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在北上广月薪一万,还是在县城月薪四五千?

杨莎莉

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人生。

可是对于我来说,在北京生活久了。回到老家休假停留十天半月可以时间久了,真的特别不适应,虽然和国外的客户通过邮件可以沟通工作,国内客户电话邮件都方便,但是整个生活氛围都不同。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奋斗。一万块的工资固然不高,但是如果对自己有信心,自己在专业上精进,有能力可以在未来某一时间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就建议留在大城市,如果你用成长型的眼光去看,还可以提升自己,你还可以赚更多的工资,你还可以开拓更多的领域。

但如果不是特别积极精进的类型,三五年或者十年之内,收入只是小幅上涨则压力很大,因为到3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买房买车这些都是很现实的压力。

在老家生活,如果是二线三线城市,也会有比较好的企业,安稳的工作,中午可以回家睡个午觉,晚上早早下班,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很幸福的人生。四五千虽然和一线城市收入相比不高,但是开销也少,实质的生活品质会更高。

但是现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变了,不会严格的限制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即使在二三线三四线的程序,也一样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更多的和世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

经过这么多年,我觉得一个人的选择更多是要追问内心,自己喜欢安稳压力小还是喜欢挑战,可以承受压力。

我毕业时收入只有2000多元,留下来现在也还在奋斗,人到中年,压力如影随形,但是如果重来,我还会如此选择。


阿尔法stadt

这个问题需要看每个人自己最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会有不同的选择。

我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虽然工作勤奋,但喜欢随遇而安。在我们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里生活,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也过着有房有车的日子,没有太大的压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乐得自在。

北上广和小县城都各有自己的优劣势。

1.北上广优势主要体现在:

(1)资源广。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平台;医疗水平更高;教育资源更多,教育水平也更高等众多资源优势。

(2)购物便捷。高端商场、大小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样式众多,购物更方便、快捷。

(3)享有更多的惠民政策。比如高考分数比其他的城市低一些;率先建有免税商店等。

我有一个同事就说北京的猪肉价格比我们居住的城市低不少,所以每次出差,她都要从北京带猪肉回家。

(4)见多识广。北上广是国际大都市,在这样的城市生活,没见过猪飞也见过猪跑,让人开眼界、长见识。特别对培育下一代更有帮助。

我认识的几位北京朋友的孩子,都不是死读书的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5)高端大气上档次。北上广是国际大都市,自然在人们心目中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名词。能够在这些城市生活,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6)催生动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在北上广这些高消费、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生活,会更有拼劲、闯劲儿,提升的会更快,更能促进人成功。

我一同事的女儿,从刚开始到北京每月不到四千元起步,两年多的时间,已经做到了月薪上万。

2.小县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消费水平相对低很多。所以压力小,生活节奏慢,日子过的舒适安逸。

我一同学在老家县城生活,工薪阶层,有两套房、一辆车,工作之余参加打牌、健身等娱乐活动,每年都出去游玩。她很享受过这样的日子。

(2)城市小,方便。上下班基本不会拥堵,办事也方便,可节约不少时间。而时间就是金钱。没有拥堵,也少了烦恼。

(3)空气质量相对好。因为人少、车少,排放的尾气等污染物少,空气质量自然高一些。

北上广和小县城两相比较,自己的优势就是对方的劣势,都各有千秋。

因此,对于想过舒适、安逸生活的人来说,会选择在一个小县城过四五千的生活。对于想给自己和子女谋求更好的机会和发展平台的人,则愿意在北上广过月薪一万的生活,因为北上广具有的超多优势,更具吸引力。

我一同事退休后到上海住,她几次打电话跟我说大城市的生活真的太精彩,各种机会、活动很多,关键是不少活动可以免费参加。她说以前的生活太封闭,后悔出去晚了。要我早点多出去看看。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就好。因为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失有得。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认为呢?


有书共读

目前在北京还没有月薪过万,每个月薪资就是4000左右,房租一个月2000,每个月温饱勉强,还要向家里要钱。有时候我也会去想,为什么我要受这些苦来到北京呢?如果回到家乡,可以过上很舒服的生活,家里有房子,有车,家人可以安排工作,每天都可以过着很舒坦的生活。

现在的我就像一个流浪儿,一边实习一边赶着秋招。可能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吧。五月份刚来北京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的,谁曾想短短五个月就让自己认识到了和帝都学子的差距。果然从名校出来的精英和我这样普通大学出来的人是有许多差距的,但幸运的是现在差距还没到让我绝望的地步,我还有时间去追逐。

我是一个特别相信梦想的年轻人,梦想着自己能够改变世界。小城市很安逸,或者说太安逸了,会让我觉得生儿育女,娶妻生子就是人生的全部了,我喜欢快节奏的生活,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一样,一成不变。可能去大城市会吃很多苦,但是能够和一群优秀的人,做着有挑战的事情,我想这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或许有人会说我年轻,但是年轻是好事呀,如果二十岁的时候不能热血,那么人生还有希望吗?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就是:公主死了,屠龙的少年还在燃烧。

少年,要不断前进呀。


要练出人鱼线的风风

看到这个话题不由想说几句,因为我最近就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我现在在上海27岁,靠着连续三年每天15小时的高压工作上个月刚刚混到一个小主管,现在月薪1万2。 之前三年反正一年比一年高一点,平均月薪差不多在7000的样子。总共攒下7万块钱,去年炒股亏了五万。

现在临近年底了,明年就28了,家里开始催婚。可是在上海现在这样的收入,根本找不到女朋友!是真的找不到。人家女孩子根本看不上。为什么,一个月房租吃饭三千硬消费躲不了。公司应酬逃不掉,同学朋友结婚潮红包躲不了,适当买些衣服躲不了。一个月5000消费,真的是过的很拮据。理智说,算温饱吧。那么就按一万算你每个月只有5000,别说房子了,车怎么买?一年才攒6万。

再说说上海的房价,去年表姐在上海买房,他们家做生意的有钱,所以对上海房价分布还比较了解,说句难听的,你买的地段好意思算在上海市内,基本上已经没有4万以下了,稍微好一点五万起。我同事原宝钢北边的房子房价都2万8了,那都什么地方了。

然后算了一下回老家,回去买房七八十万的事情,月供在2500左右,30年还的话。我父母可以赞助我15万,加上我的存款首付就够了,在上海的话,啥都不够。

可是,回去了,未来在哪里,我看不见。在老家我去哪里找1万2的工作,我们那边基本都在三四千这个水平。

可是留在上海,我认真算过,如果你要买房,那么你在这个城市生存的基本在2万加这个水平。

除非你买大郊区,每天上下班3个4个小时。

可是,上海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疗,最多的机会,最包容的文化。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留在上海,我的回答都是,我感觉在这里,我逆袭的可能最大。因为,谁不想功成名就呢。

所以,其实,我很想留在上海,可是上海用房价逼着我走。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不是你怎么选择的问题,而是房价替你选择了。


穿越到二次元

愿意留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一种人觉得在北上广月薪1万是非常好的机遇,如果足够幸运还可以升职加薪,在他们内心是想要拼搏想要奋斗的,小县城施展不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而且在北上广可以结实更多的人,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大展拳脚。

而另一种人则认为,北上广虽然挣的多,但是日常花销可不少,除去房租和乱七八糟的费用,可以攒下来的钱并不多,虽然县城月薪有四五千,但是生活节奏相对于北上广很慢,自己不需要打拼,对于现在的成绩就非常满意,节俭一点每个月还可以存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选择在县城工作,因为在县城安逸,不会有太大的竞争压力。而且四五千在县城已经算高薪了,至少每个月生活也过得非常滋润。而一万在北上广则属于一种中等水平,并且北上广物价也很高啊!挣得多花的也多!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大话精神

说一下我和另外一个哥们儿的真实案例,我们两个大学毕业已经快二十年了,我选择了回到家乡的省会城市工作。他选择了去深圳一家国内知名企业工作,04年,我因为个人的爱好,我辞掉了国家单位的工作,开始自己创业,现在也还算买了几套房子,收入也还比较稳定,最重要是有着自己的一份事业,就差一个拯救二十人的团队。回想这二十年,我想如果到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一定能够立下足,成立家庭,买一套房,但是肯定会很累,很辛苦,为了生存甚至只能选择赚钱多的工作,而不能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业。深圳的哥们儿在十多年前,贷款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如今已涨了十多倍价值上千万了。哥们今年把知名企业的工作辞了,自己创业,家里面非常担心他,但他说,大不了就卖掉房子回到老家,养老,休闲。1000多万,对于我们这个省会城市还是可以过着很舒服的日子。这里可以总结的是,只要你努力,最终都不可能过得很差。其中的区别,那就是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里辛勤挣到一套房的时候,如果你真想把它变现,那么可能就需要离开这个你曾经为之付出青春,积累了人脉的地方。所以这个问题让我选,我不会选择像北上广深这样,竞争非常激烈,人员非常密集,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的一线城市,但是我也不会选小县城,小城市,这样相对落后,信息不通畅,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城市。而是一个信息相对发达,能开阔自己眼界,但是又不用承担太大压力的二线城市。如果真要在北上广深和四线小县城之间选择,我依然会选择北上广深,因为可能我们这一代很辛苦,付出的所有努力只是在这个城市立下脚,但是想一想我们的后代,一定会适应整个城市,有着父辈的基础,肯定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悠山美地

抛开赚钱能力和消费欲望谈生活质量是个伪命题。这个问题的最大漏洞在于把选择权给了别人(地域),而没有把握在自己手里。如何能够在大城市月薪1万,回老家还赚1万才是真正该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赚钱能力强,而消费欲望低,在那儿,月薪多少都不受影响。我身边有很多在北京奋斗,积累期之后带着资源回老家,收入没有受影响。

首先说赚钱能力,这需要提前规划,规划中主要积累两方面的资源,1、能力。2、渠道。

这是变现的两个关键点,大多数人赚钱能力差也是因为规划能力差,执行力差,平时不注意能力和渠道的积累。

18个月前读书频道签约作者,你说没写过只能错过了;15个月前我转出杂志书评版,你想要接因为没写过书评放弃了;8个月前,签约书评人,你看稿费高要应征没有样稿又放弃了;2个月前,图书领读人,你还是拿不出书评作品;1个月前,你决心要学习,订阅了我的写作课,今天我让你交作业,你说还没开始学。阻止你前进的只有你自己,猪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有时候机会出现了,你没能力把握也是白搭。

种一棵树的最佳时间是20年前,其次是现在,你今年开始就比明年开始早积累1年,你这个月开始就比下个月开始早积累1个月。马上行动起来是关键。

另外一个关键是生活欲望,攒不下钱的原因是什么?你的眼光到位了,实力没跟上,这个时候要思考的是自我认知,你是什么样的人,属于什么样的人群。

因为营销号的原因,大家开始追逐“奢侈品”、“轻奢”,这没什么问题,关键问题是这些东西是不是给你设计的,有次路过商场,某品牌的宣传会,是一个我一直嫌弃底太薄,硌脚的品牌,听了讲解我才明白,人家那1万多块钱的高跟鞋是踩地毯的,根本不是我这种人走大街、坐地铁、公交车的。

还记得那个笑话吗?一姑娘买了一LV包,挤地铁的时候喊:“都别挤我,都别挤我,我这LV是真的。”不符合你物质条件的奢侈品在我身上可能也是这种笑话。


鼹鼠的土豆

看到这个话题不由想说几句,因为我最近就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

我现在在上海27岁,靠着连续三年每天15小时的高压工作上个月刚刚混到一个小主管,现在月薪1万2。 之前三年反正一年比一年高一点,平均月薪差不多在7000的样子。总共攒下7万块钱,去年炒股亏了五万。

现在临近年底了,明年就28了,家里开始催婚。可是在上海现在这样的收入,根本找不到女朋友!是真的找不到。人家女孩子根本看不上。为什么,一个月房租吃饭三千硬消费躲不了。公司应酬逃不掉,同学朋友结婚潮红包躲不了,适当买些衣服躲不了。一个月5000消费,真的是过的很拮据。理智说,算温饱吧。那么就按一万算你每个月只有5000,别说房子了,车怎么买?一年才攒6万。

再说说上海的房价,去年表姐在上海买房,他们家做生意的有钱,所以对上海房价分布还比较了解,说句难听的,你买的地段好意思算在上海市内,基本上已经没有4万以下了,稍微好一点五万起。我同事原宝钢北边的房子房价都2万8了,那都什么地方了。

然后算了一下回老家,回去买房七八十万的事情,月供在2500左右,30年还的话。我父母可以赞助我15万,加上我的存款首付就够了,在上海的话,啥都不够。

可是,回去了,未来在哪里,我看不见。在老家我去哪里找1万2的工作,我们那边基本都在三四千这个水平。

可是留在上海,我认真算过,如果你要买房,那么你在这个城市生存的基本在2万加这个水平。

除非你买大郊区,每天上下班3个4个小时。

可是,上海有最好的教育,最好的医疗,最多的机会,最包容的文化。每次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留在上海,我的回答都是,我感觉在这里,我逆袭的可能最大。因为,谁不想功成名就呢。

所以,其实,我很想留在上海,可是上海用房价逼着我走。

所以我觉得,有时候不是你怎么选择的问题,而是房价替你选择了。

目前在北京还没有月薪过万,每个月薪资就是4000左右,房租一个月2000,每个月温饱勉强,还要向家里要钱。有时候我也会去想,为什么我要受这些苦来到北京呢?如果回到家乡,可以过上很舒服的生活,家里有房子,有车,家人可以安排工作,每天都可以过着很舒坦的生活。

现在的我就像一个流浪儿,一边实习一边赶着秋招。可能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吧。五月份刚来北京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发的,谁曾想短短五个月就让自己认识到了和帝都学子的差距。果然从名校出来的精英和我这样普通大学出来的人是有许多差距的,但幸运的是现在差距还没到让我绝望的地步,我还有时间去追逐。

我是一个特别相信梦想的年轻人,梦想着自己能够改变世界。小城市很安逸,或者说太安逸了,会让我觉得生儿育女,娶妻生子就是人生的全部了,我喜欢快节奏的生活,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一样,一成不变。可能去大城市会吃很多苦,但是能够和一群优秀的人,做着有挑战的事情,我想这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或许有人会说我年轻,但是年轻是好事呀,如果二十岁的时候不能热血,那么人生还有希望吗?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就是:公主死了,屠龙的少年还在燃烧。

少年,要不断前进呀。


皮皮爱美食

本人在上海工作过近两年,现在考上公务员,回来老家的小县城工作,对这个题目深有感触。

举两个身边的例子吧:

一个是我在上海时公司的同事,江西的女孩,每月跟我工资差不多,6K左右,但我经常看她给家里打电话,内容无非是争吵和眼泪,家里埋怨她赚钱少,让她回去,她死活不同意,最激烈的时候,她说死也要死在上海,然后把手机从公司的窗户上扔了出去(公司在17楼,外面是空地)。我知道她的不易,住的是每月600的群租房,基本没有隐私,更不提整洁,吃的基本是小区门口的河南面馆,8块钱一碗的牛肉面,几片葱花和薄的可怜的牛肉。但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法面对家庭的压力,去年夏天。我看见她在QQ空间晒结婚照,嫁给了老家县城的一个小生意人,据说很幸福。

另一个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县城里的官二代。专科毕业就进入了体制内,现在在某机关当个小领导,一家人都在体制内上班。家里四辆车,两套房,定期旅游,逢年过节都会去郑州或者太原购物,孩子上的是私立的幼儿园,据说小学以后会去省会上,他妻子会随学。他的生活质量并不比大城市差,且工作压力小,空余时间多,业余爱好摄影和收藏。

而我自己,在上海尽管快两年,但东方明珠和外滩,却是离开上海后才去的。我还记得11年冬天,上海难得的一次大雪纷飞,加班到晚上一点的我,在龙江路的漫天飞雪中推着单车边走边哭。我也记得一次小失误被同事抓住不放,面对公司几十号人公开检讨,然后扣发半月工资的情景。

现在,在小县城上班,同学朋友多。虽然基层公务员钱少事多,但我不用担心扣工资。不用担心业绩,下班有朋友小聚,回家有妻儿温暖。作为独生子,每天能够跟年近花甲父母问安,能让他们安享晚年,就够了。

有人说从大城市回来的都是混不下去的失败者,而我并不否认这一点,说个自我安慰的借口,对于跟我一样的大多数人来说,平凡且平安,清贫却温暖。已然足矣。

以上,个人观点,不喜见谅!


悟云深处

我是农村的,大学也是一个表姐夫给我推荐的专业,他是重庆一家公路设计院副院长。毕业在设计院做道路设计,得益于表哥的照顾,工资09年一万二左右。

我吃住都在表姐家没花一分钱,做了半年因为母亲患病,父亲眼睛不好,弟弟高三,我辞职了。半年后母亲病情好转,我通过朋友介绍到了成都一家单位上班。一开始做现场10年工资5000多,一共做了4年,从最基层到后来调到公司总部工资也到了两万多每月。但是调回去以后面临的问题就来了,吃住行样样需要花钱,大城市自己真的管不住自己的钱包。更因为做了管理层,好多应酬都需要开始自己买单。呆了几个月实在觉得这样不是办法申请去做分公司老总去了一些小地方,这样才得到了一点缓解。

14年,因为自己想创业,在单位上班然后自己找人在公司做事情积攒了一些钱后选择了回家,回到了我的老家一个五线城市,和朋友开了一家公司。但是经营不善(忠告大家不要做合伙生意)所有的积蓄全部用光,个人名下贷款还有几百万。公司因为做的实体有100多亩城市用地在手上,心不甘也就没有把公司关闭。

熬到15年,我们当地的一家国企收购了我们,但是钱要土地利用了才转化给我本人。那时候我也被并到国企里面做普通职员。当时工资只有3000左右,我每个月利息都是几万元,也是因为这我前妻选择了离婚,还好没有孩子,结婚一年多,因为我们当时的压力太大了我签了字。

16年,土地卖出去了,还了贷款和外债,只剩了十几万。现在在这个国企做一个部门副领导待遇是中层,工资一个月5000多。加上我自己做的其他的算起来一个月也有一万多左右,现在很满足。因为当时离婚觉得亏欠我老婆,我什么都没有要,房和车全部给她了。准备今年年底了去买个一般的20万左右的车,以前装逼买的5系。因为我现在住在老家离城3公里左右,没有公交每天走路上班。说实话我现在觉得这样生活一点压力都没有,所有开销下来每月还有一万多结余。我们房价4000左右,买房零压力。节假日正常休息,不加班,旅游的时间都多了去了。要我选择大城市和小地方我现在不用考虑都有答案。不过我还是希望以后再婚,孩子大点的时候还是想把小孩送到大城市去,毕竟他接触的东西和视野都会不一样。

今年公司盈利分了红,准备明年再找点钱再成立家公司准备东山再起,毕竟我是87年的,我们这里有句谚语“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岁走老路!”我现在就想在我们这个小城市稳点发展。

新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全家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