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吕布的武器方天画戟在冷兵器里处于什么地位?

福建比美特集团

方天画戟属于戟的一种。在多数时候是作为仪仗的武器所出现的,较少用于实战。代表着尊贵,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因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拥有这样的仪仗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能用于实战,只是因为对使用者的要求过高,所以一般人是不敢尝试的。



戟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分为单耳和双耳,单耳一般叫做青龙戟,双耳叫做方天戟。而方天戟又常以画、镂等作为装饰,所以又称方天画戟。使用复杂,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轻兵器和重兵器功能于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画戟者必须力大,戟法精湛,才能发挥该兵器的优势,在熟练以后,可以和重兵器对抗,比拼力气。也可以和轻兵器比拼招式技巧。所以在实战中并不常见。



历史和演义小说中使用方天画戟作为武器的几乎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将,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吕布,隋唐中的薛仁贵,水浒中的史文恭。这也在某些程度上把方天画戟的地位提高了不少,让人认为非大能骁勇之人不能用,一般对阵中遇见用戟的大将,都会谨慎对待。

然而也有很多东施效颦的例子,他们用戟单纯的是为了模仿或者拉风,但是功夫实在不敢恭维。比如水浒中的吕方和郭盛,这俩人的功夫一般,却一个自比吕布,一个自比薛仁贵,让人觉得哭笑不得。曾头市会用戟会用枪的史文恭教出来的徒弟都能一个人打他俩。而后来梁山排定座次,分好工作。吕方和郭盛做了宋江的亲卫队队长,看来虽然是土匪,但是也是讲究面子的,仪仗队必须得漂亮,吕方和郭盛基本也就是这样的作用。


所以说兵器的地位主要源自他的使用者实力如何,否则即便是神兵利器也难免让人觉得明珠暗投。比如关公的大刀在他手里就是神兵利器,在潘璋手里就是普通武器。兵器与使用者之间是相互成就的。

不过由于多用于仪仗,个人认为戟在兵器中应该是尊贵的贵族,只有位居高位或者武艺高强的人才能配的上他。


烛影斧声

旧时小说,描写某位著名将领或武学高手时,经常会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什么是十八般武艺呢?

其实,十八般武艺是指能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能多种武艺,《水浒传》中具体写到的十八般兵器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

可见,戟排在了十八般兵器内,三国演义中,温侯吕布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美誉,武功盖世,具有万夫不当之勇,手中的冷兵器即为方天画戟。

戟,是指国内独有的古代冷兵器,实际上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战国时期,出现了戟,由率兵的将领使用,容易分辨便于指挥作战,三国演义中,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是唯一一个能让三国中无数桀骜不驯的英雄豪杰甘拜下风的武器了。

方天画戟,使用比较复杂,因为功能多,需要极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轻兵器和重兵器功能于一身。

一般使用者必须力大,戟法精湛,才能发挥该兵器的优势,但后来戟基本上退出了冷兵器的主战场,沦为皇家仪仗用兵器,确实方天画戟比较长,举起来很威武的模样。

随着历史的发展,方天画戟逐渐退出了主战冷兵器的序列,但是依然被作为仪仗和卫兵的兵器而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方天画戟成了礼器,战场上并不装备了。

现实中,方天画戟是仪仗用具,这反而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很多高手都使用方天画戟,因为完全不必拘泥于文物的形制,只要作者设计出来的东西,是个刺头两个月牙就好。

当然了用重上百斤的戟打仗,那是瞎扯淡,那么重的兵器历史上确实有,但是是考武举的时候用的,而不是实战兵器。

总之,方天画戟,古代冷兵器里面的冷门兵器,使用的人并不多,原因一是沉重,二是太长,在战场上不好使,所以马上就退居二线了,成了皇家的礼仪兵器,如同今天的M1加蓝得步枪,二战到现在一直在服役,只是现在成了美军的礼仪用枪。


国平军史

在三国里,吕布可谓是一员虎将。他身胯赤兔马,手持方天戟,大战刘关张的勇武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誉。他的武器——方天画戟究竟是怎样的兵器呢?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戟的历史及其在冷兵器中的地位。

戟是戈、矛合一的长柄冷兵器,戟头主体为一矛头,侧置横刃,具有勾、啄、割、刺的功能。它是中国人常说的十八般武艺之一,明谢肇制《五杂姐·人部一》和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兵器》都有提及。

戟尽管具有很强的实战功能,不过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是仪仗兵器了。根据汉朝礼仪,将领重臣可以持戟立于皇帝身旁。可以持戟对于官员来说是一种殊荣,例如东方朔本是落魄的文人,但“武帝坐未央前殿,东方朔持戟立”。这表明东方朔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和礼遇。

棨戟是汉代流行的仪仗用戟,其主要用途是官员出行时的仪饰。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官员出行,可依品级配备随从,带剑执棨戟,在前开道。人数多者,表示着地位品级的高低。皇帝也常将棨戟做礼物赠予大臣以示恩宠。

三国时期,戟又分为长戟、短柄手戟、双戟等。方天画戟亦称方天戟,是在矛头一侧并联一个弯月形刀刃,可刺可砍,因加彩饰,故名画戟,如吕布所持即方天戟。

到南北朝时期,戟退出了实战领域,但作为仪仗仍有重要的应用。此时的戟被称为门戟,宫庙殿前和官员府邸门前的门戟多少表示地位的尊下、官爵的高低。后世对于门戟制度有所修改,但戟作为礼兵器却被长久的保留下来。在某些时期,戟甚至具有“尚方宝剑”的权力。如皇帝派遣亲信大臣到外地巡查,或统兵征伐,常常赐予矟戟,能代表皇帝处决有罪官员。


与书居

戟,出现很早,商周就己出现,是戈和矛的组合体,可刺可砍。但经实战检验下来,并不好用,工艺复杂,而强度却不够,成本高却易损坏,攻击力也不强,刺不如矛和由矛进化的枪的贯穿力,砍不如由戈演变的刀的杀伤力。慢慢变成了仪仗用器,偏于摆设和炫耀之用。慢慢变成了长兵器的王者。

演义中,一些刻意描写的王者,高手,往往也会被付与一个王者的兵器,以示高手或天下无敌。

三国演义中,人中吕布,被描写成武艺第一的猛将,配置自然是顶级的,跨下赤兔马,掌中方天画戟。对了,还有四大美女的貂蝉。


除吕布外,还有两人与戟有关的,一个是典韦,一对短戟,外加12支小戟做暗器。典韦的武力值,一般都公认的是曹操集团的第一人了吧?

另一个是太史慈,背上两只短戟,做第二兵器。是与小霸王孙策打得不分上下的猛将,武力值也可称为江东集团第一人。可见戟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


净月暖阳

在《三国演义》里吕布的方天画戟可以说是一件神兵,不过很遗憾的是在现实之中方天画戟并不是一件实用的兵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鲜有人使用方天画戟作为武器,从方天画戟的外形构造可以看出它一般是作为仪式武器用来彰显威严的。

事实上方天画戟并不是不能当作武器来使用,只是它对使用者的身体素质和武艺要求很高。从造型外观上看方天画戟属于重型武器,它不像长枪、长矛那样使用方法单一。方天画戟既可以用来刺又可以用来劈砍,但是由于方天画戟属于重型武器所以一般人很难将其功能使用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由于方天画戟的造价成本过高这也是它难以在古代军队中得到普及的原因之一,在古代还是以造价便宜、制造简单的枪、矛作为主要长武器用来装备军队的。而且在战场上交锋往往短兵相接的瞬间就可以杀死敌方士兵,所以使用长矛、长枪这样的使用方法单一的长兵器更适应战场上的环境。而像方天画戟这样外表华丽需要技巧使用的武器就不那么使用了,所以在冷兵器中方天画戟并不受古代军队的青睐。


历史战争

谈起三国,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那是不得不提,而提起吕奉先,那号称所谓的“三国第一冷兵器”——方天画戟,那更是如雷贯耳,鼎鼎大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一威名赫赫的“三国第一戟”,到底有什么奥妙。



首先说说戟吧,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型利刃,可刺可砍,简单说就是将矛和戈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所以说功能自然是十分强大了,但有利自然有弊,它的操作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然而方天画戟更是如此,甚至是远超如此,所以说耍方天画戟的人很多,但能非常牛X的就很少很少了,出名的也就只有吕布,薛仁贵,吕方等人了。



所以说总而言之,方天画戟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三英战吕布”,“火头军薛仁贵”,他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名号,哪个没有万夫莫敌之勇?所以说号称“冷兵器之王者”这个称呼方天画戟还是可以担当的起的,但是要想运用的好,确实着实不易,上手和出彩太难!





老梁说历史

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物,较少用于实战,因为在实战中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

据《 荡寇志》记载, 吕布的画戟重二十四斤。《 三国志平话》中说 吕布的方天戟长一丈二。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杀丁原,虎牢关战三英,弑董卓,兖州大战曹操,小沛战张飞,辕门射戟,战曹操麾下六大将等等,铸就吕布三国第一武勇的名头。吕布横行天下所倚仗的便是手中两种宝物,赤兔马和方天画戟了。



使用方天画戟的名人除了吕布还有薛仁贵。但方天画戟和其它武器一样,并非它的威力有多大,而是使用的人厉害。因为使用刀枪剑击败使用方天画戟的也大有人在。


冷兵器中所有的武器其实是没法排名的,因为使得好不好,在于人,人厉害了,武器自然也跟着出名了。


烟路千年

方天画戟属于两边开刃的长枪,其能力可如刀一般劈砍,横扫,如枪一般刺挑,这在冷兵器时代是相当实在的兵器。

如两马交锋,矛和枪只能做到利用冲劲加大刺的力量,刀类又只能在接近对方的时候利用冲劲加大横扫的力量,而戟就可以视情况而定,能躲开对方刺的时候,立马进行横扫,如果对方进行横扫,在躲开的同时可以刺死对方。

总的来说,戟相比于刀,抢,矛类,多了几种变化,这是实用性比较,至于处于什么地位,如果单纯的比较武器,那就是兵器之王,如果像小说里加上人物的排名,那方天画戟就悲催了。

方天画戟使用者,吕布,小说里天下无敌,但在历史上除去镀金战绩,也就剩个单挑郭汜能胜不能杀,带几十人冲张燕万人阵仅仅破阵,这等战绩,光三国时代就至少有二三十人比他牛逼。

连上人的话,方天画戟的地位,最多也就有点牛逼加成的普通武器。


龍11914785

方天画戟

参数上来说,吕布的画戟重二十四斤。(取自《荡寇志》)吕布之戟长一丈二。(取自《三国志平话》)

24斤比较好脑补,一丈二的话约合大概4米的样子

这武器的话在三国演义里面的话其实并不算特别出彩,二爷的青龙偃月刀82斤,三爷的蛇矛长一丈八,所以说说重不重,说长也不长,其实也是更倾向于枪类武器偏灵巧路线的

但按人物而言,这武器在小说中的地位也确实不低,可以看一下使用过该武器的人物

1. 吕布 虎牢关 三英战吕布 一战奠定了扛把子的地位

2. 薛仁贵 击溃回纥 平定辽东 追封左骁卫大将军

3. 大鹏金翅雕 西游记狮驼国的三大王 后面靠如来出面才得以收服

4. 史文恭 制霸曾头市 独战水浒群雄的主儿

诸如此类还是不少的 会发现拿这个武器的都是比较强势或者地位高的人物,由此也奠定了该武器的地位,小说中一般武器地位都是根据人物来的,譬如隋唐里的四大锤


鹿大胖

但是并不是说方天画戟就不好,据说方天画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一开始很少人把它用到实战当中,但是又因为其外观炫酷,很多人都用来摆设。

为什么没人用?

其一:因为方天画戟的结构特殊,对使用者的要求十分高,历史上记载方天画戟最长的有三米长,比其他的兵器也要重很多,如果要使用这种兵器,首先就要使用者有惊人的臂力,不然根本无法灵活运用。

其二:还要使用者有超高的武艺,你想想看,方天画戟有单双月芽刃,都是锋利无比的,如果自己武艺不精,虽说你能挥舞,但是很有可能会伤害到自己,三国里吕布用方天画戟还得骑赤兔马,不然肯定大打折扣。

其三:就是方天画戟属于戟类,戟的用法太多了,有冲铲、回砍、横刺、横砍、截割、平钩、翻刺、挑击、直劈等,这需要在你手里不断的转动,以达到用正确的位置对敌人造成最大的伤害。这也就是方天画戟处于尴尬地位的原因,很多习武之人都愿意选容易上手的,我只是说普遍,冷兵器里刀、剑是比较靠前的,原因就是易携带易操作。

【羽评历史,欢迎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