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文/圖 漂流萍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可以算是我的第二故鄉了,出國前我在這裡工作和生活了五年。那段日子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我喜歡這座城市。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博物館

第一次見識它是在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吧,當時被單位派去復旦大學進修半年。那次旅行留給我的最深印象之一發生在從思茅到昆明這段路途上。當時的交通沒有現在發達,乘坐汽車從思茅到昆明需要要兩天半的時間。我們一行包括同事小畢、在上海讀書的大妹妹和我,乘坐的是當時比較豪華的所謂波蘭車。不知什麼原因,我們三人從開始出發到最後到達昆明的幾天裡一直暈車,一個暈得比一個厲害,一路上每個人都狂吐不止,我自己感覺到最後吐出的都是苦膽水,簡直是慘不忍睹。雖然我平時也是愛暈車的主,但從來沒有暈得像那次那樣面無血色。最深印象之二是進修期間鬧過一次經濟危機,以至於有段時間我天天吃饅頭蘸腐乳,說自己苦大仇深毫不為過。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新的上海市政府大樓

第二次與上海結緣是因為多年後在那裡得到一個工作機會。彼時俺有三個選擇:北京、上海和廣州。左思右想之後,我選擇了上海。至今想來感覺有點對不起北京的那位老師,去面試時她甚至讓我在她家暫住了一晚,因為當時招待所出了點什麼狀況。如果去廣州,俺就會成為一名軍官,據說會得一枚少校軍銜。想象不出,俺這五短身材穿上軍裝會是什麼德性。如果俺去了北京或廣州,現在會怎麼樣呢?用我喜歡的演員和導演柳雲龍先生的話說,沒有歲月可回頭。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新世界城

踏進上海,自此與上海結下了不解淵緣,開始了人生的漫漫長河。記得乘坐的是武漢到上海的輪船,忘記了在滾滾東流的長江上漂了多久才到的上海,只記得船最後是停靠在了十六鋪碼頭。和逃荒者無異,帶著大箱小箱大麻袋小麻袋,我去到了一個似曾相識卻又完全陌生的地方,一想到要一個人在這個面目全新的城市生活下去就傷心害怕,很後悔來了上海而沒有選擇回雲南。但隨著工作的慢慢開始,俺逐漸習慣了在上海的生活,從此一待就是五年。浮萍雖然渺小,生命力還是不容小覷的。哈哈,自吹一下。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站在浦西看浦東

很久以前,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好多報刊亭,售賣著各式各樣的書、雜誌和當天的各類報紙。那年頭沒有什麼互聯網一說,也沒有手機這個單詞,除了極少數萬元戶身上的扎眼大哥大之外,座機在普通人家也是鳳毛麟角。所以那年頭要聯絡個人很是不方便。報刊雜誌便是那時俺瞭解外面世界和消遣的一個主要通道。比較喜歡的雜誌有《讀者文摘>、《青年文摘》、《知音》、《大眾電影》等。雖然讀的都是些這類的消遣雜誌,但好歹還是讀了,馬馬虎虎可以冒充個文化人。

如今的人們已離不開網絡和手機了,它們似乎就是人們的一切。街上、機場、地鐵、公交車等充滿人群的地方無不充斥著男男女女的低頭一族。校園裡坐在石凳或木椅上的學子好像拿著的大多是手機。那種一個人靜靜捧著一本書閱讀的場面似乎不容易看到了。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齊刷刷的一排低頭族(攝於上海人民公園西藏路段上一家快餐店外)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邯鄲路上的一個報刊亭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豫園附近的一個報刊亭

在國內,穿馬路於我而言是件比較容易緊張的事,哪怕是在景谷,我也不敢馬虎。中國人民太富裕了,到處都是機動車和車主。有車就得有路,有路就得穿路。穿馬路的場面在我看來也是一道風景,有規規矩矩等綠燈亮後再穿行的,也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闖過去再說的。比之昆明,在上海看到的場面相當浩大,很有氣魄,在平時,芝加哥連昆明都比不上,不過有重大活動時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道一下子從哪裡鑽出那麼多人的。

此次回國,聽說了一個新的交通規則,那就是在斑馬線前,機動車必須停下讓行人先過。這讓俺這種懼怕穿國內馬路的膽小鬼心裡有一絲絲欣慰。不過,我也聽說,如果有人在有機動車正常行駛的路上亂晃而被撞的話,開車的司機還得負大部分責任,因為人是弱者,而車是強者。不知是真是假。若這種說法是真的,俺真的是無語了,搞不清楚這其中的邏輯。不過國人不喜歡系安全帶和愛闖紅燈這點我倒是毫不懷疑。在大上海,我親眼看見在紅燈已亮的情況下,一大批騎自行車者旁若無人地大膽往前衝,有恃無恐。相比之下,大部分機動車還比較守規則。不過我還是很意外地看到了幾輛闖紅燈闖到斑馬線的機動車。說什麼呢?其實,作為行人,俺也時不時闖紅燈,不過都是左看右看確定無車才敢這麼幹的,有時不闖過去就會錯過火車,實屬無奈。美國人也有不少這麼幹的。違規一說應用於所有人。

在米國,當一個方向的紅燈亮起時,另一個方向的綠燈並不會馬上就亮,而是繼續保持紅燈狀態幾秒後才切換到綠燈,幾秒鐘的延遲有助於前面那個方向已過了綠燈或黃燈的車輛迅速通過而不至於還被堵在十字路口。我不確定國內的紅綠燈交替時是否有這種延遲,好像沒看到有。希望能有!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人民公園外一個路口上等待過馬路的人群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正在穿過馬路的人們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勇闖紅燈的機動車。在紅燈已亮、另一個方向人行道為綠燈的情況下,居然還有這麼多機動車衝到了斑馬線(2018年2月28日攝於邯鄲路的一個路口上)。

每次回國最愁的就是方便問題。其實,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每個地方都在公共地帶蓋有公廁。這點強過米國,在米國,我就沒在大街上見過專門標註為廁所的建築,當然,那種應對大型活動而設的流動廁所不算,那種流動型的想想都恐怖。也許因為設計的問題,我感覺國內公廁的通風都不太好,所有味道好像都是隻進不出。印象當中,在大上海找廁所相當不易,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也是難以下步,還得交一塊錢。我還記得當年女兒捏著鼻子進去的光輝形象,問她最不喜歡國內的什麼,她答上廁所、穿馬路和擁擠的人群。

世界在變,中國在變,上海也在變。上海有了免費的公廁,我在邯鄲路上發現了一個相當乾淨的,裡面配有捲紙、洗手液和電子吹乾機,最關鍵的是通風良好。

不過,人民廣場公園內一家公廁內的英語標語牌卻讓我有點無語。在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窗口之一的人民廣場出現那麼蹩腳的英語,真的有點讓人遺憾,不知是哪位精英的傑作。我們中國人民就是有點太善良太好客了,幹什麼都替外國人著想。其實,大可不必什麼都要標個外語。除了華人聚居地如唐人街,我在米國就從未看到過有英文和漢語同時標註的什麼。想當年在瑞典時,街上的所有文字都是瑞典語,人家才不考慮你只懂英語還是隻懂漢語,銀行發個通知也全是瑞典語,全然不顧你是不懂瑞典語的外國人。收到此類通知時,俺是兩眼一摸黑啊,什麼都看不懂,別無選擇,只好把最隱私的東西請人翻譯。我們到別的國家時,從未得到過什麼特殊對待。據悉,我們中國有留學生的大學都會有專門的留學生樓,更有甚者,聽說復旦大學的留學生樓外還特意布了一圈電網以便更好地保護老外們,雖然並非真正意義的能令人致命的那種網,而只是些一碰就會報警的裝置,我還是覺得太過分了,難道中國學生就不需要保護了?我就不明白了,為何中國人就那麼體諒外國人呢。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標語牌。標準的中國式英語,出現在大上海的人民廣場的公廁裡,還是蠻讓人唏噓的。

第一次聽說共享單車這個概念是在幾年前。偶然發現芝加哥一些固定的不同地方停放著好多藍色基調的自行車,也常常看到許多不同的人騎著這種車,很是好奇。有次正好路過一個停車點,特意近距離去看了下,記下了車上的標識,到網上一查才明白了此種車的用途。一個人可以從某個停車點交押金租車,用完後把車放回任意一個停車點然後結算,所有這些都是自助完成。

共享單車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方便,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需要騎行也不必非要像我們以前那樣還得去買輛自行車,少了找不到停車處的煩惱,節省了把車抗上扛下的力氣,不用再擔心是否已把車鎖好及是否會被賊惦記等。

說起自行車,怎能不懷想我曾經的那輛春花色的女式車,它可是陪我度過了三年的珞珈歲月,又陪伴我一路順東漂到了上海,一起熬過了五個春秋。出國後,就把它放在了居委會管轄下的車棚裡,很多年前,居然被偷了,嚴格點說,應該是被看車的牽羊了。看來,哪裡都不缺貪便宜的人。我的春花,你在哪裡?

不知道國內是什麼時候開始引入這種服務的。此次回來,我發現共享單車在上海真是流行得很。大街小巷,隨時隨地,滿眼都是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這些自行車停放的地方五花八門,很亂,有停在單位出口處的,有隨意停在馬路邊的,也有就歪倒在公交車停靠站的。我好像就沒看到一個固定停車處,感覺全上海到處佈滿了共享單車。這種到處亂停雖然是方便了租車人,但卻非常影響市容。我很吃驚上海居然能容許此種怪象的存在。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芝加哥某站點停放有序的共享單車。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財大某門外的共享單車。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武東路某處亂停著的一輛共享單車。

米線似乎是俺們雲南的象徵。雲南學子無論走多遠,心中卻永遠有碗米線。在上海街頭閒逛時不小心看到了一個雲南過橋米線的招牌,心中不禁有些感慨。雲南米線能出現在上海,說明上海開始出現包容之勢了。早幾年前,在有些人心裡,只有黃浦江以西的地方才叫上海,黃浦江以東和中國其它地方都是是鄉下。我有陣子住在浦東,有個在浦西工作的同事打電話時說叫我去上海玩。這是什麼概念?太過分了!上海人的自以為是是相當露骨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非上海人加入了建設上海的大軍,為上海的繁華貢獻著自己。無論來自哪裡,大家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上海越來越美。上海是上海人的,也是所有中國人的。其實,上海人大可不必那麼感覺良好。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某街上的一個雲南米線店。

上海的繁華離不開精英,也離不開普通的建設者。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今天的大上海。


看到路上不斷有垃圾掉下,又不斷有清潔工去撿,心裡暗暗感謝這些馬路天使們。

正月十五那天到豫園趕廟會,體會了一把中國式人山人海的氣氛。在那麼喧鬧的環境之下,執勤的中國武警卻一動不動地保持著站立的軍姿,讓俺佩服至極。有重大活動時,米國警察也到處佈防,且都是荷槍實彈並穿著防彈衣,但站得好像比較隨意,互相之間還會聊聊天。看到中國軍人那樣,俺當時就在想,雖然他們顯得比較有氣勢,但這樣直挺挺站著也怪累的。不過還是向那些保衛著我們家園的軍人致個敬!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上海博物館外面的馬路天使。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正月十五豫園廟會活動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正月十五豫園廟會活動

中國人民的日子現在是一天好過一天。無論是在思茅還是景谷,昆明還是上海,常常可以看到在公園裡悠閒散步或伸胳膊伸腿活動筋骨的人們。閒暇時喝喝茶、下下棋、彈彈琴或唱唱歌真是令人神往的神仙日子。等將來不用工作時,俺也要到各處去體驗一下。現在就只有先羨慕的份了。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音樂的魅力。坐在石頭上的那位先生旁若無人,正忘情地演奏著一首首老歌如《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感覺得出來,他很陶醉(2018年3月2日攝於上海人民廣場公園)。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人民公園內怡然自得的人們。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人民公園內怡然自得的人們

記憶中的上海就是外灘、徐家彙、金陵路、人民廣場、五角場、南京路、南京路天橋、淮海路、岳陽路、邯鄲路等等。此次回來才發現南京路天橋已是歷史了。沒有了天橋的南京路顯得更加開闊大氣。外灘還是那麼的迷人不打折,就算天氣那麼冷那麼陰,人們還是依然蜂湧前往。

上海太大,有點看不過來。將來有空了,一定好好讀下這座夢幻般的城市。希望下次能看到上海的藍天和白雲......, 這麼美麗的城市不應該老是被陰雲所籠罩。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南京路步行街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南京路步行街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金陵東路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豫園附近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浪漫外灘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浪漫外灘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浪漫外灘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邯鄲路復旦校園外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五角場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五角場

漂流萍|申城隨想----我眼中的上海

五角場

(漂流萍,2018年3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