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有两个女儿,父母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花开陇上

农村家庭只有儿女的,父母的养老就成问题了?个人觉得有失偏颇。再说

国家对独女户和双女户都是有补贴的。有了这笔钱养老不成问题。什么你没听说过?那就可惜了,你不知道你无形中损失了多少钱。

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家里只有女儿的可要听好了,下面我的每一句话都涉及到你的切身利益。

首先,这项补贴是全国性的政策,包含了所有的农村。补贴的发部单位是人口计生委和财政部,是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的扶持计划。2014年在部分省事试点,现在已推广至全国。


那么有人要问了,能补多少钱啊,估计都不够我来回跑的路费钱。双女户家庭补贴标准规定,农村只有女儿的父母,每人每年可获得720元的补助,终身有效,直到死亡。而且这是最低标准,有的经济发达的地区还要高。

怎么样,好吧,不要急,先听听申请条件。

一、父母双方必须是农业户口。

二、父母双方年满60周岁。

三、1973年到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

四、家里只有一个女儿或两个女儿或子女死亡的。有儿子是领不到这笔钱的奥。

最后就是面临怎么申请的问题了。

申请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户籍证明,结婚证及其他相关证明。然后村委会进行审核,这个简单,一般村里的情况村委会都知道。通过后张榜公示。村委会再交由乡镇政府,审核通过后公示。由县计生局复查,符合条件后公布。然后由专项补贴发放机构会将补贴一次性打到申请人的账户。

最后附一张独生子女申请流程图。

以上所有划重点,然后你就知道即使只有女儿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重男轻女是病,要治。


扛着锄头种地去

农村家庭有两个女儿,父母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能怎么解决?当然是女儿、女婿们一起来养啊。

以前,我们的传统观念认为,儿子是赡养父母的第一责任人,女儿是“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要去赡养公公、公婆,基本上对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有赡养义务,因此,这就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我们“重男轻女”思想观念的形成,认为儿子是“传家宝”,女儿是外人;但是,现在社会是文明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女儿也是传家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口号时常挂在我们嘴边。既然生男生女都一样,既然父母生了我们、养了我们;那么父母老了,儿女就有责任、有义务来赡养他们。

当然,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我们也面临着就业、购房、医疗、教育等等方面的压力,但同时国家对此也制定了很多的政策,如新农合、新农保、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等,还有各项惠农补贴的发放,这些都是国家社会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这样就可以减少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压力。


  • 《宪法》第49条第3款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刑法》第261条第1款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其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是两部关于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的法律(其它法律略),特别是《宪法》也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法律条文,强制性的,无人能逾越。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也是道德约束,父母先抚养教育了我们,我们后不赡养扶助父母,怎么立足社会?

以上法律,并没有把女儿排除在外。


武当山一山货

虽然我们说重男轻女是不好的,生男生女都一样。但是男孩不仅仅是传宗接待,毕竟自己死了也看不到了,更重要的还是自己老了以后的养老问题。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如果婆家不好或者嫁的远了,那么自己老了以后怎么办,谁来养?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真的不怪中国人重男轻女。


但是并不是想生儿子就一定会有儿子的,生了两个女孩的大有人在。那么如何养老呢?

1、如果有那个能力,选择一个女儿招个女婿回家。现在说真的男方入赘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大都是兄弟很多,家里贫困的人。不过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也不好,那么我估计是有点悬的。一个女婿半个儿,况且还是招进来的女婿,对他好点,但凡有良心的人都会照顾你们养老的。


2、两个女儿最好不要嫁的太远。嫁的近了,平时没事可以回家帮帮忙,看看老两口。如果远了,可能一年才能见一次,随着时间的推进,自己的女儿在那边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可能好几年都不愿意回家一次。所以最好是让女儿嫁的近一些。


3、儿女自有儿女福,有些时候我们干预不了她们。我们只有从自己入手,年轻的时候把养老保险买了,这是对晚年的一种保障。只要口袋里有钱,以后还可以去敬老院,一群年纪差不多的每天还能聊聊天,下下棋,跳跳舞倒也不失是一种好办法。


宇航农业

农村家庭有两个女儿,父母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这还需要问吗?当然是女儿养老啦!不过养老的方式可以多样,根据自己和老人的情况而定。


第一,居家轮流养老。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这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农村如果有两个女儿,那是父母的福气,别人一个或者没有小棉袄,这个却有两个小棉袄,多幸福啊!父母可以轮流去女儿家住,也可以女儿轮流来父母家伺候,都是很不错的!母亲女儿天生就有血缘关系,不像媳妇婆婆,弄不好就成了冤家。

第二,居家式社区养老。如果女儿离得远,或者伺候老人不太方便,老人又不喜欢去养老院,那就居家式社区养老。基本模式就是,老人在自己家里,社区提供专门的上门服务人员,平时定时为老人服务,如果老人有急事,可以按门铃随叫随到。当然女儿们要付出一定的报酬啦!

第三,养老院养老。不管两个女儿还是一个儿子,有条件的我建议还是

养老院养老。因为人一旦年纪大了,就希望有人陪伴。但孩子们也要工作,生活,养家糊口,所以有时候陪伴老人不那么现实。在养老院有服务人员,还有别的老人,一般老人是不会寂寞的不是吗?

不知道题主提出此题有何用意?如果自己是两个女儿的父母,可以参考我的建议。如果自己是其中的女儿,那就毫无怨言的做好赡养父母的准备。因为无论是法律上还是情感上,女儿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我是林林妈妈,欢迎您驻足留言!


林林妈妈

我不想从法律上来论述这个问题,我只想从大概率的可能性上谈点看法。这种看法,也是源自于生活中的实情。

可以说,农村家庭(又不仅仅是农村家庭),如果有两个女儿的话,那么,父母的养老问题,就不是担心该如何解决了,而是基本就等于是解决了。

俗话说:女儿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

不贴心的女儿,我不敢说人间完全没有,但在生活中,着实很少见。特别又是有两个女儿,出现一个都不贴心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女儿的贴心,表现在哪些方面?

即使是平常,女儿也比儿子能对父母更加体贴入微,更知嘘寒问暖,更要牵肠挂肚,更会关心有加。此番体会,我想,有女儿的应都有所受,没女儿的也都有所感。

而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老了以后,有病了或体衰时,女儿不仅有和儿子一样的对赡养父母的诚心诚意之心,更有对父母服伺照料得尽心尽力和耐心细致之愿。还有,女儿相比起儿媳妇照料公婆,又有更多的方便性或更少的顾忌性。

我们常听说有两个儿子的家庭(或不止两个儿子),为赡养父母而产生矛盾,互相推脱,甚至出现对老父老母不管不问的僵持局面;但我们很少听说过,有两个女儿的家庭也会发生这种事。

儿子结了婚后,会出现有心无力的情况。特别是多子家庭,妯娌之间的计较,基本难以平和。事实上,这也正显示了,女儿只贴心于自己的父母,这是人类的天性,这是人性的天情。

所以女儿,就是嫁了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永远也是父母的小棉袄。即使,父母终老了,哭得最伤心的,悲得最刻骨的;痛楚得最难受的,思念得最恒久的,永远也是女儿。

女儿,不可能没有赡养父母之心,不可能不尽赡养父母之力。养两个女儿,就是父母养老的“双保险”,这虽不是绝对的事,但肯定是普遍的事。

俗话说:“养儿防老”。其实,我们都片面地理解了这句话。儿,不但指儿子,女儿这个词,也有个儿字;儿,也包括女儿。正确的解释是:养育孩子是为了防备年老。而孩子,原本就不分男女。

无论是俗言,还是现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小结:重男轻女,这只是一种能彰显传宗接代,香火延续的传统观念,是封建意识的理念,它并不具有考量养老的意义。养老问题,自古至今,都是每一个为人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无关子嗣的男女性别之差。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差别,那也只是每一个子女对父母的感念之心有所迥异。

真正说起来,古往今来,特别是现在,父母养老问题,在有两个女儿(以及两个以上的女儿)的家庭,反而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恰恰是出在有两个儿子(以及两个以上的儿子)的家庭。其中的原委,大家咂摸咂摸吧……如果我们能咂摸出来意味,就会更反证了养女儿比养儿子更实惠,更安逸的道理。

当然,我再重申一句:这不是绝对的事,但绝对是普遍的事实;我敢说,我们身边的例子人皆有见或有闻,并且还将会越来越多……


偶来三径

以前农村人都说养儿防老,因为生女儿都会嫁出去,如果是嫁得远的话,那更是几年都回不来一次,谁还会管你养老的事情呢。所以说农村人都喜欢生儿女,为了养老生几个女儿后还是想继续生下去。

农村家庭有两个女儿,父母的养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不过有时候就是生不出来儿子也没有办法,不少农村家庭很多都是生两个女儿的,也不敢再生下去了,所以说一些农民就担心这样的家庭父母要如何养老了。

其实现在人生的观念都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也变好了,也无需再那么担心养老的问题了。

1、有农村养老保险

现在农民也是有养老保险了,只需要你按时缴纳,退休后就可以领到不少的养老金了。反正就是交得越多,退休金也就越多的。如果农民朋友生了两个女儿的话,就可以现在开始按时缴纳养老保险了。

现在农村的养老金也就是1000来块钱,但是未来几十年后,那退休金也会变得很高的,完全不需要担心养老的问题。虽说养老金无法过上小康的日子,但是在农村生活还是可以的。

2、让女儿一起养老

不要以为现在农村的女儿都是嫁出去的,现在很多都是两方父母都照顾的,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公平了,不管是生儿还是女都一样照顾双方父母,都是父母生出来的,去哪一家过日子都是不公平的。

所以有两个女儿的话,也不需要招什么上门女婿,直接就让女儿谈好可以两边照顾就好了。现在的年轻人讨老婆那么难,又不需要什么彩礼钱,只要两方照顾还是可以行得通的。

一般也就是一些传统思想的农村才还会是只有儿子才可以养老的观念了,尤其是那些彩礼钱很严重的地方。不过在一些经济比较好的农村,很多父母都开明了,反正生儿生女都一样,难道生女儿就没有养老了是吗。首先还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吧,教育好了自然会孝敬你,不然就算养几个儿子也是没用的,教育不好一个都不养老。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你们那边的双女户是如何养老的?


深山老农民

农村家庭,有两个女儿,父母的养老问题难道还是一个问题吗?或许按照几十年前的思维,两个女儿是不管父母的养老的;因为传统的观念都是认为儿子来负责父母的养老,女人长大了嫁出去了,就是泼出去的水,不管娘家人的事情了。可是面对题主的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问题还是需要来正视问题的,就是作为子女,老人的养老必须负责的。

可能在现实的生活之中,两个女儿确实对于父母的养老问题上会产生分歧。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女儿出嫁之后各家的家境条件也不尽相同。尤其对于女儿来说,往往都是出嫁,就会涉及到出嫁的地方距离父母的远近;自己家人对于自己照顾父母的赞同还是反对等的意见;都会影响到女儿好好的尽孝问题。或许对于很多外人来说,如果只有一个女儿的话,那也没什么说的,都只能够靠这个女儿来维持老人的养老,既然两个女儿就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俺从农村来

如果你们姐妹俩能有一人留在家里固然好,但是如果都嫁出去也是可行的,没有什么大的就该留在家的说法,大小都一样都有尽赡养父母,孝敬父母的义务,如果有一个留在家里那在外的一个就该多出些钱,毕竟在外的一个要少很多事。如果都嫁出去了,在你们父母不能自理生活的情况下,你们姐妹两就应该商量把老人接到你们自己的小家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总之姐妹2个应该商量着办,别太计较也别太亏了哪一个就行!

子女尽孝,这是天经地义。尤其在现在全国都倡导家风文化的同时,作为孝义的体现,农村的子女更应该做出榜样。而对于两个女儿的家庭来说,根据两个女儿的家庭条件情况,可以每家都出一部分钱,让父母去养老院之类的机构去进行养老;而两个女儿要做的就是定期去看看老人,和老人说说话,从情感上给予呵护。

如果两个女儿的家庭条件尚可,也没有反对的意愿,那就可以将老人接至自己的家中进行养老,这样既能够从身体上也能够从情感精神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可以让两个老人轮流住,但是这样容易让父母搬来搬去,很麻烦。

总之,对于两个女儿的家庭来说,只要你想照顾父母,你们两个都想尽孝,就一定能够让父母度过一个很好的晚年。


学姐YOU话说

都说养儿能防老,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极为普遍。

城里人的思想比农村人要开放一些,城里人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后代负担,比农村人重。城里一对新婚夫妇,他们一共要照顾12位老人(男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丶姥姥。女方的爸爸丶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共12位亲人)。

现在农村人,基本上有两个小孩(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二个男孩,或二个女孩)。农村人认为,家里有个男孩,自己到老了,能有人照顾。如果是女孩,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孩出完嫁,就是别人的人了。

农村家庭如果有两个女儿,父母养老该怎么办?①招上门女婿,如果能招一个能干、懂事、心眼好的上门女婿,父母的养老应该不成问题。②女儿如果出嫁,最好找一个离自己家近一点的女婿,方便女儿、女婿,常回家看看。③婚姻不分国界,也不分远近,自由恋爱己成为常态,如果两个女儿,都嫁到外地,那么养老中心,是父母养老最好的选择。

总之,做为子女,以孝为先。父母的养老,是我们每个做儿女应该要做的,也是必需要做的。




烈热中的太阳

按照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个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所以说这两个女孩子在法律上必须给自己的父母养老。

在社会上,通常而言。有这么三种方案解决女子养老父母的问题。

首先是共同出资,让父母独立生活。两个女儿平摊父母的生活费。这是法定的义务。

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案就是,两个女儿轮流把父母接过来进行照顾。

当然也可以每人分一个。一家养活一个老人。不过这个呢,对老人而言,有长期分离的痛苦。

现实中一般都是给父母钱,让他们独立生活。如果需要有人照顾的话,也需要出钱雇佣保姆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