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会成为全国高考的科目吗?

1牵着蚂蚁上树

本人本科英语专业,研究生计算机专业,现在在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

作为一个横跨文理的软件设计师,我对这件事也有一定的关注,下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请大家理性和客观看待这件事,不要被标题党带偏了。

Python“进入高考”只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而且分值比例并不大,只是替代了VB的位置,而且它并不比VB难学。


“Python作为高考科目”

浙江省对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调整,在编程语言这部分选用Python替代VB。

但是将其表述为“Python将作为高考科目”有点“标题党”的嫌疑。准确表述应该是“Python代替VB被选入高考信息技术科目”或者“Python成为高考内容之一”,因为它并没作为单独的科目进行考察。

《浙江省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信息技术》关于考试结构部分如下图所示:

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也就是考察Python的部分属于加试部分,分值为15*0.7-15*0.9之间,即10.5分-13.5分之间,这个比重其实并不是太大。

为什么是Python?

Tiobe官网发布了2018年4月份编程语言排行榜(最新)如下:

Python超越C# 排在第四的位置。

从编程语言本身而言,Python相较于Java、C语言和C++而言入门更简单、语法更优雅,更适合小学生、初高中生。

另外Python的教材资料非常完善。

将Python纳入高考信息技术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编程的普及,培养小学生、初高中生的编程思维,培养编程兴趣,也符合未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要求。

我的遗憾

在我初高中的时候信息技术中好像并没有编程课程。我父母对计算机也有偏见,导致我虽然喜欢计算机,但是对其望而却步。

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不过本科的时候英语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也通过了。

幸而大二的时候购买笔记本接触电脑后感觉自己和编程有特殊的情缘,开始学bat(简单脚本),后来选修了Java开始真正接触编程(并没有转专业或者修双学位),从此对编程“如痴如醉”,并有幸得到我们学校的一个计算机老师指导,本科有幸参与我们市房管局的一个单证系统的设计,并参加过一次软件比赛,获得我们学校那一年唯一的省级一等奖。

后来考入软件专业研究生,正式踏入了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国内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工作。

曾经想过,如果我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能接触电脑,就了解编程,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或许可以学的更好,或许生活会更加有滋有味,或许生活会更加美好。

因此对于Python选入信息技术,我也感到非常欣喜。

理性看待

Python“进入高考”只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而且只是替代了VB的位置,而且它并不比VB难学。

Python走入课堂是一件好事,对于真正热爱编程的学生,提前掌握基本编程知识,培养编程思想有很大帮助。

可以让有编程天赋的学生,更早发现自己的天赋所在,早点在编程上用功,取得更加惊人的成绩。

对于并

不是很热爱编程的学生,只要认真学习,也并没有到“影响高考”的地步(毕竟之前也是要学VB的,而且难度并不大)。

目前看来会逐渐推广,是否全国全部都实行,有待观察。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等差异,估计短短一两年内不太会全国统一考察,即使全国统一,也不用担心。


近些年来一些新的编程学习手段也逐渐出现。对于中小学的初学者,可以尝试接触codecombat(也可以搜“极客战纪”),儿童在线编程学习网站,通过玩游戏学习计算机掌握编程知识。(注意鼓励了解编程,不等于鼓励以后都从事这个行业


另外计算机行业目前也不是只有利没有弊,我并不是鼓励大家都从事这个行业。家长也更应该理性看待计算机行业,尊重孩子兴趣。

很多人没兴趣却因高薪扑进来,结果很痛苦。高薪的背后各种加班,甚至牺牲健康,要一直学习新技术,甚至面临“吃青春饭”,干到三十多,面临转到管理岗或者转行等很多问题。如果非常感兴趣,如果非常有天赋,可以考虑多接触。


本人擅长解答英语、计算机、考研、大学生活等相关问题,以后会将很多经验分享给大家。


明明如月学长

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

60年的浮沉起落,人工智能产业一直在曲折中前进,如今,人工智能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产业之一。应用在很多的领域,像车联网、人工智能手机等等。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就认为人工智能正在促进人类社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将比工业革命“发生的速度快10倍,规模大300倍,影响几乎大3000倍。

未来已来,就如互联网浪潮一样,AI也必将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面对大势所趋,许多人开始与时俱进地研究AI知识,想跨入AI的大门。而Python,最接近人工智能的语言,就是进门的一把钥匙。



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将不会在使用晦涩难懂的VB语言,而是改学更简单易懂的Python语言。也就是说, Python语言将纳入高考内容之一。 编程语言在升学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将要成为高考加分的一大利器。 Python将被纳入高考内容 浙江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已经出台,Python确定进入浙江省信息技术高考,从2018年起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编程语言将会从vb更换为Python。

尤其山东省最新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也加入了Python内容,小学生都开始接触Python语言了!!

当然了,纳入高考科目是作为信息技术中的一部分,分值可能不会太大,但是目的是唤醒大家紧跟时代潮流,让中国的人工智能能够成为世界前列。

自己本身也学过一段时间的python,个人觉得python确实比其他的编程语言易懂一些。另外,python在目前的程序语言中排四五名,但是正处于上升阶段。借着人工智能这个风头绝对能扩大应用领域。


共商韬略

高考现在不是会不会的问题,编程成为高考科目是必然趋势。在我们山东,有编程内容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最新版已经出来了,就是说小学生就已经开始接触编程语言啦。首都北京未来已经确定把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术课和高考的内容体系之一。

2017年,还一个事,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就未来发展趋势看,计算机及相关的产业,已经成为未来需求量最大,薪酬待遇最高的行业之一。人工智能也会占据中国绝大部分的岗位。国家从教育基础开始,把编程纳入教育的主要内容,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小石子里面有水

我认为编程不会成为全国高考的科目。

高中是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现在的高考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就属于基础学科。这些学科是进一步深造所必备的学科,从小学初中就开始接触,学习门槛相对较低。



而编程,个人认为学习门槛还是相对较高的,不能算为基础学科。可以在初、高中阶段有所接触,甚至特别爱好的同学可以参加相关比赛,获得相应证书。但是要想作为高考科目普及,就有点不公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孩子,对编程的接触了解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所以,高考作为一个选拔性考试,应该兼顾基础与公平,不能把编程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


辛哥物理

本来这一类题不怎么感冒的,但正好五一外甥来玩,我给他看作业时,发现了这一类的教材,我以为是他自已感兴趣,一问,竟然是学校发的。

外甥说,竟然还会考试,当时甚感意外。也是上网查了查,竟然发现我所在的教育大省山东,也确定要把 Python 编程基础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和高考的内容体系。不禁感慨,这是要将教育与科技结合起来吗?还嫌山东省的学生不够累吗?

于是决定以后不拦着孩子玩电脑了!至于把Python列入高考科目,个人认为目前应该不会,现阶段应该是将其内容加入到里面,作为提分之用。

对于以后会不会列为高考必考科目,应该会有很大可能。

1,学习编程类应用的利处。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心思想是将人工智能往低幼教育发展。

随着科技的逐日发展,这还是很有必要的,编程类软件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编程思维有很大的作用,让孩子摆脱传教,做到自已能发现问题、能思考问题、能解决问题。

课程的设计有利而无害,将孩子从吃鸡、联盟等游戏中拽出来,是对科技教育的大好处。

现在人对科技的无师自通,让计算机行业不再神秘,那些写出天价软件的人才也许未来就在我们中间。

2,列入计算机等级考试。


python已经在3月份列入了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

计算机等级考试不同于高考,等级证书更像是一个职业资格证,python将列为高考是因为要取代相对难度较高的VB。

技术类课程的确是考生需要从7门课程中选择3门的备选课程之一。 

在技术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列在加试部分中,分值是 11 分~13 分。就算替换掉难度高的VB,分值也不是很多。

所以,个人认为,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暂时不会,还是会作为备选课程。


侃个车


编程:设计具有逻辑流动作用的一种“可控体系”,编程是编写程序的中文简称,
浙江省将python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后,2018年图家教育部发布编程全面纳入高中必修课程,并制定了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新课标”显示人工智能,数据结构,算法等为高中必修科目,编程将会很快的纳入全国高考必考科目。


编程将成为全国高考必考科目那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得需要一个过程,就目前来看 ,.近一,二年内不会全面铺开,按各地区域的条件,实际情况逐步实施,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1年对应“新课标”将会在全国铺开,而“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信息技术》“新课标”内容,将被全面纳入高考考察范围,以编程为核心的STEAM教育将是国家级战略项目。 高中学习阶段其实是

为进入大学学习做准备,高中生应需掌握一门编成语言,了解一般的算法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思维,编程等方面。


其实,高中阶段不必太注重学习编程,重要的是要学好文化课程,对编程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如果是对信息学方面有兴趣,可以在以后大学其间重点学习,


观教育文化之观点,希多关注!


观教育文化

答悟空如下:

我国的教育方针第5条具体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方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有相近表述。

那么教育培养人才,必须要服务于人类科技的进步,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新版课程标准,编程成为中学生必修内容。这表明中国教育的利好声音,将走入世界的前列。

不久前,《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将信息产业枝术学科(含编程)纳入高中生的必学科目了。

同时,编程也成为高考的考查科目之一,将其分为信息技术和通用枝术,每项各占50%分。浙江省教育厅下发了文件通知。

为了加快培养我国现代化人才,所以编程纳入高考科目已经势在必行了!


千山奇松

在星火教育王老师看来,短期内应该不会。

不过,编程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高了。从现在的少儿编程的火热程度就可以看出,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到编程,而且将越来越普遍。

虽然说浙江高考已经开始尝试将python作为高考科目,但鉴于我国各地教育水平发展状况不同,在全国范围推广应该还需要比较久的时间了。

以上是星火教育王老师的回答,想关注中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可以关注一下我,谢谢!


星火教育

以我的理解,近几年高考改革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就是要发现和录取更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目标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人才,所以无论高考科目的变化,形式的变化,都是为了适应更加科技更加快节奏的未来时代,所以,编程即使不成为高考科目,也会在将来时高考中占重要的比例,现在高考科目的调整和改变不证明哪一科重要了或者哪一科不重要了,而是为了能更加深层次的挖掘人才,发现真正的人才,不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式把一部分真正的人才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挤下桥去,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心语180711814

对于当今这个社会,虽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但我们大部分人所用到的还只是比较浅显的计算机知识,没有必要深入了解去学习,所以成为高考的科目不太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