"。又有一次,他在朝堂上要給寵妃張氏的伯父加官進爵,御史中丞包拯堅決不同意。包拯激昂陳辭,犯顏直諫,唾沫飛濺到趙禎的臉上,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表示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以上兩例,表現出這位帝王確實具有相當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很難得的了。因此,以往歷史學家們稱譽他為"守成賢主"。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趙禎死後,停喪於宮中福寧殿,然後派宣慶使石全彬等赴鞏縣勘定陵址,選中的地方有兩個。一永安縣城區,即今芝田鎮。二孝義堡。當時大臣集議,認為以永安縣城區建陵需要搬遷成千上萬的民戶,工程量太大,時間緊迫。恐怕不能按期完成,於是決定建陵孝義堡(即今葬地)。永昭陵建成後,有人說,這不是一塊吉利地方,因為"地名和兒原,非佳兆",果然不到三年,他的繼位宋英宗趙曙就晏了駕,應了"和兒"的讖語。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完全依照永定陵的規模修建,除了政府正式撥款外,又從內藏庫(所謂的財政"盈餘庫")撥款150萬貫,絲綢250萬匹,銀50萬兩作為營陵補貼,修陵使用的軍士、民夫、工匠、雜役人等,每天有46700人之多。工程從三月開始一直進行到十月才完成,十月六日趙禎的靈車從東京啟運,十七日安葬,上廟號"仁宗"。修陵調集士兵46700人,工期7個月,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綢絹250萬匹。規模龐大,建築雄偉,雖歷經千年風雨,飽受戰亂搶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園的恢宏氣勢(地面原建築除石雕石刻外均為現代所建)。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歐陽修曾賦《永昭陵輓詞三首》

一曰:行殿沉沉畫翣重,淒涼挽鐸出深宮。攀號不悟龍胡遠,侍從猶穿豹尾中。日薄山川長起霧,天寒松◇自生風。斯民四十年涵煦,耕鑿安知荷帝功。

二曰:與子雖天意,知人昔帝難。一言謀早定,九鼎勢先安。大舜仁由性,成湯治以寬。孤臣恩未報,清血但丸瀾。

三曰:干戈不用臻無事,朝野多歡樂有年。便坐看揮飛白筆,侍臣新和◇梁篇。衣冠忽見藏原廟,簫鼓愁聞向洛川。寂寞秋風群玉殿,還同恍惚夢鈞天。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趙禎皇帝之永昭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