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战争的失败竟然导致一个皇帝的暴毙?清朝最耻辱的一战

奕寧从道光帝接过帝业之后,也曾有励精图治的追求,同其他有为的帝王一样,他苦于身边没有可以重用亲近的肱骨之臣,也曾向天下招募人才。这其中最著名的出身于咸丰朝的当属曾国藩左宗棠之流。为大清最后能延长一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就如上文提到的,一个帝王的志向能否成就和国运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咸丰注定是在前几朝的积弊爆发的受害者

一次战争的失败竟然导致一个皇帝的暴毙?清朝最耻辱的一战

咸丰登基的时候大清就已经是在风雨飘摇的境地,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让外国列强知道从中国攫取利益有多么容易之后,中国对外的大门就逐渐的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再加上清政府腐败的内政使得举国上下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之下,洪秀全大臂一挥,无数受压迫的农民揭竿而起,加入到太平天国当中来,短短两年时间就在南京建立与清政府隔江对峙的政权。内忧外患之下,咸丰纵使有滔天的志向也无处施展,只得倚靠汉族大吏的地方军队来维护着摇摇欲坠的庞大帝国,根本再无心理政,整日纵情声色犬马无法自拔,他统治下的清政府江河日下,在一次次与外国的斗争中妥协让步。

这个时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发生在英法联军从北塘进攻大沽口路上的新河之战尤为耻辱。清军八旗将领僧格林沁当时是咸丰的最得力干将,在与英法联军正面遭遇的时候,他指挥者蒙古骑兵头戴两条动物尾巴装饰的帽子,排出了2000米长的人墙,让清军骑兵仍旧维持着阵线,用铁骑阻挡英法大炮的攻击。然而再多人的也无法阻挡炮火的巨大伤亡,僧格林沁开始命令骑兵冲锋,先是攻向英法联军第3团,结果被联军的排枪击退又转向攻击英法联军第4旅,结果还是无法前进只能后退,最后清军死伤过半,而英法仅死一人,伤十九人。由此可见清军当时的建制和军事实力有多么落后。

一次战争的失败竟然导致一个皇帝的暴毙?清朝最耻辱的一战

然而僧格林沁面对这样的战绩,却自我安慰的说,清军只用2000人迎敌,而洋兵有8000名,打不赢是很正常的。而且这次的士兵没冲过联军的防线,只是因为缺乏正当的操练。因此,僧格林沁为了给曾经的“世界最强骑兵”找回面子,与英法联军进行了第二次较量。然而同样换汤不换药的对战,清军只得惨败,阵亡1000余人,而英法死伤不过数十人。这两次的胜利直接给了了英法火烧圆明园的野心。此后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宫不断传出他病危的消息,咳嗽带血益发严重,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虚劳的咸丰终于死在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寝宫,终年31岁。

一次战争的失败竟然导致一个皇帝的暴毙?清朝最耻辱的一战

咸丰帝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陷于祖宗的框框之中,终未能跨过着一门槛,带者无穷的忧虑,去了那个没有忧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