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玉雕机器工和手工的区别?

后院胡同猫一半醉半醒

行外人看一件好的玉雕作品,也许会觉得底蕴好就可以,加上有水,种,色那就是一件好作品。但是都忽略了玉雕在工艺方面的价值观,精致的雕工甚至可以决定一件好作品的最终成败。

日常走进一些出售翡翠的商店,我们可以看见一些百元左右的小价观音或者佛公,很多脸部面相是很模糊不清,或者是表情呆滞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这些产品普遍出自于电脑雕刻工艺,简称“机雕”。电脑雕刻是指在电脑上设计好图样,然后由电脑控制的雕刻机自动雕刻完成。近年来因为手工雕刻耗时长,经费高,有些商家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和时间,进而选择电脑雕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一般只针对低端的货品,因为电脑雕刻多是浮雕,遇到奇形怪状的顽石,就驾驭不了了。

随着近年的科技发达,从以前的超声波到现在的数码超控,在这里不得不感慨一下时代的发展,但不论两者怎样工作,始终是机器雕刻,和双手一笔一刀做出来的截然不同。咱们可以看看下图稍微对比一下:

在此,简单总结区分手工雕刻和电脑雕刻的3大要领:1.线条:就线条细节处而言,机雕作品在线条流畅性的把握上较差,细节处并不能像手工雕刻一样处理得那么细腻平滑,在人物雕刻的面部表情上更是明显。手工雕刻的作品则富有生气,人物面部表情传神生动,一张一合,喜怒哀乐都揣摩得淋漓尽致。

2.\t独特性:机雕作品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复制品,它们千篇一律,统一工整,从工艺上几乎让人分辨不出有些许的差别。而手工雕刻的作品每一刀,每一刻,或深或浅,都是玉雕师深思熟虑后的成果,是独一无二的。

3.立体感:机器雕刻出来的作品,边缘统一,很平面,没有向内凹弧度,用手摸起来会感觉较为平面化,欠缺玲珑浮凸的手感。手工雕刻作品的手法则比较灵活多变,以形造势,刻迹深浅不一,摸上去起伏有致,凹凸不平,整体充满立体感。

我们可以看看下图:

表情呆滞,人物两边是统一对称,深浅一致的,弧度弯曲很坚硬,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一个人物该有的线条优美,表情生动。

线条如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每一个部位都能捕捉到起势和收刀的弧度,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能体现出一件人物作品的基本要求:脸部表情的生动柔和、身体的比例和谐。

人工艺术也包含高低档次,从设计、雕刻到最后的抛光,每个步骤都需要玉雕师的精雕细磨,严谨把关,一刀一笔都富有灵性,方寸之间凝聚着万千匠心。一名好的工匠是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块顽石重新赋予充满诗意的生命。



东家APP

先回答你的问题,早些年一般立体的雕件为手工雕(比如摆件、手把件、立体的挂坠等),平面的东西多数为机雕(比如牌子、平面的挂件,比如在旅游景点多见的观音、如来等);现在机雕技术大大进步,可以说机雕无所不能。总体来说,民国以后就没有存粹手工雕了(可见下文),都是半机械半人工。通常来说,手工雕的仔细看细节处的线条,特别是弧线部分的处理,不会太完美,机雕则过于完美。如有耐心听掌心宝啰嗦,可看下文论点。

浅谈雕工

玉不琢不成器,除了玩料(“一口气的原料”)。绝大部分的成品玉器,其雕工也是影响最终价值的重要因素。很多原料上的瑕疵也可通过雕琢去除或通过巧雕化腐朽为神奇。

以上讲了很多关于玉质的判断参考,接下来,掌心宝浅谈一些关于对玉雕的理解:一件成品玉器的价格=原料成本+加工成本+其他成本摊销+利润;其中的加工成本多数是指雕刻制作成本。

掌心宝往期文章《问玉》中,我们欣赏到很多古玉,其雕工已经是精美绝伦了,在工具尚不发达的古代,如何雕制出如此精美的玉器,至今还是一个迷,甚至很多雕刻技艺已经失传。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工艺已经很复杂很精致了,逐渐有了专门制玉的工匠与机构,制玉工具也越来越专业,制玉水平越来越高超,到清代乾隆时期,达到鼎盛。

古法制玉

直到解放初期,这种砣机仍是主要制玉工具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电动工具。

现今很多雕刻艺人,仍使用电动工具手工雕刻。

电脑雕刻技术也在近几年开始普遍使用

通过3D扫描,3D打印技术,科技已逐渐无所不能。

我们惊叹古人在工具不发达时代的鬼斧神工,叹息传统工艺的失传,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手工玉雕独特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价值,有其不可替代性。

科学的进步也使很多不可能变为了现实,有些已经失传的雕刻工艺,只要有实物传世,在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下,也可被复制。很多领域,机器已取代人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因此,我们要认同,机雕是机雕的价格,手工是手工的价格。不可否认,随着技术的完善,机雕产品精确、高效、可复制。手工产品艺术价值更高,尤其是雕刻艺术家的佳作,设计上独具匠心,手法上浑然天成,有其唯一性及不可再生性,未来价值不可估量。而一些拙劣的手工,或者说功夫不到家的手工雕刻,真的还不如机雕。所以掌心宝判断,市场手工雕刻的艺术水准要求会越来越高,大师级作品更将成为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现状也是,有名气的大师雕一件作品时间长,收费高,所以一般对原材料质地要求也高(玉雕手艺人本身往往也是鉴玉高手,他们是真正“解剖”过玉石的人,长年累月,“解剖”过的玉多了,哪些料子好,哪些料子差,自然也会比常人更有体会),这样,成品以后,就肯定更加身价百倍了。手工雕刻根据玉材量身定制,高端市场对玉器个性化要求高,可喜的是目前手工玉石雕刻业也涌现出一大批年轻艺术家,尤其是海派(上海)玉雕,屡现精品,造型设计更为新颖,工艺也精致,已成为高端市场的主流选择。而机雕效率高,容易量产,成本可以随量摊薄,成品设计时尚感更强,甚至融入更多国际流行元素,造型图库越来越丰富,是未来流行类产品的重要生产工具,可以使玉器价格更亲民,流传度更广。近几年开始,珠宝玉石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早些年清一水的中式传统设计在年轻消费群体眼中已觉沉闷、乏味、无新意……突破玉石的传统设计束缚,紧跟国际时尚潮流,重设计,融入生活美学,开拓用途,赋予其更多文化内涵,终将吸引到越来越国际化视野的年轻群体眼球,掀起新一轮的玉文化传播浪潮,从而影响全球受众。


掌心宝说宝

目前市场上机雕玉石确实不少,但大部分还是以价值很低(一般批发价格在2000元以下,零售的不好说,约7000以下吧)的挂件为多,也就是说以牌类的居多,一般在同一批发摊位上能找到几件以上一样的货品,这就是机雕货;在零售市场中,你要看该件商品的料子外形是否相对规整、颜色整体是否接近、浮雕深度是否相近、线条是否比较整齐、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曲线变化是否均匀变化、是否颜色保留的不完整等,如是以上表现,即便是有手修过的过程,这些因素也不能全部去掉。像你说的虽然有立体三维(甚至有五维的)机床雕刻件,但也还是一些便宜的料子,但凡有点颜色、水头的翡翠都不可能用机雕,一是因为需要整体设计、去掉杂质、随时需要考虑保留颜色及水头好的部分,这些工作都不是机雕的编程能做出来的,二是可以机雕的件一定比较多,机雕件需要编程,如果每一件都编程,编程的工资不比雕刻工的工资低多少,而且还需要后面的雕刻人员、雕刻刀的磨损等成本呢,三是可以机雕的件一定需要一个能固定的面,四是越大的件机雕的可能性越小。其他玉石的雕刻情况也大致如此,所以不用过多担心机雕的问题,你发的这两张图都不是机雕能完成的。


君可鉴

的确,现在的数控雕刻机技术已经很熟练精湛了,你去四会,揭阳,平洲,南阳,苏州等玉石集散地区看看就知道了,很多加工工作室都是机器在雕刻了,市面上三轴的机器,如玉邦五代雕刻机,可以掉了牌子挂件类,金属玉石木材都可以雕刻,一次性加工20多件,精度也是很精细,扫描图形直接上机就可以雕刻。以前做激光雕刻都是浅浮雕,现在的数控雕刻机取代激光雕刻后,做出来的作品的确很漂亮。

加上现在四轴联动的雕刻机也逐渐占有市场,什么是四轴呢,就是既可以雕刻平面牌子挂件,也可以雕刻立体摆件的机器。比如玉邦六代雕刻机。机雕可以解决很多手工雕刻中的问题,也难怪月累越多的人选择机雕来替代手工,因为速度快了,精度也越来越高了,人完全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去思考和创作,何乐不为!


广州玉邦

现代玉雕,用电动工具加工玉器却欺骗消费者是手工玉雕! 如果动了手就可以叫手工,那么车间流水线利用电动车床制造产品的工人也动了手,是不是可以叫手工制造? 敲击键盘打印一篇文章也动了手,难道可以叫手工打印?


当今玉雕行业非常无耻!用电动工具却说自己是手工玉雕,用电动工具,居然还说是传承某个流派的传统手艺!传统手艺有电动的? 有些更不要脸的,用电动工具雕玉居然还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