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庚:深耕胸外,荣辱皆忘

坚志者,功名之枉也。——葛洪

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力量,有了信仰就有了根,有了奋斗的激情。做医生,就是一种信仰——它不倚赖别人羡慕的目光来维系,不仰仗虚无的光环去照亮,它是忘我的付出,是生死攸关时保持理智的坚定,是拼尽全力守护生命后会心的微笑,是即便辛苦依旧坚守的执着。 

高树庚:深耕胸外,荣辱皆忘

高树庚教授

淡然处事,扎实做事

高树庚主任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他不喜欢用一些华而不实的词汇描述自己有多么崇高的理想。他认为,只要着手学一项技术、做一件事儿,就扎扎实实地学,踏踏实实地做,精益求精,未来走到哪一步“顺其自然就好了”。高树庚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对一名外科医生而言,冷静观察和思考是尤为重要的。跟着老师上手术学东西,要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要思考为什么能这样做,用其他方式是不是更好。同时,切忌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在做一项高难度的手术或某一项国外的新技术,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创新’,静下心来衡量一下,技术是否足够成熟,是否可以用到病人身上,在确认不损害病人利益的前提下再进行创新,这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回顾自己的从医路,高树庚主任用“兴趣、淡定、病人至上、扎实”四个词来形容:“①只有非常喜欢这个职业,有足够的兴趣或者爱好,才能坦然接受职业带来的挑战。②不浮躁,淡定处事。③病人至上,医生做到所有事情全部要以病人利益为中心。④扎实做事,不盲目跟风、‘赶时髦’。”从医多年,高树庚主任用仁心妙手守护着病人的生命,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他从未想过要得到外界多么高的评价,只是踏踏实实地为病人谋福祉。

“胸有成竹”是一种安全感

高树庚:深耕胸外,荣辱皆忘

高树庚主任喜欢有序、扎实地进行手术的每一步,他要保证病人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都处于平稳状态。多年来,高主任完成的所有手术中,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远低于文献报告水平。“我享受做手术的过程,手术中的每一步都很坦然。手术前我都会做充足的准备,充分考虑手术的风险性,预先设定多种处理方法,保证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情况都有处理的措施,从而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高主任的“胸有成竹”,让身边的医务人员有了安全感,让手术台上的病人有了安全感,让手术室外的家属有了安全感。

强管理,重培养

高树庚:深耕胸外,荣辱皆忘

青年,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中坚力量。高树庚主任深知,青年医生的成长和培养,不仅是医学领域的大事,更是全社会的大事。因此,在青年医生的培养上,高树庚主任也尤为重视,他认为高年资的医生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正确引导:帮助青年医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给他们正确的导向,以身作则。②创造机会,不断督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创造各种机会,并且不停地督促,减少个人惰性。③认可和鼓励:给表现优秀的青年医生足够的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拼搏进取。

在其位,谋其职,尽其责,高树庚主任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作为科室带头人的职责,张弛有度,带领胸外科延续半世纪以来的辉煌。

医患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高树庚主任认为医患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和谐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包括社会方面、医疗系统方面以及患者和家属方面。整体来看,虽然现在的医患关系不是很好,但是我认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随着国家的重视、法治的健全,大家对科学就医理念的逐渐加深,医患关系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作为有着多年经验的一线临床医生,高树庚主任的医德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赞扬,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高主任也从医生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首先,医生的心态要端正,做好医生的工作,尽到医生的责任。要时刻谨记,医生和患者之间是平等的。其次,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要把与患者的沟通当做负担,一定要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真正的诉求,进而‘对症下药’。第三,做医生要堂堂正正,治病救人是唯一的目的。无论病人职位高低、贫贱与否、态度优劣,医生都要一心一意进行医治,不要想着能通过病人获取什么利益,不能忘了医生治病救人的初心。”

做8台手术,出门诊为50位病人看病,这是一天的工作量?远远不止,还要查病房、指导学生、做科研、管理科室事务、会诊……高树庚主任对如此繁忙的一天已经习以为常。采访时,他心平气和地说自己2017年一整年的周末没有休息过一天,语气里竟没有一丝抱怨。他有条理地向我讲述着自己的各种想法和理念,从他略显疲惫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名胸外科医生的坚定与纯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