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南斯拉夫为什么会因种族内战而分裂解体?

云石君

冷战时期,许多国家都会选择在代表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代表资本主义的美国间站队,但也有一些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却游走在两大阵营之外 。在二战和苏联蜜月不到三年的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走上了一条不属于东方,也不属于西方的独立自主之路。南斯拉夫也是将这一政策贯彻到底,1956年,在南斯拉夫总统,埃及总统及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推动下,不结盟主张被提出,主要宗旨是:主张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政策,拒绝同任何大国结盟;加强成员国的团结和协商;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而南斯拉夫作为巴尔干半岛上的区域性大国,且南斯拉夫位于东西方阵营的夹击之下,凭借其在地缘政治上极端敏感性,使得其游走在东西方阵营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虽然,在政治上,南斯拉夫与苏联分道扬镳,可是, 在政治体制上,南斯拉夫却保持了与苏联的高度一致,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云石君将做具体的分析。

第一、南共的红色出身及南斯拉夫国情所需。

苏联是红色政权的老大,南斯拉夫虽和苏联亲密时间不长,但南共在国家政治制度上是对苏的一脉相承。而苏联经的典政治体制是适合南斯拉夫的国情的。

全境多山的巴尔干半岛地缘实力不强,又加上支离破碎的地缘结构,使得其在人文结构上会严重受到东欧(东正教)、西亚(伊斯兰)、欧洲(中南欧天主教)三大地缘文明势力的深度影响,民族、文化构成极端复杂。而作为巴尔干半岛的主体大国,南斯拉夫也逃不掉这种命运。

在政治上,南斯拉夫四分五裂,就算是作为国家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也没有那个能力去压制其它民众势力,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严重不足。

在人文特征上,因内部深受周围三大地缘文明势力的影响,使南斯拉夫民族和宗教构成异常复杂,有五大民族,三种语言,信奉三种不同的宗教,在国土面积只有25.5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285万(1983年)的国家来说,民族、语言、宗教构成太过复杂了些,况且也没有哪个民族有绝对压倒其它民族的优势,内部各民众分割严重,也会加剧彼此的矛盾、利益冲突,国家统一也是个大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维持国家统一呢?

就西方的分权民主而言,虽然可以缓冲各民族间的政治矛盾,但也只适合于矛盾和冲突相对较小的国家,并不适合像南斯拉夫这样各派利益冲突明显的国家。

异常复杂的地缘和人文结构,使得南斯拉夫内部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难以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协调各方的利益。比如,斯诺文尼亚相对富裕,波黑又很穷,如果要采取富裕带动贫穷的方式,斯诺文尼亚会心里失衡的。波黑的穆族和塞族,各自信奉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历史积怨已非常深。这些矛盾都不是分权民主政治可以有效解决的。

既然分全民族行不通,那就只能走中央集权之路。在中央集权上,南斯拉夫因太过分裂的地缘结构,没有一个强势的地缘势力,使得其也需高度借鉴苏式模式。而各民族实力旗鼓相当的局面,又决定了不能以主体族群为基础,构建出威权式集权式国家。

二战前,南斯拉夫曾尝试用泛斯拉夫主义的对策作为国家凝聚的纽带,不过,这个纽带太过脆弱,并没有获得成功。

而二战后在全球范围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以阶级属性为敌我划分标准,突破地缘、民族、语言等限制的红色意识形态却是南斯拉夫的一根救命稻草。

当然,这毕竟是精神纽带,还得有世俗层面上的依托。而铁托作为绝对独裁者,并向民众大肆宣扬对他的个人崇拜,在红色意识形态的精神推动下,来实现增加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这就使得即使南斯拉夫结束了与苏联的亲密关系,但却在政治模式上,不得不继承苏联的。而也正是在继承苏联政治模式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经济和外交政策,使得南斯拉夫在建国后的头三十年内,最大程度维护了国家的完整和统一。

不过,时过境迁,南斯拉夫依靠红色意识形态及铁托独裁统治的两条纽带,却出现了问题,到最后,走向了断裂。经济恶化,南共政权覆灭,最后到了南斯拉夫解体,残酷的内战爆发等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局势。

这是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两条纽带本身的缺陷所致。

首先,对铁托的个人崇拜,并不是凭空而起。铁托的个人威望是因其在二战中驱赶南斯拉夫各族的共同敌人,纳粹德国,而建立起来的。另外,铁托也拥有南共体系内的绝对权力。双管齐下,成就了南斯拉夫民众对铁托的疯狂的个人崇拜。

可是,铁托是人,不是神,也会到灯枯油尽那一刻。而南斯拉夫又不是君主世袭制国家,铁托的领袖威望无法得到继承。而生前,铁托未指定接班人,更没有给接班人培育个人势力和威望,到他去世时,南共核心层便群雄并起,各派互相制衡,最后形成了一个主席团集体领导,各派轮番执政的局面。随着铁托的离世,南斯拉夫维持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那根纽带也就断了。

其次,20世界八九十年代,随着苏联走向衰弱,国际共运也走入低谷,红色意识形态得到民众认同度也随之减小。

东欧剧变后,红色意识形态在欧洲的认可度一落千丈,影响到了维系南斯拉夫国民共同认同度的精神纽带也断了。

铁托离世,个人崇拜崩塌,东欧剧变,红色意识形态跌入谷底。随着维持南斯拉夫国家统一的两大纽带断裂,南共政权成为了历史,极度分裂的地缘和人文结构矛盾再度抬头,最后,南斯拉夫也土崩瓦解。

因红色意识形态得以大力推广,南斯拉夫实现了超越地缘、种族、语言、文化等隔阂,使各民族实现了大融合。但,一旦红色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不足,南共政权灭亡,各种隔阂又会再次浮现,最终国家一团乱,最后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

南斯拉夫解体后,自1991年到2000年,前南地区爆发了10年的大规模内战。前南斯拉夫内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物质损失,大批难民逃离。这个曾经的巴尔干之虎也成为了历史。

南斯拉夫分裂除了自身内部复杂的地缘和人文结构外,还有来自美国等北约国家的强大压力。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给了南斯拉夫致命一击,之后,南斯拉夫彻底没落。

那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为什么要将南斯拉夫赶尽杀绝呢?


云石君

我操,是欧美肢解的结果,当然南联盟在铁托后实行的集体领导、各共和国轮流执政的制度,大大消弱了中央的权威,使联盟的凝聚力几乎明存实亡,这是主要内因(内因是主因,欧美挑动种族矛盾、煽风点火是外因),内因是解体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导火索而已!中国一定要汲取这一沉痛的教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