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庚:深耕胸外,榮辱皆忘

堅志者,功名之枉也。——葛洪

信仰是什麼?信仰就是力量,有了信仰就有了根,有了奮鬥的激情。做醫生,就是一種信仰——它不倚賴別人羨慕的目光來維繫,不仰仗虛無的光環去照亮,它是忘我的付出,是生死攸關時保持理智的堅定,是拼盡全力守護生命後會心的微笑,是即便辛苦依舊堅守的執著。 

高樹庚:深耕胸外,榮辱皆忘

高樹庚教授

淡然處事,紮實做事

高樹庚主任是個不折不扣的“實幹”家,他不喜歡用一些華而不實的詞彙描述自己有多麼崇高的理想。他認為,只要著手學一項技術、做一件事兒,就紮紮實實地學,踏踏實實地做,精益求精,未來走到哪一步“順其自然就好了”。高樹庚主任語重心長地說道:“對一名外科醫生而言,冷靜觀察和思考是尤為重要的。跟著老師上手術學東西,要觀察老師是怎麼做的,要思考為什麼能這樣做,用其他方式是不是更好。同時,切忌盲目跟風。看到別人在做一項高難度的手術或某一項國外的新技術,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創新’,靜下心來衡量一下,技術是否足夠成熟,是否可以用到病人身上,在確認不損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再進行創新,這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回顧自己的從醫路,高樹庚主任用“興趣、淡定、病人至上、紮實”四個詞來形容:“①只有非常喜歡這個職業,有足夠的興趣或者愛好,才能坦然接受職業帶來的挑戰。②不浮躁,淡定處事。③病人至上,醫生做到所有事情全部要以病人利益為中心。④紮實做事,不盲目跟風、‘趕時髦’。”從醫多年,高樹庚主任用仁心妙手守護著病人的生命,用“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態度對待工作和生活,他從未想過要得到外界多麼高的評價,只是踏踏實實地為病人謀福祉。

“胸有成竹”是一種安全感

高樹庚:深耕胸外,榮辱皆忘

高樹庚主任喜歡有序、紮實地進行手術的每一步,他要保證病人術中、術後的生命體徵都處於平穩狀態。多年來,高主任完成的所有手術中,手術併發症和死亡率均遠低於文獻報告水平。“我享受做手術的過程,手術中的每一步都很坦然。手術前我都會做充足的準備,充分考慮手術的風險性,預先設定多種處理方法,保證手術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情況都有處理的措施,從而將手術風險降到最低。”高主任的“胸有成竹”,讓身邊的醫務人員有了安全感,讓手術檯上的病人有了安全感,讓手術室外的家屬有了安全感。

強管理,重培養

高樹庚:深耕胸外,榮辱皆忘

青年,是社會進步和變革的中堅力量。高樹庚主任深知,青年醫生的成長和培養,不僅是醫學領域的大事,更是全社會的大事。因此,在青年醫生的培養上,高樹庚主任也尤為重視,他認為高年資的醫生要做到以下幾點:①正確引導:幫助青年醫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給他們正確的導向,以身作則。②創造機會,不斷督促: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創造各種機會,並且不停地督促,減少個人惰性。③認可和鼓勵:給表現優秀的青年醫生足夠的鼓勵和認可,讓他們有足夠的動力去拼搏進取。

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責,高樹庚主任用實際行動履行著作為科室帶頭人的職責,張弛有度,帶領胸外科延續半世紀以來的輝煌。

醫患關係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高樹庚主任認為醫患關係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現在,醫患關係不和諧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不和諧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社會方面、醫療系統方面以及患者和家屬方面。整體來看,雖然現在的醫患關係不是很好,但是我認為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隨著國家的重視、法治的健全,大家對科學就醫理念的逐漸加深,醫患關係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作為有著多年經驗的一線臨床醫生,高樹庚主任的醫德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讚揚,對於醫患關係的處理,高主任也從醫生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首先,醫生的心態要端正,做好醫生的工作,盡到醫生的責任。要時刻謹記,醫生和患者之間是平等的。其次,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要把與患者的溝通當做負擔,一定要充分溝通,瞭解患者真正的訴求,進而‘對症下藥’。第三,做醫生要堂堂正正,治病救人是唯一的目的。無論病人職位高低、貧賤與否、態度優劣,醫生都要一心一意進行醫治,不要想著能通過病人獲取什麼利益,不能忘了醫生治病救人的初心。”

做8臺手術,出門診為50位病人看病,這是一天的工作量?遠遠不止,還要查病房、指導學生、做科研、管理科室事務、會診……高樹庚主任對如此繁忙的一天已經習以為常。採訪時,他心平氣和地說自己2017年一整年的週末沒有休息過一天,語氣裡竟沒有一絲抱怨。他有條理地向我講述著自己的各種想法和理念,從他略顯疲憊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名胸外科醫生的堅定與純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