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教具其實也是玩具,本質是通過興趣引導孩子能力提升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請家長需要知道一點,教具和玩具絕對不是扔給孩子就行,更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興趣愛好。

例如,樂高積木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玩具吧,如果你讓2-3歲的孩子玩,他們真的“會”玩嗎?

當孩子腦中,連空間、形狀等基礎認知還沒到位的時候,你以“培養創造力”的名義,甩給他一堆積木,真的就是不負責任的啟蒙了。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有相關愛好者除外)。這對於一個低齡孩子來說,在想象力沒有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太多無目的的選擇,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還有可能會限制孩子的思維能力。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那麼選擇合適玩具,對於3-6歲亟待啟蒙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不是鼓勵大家花大量的錢買入各種國產進口的玩具,讓孩子隨意玩耍,而是選擇

適宜年齡層的的指引性玩具。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針對3歲左右的孩子,我篩選了一些合適的教具供大家參考:

1、數字積木板

將傳統積木與數字合起來展現,讓孩子動手玩的同時學會1-100,孩子的

邏輯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會得到培養。

設想一下,當孩子按照“12345……”的順序拼好了積木板之後,家長隨機拿走一塊,孩子能說出這裡應該是什麼數字嗎?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2、比色板

顏色的啟蒙可以讓孩子訓練大腦的平衡能力

,提升腦、眼和手的感官靈敏度。

孩子們用彩色鉛筆畫上小鳥、樹和房子,然後在眾多色板中找到和每種顏色對應的色板。這個過程就包含了想象創造和對比思考的能力訓練。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3、感官積木

同為積木,不同於樂高積木之處,在於它的設計是統一的,有規整的不同大小砝碼木塊。

不同的顏色可以讓孩子培養視覺識別能力,不同大小的砝碼狀積木可以引導孩子認識形狀和空間匹配度,同時可以初步培養計算能力。多組同款積木擺在一起時,還可以讓孩子自己探索不同顏色的規律。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教具只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輔助,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產生自我驅動力,獨立思考為什麼和怎麼做,從而進一步提升思維能力。

為什麼3歲前,最好不要玩樂高?不是買不起,培養創造力別踩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