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为北宋帝陵,位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境内,嵩山北麓与洛河间丘陵和平地上。陵区以芝田镇(宋永安县治)为中心,南北约15公里,东西约10公里。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即民俗演义《狸猫换太 永昭陵景观图集(1)永昭陵景观图集(1)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于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2年即帝位,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3岁。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间,国泰民安,文臣武吏荟萃,科学文化发达,达到宋王朝鼎盛时期。据有关史料记载,嘉佑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赵祯于永昭陵(今巩义市区),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规模庞大,建筑雄伟, 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整个陵园遵从封建的风水地形堪舆学说,依地势而就,傍山依水,东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后陵" 和"下宫"组成,神道两侧的石刻群形态逼真,雄浑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和"角端 "更是雕刻史上的杰作,堪称世界绝品。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修建得非常宏丽,陵下埋藏着许多珍贵的殉葬品,陵上建有上宫、下宫和寺院宫观等多种建筑,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些建筑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不断破坏。北宋灭亡后,巩县先后为金朝扶持的"齐"政权和金朝占有。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南宋时,一位名叫郑刚中的官员赴陕西任职,途经巩县时,到宋陵作了短暂停留,在他所著《西行道里纪》一书中,记述当时永昭陵的情况说:"昭陵因平岗种植松柏成道,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陵四周阙角楼观虽存,颠毁亦半。随阙角为神门,南向门外列石羊、马、驼、象之类。陵台二层,皆植松柏。层高二丈许……下宫者乃酌献之地。今无层,而遗基历历可见……(皇后)陵下宫为火焚,林木枯立"。可见这时的永昭陵已经是满目疮痍了。不过陵台(坟丘)还没有被盗掘,"惟昭陵如故",而其他陵基则多被毁坏。元朝时,北宋各陵遭到了一次洗劫,被尽犁为墟,一代文物设施毁坏殆尽,十分可惜。

永昭陵由鹊台至北神门,南北轴线长551米。南神门外的神道上,布置有东西对称的石人13对、石羊2对、石虎2对、石马2对、石角端、石朱雀、石象、石望柱各1对,这些石刻造型秀长,雕法细腻。武士身躯高大,形象勇猛,目不斜视、忠实地守卫着宫门。客使体质厚重、轮廓线条简练明确,双手捧贡品,身披大袍,衣褶垂到脚边,人物形神兼备。石虎造形威武雄健,石羊面目恬静清秀。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的石朱雀雕刻尤为精美,整屏呈长方形、通身雕成层叠多变的群山云雾,烘托着展翅欲飞的朱雀,美丽的雀尾犹如一把俊扇挥动着风云。浮雕突出表现了鹏图矫翼的雄伟气概,呈现出瑰丽浪漫的画面。永昭陵附近还有宋陵7座,它们是葬赵匡胤父亲赵宏殷的永安陵;葬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葬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葬真宗赵恒的永定陵;葬英宗赵曙的永厚陵;葬神宗赵顼的永裕陵及葬哲宗赵煦的永太陵。这些陵墓建筑和永昭陵大体一致,均有较大陵台,周有角门,神道两侧是雄伟的石刻群。现在永昭陵和永厚陵已修建为宋陵公园。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赵祯在北宋九个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这时的北宋皇朝已呈现出颓败的趋势。与辽、夏的几次战争都遭失败,宋不得不增加每年送给辽、夏的金、银、绸、绢的数量,以换取暂的边境上的安定,而社会上各种矛盾已日见尖锐,所以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在评论宋仁宗当位时的国家形势时说:"国势缓弱,事多不理"。不过,赵祯的为人,却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一致好评,称赞他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向厨房索要。第二天皇后知道了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就随时吩咐御厨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赵祯却回答说:"宫中的随便索取,外面就会看做是惯例。昨夜我如果吩咐吃羊肉,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又有一次,他在朝堂上要给宠妃张氏的伯父加官进爵,御史中丞包拯坚决不同意。包拯激昂陈辞,犯颜直谏,唾沫飞溅到赵祯的脸上,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表示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没有怪罪这个铁面无私的人。以上两例,表现出这位帝王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这在封建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了。因此,以往历史学家们称誉他为"守成贤主"。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赵祯死后,停丧于宫中福宁殿,然后派宣庆使石全彬等赴巩县勘定陵址,选中的地方有两个。一永安县城区,即今芝田镇。二孝义堡。当时大臣集议,认为以永安县城区建陵需要搬迁成千上万的民户,工程量太大,时间紧迫。恐怕不能按期完成,于是决定建陵孝义堡(即今葬地)。永昭陵建成后,有人说,这不是一块吉利地方,因为"地名和儿原,非佳兆",果然不到三年,他的继位宋英宗赵曙就晏了驾,应了"和儿"的谶语。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永昭陵完全依照永定陵的规模修建,除了政府正式拨款外,又从内藏库(所谓的财政"盈余库")拨款150万贯,丝绸250万匹,银50万两作为营陵补贴,修陵使用的军士、民夫、工匠、杂役人等,每天有46700人之多。工程从三月开始一直进行到十月才完成,十月六日赵祯的灵车从东京启运,十七日安葬,上庙号"仁宗"。修陵调集士兵46700人,工期7个月,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绸绢250万匹。规模庞大,建筑雄伟,虽历经千年风雨,饱受战乱抢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园的恢宏气势(地面原建筑除石雕石刻外均为现代所建)。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欧阳修曾赋《永昭陵挽词三首》

一曰: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日薄山川长起雾,天寒松◇自生风。斯民四十年涵煦,耕凿安知荷帝功。

二曰:与子虽天意,知人昔帝难。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大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孤臣恩未报,清血但丸澜。

三曰:干戈不用臻无事,朝野多欢乐有年。便坐看挥飞白笔,侍臣新和◇梁篇。衣冠忽见藏原庙,箫鼓愁闻向洛川。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恍惚梦钧天。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宋仁宗赵祯皇帝之永昭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